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新零售大賣場為何走不通?盒馬反思了,阿里呢?​


餐飲新零售大賣場為何走不通?盒馬反思了,阿里呢?​



反思是盒馬鮮生(下稱“盒馬”)最近半年多的主題。從管理失職,到策略選擇,盒馬談了很多,始終沒超出反思自身的範疇,但這些並不是造成盒馬走到今天的全部原因。


今天我們試著換個視角來看待盒馬。小辰認為,盒馬今日之問題,其根源實則來自阿里巴巴(下稱“阿里”)。侯毅未必不清楚他一直所面臨的窘境,但對他而言,這事兒更像“啞巴吃黃連”,並且,從侯毅的層面而言,阿里能給什麼,不能給什麼,都不是他能有極大能力去改變的。


當一家公司的管理層因為巨頭的戰略規劃而不是某個願景聚在一起,當一家公司的商業創想為填補巨頭業務生態而不是來自市場需求,當一家公司的大部分員工對號召者初心知之甚少,那麼,當這家公司出現任何問題,你很難不把問題與背後發號施令的人聯繫在一起。


所以,在盒馬這個案例中,阿里的問題是什麼?


01

定位與實踐的擰巴


阿里構築起了中國互聯網領域最強大的生態系統。這家公司秉承“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宗旨進行業態擴充,以“能否做合作伙伴做不了的事”為判斷基準來決定是否需要深度參與。


盒馬是阿里首個親自下場的線下產物。不過,這個業態是否一定需要阿里親自下場,且需要如此深度參與,其實值得商榷。


往前看,被馬雲稱為“商業生涯最後冒險”的菜鳥,是阿里最聲勢浩大的一次下場的產物。雖然物流這個領域相對原始,但阿里有不做髒活累活的底氣——它掌控了電商快遞物流的絕大多數份額,依託菜鳥,它站在數據頂端,搭平臺、搞賦能——而這事“通達系”和順豐都做不來。所以阿里有必要深度參與進菜鳥的建構,而菜鳥的實質其實是互聯網公司。


說回盒馬,其實它還有互聯網公司的意味,但又不完全像個互聯網公司。畢竟,阿里從未站在線下商業數據上游,這片土地也從未被任何一家巨型公司所主導。所以從線下找增量,進而用數據賦能,阿里只能靠自己。


若再深究阿里為什麼還要親自下場的原因,無怪乎兩條:



1. 阿里在生鮮領域的幫手不多,易果做B2B,大潤發成名於大賣場,行業主要參與者皆被騰訊拉攏;
2. 線上格局已定,眼下零售行業的想象力主要在線下,阿里不太可能把自己在下個10年能繼續領跑中國數字商業的機會交給別人。如此變數太大。


但問題在於,由阿里親自下場的盒馬,線上思維太濃。比如在他們關於前置倉的最初設想裡,根本沒打算設置“門店”。理想中,用戶只要拿盒馬APP下單,等著前置倉出貨、外賣員配送就完事了。這是每日優鮮的打法,但這套打法邏輯上說得通,在實操層面卻很難奏效。



餐飲新零售大賣場為何走不通?盒馬反思了,阿里呢?​



後來之所以盒馬加上門店一層,一是為了引流(不吆喝,線下流量從哪來?);二是考慮成本——那麼多商品,尤其是活物,用城市前置倉養著,太划不來。這才有了之後線下經營等一系列動作。


但歸根結底,盒馬從沒把自己當成苦哈哈的線下零售同行。同時,甭管有店沒店,盒馬都要把線下流量引到線上——用盒馬APP結算。


然而,決定線下流量引到線上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是,線下經營質量。這是一套包含從選址、供應鏈、庫存到定價、管理、策略等諸多因素在內的複雜程序。坦白說,盒馬要全力做的這部分,已經脫離了互聯網公司所擅長的領域。


不擅長,又不得不做。這種錯位讓盒馬經營很擰巴。


我們在此用僅支持APP結算來舉例說明,盒馬由於想成為一家互聯網公司,而給自己挖了怎樣的坑。


首先,僅支持盒馬APP結算直接導致的結果是,阻隔了一部分線下流量,如此一來不適應用APP或者在線結賬的顧客就會被阻擋在盒馬門外,而這類人群通常是上了年紀的男性和女性,他們往往是一個家庭一日三餐的決策者,這一點在下沉市場中體現的更為明顯。


而註冊盒馬APP的用戶,絕大部分是淘寶、天貓的用戶,由於日常消費預算有限,這樣一批用戶很可能因為在天貓或淘寶下單了,就不在盒馬下單。消費升級不是每月3000元用於購物,因為盒馬出現就改成5000元用來購物了。再說了,有盒馬卻沒用天貓/淘寶的用戶能有多少呢,恐怕不多吧。


