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局2018:美團小米與騰訊阿里的對抗賽

不如改名叫:互聯網最後的晚餐

現在去展望2018年,智能手機市場寒冬、資本市場寒冬是當下最焦慮的問題。但對照2012年相似的市場寒冬背景,我們發現,2018年互聯網又迎來了商業模式與產品模式的全新變革。

2012年,歐美智能手機市場臨近天花板,半導體業界一陣恐慌,最終資本市場給出的出路是:開發中國市場、孵化全新的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於是市場多出了5年的喘息時間。

現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也觸到了天花板,當然大家就只能放眼印度市場,開始移動互聯網產品在商業模式產品模式上新一輪的變革。

過去是移動廣告、共享經濟、O2O,現在是知識付費、新零售、移動辦公。4G高速網絡與AR、Ai技術的配合,又讓BAT寢食難安,又讓獨角獸們蠢蠢欲動。

不過這一次不再是全民創業的荒蠻時代,技術管理的門檻越來越高,關上了普通人進入互聯網創業的大門。

2018年,巨頭與獨角獸們的博弈,將是市場最大的看點。

美團挑起騰訊系亂鬥,盈利成了心頭之苦

馬化騰現在應該會覺得膽顫心驚。

這一邊對手阿里投資永安行旗下哈羅單車,拖延共享單車市場戰局,還算是有心理準備、可接受的形勢。那一邊,自家院子裡的局面,可就讓自己花了眼。

變局2018:美團小米與騰訊阿里的對抗賽

不如改名叫:互聯網最後的晚餐

現在去展望2018年,智能手機市場寒冬、資本市場寒冬是當下最焦慮的問題。但對照2012年相似的市場寒冬背景,我們發現,2018年互聯網又迎來了商業模式與產品模式的全新變革。

2012年,歐美智能手機市場臨近天花板,半導體業界一陣恐慌,最終資本市場給出的出路是:開發中國市場、孵化全新的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於是市場多出了5年的喘息時間。

現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也觸到了天花板,當然大家就只能放眼印度市場,開始移動互聯網產品在商業模式產品模式上新一輪的變革。

過去是移動廣告、共享經濟、O2O,現在是知識付費、新零售、移動辦公。4G高速網絡與AR、Ai技術的配合,又讓BAT寢食難安,又讓獨角獸們蠢蠢欲動。

不過這一次不再是全民創業的荒蠻時代,技術管理的門檻越來越高,關上了普通人進入互聯網創業的大門。

2018年,巨頭與獨角獸們的博弈,將是市場最大的看點。

美團挑起騰訊系亂鬥,盈利成了心頭之苦

馬化騰現在應該會覺得膽顫心驚。

這一邊對手阿里投資永安行旗下哈羅單車,拖延共享單車市場戰局,還算是有心理準備、可接受的形勢。那一邊,自家院子裡的局面,可就讓自己花了眼。

變局2018:美團小米與騰訊阿里的對抗賽

美團、滴滴,兩個騰訊系的獨角獸,一個從餐飲零售轉向了出行領域、一個從出行市場切入餐飲外賣業務,兩家已經開始互相攻入對方業務腹地,預備新一輪的廝殺了。

自家後院起火,馬化騰能不著急嗎?

有消息透漏,馬化騰為了阻止美團開展網約車業務,曾向王興許諾,後者如果主動放棄網約車業務將為其追加10億投資。但王興選擇少拿10億也要打進網約車市場。

美團能夠頂著各種壓力進軍出行市場,主要原因是自己一直無法實現盈利,現有的團購、外賣、票務、商旅業務並沒有為自己帶來可觀的收入,由於客單價過低還要養著地推外賣團隊,使得盈利前景也不甚明朗。雖然美團官方聲稱自己在2016年已經實現盈利,可是真實情況如何,只有美團自己心裡清楚。

而網約車市場則不一樣,自從滴滴收購Uber中國結束燒錢後,就開始奔向盈利狀態,每單20%起步的抽成真心讓滴滴賺得盆滿缽滿。這麼大一塊肥肉,美團一旦拿下對自家業務起到的促進作用則是不言而喻的。

變局2018:美團小米與騰訊阿里的對抗賽

不如改名叫:互聯網最後的晚餐

現在去展望2018年,智能手機市場寒冬、資本市場寒冬是當下最焦慮的問題。但對照2012年相似的市場寒冬背景,我們發現,2018年互聯網又迎來了商業模式與產品模式的全新變革。

