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發中國企業2020人工智能白皮書'

"
"
阿里雲發中國企業2020人工智能白皮書

昨(29)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A.I.讓城市會思考”分會場上,阿里雲發佈了《中國企業2020:人工智能應用實踐與趨勢》白皮書。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鬆在演講中指出,人工智能就是匯聚到雲上的普惠服務,是一種軟件定義的技術,在雲上形成了厚厚的軟件層後,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種服務。

劉鬆還談到了未來人口、牲口和“物口”的關係。他指出, 中國共有13.95億人,具備巨大的人口紅利。全世界為了養活70億人,所要飼養的豬馬牛羊這一類牲口,總質量是人類的三到五倍。智能設備作為“物口”,如今也在服務人類。

劉鬆預測,2030年平均每個人有1000件對應的“物口”,它們能夠長期連接,具備智能化和擬人化的服務功能。

人工智能也要避免浪費,劉鬆表示,算力和算法有時候會浪費,另外還有人才浪費,目前科研和產業應用的脫鉤會造成人才的巨大浪費。

在阿里雲新發布的白皮書中,提出了中國企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度分析和階段性演進路徑,總結出人工智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七大模式,為企業應用人工智能提供指導。

"
阿里雲發中國企業2020人工智能白皮書

昨(29)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A.I.讓城市會思考”分會場上,阿里雲發佈了《中國企業2020:人工智能應用實踐與趨勢》白皮書。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鬆在演講中指出,人工智能就是匯聚到雲上的普惠服務,是一種軟件定義的技術,在雲上形成了厚厚的軟件層後,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種服務。

劉鬆還談到了未來人口、牲口和“物口”的關係。他指出, 中國共有13.95億人,具備巨大的人口紅利。全世界為了養活70億人,所要飼養的豬馬牛羊這一類牲口,總質量是人類的三到五倍。智能設備作為“物口”,如今也在服務人類。

劉鬆預測,2030年平均每個人有1000件對應的“物口”,它們能夠長期連接,具備智能化和擬人化的服務功能。

人工智能也要避免浪費,劉鬆表示,算力和算法有時候會浪費,另外還有人才浪費,目前科研和產業應用的脫鉤會造成人才的巨大浪費。

在阿里雲新發布的白皮書中,提出了中國企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度分析和階段性演進路徑,總結出人工智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七大模式,為企業應用人工智能提供指導。

阿里雲發中國企業2020人工智能白皮書


1. 支持機械、簡單、重複性工作

在一些機械、簡單、重複和毫無創意需求的勞動場景中,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提供支持。在現代化工廠,工業機器人和機械臂的應用,並結合擁有更高“智力水平”的人工智能算法,能夠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

2. 創造數字經濟時代新物種

從目前的技術及技術倫理來看,“類腦智能”等還為時尚早,但人工智能結合雲計算、物聯網、VR/AR等技術,確實能夠解放和重構生產要素,催生各種商業社會創造“(產品、服務或企業類型方面的)新物種”的能力。

翻譯機誕生的背後,就是機器翻譯水平的大幅提高。

3. 突破人類能力極限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計算、存儲和算法正在逐漸超越人類在全局認知、高併發性、深度邏輯和複雜準確記憶的能力極限,提供全新的生產力。

此外,在一些高度危險、高度複雜的生產環境中,人工智能也能肩負起突破人類能力極限的重任。

舉例來說,人工智能在衛星遙感影像翻譯中的應用可將傳統解決方案需要的幾個月縮短至幾個小時。



"
阿里雲發中國企業2020人工智能白皮書

昨(29)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A.I.讓城市會思考”分會場上,阿里雲發佈了《中國企業2020:人工智能應用實踐與趨勢》白皮書。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鬆在演講中指出,人工智能就是匯聚到雲上的普惠服務,是一種軟件定義的技術,在雲上形成了厚厚的軟件層後,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種服務。

劉鬆還談到了未來人口、牲口和“物口”的關係。他指出, 中國共有13.95億人,具備巨大的人口紅利。全世界為了養活70億人,所要飼養的豬馬牛羊這一類牲口,總質量是人類的三到五倍。智能設備作為“物口”,如今也在服務人類。

劉鬆預測,2030年平均每個人有1000件對應的“物口”,它們能夠長期連接,具備智能化和擬人化的服務功能。

人工智能也要避免浪費,劉鬆表示,算力和算法有時候會浪費,另外還有人才浪費,目前科研和產業應用的脫鉤會造成人才的巨大浪費。

在阿里雲新發布的白皮書中,提出了中國企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度分析和階段性演進路徑,總結出人工智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七大模式,為企業應用人工智能提供指導。

阿里雲發中國企業2020人工智能白皮書


1. 支持機械、簡單、重複性工作

在一些機械、簡單、重複和毫無創意需求的勞動場景中,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提供支持。在現代化工廠,工業機器人和機械臂的應用,並結合擁有更高“智力水平”的人工智能算法,能夠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

2. 創造數字經濟時代新物種

從目前的技術及技術倫理來看,“類腦智能”等還為時尚早,但人工智能結合雲計算、物聯網、VR/AR等技術,確實能夠解放和重構生產要素,催生各種商業社會創造“(產品、服務或企業類型方面的)新物種”的能力。

翻譯機誕生的背後,就是機器翻譯水平的大幅提高。

3. 突破人類能力極限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計算、存儲和算法正在逐漸超越人類在全局認知、高併發性、深度邏輯和複雜準確記憶的能力極限,提供全新的生產力。

此外,在一些高度危險、高度複雜的生產環境中,人工智能也能肩負起突破人類能力極限的重任。

舉例來說,人工智能在衛星遙感影像翻譯中的應用可將傳統解決方案需要的幾個月縮短至幾個小時。



阿里雲發中國企業2020人工智能白皮書


4. 激活數據,創新業務和商業流程

過去20年,中國企業普遍進行了信息化和電子化,沉澱出大量高價值數據,這些數據都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激活”,從數據中找到新的業務價值點、業務流程或客戶需求,幫助企業比現在的人工做出更好的業務服務和業務流程。

舉例來說,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工具可以幫助企業將共享服務中事物活動的運營成本降低30%-50%。

5. 突破思維定式,發現潛在邏輯與聯繫

人工智能具有的強大數學能力和足夠的計算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人類的計算承載力,可同時處理上百萬種情況,這種能力能夠突破“老專家”式的傳統思維定式,將隱性和碎片化的問題變得顯性化,並由此生成新的知識。

因此,人工智能能夠幫助企業精準匹配用戶需求或業務需求,並且找到原本因為人力、人腦等因素限制而無法發現的潛在邏輯與內在聯繫。

6. 提供全新的人機或服務交互模式

目前人工智能在機器視覺(圖像和視頻識別)、自然語言理解和語音識別等領域已經具有非常強的能力,並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發展,這意味著機器可以擁有近似於人類的“視覺、聽覺和語言/語義理解能力”。

新的、規模巨大且有利可圖的人機交互相鄰市場正在開放,特別是在汽車和醫療領域,有了新的增長和擴展機會,人工智能將是革新人機交互的新起點。

7. 輔助人類智能決策

人工智能能夠為企業提供與傳統的決策支持系統、知識輔助決策系統或專家系統不同且更具價值的智能決策,幫助企業構建決策支持系統(即Decision Support Systems,DSS,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領域),為決策者提供分析問題、建立模型、模擬決策過程和方案的環境,調用各種信息資源和分析工具,幫助局側著提高決策水平和質量。

文稿來源:半導體聯盟

圖片來源:拍信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