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慌不慌,阿里系又“收編”了圓通!

阿里系覬覦物流版圖早已不是祕密,在最早投資百世匯通之後,在人人皆知的三通一達上,阿里已將三通收入囊中。而此次圓通速遞高層換血,顯示出阿里系從資本控制轉向主動管理層面的變化,也對此前阿里系基金減持圓通的看衰還是套現的爭論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案。阿里系整合了快遞行業的半壁江山,一張四面合圍的網已經向此前拒絕阿里收編的順豐撲來,再加上淘寶、天貓的海量訂單數作為支撐,順豐應該如何應對。

順豐慌不慌,阿里系又“收編”了圓通!


5月12日,有消息稱圓通速遞進行了重大人事變動。其中,雲鋒基金董事總經理潘水苗被任命為新任總裁,而執行副總裁鄧小波則被免去職務。其中,潘水苗將全面負責圓通速遞經營管理事宜,直管圓通航空,圓通信息科技公司,創新研發,總裁辦,審計監察等,向董事長喻會蛟直接彙報。

此外,分管採購業務的張益忠;分管國內事業部即A網,並接管圓通運力採購的聞杭平;分管承諾達事業部即B網,冷鏈管理部,航空貨運部的楊新偉;以及分管海外事業部即G網和圓通速遞國際的副總裁李顯俊等高管均直接向潘水苗彙報。

雲鋒基金被認為是阿里系旗下,潘水苗就任總裁,並分管公司核心業務,似乎說明阿里系開始正式執掌圓通速遞。

除了對圓通的掌控,阿里系對物流的佈局已經很明顯,在資本上已經拿下三通,再加上最早投資的百世,阿里系至少整合了快遞行業的半壁江山。而阿里系對一系列民營物流企業的整合,也編織成了一張四面合圍的網,向此前拒絕阿里收編的順豐撲面而來。一方面是自身利潤增速明顯放緩,揹負高額債務,一方面是外界競爭對手不斷被資本巨鱷整合,再加上淘寶、天貓的海量訂單數作為支撐,順豐似乎正處於四面楚歌的境地中。

//

阿里浸入圓通管理層

//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圓通與阿里之間的互動可謂頻繁。然而,從2015年阿里入股圓通至今,不管是圓通對菜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的增資,還是圓通第一大股東向菜鳥轉讓其持有的200萬張可轉換公司債券,雙方的合作大多停留在資本層面。而此次圓通速遞的高管調整,卻將阿里對圓通的控制轉向了主動管理層面。

圓通速遞4月17日晚間公告,雲鋒基金董事總經理、圓通速遞董事潘水苗將擔任公司總裁,而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喻會蛟申請辭去公司總裁職務,仍繼續擔任公司董事局主席,負責戰略規劃。而云鋒基金屬於阿里系企業,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潘水苗的加入,或暗示圓通與阿里系的融合會更深入。

除此之外,阿里系還有兩位代表在圓通任職,曾在2010年1月至今擔任雲鋒基金合夥人的黃鑫被提名為董事,此前,來自菜鳥網絡的萬霖進駐圓通董事會。如今,3名代表在圓通任職,使得阿里系的話語權越來越強。

而此次潘水苗擔任圓通總裁,也將此前阿里系基金減持圓通的看衰還是套現的爭論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案。

2019年5月6日,圓通速遞發佈公告,其股東雲鋒新創出於自身資金需要擬減持圓通股份不超過5600萬股。據瞭解,雲鋒新創為圓通的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5.96%。若減持順利,雲鋒新創將跌出前五大股東席位,並且持股比例將低於5%。截至5月13日收盤,圓通速遞股價12.40元/股,按此價格測算,雲鋒新創將套現約6.9億元。因為此次減持,市場上關於阿里系看衰圓通的聲音不絕於耳。

然而,據企查查的信息,馬雲持有云鋒基金40%的股份,而云鋒新創的法人代表與雲鋒基金一致,但後者持有前者股份僅0.98%。而經過多層股權穿透馬雲持有前者股份約0.39%,可謂微乎其微。

同時,截至2019年3月,馬雲持股80%的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仍然重倉圓通速遞,持股比例維持在11.07%,位列圓通速遞十大股東第二位。

而云鋒新創作為投資機構,獲利是其第一訴求,雲鋒新創追求的並不是戰略投資。資料顯示截至目前雲鋒新創在圓通速遞的投資收益相當可觀:彼時借殼上市時,雲鋒新創以7.72元/股的價格認購股份,以此為參照,上述減持計劃最高可帶來約2.65億元的浮盈。

因此,雲鋒新創特殊的股權結構意味著公司的初衷為風險投資,而非長期戰略投資,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才是阿里巴巴與圓通速遞股權合作的基石,雲鋒新創穫利套現也屬於正常投資行為。

//

扶一把老大哥

//

雖說阿里系並未放棄圓通,甚至此次雲鋒基金董事總經理都要去圓通當總裁了。那麼,圓通的發展是欣欣向榮嗎?查閱圓通資料發現,此次阿里浸入圓通管理層,可能是對圓通的拯救。

