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建設、高速互聯網絡、計算資源虛擬化等技術的先後成熟,能夠快速構建開發、測試、運行環境,規範開發流程和降低成本,提升研發效率和創新水平,雲計算開始走上歷史舞臺。

"

隨著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建設、高速互聯網絡、計算資源虛擬化等技術的先後成熟,能夠快速構建開發、測試、運行環境,規範開發流程和降低成本,提升研發效率和創新水平,雲計算開始走上歷史舞臺。

雲計算巨頭之爭 阿里雲的進化之路

一、雲計算備受互聯網巨頭青睞

近年來在雲計算良好的市場前景吸引下,各大互聯網企業紛紛調整企業佈局,加大對雲計算的投入。

1、阿里雲

十年前,阿里雲寫下第一行代碼,從此開闢了中國雲計算產業的先河。

阿里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商企業,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對數據處理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也正因此它早早就開始建立擁有強大計算能力的數據中心,並由此逐漸擁有了強大的數據計算能力。以此為基礎,2009年阿里雲成立,由此成為國內第一家提供雲計算服務的企業。

"

隨著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建設、高速互聯網絡、計算資源虛擬化等技術的先後成熟,能夠快速構建開發、測試、運行環境,規範開發流程和降低成本,提升研發效率和創新水平,雲計算開始走上歷史舞臺。

雲計算巨頭之爭 阿里雲的進化之路

一、雲計算備受互聯網巨頭青睞

近年來在雲計算良好的市場前景吸引下,各大互聯網企業紛紛調整企業佈局,加大對雲計算的投入。

1、阿里雲

十年前,阿里雲寫下第一行代碼,從此開闢了中國雲計算產業的先河。

阿里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商企業,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對數據處理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也正因此它早早就開始建立擁有強大計算能力的數據中心,並由此逐漸擁有了強大的數據計算能力。以此為基礎,2009年阿里雲成立,由此成為國內第一家提供雲計算服務的企業。

雲計算巨頭之爭 阿里雲的進化之路

2、騰訊雲

騰訊早前並沒有太過重視雲服務市場,起步比阿里雲晚了一些,阿里雲正式成立的時間是2009年9月,騰訊雲在2013年9月才正式成立。

正是由於這四年的時間,使得騰訊雲在數據庫遷移、儲存、域名服務等方面較阿里雲存在較大差距。但是,從2014年騰訊正式對外宣佈雲服務開始計算,5年來騰訊雲的收入增長超過20倍。騰訊雲後期突破迅速,藉助其強大的社交服務體系和國內最大的遊戲服務商身份,通過龐大的數據處理需求幫助它打下了雲計算的基礎,在遊戲、社交、視頻等領域的雲服務具有突出的表現,對一家獨大的阿里雲造成了不小的威脅。

騰訊雲在趕超阿里雲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實現了相繼開通香港、美東、美西、印度、泰國、莫斯科等節點,在全球25個地理區域,運營53個可用區。積累了200+產品和應用,涵蓋雲服務器、存儲、數據庫、安全等領域,產品的種類能夠滿足各種商業場景。

3、中國電信天翼雲

中國電信是國內最大的固網運營商,曾有數據分析指出,2016年全國的IDC數據中心有超過六成搭建於運營商網絡,其中又有超過半數搭建於中國電信,由此中國電信也擁有了發展雲計算業務的基礎,而中國電信也順勢從2009年開始,著手佈局天翼雲產業。

十年時間內,中國天翼雲得到了良好的品牌認知度,在大數據領域,天翼雲優勢明顯。

2018年,中國電信提出“像光改一樣做雲改”的口號,拉開了天翼雲改革的大幕,從基礎設施、產品服務以及機制體制三個方面對天翼雲進行變革。

主要圍繞雲、5G、邊緣計算進行重新佈局,雲計算和大數據作為天翼雲的兩項核心職能,從簡單的雲逐步走向融合發展,從雲走向雲網,從雲網走向雲數、雲物、雲智。同時,中國電信提出來圍繞五朵雲:政務、金融、教育、醫療、工業、企業,佈局行業生態。

隨著5G商用進程的加速,擁有運營商背景的天翼雲利用差異化優勢將會開發更多創新應用場景,賦能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上雲環境。

二、國內IaaS市場阿里雲穩居首位

2019年8月2日,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19第一季度)跟蹤》報告顯示, 2019第一季度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IaaS/PaaS/SaaS)達到24.6億美金,同比增長67.9%。其中,IaaS市場增速有所減緩,同比增長74.1%;PaaS市場依然保持高增長,增速為101.9%。

"

隨著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建設、高速互聯網絡、計算資源虛擬化等技術的先後成熟,能夠快速構建開發、測試、運行環境,規範開發流程和降低成本,提升研發效率和創新水平,雲計算開始走上歷史舞臺。

雲計算巨頭之爭 阿里雲的進化之路

一、雲計算備受互聯網巨頭青睞

近年來在雲計算良好的市場前景吸引下,各大互聯網企業紛紛調整企業佈局,加大對雲計算的投入。

1、阿里雲

十年前,阿里雲寫下第一行代碼,從此開闢了中國雲計算產業的先河。

阿里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商企業,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對數據處理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也正因此它早早就開始建立擁有強大計算能力的數據中心,並由此逐漸擁有了強大的數據計算能力。以此為基礎,2009年阿里雲成立,由此成為國內第一家提供雲計算服務的企業。

