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上海家庭,中考失敗寧可讓孩子上中職,也不讓孩子繼續復讀一年?

10 個回答
忧优纵横侃教育
2019-06-04

為什麼一些上海家庭,中考失敗寧可讓孩子上中職,也不讓孩子繼續復讀一年?

從上海家庭的這個做法,我只能深深感觸:上海家庭就是賊精呀,人家站的高,看的遠,眼界太高了。

為什麼一些上海家庭,中考失敗寧可讓孩子上中職,也不讓孩子繼續復讀一年?

從上海家庭的這個做法,我只能深深感觸:上海家庭就是賊精呀,人家站的高,看的遠,眼界太高了。

1.上海家庭對當前教育的認知不同。他們覺得當前的高考和以前的高考已經不是一樣的了。“寒門難出貴子”,是的,但是上海人的孩子不是寒門,他們的地位最起碼是國家的中產階級。中產階級的孩子中考失敗,證明高考就不一定考得上985,211。考不上985,211就不能改變他們的當前環境,階層就不能得到提升。

2.一般的二本學校根本入不了上海家庭的法眼,與其投資孩子3年加4年的時間,甚至還要花3年的時間考研,都當不了這個社會的精英,還不如短線投資,見效快!

為什麼一些上海家庭,中考失敗寧可讓孩子上中職,也不讓孩子繼續復讀一年?

從上海家庭的這個做法,我只能深深感觸:上海家庭就是賊精呀,人家站的高,看的遠,眼界太高了。

1.上海家庭對當前教育的認知不同。他們覺得當前的高考和以前的高考已經不是一樣的了。“寒門難出貴子”,是的,但是上海人的孩子不是寒門,他們的地位最起碼是國家的中產階級。中產階級的孩子中考失敗,證明高考就不一定考得上985,211。考不上985,211就不能改變他們的當前環境,階層就不能得到提升。

2.一般的二本學校根本入不了上海家庭的法眼,與其投資孩子3年加4年的時間,甚至還要花3年的時間考研,都當不了這個社會的精英,還不如短線投資,見效快!

3.上中職院校的好處:就是能迅速的掌握一門專業技術。中國的這個時代,不缺大學生,缺少的是精通技術的高級技術工,精通技術的技術工往往比大學生還吃香。大學生缺乏經驗,也沒有太多的技術專家。讀二本的大學生雖然文憑高了一點,但是在就業難的今天,不一定能找一個好工作。而精通技術的技術工,往往能逆襲,也可以變為企業的領導,自己出來創業,有家庭的資金資助,以後的事業會更好!

為什麼一些上海家庭,中考失敗寧可讓孩子上中職,也不讓孩子繼續復讀一年?

從上海家庭的這個做法,我只能深深感觸:上海家庭就是賊精呀,人家站的高,看的遠,眼界太高了。

1.上海家庭對當前教育的認知不同。他們覺得當前的高考和以前的高考已經不是一樣的了。“寒門難出貴子”,是的,但是上海人的孩子不是寒門,他們的地位最起碼是國家的中產階級。中產階級的孩子中考失敗,證明高考就不一定考得上985,211。考不上985,211就不能改變他們的當前環境,階層就不能得到提升。

2.一般的二本學校根本入不了上海家庭的法眼,與其投資孩子3年加4年的時間,甚至還要花3年的時間考研,都當不了這個社會的精英,還不如短線投資,見效快!

3.上中職院校的好處:就是能迅速的掌握一門專業技術。中國的這個時代,不缺大學生,缺少的是精通技術的高級技術工,精通技術的技術工往往比大學生還吃香。大學生缺乏經驗,也沒有太多的技術專家。讀二本的大學生雖然文憑高了一點,但是在就業難的今天,不一定能找一個好工作。而精通技術的技術工,往往能逆襲,也可以變為企業的領導,自己出來創業,有家庭的資金資助,以後的事業會更好!