作為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物流股,圓通速遞可以說一時風光無兩,市值一度高達上千億元。2016年,得益於同行領先的37713個網點數量及其運作效率,圓通以47億件的業務量堪於UPS比肩,單獨佔據了當年15%的市場份額。同時,作為通達系中唯一引入阿里作為戰略投資者的快遞公司,“圓通+菜鳥”以更廣闊合密集的網絡覆蓋和更高的快遞服務效率雄踞一方。

然而此後圓通速遞受困於加盟制的基因,再加上後天管理不善,造成近年來接二連三的停工、快遞滯留等負面事件,令業績一度下滑。

2017年圓通速遞快遞業務量為50.64億件同比增長13.5%,陷入低谷期,為此,圓通採取了薄利多銷策略。2018年圓通速遞快遞業務量為66.64億件同比增長31.61%,恢復正常增長水準。不過,其單票收入由3.68元降至3.44元,導致毛利率、淨利率、淨資產收益率等指標增速不及預期。圓通速遞跳出快遞業務量低增長的陷阱,卻又陷入營業收入第一,但淨利潤增長倒一的尷尬局面。

根據“三通一達”公佈的2018年度報告,圓通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74.65億元,淨利潤19.04億元。申通實現營業總收入170.14億元,淨利潤20.49億元。韻達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38.56億元,淨利潤26.98億元。中通則實現營業收入176.04億元,淨利潤為43.88億元。

另外,圓通速遞自上市以來以融資金額僅次於順豐的58.9億元砸重金開闢戰場,為實現轉型開啟了較多的戰略項目投資佈局,包括航空運力、跨境物流和數字物流等,但這些投資很難立竿見影,在短期內難以取得高回報。這也加重了資本對圓通的擔憂。

5月14日,圓通速遞股價報收12.32元,自2016年10月正式登陸A市場以來,圓通速遞的股價已經縮水逾六成。

對大幅拓寬業務邊界的圓通來說,潘水苗的履任,意味著圓通速遞的拯救,轉型未見成效的圓通將更容易獲得阿里巴巴在業務、資金等方面的資源協助。

//

四面合圍的物流網

//

除了對圓通的掌控,阿里系對物流的佈局已經很明顯,在資本上已經拿下三通,再加上最早投資的百世,阿里系至少整合了快遞行業的半壁江山。

早在2013年,由阿里巴巴集團、銀泰集團聯合復星集團、富春控股、三通一達等共同組建了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5月,阿里巴巴與雲鋒基金聯合對圓通速遞進行戰略投資。2015年,阿里283億元入股蘇寧雲商,其中95億元用於蘇寧物流即天天快遞。2018年5月,阿里巴巴、菜鳥等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而最近,2019年3月11日,阿里巴巴將投資46.6億元,入股申通快遞控股股東公司。

而阿里系對一系列民營物流企業的整合,也編織成了一張四面合圍的網,向此前拒絕阿里收編的順豐撲面而來。

雖然競爭激烈,但國內快遞業紅海依舊,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快遞企業無法逃避的難題。

而在轉型綜合物流商方面,順豐已經嚐到了新業務的甜頭。2018年報顯示,順豐新業務板塊收入為171.89億元,同比增長75.94%,新業務收入比重從2017年的13.71%增至18.90%。

新業務中的快運業務、冷運及醫藥業務、同城業務以及國際業務,分別實現收入80.55億元、42.44億元、9.95億元和26.29億元,分別佔比營收的8.86%、4.67%、1.09%和2.89%。其中,快運和冷運業務板塊,分別增長82.98%和84.88%,是公司在2018年裡併購的重點。

除了對新業務的探索,順豐區別於“三通一達”加盟制的直營模式則以快捷、安全贏得了高端用戶的歡迎,這也導致了三通一達雖然贏取了快遞市場的絕大多數市場份額,但順豐還是搶佔了高端市場,獲取了豐厚的利潤。

但如今,坐在物流頭把交椅上的順豐,或許也感到了些許焦慮。從2018年數據來看,順豐控股實現營業收入909.43億元,同比增長27.6%,淨利潤同比下降4.57%,市場份額並沒有大的拓展。增長、淨利增長以及營收增長明顯放緩,增速已經落到了韻達和申通後面了。

曾經的順豐市值高達3000多億,但是在2018年由於各種危機原因跌到如今的還剩下1700多億元。不僅如此,看似風光的順豐背後還有這高額的債務等著他。截止到2018年9月順豐的負債總額達到了308億元。

一方面是自身利潤增速明顯放緩,揹負高額債務,一方面是外界競爭對手不斷被資本巨鱷整合,再加上淘寶、天貓的海量訂單數作為支撐。順豐正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中。而當前,通達系公司都在進行由單一快遞公司向綜合物流服務商的戰略轉型,雖然過程較為艱難,但依靠阿里系的大力支持,也是大樹底下好乘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