這樣一來,在相同的購物品類和種類上,盒馬不可避免地與兄弟部門展開競爭。


下面是我在618之前隨手對盒馬APP與天貓APP購物頁面的截圖,天貓明顯要更便宜。當然,這也不是盒馬第一次被人說貴了。


當然你可能會說,我在盒馬上下單,一小時內就可以吃到楊梅,我在天貓下單卻要等上幾天,所以哪怕貴點,我也樂意用盒馬。我只能說,盒馬滿足的更多的是偶發隨機性需求,而通過天貓,卻解決的是日常、可計劃性需求,顯然,後者才是消費的大頭。



餐飲新零售大賣場為何走不通?盒馬反思了,阿里呢?​


(左為天貓生鮮購物頁面,右為盒馬鮮生購物頁面)



02

追求協同導致貽誤戰機


盒馬被認為貴,通常有兩種情況:


像進口商品、大海鮮就沒什麼好說的,物以稀為貴,很正常。也就是盒馬常解釋的“貴是因為品質高”、“同等品質下不算貴”。


另一種貴則是真貴,比如淨菜。巴掌大一盒蔥花、數量幾乎肉眼可見,賣兩塊五。算上各項時間成本,用戶發現在盒馬買菜回家做飯,比下館子還貴,那還不如出去吃。


從商業邏輯來講,明明淨菜對於線下零售或者生鮮電商也好、O2O也罷,是用相對低價來引流的品類,盒馬為什麼要定這麼高的價格?


說到底,價高是因為供應鏈上成本居高不下。目前盒馬在後端的物流配送這些中間環節全部由第三方完成,未來除非盒馬能做到自我消化,否則根本沒法控制自己家的淨菜成本。



餐飲新零售大賣場為何走不通?盒馬反思了,阿里呢?​



不過等一下,盒馬不是號稱投建區域供應鏈運用中心了嗎?請注意,這是今年年初的新聞,距盒馬誕生已經過去了3年。


你可能又會問,為什麼盒馬在這三年裡不做供應鏈?肯定不是阿里怕燒錢——阿里要是怕燒錢,中國就沒有敢燒錢的互聯網公司了。但在阿里的規劃裡,生態下的協同要優於盒馬大包大攬全都幹了(或許是認為這麼做成本最優)。


連續三輪接受阿里投資的易果生鮮,曾被委以幫助阿里建造供應鏈的重任。但是易果不甘於2B定位(不是所有人都一定配合、認同阿里),硬要自建2C平臺,最終導致自己在過去幾年沒有任何建樹的同時,還讓盒馬錯過了投建供應鏈的大好時機。


更早之前,天貓生鮮也是受害者。而天貓生鮮的受傷害方式與盒馬如出一轍,被阿里當做扮演2C的唯一角色與扮演2B的易果協同作戰。結果可想而知。


不過就算易果不掉鏈子,阿里的規劃也未必奏效。放眼世界,沒有不做供應鏈的一流零售公司,Costco、沃爾瑪莫不如此。


種種跡象表明:盒馬首先應該是個零售公司;其次,若盒馬不做供應鏈,就打不起價格戰,也做不了精細化管理——這不是協同與否的問題。原因在於,實物,尤其生鮮,不是按下發送按鈕就能接收的電子郵件,別人幫著做供應鏈的話,從時間、效率、精度各維度而言,均有不確定性太高的問題。

這3年間,盒馬未必不知道重資產對運營的幫助,但就像開頭說的,知道也沒用。這是因為:



第一,供應鏈運營中心成本太高,遠非一般快遞分撥中心可比,這個級別的投資侯毅說了根本不算;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阿里眼裡,盒馬你得按照我的規劃來做,阿里萬億市值就是這麼幹出來的,你聽還是不聽?


03

組織文化難題


在此之前有無數人發問,盒馬到底是什麼。但對大部分盒馬人來說,它既非阿里高瞻遠矚的新零售戰略,也不是專家口中除了自己沒人懂的解讀。如果盒馬要成為一家了不起的零售公司,它需要一句直抵人心的簡單翻譯,讀給中層和一線員工。

如果給不了員工“是什麼、幹什麼、為什麼”的答案,對一家企業而言,其管理體系和企業文化就無從談起。



餐飲新零售大賣場為何走不通?盒馬反思了,阿里呢?​



從馬雲拋出“新零售”概念後,“何為新零售?”幾乎成了近幾年商業領域的最大一樁懸案。


阿里覺得自己解釋明白了沒用,得侯毅的管理班子聽懂才行,侯毅的管理班子聽懂了也沒用,中層管理要理解到位才行,中層管理理解到位還不行,還得把具體思想傳導給一線員工。團隊戰鬥力的前提是目標明確。

