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醫生都恐懼的癌症之王 究竟有多可怕?'

"

作者:超級丁醫生

近日,一位好朋友的父親不幸患上了胰腺癌。在上海腫瘤醫院做了胰十二指腸切除術(whipple)。

普通外科的醫生都知道,誰能夠完成標準的胰十二指腸切除whipple術,則整個腹部對他來說則無禁區而言。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一種是複雜且創傷很大的手術方法,切除範圍包括部分胰腺,鄰近的十二指腸,膽管下端,部分胃及空腸上端,然後還需要行膽總管、胰管、殘胃與空腸的吻合。

關鍵的是,手術雖然做好了,但術後生存率卻非常低。朋友憂心忡忡,作為醫生的我清楚知道,攤上這樣的事兒,誰都無能為力。

胰腺癌連醫生也恐懼,確診率低、切除率低,生存率低,所以被大家稱之為癌症之王。

胰腺位於腹腔的後腹膜,隱蔽性強,早期診斷十分困難,大約只有10%—15%的患者能夠在確診以後有手術切除的機會。可怕的是,即使能夠手術切除,術後5年的生存率仍然低於20%。

更多的胰腺癌患者,發現並確診已經是晚期了,失去了手術機會。絕大多數患者都在6-12月之內死亡,這在癌症之中絕對可以居首。

而且晚期胰腺癌生存質量極差,其中難以忍受的疼痛非常痛苦,給人以生不如死的感覺。

由此,我想起了一位曾經的患者。

那時候我剛到臨床實習,患者是一位年僅20歲的女孩。暑假期間出現極度消瘦,腹部不適,周身皮膚瘙癢前來就診,那時候CT還是個新生事物,更談不上磁共振了。

記得當時主任擬診斷為腹部包塊而給予剖腹探查術,打開腹腔的瞬間,所有人都驚呆了,腹腔內大量腹水,幾乎所有的臟器都黏連包裹在中腹部,形成一個巨大堅硬的包塊,根本無法切除。

這位患者在醫院住了不到一個月,就去世了。每天晚上忍受癌痛的慘叫聲至今仍在耳畔迴響。

胰腺癌對精英階層也特別青睞,我們熟知的許多明星都是患胰腺癌去世的,如世界三大男高音之首的帕瓦羅蒂,香港藝人沈殿霞、陳思思、羅慧娟,相聲演員師勝傑,曾在延安採訪的戰地記者斯諾,蘋果之父喬布斯,原衛生部長陳敏章,原副總理黃菊等。

大家不禁要問,這樣凶惡的腫瘤,究竟有哪些誘發因素呢?

1、據權威統計,胰腺癌發病男女比例為1.5~2:1,男性多見。女性圍絕經期之後的發病比例與男性相當。

2、胰腺癌的最終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發生與吸菸、飲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飲食、油炸食品、過量飲用咖啡、環境汙染及遺傳因素有關。

3、近年來的調查報告發現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發病率明顯高於普通人群。

4、也有人注意到慢性胰腺炎病人與胰腺癌的發病存在一定關係,發現慢性胰腺炎病人發生胰腺癌的比例明顯增高。

特別要注意以下這些高危人群。

1、年齡在40歲以上、不明原因的上腹部疼痛、飽脹不適;

2、食慾不振、進行性消瘦和乏力,腹瀉、腰背部痠痛;

3、反覆發作性胰腺炎或無家族遺傳史的突發糖尿病,或者糖尿病突然加重。

普通人如何預防並早期發現胰腺癌?

1、一日三餐飲食規律,少吃高蛋白、高熱量、油炸食物,多吃纖維素、蔬菜、水果等食物。節假日千萬不要暴飲暴食,容易導致胰腺炎的發生。

2、尼古丁會抑制胰液分泌,吸入的煙霧更會改變新陳代謝而致癌。酗酒會導致消化功能特別是胰腺分泌的紊亂。所以戒菸限酒是必須的。

3、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群的2~4倍,表明胰腺癌的發生可能與碳水化合物耐量不正常有一定關係。預防糖尿病或者規範治療糖尿病顯得尤為重要。

4、飲用咖啡要適量。儘量選擇傍晚外出鍛鍊。空氣指數較差的天氣,要戴口罩進行防護。

5、定期體檢,至少一年一次,把胰腺納入體檢常規篩查,可以針對性做彩超、腹部CT等,同時把CEA、CA199腫瘤普查五項、腫瘤標誌物等化驗納入常規檢查。家族有糖尿病或者胰腺癌的更加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6、臨床上一旦發現皮膚黃疸、肝膽淤積腫大、腹水、腹部包塊等,就已經提示為晚期胰腺癌了。

胰腺癌的治療現狀。

胰腺癌目前的治療原則仍以外科手術為主,放化療為輔助。

胰腺癌對放射治療的敏感性較低。

對胰腺癌的化學治療是期望著能降低術後癌的復發與轉移的發生率。

胰腺癌的生物治療中,基因治療還在臨床研究階段,免疫治療也是綜合治療的一部分。

其他包括溫熱療法、中醫藥治療、對症支持治療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大家參考,不能視為治病就醫依據。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