結束語:上海家庭的做法,不是不重視教育,而是上海家庭的遠見超越了許多小城市的家庭的眼界。我們不得不佩服上海家庭!他們站的高,看的遠,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從而找到了孩子在當前這個社會的定位。

书海拾掇
2019-06-02

我是高職老師,上高職之前在中職教了6年,同時也做了6年中職班主任。

對於一些上海家庭,中考失敗寧可孩子上中職,也不讓孩子繼續復讀一年的問題,我個人有兩種看法:

我是高職老師,上高職之前在中職教了6年,同時也做了6年中職班主任。

對於一些上海家庭,中考失敗寧可孩子上中職,也不讓孩子繼續復讀一年的問題,我個人有兩種看法:



一、如果孩子平時成績還不錯,只是中考的時候由於某些原因影響到當時的正常發揮而導致失敗了。這類孩子建議復讀一年再考,因為孩子本身基礎不錯,復讀後再考的成功機率較高。畢竟中考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能有較大機率上高中去拼搏考一本二本,何不去試一試?就算考不了一本二本,也總可以考個大專之類的。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國家,去找工作時,文憑就是“敲門磚”。人家第一眼看的就是你有沒有這個文憑?哪裡畢業的?你能力再強別人看不到。特別是一些大企業、國家單位,工資福利與文憑掛鉤。現在的社會很現實,能力鬥不過文憑。

我是高職老師,上高職之前在中職教了6年,同時也做了6年中職班主任。

對於一些上海家庭,中考失敗寧可孩子上中職,也不讓孩子繼續復讀一年的問題,我個人有兩種看法:



一、如果孩子平時成績還不錯,只是中考的時候由於某些原因影響到當時的正常發揮而導致失敗了。這類孩子建議復讀一年再考,因為孩子本身基礎不錯,復讀後再考的成功機率較高。畢竟中考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能有較大機率上高中去拼搏考一本二本,何不去試一試?就算考不了一本二本,也總可以考個大專之類的。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國家,去找工作時,文憑就是“敲門磚”。人家第一眼看的就是你有沒有這個文憑?哪裡畢業的?你能力再強別人看不到。特別是一些大企業、國家單位,工資福利與文憑掛鉤。現在的社會很現實,能力鬥不過文憑。



二、如果孩子平時成績都不理想。那中考失敗是意料中的事,復讀一年就沒必要了,建議讀中職。因為這樣的孩子學習“底子”差,就算再復讀兩年,也未必能考成功。如果硬是要孩子復讀,只會造成孩子更加厭學,倒不如讓他讀中職。中職對文化知識的學習要求不高,多注重實操技能訓練,所以學習環境相對較輕鬆。非常適合對文化知識厭惡的學生,而這類學生雖然文化知識基礎不好,但普遍喜歡動手實操,因而實操技能未必會差。有時反而比文化知識好的同學要強。很多工廠裡的“技術能手”或“技術標兵”多是這類學生。

有能力者往高處走,沒有能力者往低處行,無論走哪條路,都有各自的風彩,只要努力去付出,你就是路上的“領頭羊”。

我是書海拾掇,留言交流:如果孩子中考失敗了,作為家長的你應怎麼鼓勵孩子?感謝閱續!

义哥说教育
2019-06-02

根據目前上海的中考升學率,上海2018升學率大概為98%。也就是上海的中考畢業的時候,學生絕大部分都能有書讀,中考畢業主要是有三個去向:

第一,普通高中

根據2018年上海中考的數據,上海普通高中的升學率約為55%,而這些學生也大部分是中考成績非常好的學生,從實際錄取來看很多都是從一些民辦高水平的初中考取的。

第二,中本貫通高職

目前上海實施了中本貫通的招生指標,也就是,中考結束之後考慮一些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但是這些學校是採用7年制,7年畢業以後就直接獲得本科學歷,這在上海每年的招生計劃約為2000人左右。

第三,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這類學生可能也佔了比較大的比例,就是中考結束之後直接進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由於上海的整體經濟還非常好,所以一般從中等職業技術學院畢業之後,也能夠找到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對於大部分的家庭來講還是能夠接受的。

對於大部分人來講,並不一定將來要通過普通高中再去考大學。在上海,由於整體經經濟環境比較好,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去讀普通高中。現在普通高中的競爭也是非常的大,如果不是在一些私立的高水平的初中,一般也很難考取一些比較好的高中,所以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講並不會採取復讀的形式去考一些普通高中,而是直接進入一些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一門技術人口,找一份工作。

根據目前上海的中考升學率,上海2018升學率大概為98%。也就是上海的中考畢業的時候,學生絕大部分都能有書讀,中考畢業主要是有三個去向:

第一,普通高中

根據2018年上海中考的數據,上海普通高中的升學率約為55%,而這些學生也大部分是中考成績非常好的學生,從實際錄取來看很多都是從一些民辦高水平的初中考取的。

第二,中本貫通高職

目前上海實施了中本貫通的招生指標,也就是,中考結束之後考慮一些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但是這些學校是採用7年制,7年畢業以後就直接獲得本科學歷,這在上海每年的招生計劃約為2000人左右。

第三,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這類學生可能也佔了比較大的比例,就是中考結束之後直接進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由於上海的整體經濟還非常好,所以一般從中等職業技術學院畢業之後,也能夠找到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對於大部分的家庭來講還是能夠接受的。

對於大部分人來講,並不一定將來要通過普通高中再去考大學。在上海,由於整體經經濟環境比較好,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去讀普通高中。現在普通高中的競爭也是非常的大,如果不是在一些私立的高水平的初中,一般也很難考取一些比較好的高中,所以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講並不會採取復讀的形式去考一些普通高中,而是直接進入一些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一門技術人口,找一份工作。

幸运子6486792947
2019-06-02

我是中學退休高級教師,36教齡。

這些家長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這說明家長教育理念轉變,理解了教育真諦。最有意義的教育是能體面生存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適合你的孩子的教育。教育統計顯示,教育人群中約30%適應抽象思維規則邏輯推理運用,70%適合動手學習,反覆練習習得知識技能。文革前,初中高中大學的人數比例適合這規律,我就讀中學,初中12班級,高中僅有4個班級,進入大學更是10-15%以下。初中階段還是老師較強勢要學生學,進去高中必須自己要適應各學科及各位先生的教學方法,儘管現在強調學生為主體,但學生一定要有自我學習調整,建立概念,通過合適例題案例深化概念內涵外延,舉一反三,學會解決問題,不死死的做習題,學習時縱向多,但很多是橫向內在有有理聯繫,甚至跨學科,如數學的矢量與物理學矢量,物理位移與數學函數方程的內鏈。自主學習的高中階段學習是比較“自由的”,甚至許多孩子自學超前完成學業。

這些家長我覺得是想明白,動手學習也可以成才,也不乏社會實踐後,明白了學習知識方法,重新啟動學歷學習。

我有個以前同事的孩子,是個“熊孩子”,初中勉強畢業,其父託我進中職校學習汽修,我的朋友是職校教務主任,時不時調撥督促,動手學習興趣日益濃厚,自己找汽修的資料,鑽研,畢業考了高職大專,讀本,後甚至讀碩,最後讀博士。其父我們稱小無錫,下崗買斷一直都在真如西村附近擺地攤賣百貨衣服,現在看不到了。

风风285750272
2019-07-02

外地三四線拼命進一二線城市。

上海本地小囡無需跳槽,能讀大學最好,不能讀,學門手藝早點工作,反正留上海家門口,又無需買房,雙方都是獨生子女,二頭爺孃貼貼,帶帶第三代,6個大人帶一個小寶寶,逛逛郵輪,兜兜香港,臺灣,日子很好過。

雖然,是社會底層市民,但實實惠惠,沒有風險,安安穩穩。

這就是上海人的思路。

但是,受外地人影響,第三代開始忙了,各種各樣訓練班,一年也要三四萬,反正四個老人會得摸袋袋。

柳梧新区扎西嘉措
2019-06-02

這個可以用香港來做一個印證,作為國際大都市,香港有八所可以授予學士以上學位的大學,升學率只有20%,其他有部分學生通過學習獲得所謂準學士的學位(相當於內地大專),再有就是高中畢業直接進入職場了。這些新生勞動力,高中低搭配,構成香港社會完整的結構。一個成熟社會需要不同層次的勞動者,不可能所有人都大學畢業,每個人的稟賦不同,有些人不適合繼續學習更高的知識,但可以掌握很好的技能,在恰當的階段走向職業培訓是合理的。就像即使考上大學,最後獲得博士學位、從事深度研究的人也是極少數的道理一樣。與香港類似,上海也是一個成熟社會,它為已經被證明不能在高中階段的學習取得競爭優勢、難以完成大學學業的學生開拓了職業培訓的通道,例如中專、職高等,使得這些學生掌握一技之長,能適應未來的競爭。同時,三校學生的大學之門並未關閉,通過努力他們仍然能夠考上大學,獲得更高學位。因此,上海的做法是科學的,值得借鑑的。

