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南京“總統府”的前世今生
老照片:南京“總統府”的前世今生
老照片:南京“總統府”的前世今生
老照片:南京“總統府”的前世今生
老照片:南京“總統府”的前世今生
老照片:南京“總統府”的前世今生
老照片:南京“總統府”的前世今生
老照片:南京“總統府”的前世今生
老照片:南京“總統府”的前世今生
老照片:南京“總統府”的前世今生
老照片:南京“總統府”的前世今生
老照片
1/10 一張堪稱經典的總統府大門老照片,曾無數次出現在電影、電視和書刊上。這就是1949年4月27日上午10時許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總統府的歷史瞬間。據史料記載,首先攻入總統府的是吳化文的部隊。
2/10 總統府大門的原址,據現存的文字和圖像記述,就是太平天國的真神榮光門、清朝的兩江總督署頭門和東、西轅門。
3/10 1864年,以湘軍為首的清軍攻佔了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即南京),並縱兵焚燬了天朝宮殿,當時南京曾流傳的詩句:“十年壯麗天王府,化作荒莊野鴿飛。”就是當時情景的生動寫照。
4/10 1927年4月,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南京成為中國的首都。1928年10月,蔣介石任國民政府主席後,這裡作為政權的中樞所在,外事活動日益增多,外國賓客頻頻光顧國民政府大院。但院內場地狹小,汽車掉頭都顯得侷促,特別是進出大門極不方便。外交部認為,這實在是“有礙觀瞻”,“有損國體”。於是,外交部長王正廷向蔣介石建議,將原有督軍署大門拆除,重建一新門,“以壯觀瞻”。蔣介石立即同意了這一建議。
5/10 國民政府大門建成後,門樓上要懸鑲有“國民政府”四個大字的匾額。“國民政府”四個字自然要請書法大家來寫。文官處立即就想到了原國民政府主席、現任行政院長譚延闓,因為他是國民黨內的四位著名書法家之一(注:另三人為吳稚暉、于右任、居正),官位又是如此顯赫。當找到譚題字時,他卻力辭說:“我的字比不上我家五爺,他才得到翁同的真傳,現在上海賣字,你們到上海去找他吧。”這位五爺,就是其胞弟譚澤闓。
6/10 1937年12月南京淪陷,國民政府成為日軍的16師團部以及中島部隊本部機關。但“國民政府”四字卻沒有立即鏟去。日軍官佐士兵們將一面巨幅太陽旗升上旗杆,並紛紛在門前拍照留念,儼然一副戰勝者的姿態。這不僅成為南京的一道風景,更是國民政府的奇恥大辱。
7/10 1938年3月,以梁鴻志為首的偽中華民國維新政府成立。這才在門樓上換上由漢奸文人江亢虎題寫的“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八個字。 1940年3月汪偽國民政府成立後,這裡又成為偽立法院、監察院和考試院。
8/10 1946年5月,國民政府即將“還都”南京。“國民政府”四個字由誰來寫?這倒是費了一番周折。從現有的史料看,尚未發現明確記載。但從字體看,應為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的筆跡。此四字,筆法還算有力,但功力明顯不如書法大家,可以肯定不是“專業”書法家所題。以蔣介石當時的地位:二戰戰勝國、四強之一的國家元首,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地位如日中天。況且,蔣介石本人極喜歡題字,南京就留有不少蔣的手跡。
9/10 1948年5月,蔣介石在“行憲”國大上當選“總統”,“國民政府”四字自然要更換成“總統府”三字。由於要趕在總統就職大典前掛上門樓,就由原考試院副院長、總統府資政周鍾嶽寫了“總統府”三字,用木頭鋸出,表面再貼上金箔,匆匆地釘在了大門門樓上。這三字筆力蒼勁,實為大家之作。這是最為通行的說法。
10/10 以上圖文選自《老照片》第五十七輯,作者劉小寧,山東畫報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2017-07-1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