雲計算巨頭之爭 阿里雲的進化之路

2、騰訊雲

騰訊早前並沒有太過重視雲服務市場,起步比阿里雲晚了一些,阿里雲正式成立的時間是2009年9月,騰訊雲在2013年9月才正式成立。

正是由於這四年的時間,使得騰訊雲在數據庫遷移、儲存、域名服務等方面較阿里雲存在較大差距。但是,從2014年騰訊正式對外宣佈雲服務開始計算,5年來騰訊雲的收入增長超過20倍。騰訊雲後期突破迅速,藉助其強大的社交服務體系和國內最大的遊戲服務商身份,通過龐大的數據處理需求幫助它打下了雲計算的基礎,在遊戲、社交、視頻等領域的雲服務具有突出的表現,對一家獨大的阿里雲造成了不小的威脅。

騰訊雲在趕超阿里雲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實現了相繼開通香港、美東、美西、印度、泰國、莫斯科等節點,在全球25個地理區域,運營53個可用區。積累了200+產品和應用,涵蓋雲服務器、存儲、數據庫、安全等領域,產品的種類能夠滿足各種商業場景。

3、中國電信天翼雲

中國電信是國內最大的固網運營商,曾有數據分析指出,2016年全國的IDC數據中心有超過六成搭建於運營商網絡,其中又有超過半數搭建於中國電信,由此中國電信也擁有了發展雲計算業務的基礎,而中國電信也順勢從2009年開始,著手佈局天翼雲產業。

十年時間內,中國天翼雲得到了良好的品牌認知度,在大數據領域,天翼雲優勢明顯。

2018年,中國電信提出“像光改一樣做雲改”的口號,拉開了天翼雲改革的大幕,從基礎設施、產品服務以及機制體制三個方面對天翼雲進行變革。

主要圍繞雲、5G、邊緣計算進行重新佈局,雲計算和大數據作為天翼雲的兩項核心職能,從簡單的雲逐步走向融合發展,從雲走向雲網,從雲網走向雲數、雲物、雲智。同時,中國電信提出來圍繞五朵雲:政務、金融、教育、醫療、工業、企業,佈局行業生態。

隨著5G商用進程的加速,擁有運營商背景的天翼雲利用差異化優勢將會開發更多創新應用場景,賦能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上雲環境。

二、國內IaaS市場阿里雲穩居首位

2019年8月2日,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19第一季度)跟蹤》報告顯示, 2019第一季度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IaaS/PaaS/SaaS)達到24.6億美金,同比增長67.9%。其中,IaaS市場增速有所減緩,同比增長74.1%;PaaS市場依然保持高增長,增速為101.9%。

雲計算巨頭之爭 阿里雲的進化之路

報告顯示,從IaaS和PaaS整體市場份額來看,阿里、騰訊、中國電信、AWS、百度和華為佔據了80.2%的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從IaaS市場來看,公有云服務商競爭日趨激烈。阿里、騰訊、中國電信、AWS依然位居前四,總共佔據70.2%的市場份額;金山、華為和百度市場規模相當接近,隨著一季度華為和百度IaaS業務的快速增長,三家廠商均錄得了第五位(5.2%)的市場份額。

三、阿里雲成功的背後

1、創始人的遠見

阿里雲雖然相比於國外亞馬遜AWS、微軟Azure,起步時間晚了幾年,但是在國內卻是最早開始專注於雲計算的公司。

說起國內雲計算業務的佈局,不得不提8年前的那場深圳峰會。在當時,阿里、騰訊、百度BAT三巨頭大佬進行一場激烈的辯論,而這主題就是雲計算業務。

馬化騰在會上表示,它是一個比較超前的概念,可能要過幾百年、一千年後才能實現;李彥宏說:“它不過是新瓶裝舊酒”,沒有新東西;馬雲則認為,如果沒有它,他們將來會死掉。

於是,阿里巴巴下定決心要發展雲計算業務,2013年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對外提供5K雲計算服務能力的公司。此外,阿里雲的成功,離不了阿里巴巴大量資金和技術的支持。

2、亞太雲計算市場的龐大

一切技術和服務的發展要建立在強盛的市場之上。雲計算作為當下發展最迅速的前沿科技之一,在中國更是有30%的年均增長率。

根據IDC公佈的數據,阿里雲拿下了中國雲計算市場近一半的份額。而且,阿里進入東南亞市場也較早就有投入,2015年阿里雲便進入了新加坡等海外市場。另外,阿里巴巴在中國內地以外的亞洲地區設立了15家數據中心,分佈於香港、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等地。

阿里雲以在線服務的方式,為企業、政府在製造,金融,交通,政務等方面提供了強大的計算能力。中國和東南亞對雲計算的需求持續增長,所以促進了阿里雲的發展。

3、自主研發飛天系統

中國的起步較晚,如果雲計算使用“拿來主義”可能剛開始發展快,但很快也會“受制於人”。“雲計算”一定意義上代表著全球第四次新型工業革命,自主研發雲計算業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2009年2月飛天寫下第一行代碼,如今這套自主研發的阿里雲飛天核心操作系統已經走過10年的發展歷程。這套超大規模通用雲計算操作系統解決了政府和企業計算能力不夠問題,不像以前以前一樣,算力不夠,就增加服務器,建立數據中心。

此外,阿里雲目前還在多個技術方向上取得突破,包括雲原生數據PolarDB、彈性裸金屬雲服務器神龍、開創性人工智能平臺城市大腦等。值得一提的是,阿里雲構建的生態系統也日益完善,其平臺上有大量雲管理服務商MSP和獨立軟件開發商ISV。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