嗳芽
2019-07-17

上海中考失敗,不是你想復讀就復讀的,要很多條件,或者孩子特殊原因休學,還要有復讀名額,還有線下面走通,根本沒有機會重讀,不是所有上海人都是很有錢,上海郊區農村多的是,溫飽家庭也多的是,當然我也屬於溫飽家庭,上海城區師資比遠郊鄉鎮是不能對比的,完全不是一個層次,50℅的高中錄取,鄉鎮學校能考高中真的很少,哎,人生啊,沒有辦法啊,怪自己沒文化啊,只能過著溫飽生活,沒有能力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環境教育,而且這邊年齡大了,也沒有什麼技術,高學歷,工作還不好找,很壓抑的。希望孩子多學點知識呢,將來對孩子以後有個幫助,可是,我的孩子平時這幾年真的很認真,不怕苦,不怕累,天天晚上寫作業,複習,預習12點以後睡覺,也願意讀書,結果考了515,這個分真的,孩子自己接受不了。看了心疼,只能心裡流淚,希望孩子擦乾眼淚繼續努力,就算進了普通高中也要拼搏到最後!

首席HR
2019-06-03

職業教育在近幾年國家的大力推動下,已然成為了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和多元化人才培養的一種方式。這種情況下,將此問題縮小到上海地區的話,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職業教育在近幾年國家的大力推動下,已然成為了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和多元化人才培養的一種方式。這種情況下,將此問題縮小到上海地區的話,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上海地區經濟發達,人民生活質量較高,對教育的寄託早已不是應試教育,而逐漸轉向興趣教育。

眾所周知,上海是我國的經濟中心,它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從地理區位看,它位居中國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的交匯點,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從市場環境看,它已站在中國改革開放大浪潮的前沿。作為上海當地的市民(外來務工人員除外)相比於其它落後地區,已經沒有過大的經濟負擔,所以對於教育的包容度和寄託性早已從應試教育的浪潮中脫離,而在他們看來,教育迴歸興趣才是孩子們所需要的,這也是我國當下教育發展的前瞻性想法。

職業教育在近幾年國家的大力推動下,已然成為了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和多元化人才培養的一種方式。這種情況下,將此問題縮小到上海地區的話,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上海地區經濟發達,人民生活質量較高,對教育的寄託早已不是應試教育,而逐漸轉向興趣教育。

眾所周知,上海是我國的經濟中心,它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從地理區位看,它位居中國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的交匯點,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從市場環境看,它已站在中國改革開放大浪潮的前沿。作為上海當地的市民(外來務工人員除外)相比於其它落後地區,已經沒有過大的經濟負擔,所以對於教育的包容度和寄託性早已從應試教育的浪潮中脫離,而在他們看來,教育迴歸興趣才是孩子們所需要的,這也是我國當下教育發展的前瞻性想法。

其次,孩子的能力家長是比較瞭解的,與其再折磨孩子一年,不如去遵從孩子的發展,未嘗不是一條出路。

我們都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高考,也並不是所有孩子的未來都只有高考一條路,有時候,分岔路口的另一個方向,會更靠近成功一些。所以,家長們從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出發,一方面是尊重孩子,一方面是替孩子選擇,就去了中職,這並沒有什麼可以猜忌的。

職業教育在近幾年國家的大力推動下,已然成為了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和多元化人才培養的一種方式。這種情況下,將此問題縮小到上海地區的話,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上海地區經濟發達,人民生活質量較高,對教育的寄託早已不是應試教育,而逐漸轉向興趣教育。

眾所周知,上海是我國的經濟中心,它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從地理區位看,它位居中國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的交匯點,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從市場環境看,它已站在中國改革開放大浪潮的前沿。作為上海當地的市民(外來務工人員除外)相比於其它落後地區,已經沒有過大的經濟負擔,所以對於教育的包容度和寄託性早已從應試教育的浪潮中脫離,而在他們看來,教育迴歸興趣才是孩子們所需要的,這也是我國當下教育發展的前瞻性想法。