這就是為什麼放眼阿里大生態,盒馬最為特殊的原因。


第一,新零售幾乎成了玄學,不僅僅外面說什麼的都有,從盒馬內部隨便找幾個人,說法也是五花八門,更別說對一線員工了,總之是聽不懂也聽不進去。


第二,和兄弟公司菜鳥、釘釘、閒魚來比,盒馬的創始團隊均非阿里嫡出,管理班子是“京東舊將+傳統零售人+阿里高管(p11級)/政委”,且不說三方人能不能配合好,光是想一塊兒去就不容易。去年底盒馬一名內部人士向我抱怨,現在內部最缺的就是既懂線上又懂線下的人,言下之意就是哪一方都沒法說服對方。


第三是阿里首次佈局線下,帶來的大量低學歷(相較於阿里)員工湧入。這批人怎麼管,對阿里是個新課題。說到底企業是人做出來的,執行力跟不上都白搭,這方面阿里真得向海底撈學學管理線下大軍的經驗。


以虎嗅目前掌握的情況來說,盒馬員工被劃分為3種,從低到高分別是第三方(最多的是上嘉物流,還有其它)、盒馬編、阿里編。盒馬基數最大的員工編制都由第三方公司承包(收銀、揀貨、上架、配送等),某種意義上,他們既非阿里人,也非盒馬人,較為缺乏身份認同感。


盒馬方面告訴虎嗅,阿里在盒馬各部門安置了政委(阿里巴巴政委文化),但這麼做並非萬全之策,原因有二:



第一,第三方編制員工與盒馬編制員工的兩套編制問題,也極有可能在盒馬編制員工與阿里編制員工之間出現,這是基本常識。這就好比插班生往往難以融入原班級,更何況有利害衝突的成年人,融入就更是挑戰。在兩種編制造成身份不同的前提下,任何工作指令都有可能演化成辦公室政治。
第二,組織/文化建設離不開對業務的精通,或許從阿里來的政委自認為能力足夠,但傳統零售管理者未必服氣,反過來也一樣(尤其是盒馬目前沒做起來)。想想那句盒馬內部人士的話,盒馬為何那麼缺線上線下都懂的人才,說白了還是誰也不服誰。

回過頭說,在盒馬沒有很好處理以上問題之前,盒馬文化就還是一團漿糊,組織力也無從談起。對於沒有文化只有目標的盒馬而言,“標籤門”事件再次出現只是時間問題。


當每個人都不知道身邊的人和自己是不是同一種人時,盒馬的管理便不會有彈性。


今天盒馬不把商品運營權(陳列、價格、促銷、採購、毛利)由總部下放給門店,恰恰展示出其灰度管理的欠缺,如果不相信員工主觀能動性,那就別指望員工用創造性來回報。

多說一句,阿里在線下的另一股重要力量大潤發的創始人黃明端,曾在集權與分權上有很好的動作示範:


總部負責選址、採配,門店掌握商品陳設和經營。線下零售在過去幾十年裡經歷了集權、分權、集權+分權的進化,從目前所處的階段來講,盒馬還有很長路要走。


04

去往何方?


今年以來,侯毅一口氣推出盒馬 F2、盒馬菜市、盒馬 mini 、盒馬小站,共計4個子品牌。這4個子品牌對應了市場上已經成形的成熟業態,分別是便利店、菜市場、社區超市、前置倉(純配送)。他們將在盒馬難以觸達的市場進行業態補充。


這4種業態在短期內大概率不會成為盒馬的發展重心。侯毅和其團隊應該明白,不同零售業態之間的借鑑餘地非常小,證據是大潤發在盒馬海南店以及盒小馬操盤上遭遇的滑鐵盧。換句話說,即便盒馬的4個子業態全部跑通,反哺盒馬主業態的可行性依然不存在。

從市場環境來看,盒馬4種子業態不僅要活下來,還要與同行展開激烈競爭,便利店、社區超市、前置倉領域早已龍盤虎踞。

退一步講,以盒馬目前的組織彈性和人才儲備來說,分出4個獨立團隊做4件完全不同的生意,還要與盒馬開店節奏匹配,幾乎是項不可能的任務。自4個子品牌公佈以來,數量始終停留在1,反倒是盒馬依然保持著每月都有新店開張的節奏,然而增速也已放緩。

說到底,阿里依然是中國最強大的電商公司,他們有獨一無二的生態系統,以及不少於對手的金錢與時間。只是對夾在競爭對手與阿里大生態之間的盒馬來說,之後的每一步都要慎之又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