2012年,歐美智能手機市場臨近天花板,半導體業界一陣恐慌,最終資本市場給出的出路是:開發中國市場、孵化全新的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於是市場多出了5年的喘息時間。

現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也觸到了天花板,當然大家就只能放眼印度市場,開始移動互聯網產品在商業模式產品模式上新一輪的變革。

過去是移動廣告、共享經濟、O2O,現在是知識付費、新零售、移動辦公。4G高速網絡與AR、Ai技術的配合,又讓BAT寢食難安,又讓獨角獸們蠢蠢欲動。

不過這一次不再是全民創業的荒蠻時代,技術管理的門檻越來越高,關上了普通人進入互聯網創業的大門。

2018年,巨頭與獨角獸們的博弈,將是市場最大的看點。

美團挑起騰訊系亂鬥,盈利成了心頭之苦

馬化騰現在應該會覺得膽顫心驚。

這一邊對手阿里投資永安行旗下哈羅單車,拖延共享單車市場戰局,還算是有心理準備、可接受的形勢。那一邊,自家院子裡的局面,可就讓自己花了眼。

變局2018:美團小米與騰訊阿里的對抗賽

美團、滴滴,兩個騰訊系的獨角獸,一個從餐飲零售轉向了出行領域、一個從出行市場切入餐飲外賣業務,兩家已經開始互相攻入對方業務腹地,預備新一輪的廝殺了。

自家後院起火,馬化騰能不著急嗎?

有消息透漏,馬化騰為了阻止美團開展網約車業務,曾向王興許諾,後者如果主動放棄網約車業務將為其追加10億投資。但王興選擇少拿10億也要打進網約車市場。

美團能夠頂著各種壓力進軍出行市場,主要原因是自己一直無法實現盈利,現有的團購、外賣、票務、商旅業務並沒有為自己帶來可觀的收入,由於客單價過低還要養著地推外賣團隊,使得盈利前景也不甚明朗。雖然美團官方聲稱自己在2016年已經實現盈利,可是真實情況如何,只有美團自己心裡清楚。

而網約車市場則不一樣,自從滴滴收購Uber中國結束燒錢後,就開始奔向盈利狀態,每單20%起步的抽成真心讓滴滴賺得盆滿缽滿。這麼大一塊肥肉,美團一旦拿下對自家業務起到的促進作用則是不言而喻的。

變局2018:美團小米與騰訊阿里的對抗賽

同時,由於滴滴在2015年投資過餓了麼,滴滴程維到現在還是餓了麼董事成員,這使得美團滴滴兩家也無法在業務上達成深入合作。這事連騰訊都無法解決,也就給了美團王興堅決進入網約車市場的理由。所以最終馬化騰也未能攔下王興。

照這樣的局面下去,美團與摩拜聯手、滴滴ofo餓了麼達成聯盟,騰訊辛辛苦苦納入麾下的獨角獸,因為內部業務紛爭不得不七零八散,最終投向老對手阿里的懷中也是可以預見的結果。

當然,如果滴滴有骨氣堅決不事二主的話,堅持獨立發展,像美團一樣不斷開拓邊界,成為第二個騎牆派的獨角獸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形勢逼人走,老老實實認爹做網約車業務的滴滴都被逼做起外賣了,接下去如果一直被困局逼著走,市場能力資本能力與巨頭相差太遠的滴滴,進入大佬的套中、重新認爹的可能性更大。當然這也適用於其他獨角獸們。

稱王的想縱橫裨益,諸侯們卻都在內心深處算計著謀朝篡位——不就是營收能力再翻10倍嗎?

阿里騰訊這兩個老大哥,沒有明面上那麼輕鬆。美團滴滴亂鬥其實只是其中一個縮影。

遊走於巨頭之間,小米卻建築著最高的城牆

互聯網獨角獸裡最有名的騎牆派是小米。

雖說小米在表面上各個大佬都交往甚好,一邊跟京東卿卿我我籤包銷協議,一邊還能在阿里面前遊刃有餘贏得雙十一優勢資源;雷軍出面新浪微博、騰訊QQ空間的流量資源都能手到擒來;連水火不容的阿里優土、百度愛奇藝、騰訊視頻都能被小米說服,把版權視頻打包“送”給小米。