其次,孩子的能力家長是比較瞭解的,與其再折磨孩子一年,不如去遵從孩子的發展,未嘗不是一條出路。

我們都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高考,也並不是所有孩子的未來都只有高考一條路,有時候,分岔路口的另一個方向,會更靠近成功一些。所以,家長們從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出發,一方面是尊重孩子,一方面是替孩子選擇,就去了中職,這並沒有什麼可以猜忌的。

因此,上海家庭讓中考失敗的孩子去中職,並不是沒有道理,也並不像下面答主猜忌的那樣。

沙漠风暴一滴水
2019-06-02

  • 上海家庭孩子中考失敗寧可上中職,也不讓孩子繼續復讀一年,這種觀點,適合當今時代的發展。如果孩子不適合文化方面繼續深造,那就學一門技術,鑽深,鑽透,走上社會一樣憑一技之長,暢遊天下。

  • 上中職,也可以達到上大學的目的,有3+2連讀,3年中職,2年大專,大專之後,可以再考本科,這樣的路徑同樣可以達到本科畢業。

  • 不僅是上海地區,像我們這邊的小鎮初級中學,大約300多名初三的學生, 能考上高中的最多佔100人,其餘的200名學生,年齡小,打工廠家不要,又考不上高中,於是老師就建議同學們上職高,學一門技能,本地上三年,然後再去外地上大專兩年,可以憑大專學歷一樣找工作。如果讀本科,還得繼續考試,考差一些的本科院校,也挺好的。

教育之友啊
2019-06-02

條條大道通羅馬

家庭經濟好

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選擇,自己的執著。這樣的事情不僅在上海,其它城市也有,像武漢,南京等等。孩子中考失利,選擇中職對孩子來說並不一定是壞事,有些孩子不喜歡學習,厭學,這時候,中職對孩子來說,說不定是更好的選擇。上海經濟是全國排名前三的,上海家庭的經濟水平肯定是比較好的,他們不用寄全部希望在孩子讀書上,不用把改變家族命運的希望寄託在讀書上。他們除了讀書還有其它方式生存,還有其它選擇,像我認識的一些上海朋友,他們有多餘的房子出租,一套房子出租的費用超過10000/月,租金相當於許多人在上海辛苦奮鬥的了,有時還不止一套房子出租;還可以委託親屬幫忙找工作,在親屬的公司或者單位工作等等

家長想得開

相對來說,上海家庭的家長想得開,他們相信條條大道通羅馬,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還有一點,家長並不把所有的希望,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不把自己的夢想賦予孩子,讓孩子來完成。

讀書VS擁有一技之長

中職是學習職業技術的,學習一技之長的。有許多從中職出來的在技術方面掌握得很好,從事少數人從事的行業,其技術性超過普通大學生。現在社會中,專才很重要,擁有一門非常熟練的技術比擁有多門比較熟悉的技術重要。

追求愉快的生活

有些家長就希望孩子能夠過開心愉快的生活。

條條大道通羅馬

家庭經濟好

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選擇,自己的執著。這樣的事情不僅在上海,其它城市也有,像武漢,南京等等。孩子中考失利,選擇中職對孩子來說並不一定是壞事,有些孩子不喜歡學習,厭學,這時候,中職對孩子來說,說不定是更好的選擇。上海經濟是全國排名前三的,上海家庭的經濟水平肯定是比較好的,他們不用寄全部希望在孩子讀書上,不用把改變家族命運的希望寄託在讀書上。他們除了讀書還有其它方式生存,還有其它選擇,像我認識的一些上海朋友,他們有多餘的房子出租,一套房子出租的費用超過10000/月,租金相當於許多人在上海辛苦奮鬥的了,有時還不止一套房子出租;還可以委託親屬幫忙找工作,在親屬的公司或者單位工作等等

家長想得開

相對來說,上海家庭的家長想得開,他們相信條條大道通羅馬,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還有一點,家長並不把所有的希望,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不把自己的夢想賦予孩子,讓孩子來完成。

讀書VS擁有一技之長

中職是學習職業技術的,學習一技之長的。有許多從中職出來的在技術方面掌握得很好,從事少數人從事的行業,其技術性超過普通大學生。現在社會中,專才很重要,擁有一門非常熟練的技術比擁有多門比較熟悉的技術重要。

追求愉快的生活

有些家長就希望孩子能夠過開心愉快的生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