離我們最近的“貧困兒童”,但是你們都選擇忽視
離我們最近的“貧困兒童”,但是你們都選擇忽視
離我們最近的“貧困兒童”,但是你們都選擇忽視
離我們最近的“貧困兒童”,但是你們都選擇忽視
離我們最近的“貧困兒童”,但是你們都選擇忽視
離我們最近的“貧困兒童”,但是你們都選擇忽視
離我們最近的“貧困兒童”,但是你們都選擇忽視
離我們最近的“貧困兒童”,但是你們都選擇忽視
離我們最近的“貧困兒童”,但是你們都選擇忽視
離我們最近的“貧困兒童”,但是你們都選擇忽視
離我們最近的“貧困兒童”,但是你們都選擇忽視
離我們最近的“貧困兒童”,但是你們都選擇忽視
離我們最近的“貧困兒童”,但是你們都選擇忽視
開眼世界
1/12 新社會需要新氣象,雖然我們不能很好的關心山區的孩子(之前的報道),但是這些孩子都在我們的身邊,其實很早就想做一期這樣的報道,因為自己也是從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小編—來自農村,27歲,家中父母從我8歲的時候就去廣州打工(目前是包工頭),我跟過奶奶一年(去世),叔叔8年,而後自己獨立生活。所以農村的留守兒童一直是我的心病,揮之不去的陰影。
2/12 這家人就在我農村老家的隔壁,父母都出去打工,就孫子和奶奶爺爺兩人在家,外加狗—灰兒,每年過年回家的時候,他的父母都很少看到,如果按照平均來算,差不多2年會看到一次。孩子—華華,站在後院的門口。
3/12 華華的奶奶,不知道為何一見到慈祥的老人,心裡面總是一股暖流,也許是留守兒童常見的現象:缺愛,總是對自己以前的依賴的人的樣子不會陌生。(我的奶奶)
4/12 華華平時不愛說話,就連過年是總是會看到的我同樣也是不愛搭理。回憶起自己以前,這麼多年過去了,一直記得爸媽出門的那天,我當時還在讀小學,忘記是幾年級了,晚上爸媽叫我明天不用回家了,去叔叔家(從未見過),也不知道住哪,只知道叫我在校門口等。這麼多年過去了那個場景一直記得。
5/12 爺爺白天在外面乾點零活,奶奶除了家務,還要照顧田裡土裡的莊稼。一天從早忙到晚,還在孩子都非常懂事,放學回家後都幫助奶奶做事,給鴨子餵食就成了華華每天做的事情。鴨蛋攢多了去場賣上賣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6/12 村裡面常見的土狗,農村的狗大都比較溫順了,可能是因為人少的緣故,看到有外人來似乎都比較親切。
7/12 華華家裡面有電視,可能看上去一般,但是比上山區的情景,這種還算好的。晚上三個人就睡在一張床上,從小沒有母愛的他,也許這樣能找到絲絲家的溫暖。這樣的感覺我一直努力的回味,但是那是小時候的事,還是記不住的。
8/12 一家人的飯菜都在這陰暗的廚房中做出來,我問他最喜歡吃什麼菜,他說是藤藤菜(空心菜)。
9/12 在拍照的過程中,華華臉上幾乎沒有笑容,也許是在他這個年齡裡承受了太多了原本不該他承受的東西,也許是缺少家庭的溫暖,也許是看見久違的陌生人有一些靦腆,也許是看到了自己。
10/12 臨走了,給婆孫兩合張影,奶奶說已經記不起上次合影是什麼時候了。遺憾的是這次沒有見著華華的姐姐,聽奶奶說,姐姐非常能幹,除了學習成績好,家裡的活基本上都能幹,晚飯幾乎是姐姐包了,就這樣節假日還去附近的山莊和農家樂打臨工,賺的錢回來一分不少的給奶奶。我說等下次機會,一定給爺爺奶奶,姐姐和華華再拍一張全家福。
11/12 還記得我小時候跟著叔叔的時候,每次吃飯都會盯著叔叔,擔心自己夾菜加多了,擔心飯不夠,叔叔問吃飽沒有,每次都還沒有吃飽,但是飯已經沒有了,叔叔買的零食,每次當面不會吃,但是想吃,每次都是偷偷的帶幾包去學校,過年爸媽不回來,自己跟著叔叔一家人過年,每次問我開心嗎?我回答:嗯!有一次他們整個家族拍照,叔叔叫我一起,當拍照的時候,自己卻慢慢的挪開腳,偷偷的往一旁站,最後變成我是過路人。
12/12 目前農村,最常見的不是家庭窮的這種情況,而是家庭條件可以,但是父母不在身邊,而這些人也是離我們最能關心到的人,他們條件可以,留下留守兒童最大的病:心病。導致我很煩,父母對自己很好,每次但是不能接受,所以每次都很矛盾,每次過年最想去的就是叔叔家,而到他們一家人歡笑時,我又想離開。回到家後,又渾身不舒服,“我27歲,但是自己才8歲,回憶8歲之前的快樂時光,但是卻怎麼也記不住,但是自己已經27歲。”
2017-08-31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