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完沒反應等於化療沒效果嗎?別進入誤區

癌症 腫瘤 藥品 安眠藥 腸癌互助圈 腸癌互助圈 2017-08-27

化療完沒反應等於化療沒效果嗎?別進入誤區

本來來自“覓健APP”用戶“南風”的分享,更多腸癌相關信息,請到覓健APP腸癌版塊查看

1、什麼是化療?

結直腸癌的治療分為兩大塊:手術及放化療。當您順利出院時,意味著手術治療這一過程已結束,接下來的日子裡,您將可能需要接受化療或放療。目前放療適用於非早期的直腸癌,而且是在手術前完成,所以患者在手術後,更多接觸的是化療。

2、化療是怎麼進行的?

化療,是藥物化學治療的簡稱。站在患者或家屬的角度上看,整個過程與一般的輸液及口服藥治療其實沒什麼兩樣,都是通過靜脈輸液或口服藥物的方式完成,與一般的輸液及口服藥物治療相比,這裡面最大的區別,自然就是所用藥物的區別。

3、我需要化療嗎?

並非所有的患者術後都需要化療。結直腸癌根據病情的早晚,由早到晚,按NCCN治療指南分為Ⅰ到Ⅳ期,越往後,病情越晚。籠統的講,Ⅰ期結直腸癌患者,不需要接受化療,Ⅲ及Ⅳ期結直腸癌患者,需要接受化療;有高危因素的Ⅱ期結直腸癌患者建議化療。什麼叫高危因素,一般指的是病理的細胞類型惡性度高的比如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細胞癌等,或者是有脈管癌栓的,或者是比較年輕的患者等等等等。必須要說明的是,不需要化療,不是說腫瘤就不會復發或轉移,而是指化不化療,並不能降低腫瘤的復發或轉移,換句話說,這類患者腫瘤的復發及轉移機率比較低,既然患者不能從化療中獲益,那自然也就不用化療。另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化療指徵的把握,專業性較強,患者的個體差異性也較高,所以不建議患者或家屬自行決定,而是由醫生來決定。

化療完沒反應等於化療沒效果嗎?別進入誤區

4、我手術後多久來化療?

術後多長時間化療,並沒有嚴格規定。因為如果在術後幾天內就開始化療,那患者往往因為身體還沒完全恢復而無法耐受化療本身帶來的副反應,化療反倒是雪上加霜。而越晚化療,則化療的效果越差。建議時間是術後3周到1個月間開始化療。

5、結直腸癌的化療怎麼做?

結直腸癌的化療方案雖然名稱不錯,但目前的核心用藥還是奧沙利鉑以及5-fu。其不同的排列組合組成了目前的化療方案。同時還有些新藥,也就是大家所聽說的“靶向化療”,如西妥昔單抗及貝伐單抗等。這些新藥雖然是未來的化療方向,但因為價格較高,且為全自費,目前臨床上主要還是用在不可切除的復發癌或轉移癌患者。

化療方案雖然有不同,但週期大致可分為兩週方案和三週方案。兩週方案指的是每週期相隔兩週,患者需住院3天左右(病情不同,反應不同,住院日期有差異),在家呆11天左右,然後進行下一週期化療。三週方案需住院1-2天,在家口服兩週藥,休息1周,然後進行下一週期的化療。根據週期數目不同,患者的整個化療過程可能持續4-6個月。

6、一個週期的化療費用是多少?需要幾個週期?

以下費用是單次週期費用,數目僅為參考,如有錯誤,以後有機會會更正。化療週期建議6週期及以上。

化療劑量使用主要是根據患者的體表面積進行測算,另外藥物還有國產以及進口藥可選擇。費用相差還是較大的。

兩週方案(FOLFOX等方案):國產約3000,進口藥約13000。

三週方案(XELOX等方案):國產約6000,進口藥約16000。

靶向化療:(愛必妥和貝伐單抗):20000-25000。愛必妥是有慈善減免活動,北伐不太清楚,具體詳詢化療醫師。

7、化療主要是什麼反應?

結直腸癌的化療反應主要三個:

1.是骨髓抑制:表現為白細胞、血色素、血小板下降,降低免疫能力,增加出血風險。

2.胃腸道反應:噁心,嘔吐等。

3.末梢神經損害:表現手麻、腳麻,接觸涼的物體有刺痛感,如接觸涼水,冬天坐公交車扶把手時。

8、化療後無明顯不良反應意味著療效不佳嗎?

有的患者會問醫生“我這次什麼感覺都沒有就完成了化療,是不是療效也不好啊”。化療後無明顯不良反應並不意味著療效不佳。

在對一些分子靶向藥物的研究及臨床工作中發現,出現皮疹與療效似乎成正相關,也就是說皮疹嚴重的患者藥物對腫瘤的控制也相對較好,但也並非所有患者均如此。在化療藥物使用中,並無類似發現,也就是說化療反應是否出現或出現的嚴重程度與療效不相關。隨著對化療不良反應的較好控制,很多患者並無太多不良反應,但具有不錯的療效,化療方案是否有效是化療後專科醫生根據影像學資料等進行評估而知。

化療完沒反應等於化療沒效果嗎?別進入誤區

9、化療後劇烈嘔吐怎麼辦?

噁心嘔吐是抗腫瘤藥物最常見不良反應,影響患者的進食、飲水和情緒,嚴重者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和營養障礙,有些患者會產生恐懼心理,甚至不得不中止化療。按嘔吐與化療的時間關係,以化療後24小時為分水嶺,24小時內的稱急性嘔吐,24小時後的稱為延遲性嘔吐,當然還有一部分患者還沒使用化療藥就極其緊張出現嘔吐,這稱為預期性嘔吐。之所以這麼分類,是因為處理措施各不相同。

按照致吐能力將化療藥物或止吐方案分為強致吐、中度致吐和低致吐性。常用的止吐藥物可分為酚噻嗪類、激素、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NK-1受體拮抗劑,醫生會根據藥物致吐程度及嘔吐類型選用,在化療前預防性給藥。

如果已經預防性止吐後患者還出現劇烈嘔吐,醫生通常會分析嘔吐的原因,排除消化道梗阻、腸道感染、顱內高壓等原因,確定是由化療引起的嘔吐會予胃復安針等治療,絕大部分患者的症狀均能不同程度地緩解。此外,患者焦慮、恐懼情緒也是重要印象因素,對這部分患者會使用小劑量鎮靜安眠藥物。

患者自己也可以加強飲食和心理調節,化療期間按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低脂肪的原則來安排飲食,尤其是有噁心、嘔吐症狀的儘量清淡飲食,可適量增加山楂、白扁豆、白蘿蔔、鮮蘆根、鮮藕、薑汁、薏米、陳皮等,熬粥服用。也可以準備一些生薑片,噁心時含上能夠很好地消除惡心感覺。心理調節也是緩解噁心、嘔吐的有效方法,患者可以聽聽音樂、與病友交流、在家人陪伴的情況下散步等方式放鬆心情。

10、化療後發燒了怎麼辦?

腫瘤尤其是化療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較容易感染細菌、病毒及不典型病原體,化療用藥後白細胞常降低,這種感染的風險就更高。因此化療後出現發燒,建議請專科醫生分析評估後按病因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除物理降溫、使用退燒藥等常規處理措施外,若為白細胞降低引起細菌感染,可使用升白治療(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並酌情使用抗生素。需要注意的是化療後出現發熱不要盲目使用退燒藥,建議到腫瘤專科醫生那裡就診處理。

圖片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管理員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