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證監會、股轉先後發聲,新三板的大利好要來了?

IPO 新三板 經濟 李飛 讀懂新三板 讀懂新三板 2017-08-27
人大、證監會、股轉先後發聲,新三板的大利好要來了?

新三板,起風了。

今日,在證監會召開的“新三板市場建設媒體通氣會”上,謝庚在任職全國股轉公司董事長後首次公開露面,明確了新三板市場的改革目標。他表示,改革的思路,是進一步完善新三板市場內部分層。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次會議上,三類股東問題也被進一步明確。證監會公眾公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在IPO受理上,不會對存在“三類股東”的企業進行差別對待。三類股東公司要接受不同市場法律法規之間的銜接,相關部門對此正在研究。

繼8月15日證監會發文為新三板點贊,8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祕書長李飛調研新三板,“新三板市場建設媒體通氣會”的舉行,無疑又傳出一大利好。

風平浪靜已久的新三板,似乎要迎來變化了。

8月以來的新三板,“利好”消息頻頻傳來。

8月15日,證監會發文《新三板市場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為新三板對中小微企業融資發揮的積極作用點贊;

8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祕書長李飛調研新三板,表示“中國經濟發展很快,對資本市場的需求很多,相信新三板會發揮更大的作用,新三板自身也會得到提升”。並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要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他強調,實體經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基。新三板的建設必須要堅持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宗旨,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功能;

二是要堅持市場化方向。市場建設和管理不能走行政管理的老路,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該有的行政監管和管理不能缺位,要維護好市場穩定,規範市場秩序;

三是要穩步推進。新三板建設不能急於求成,隨著實體經濟的發展,市場主體的成熟以及規範程度的提高,各方面條件會逐漸具備和成熟,此時配套的政策法規推出就會水到渠成。

今天,新三板利好消息的“高潮”終於來了。

在證監會新聞發佈大廳,股轉公司董事長謝庚露面“新三板市場建設媒體通氣會”。會上,謝庚總結了近5年來新三板市場建設的六大成就,點出了積極效應初步釋放的5個信號,並對下一步的改革思路進行了簡要說明。

謝庚指出,萬家企業時代的新三板,進入了“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新階段,1萬1千家掛牌公司中,成熟企業與初創企業並存,掛牌公司平均設立年限10.57年,其中10年以上佔比55%。

謝庚表示,“已有相當數量的公司與市場建立時的主體預設不一致,市場需求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需要加快完善市場功能”。

他表示,下一步股轉公司改革的目標,是健全基礎制度,提升核心功能,使優質企業願意來、留得住,使投資者願意進、敢於投,從而引導社會資本棄虛向實,實實在在服務創新創業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而改革的思路,是進一步完善新三板市場內部分層。以完善分層標準為切入點,統籌推進發行、交易、投資者准入和監管等各個方面的改革,理順市場制度邏輯,為眾多掛牌企業提供差異化服務,同時進一步增強市場監管和風險控制能力,做到既有效監管、守住底線,又因勢利導、積極作為,全面提升市場價格發現、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等核心功能。

值得關注的是,證監會公眾公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在IPO受理上,不會對存在“三類股東”的企業進行差別對待。

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表示,“三類股東”引起了不同市場之間的規則適用問題。未來,作為擬上市企業,從發行涉及的股權清晰和信披要求來說,存在三類股東的公司要接受不同市場法律法規之間的銜接,相關部門對此正在研究。

短時間內,人大、證監會、股轉先後發聲,是不是意味著,新三板將要起風了?

你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謝庚發言全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