最近小米IOT開發者大會,連百度COO陸奇都親自到場捧場,也是給足了面子。好像什麼事情到了小米麵前,永遠都是合作大於競爭的歡快氣氛。

變局2018:美團小米與騰訊阿里的對抗賽

不如改名叫:互聯網最後的晚餐

現在去展望2018年,智能手機市場寒冬、資本市場寒冬是當下最焦慮的問題。但對照2012年相似的市場寒冬背景,我們發現,2018年互聯網又迎來了商業模式與產品模式的全新變革。

2012年,歐美智能手機市場臨近天花板,半導體業界一陣恐慌,最終資本市場給出的出路是:開發中國市場、孵化全新的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於是市場多出了5年的喘息時間。

現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也觸到了天花板,當然大家就只能放眼印度市場,開始移動互聯網產品在商業模式產品模式上新一輪的變革。

過去是移動廣告、共享經濟、O2O,現在是知識付費、新零售、移動辦公。4G高速網絡與AR、Ai技術的配合,又讓BAT寢食難安,又讓獨角獸們蠢蠢欲動。

不過這一次不再是全民創業的荒蠻時代,技術管理的門檻越來越高,關上了普通人進入互聯網創業的大門。

2018年,巨頭與獨角獸們的博弈,將是市場最大的看點。

美團挑起騰訊系亂鬥,盈利成了心頭之苦

馬化騰現在應該會覺得膽顫心驚。

這一邊對手阿里投資永安行旗下哈羅單車,拖延共享單車市場戰局,還算是有心理準備、可接受的形勢。那一邊,自家院子裡的局面,可就讓自己花了眼。

變局2018:美團小米與騰訊阿里的對抗賽

美團、滴滴,兩個騰訊系的獨角獸,一個從餐飲零售轉向了出行領域、一個從出行市場切入餐飲外賣業務,兩家已經開始互相攻入對方業務腹地,預備新一輪的廝殺了。

自家後院起火,馬化騰能不著急嗎?

有消息透漏,馬化騰為了阻止美團開展網約車業務,曾向王興許諾,後者如果主動放棄網約車業務將為其追加10億投資。但王興選擇少拿10億也要打進網約車市場。

美團能夠頂著各種壓力進軍出行市場,主要原因是自己一直無法實現盈利,現有的團購、外賣、票務、商旅業務並沒有為自己帶來可觀的收入,由於客單價過低還要養著地推外賣團隊,使得盈利前景也不甚明朗。雖然美團官方聲稱自己在2016年已經實現盈利,可是真實情況如何,只有美團自己心裡清楚。

而網約車市場則不一樣,自從滴滴收購Uber中國結束燒錢後,就開始奔向盈利狀態,每單20%起步的抽成真心讓滴滴賺得盆滿缽滿。這麼大一塊肥肉,美團一旦拿下對自家業務起到的促進作用則是不言而喻的。

變局2018:美團小米與騰訊阿里的對抗賽

同時,由於滴滴在2015年投資過餓了麼,滴滴程維到現在還是餓了麼董事成員,這使得美團滴滴兩家也無法在業務上達成深入合作。這事連騰訊都無法解決,也就給了美團王興堅決進入網約車市場的理由。所以最終馬化騰也未能攔下王興。

照這樣的局面下去,美團與摩拜聯手、滴滴ofo餓了麼達成聯盟,騰訊辛辛苦苦納入麾下的獨角獸,因為內部業務紛爭不得不七零八散,最終投向老對手阿里的懷中也是可以預見的結果。

當然,如果滴滴有骨氣堅決不事二主的話,堅持獨立發展,像美團一樣不斷開拓邊界,成為第二個騎牆派的獨角獸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形勢逼人走,老老實實認爹做網約車業務的滴滴都被逼做起外賣了,接下去如果一直被困局逼著走,市場能力資本能力與巨頭相差太遠的滴滴,進入大佬的套中、重新認爹的可能性更大。當然這也適用於其他獨角獸們。

稱王的想縱橫裨益,諸侯們卻都在內心深處算計著謀朝篡位——不就是營收能力再翻10倍嗎?

阿里騰訊這兩個老大哥,沒有明面上那麼輕鬆。美團滴滴亂鬥其實只是其中一個縮影。

遊走於巨頭之間,小米卻建築著最高的城牆

互聯網獨角獸裡最有名的騎牆派是小米。

雖說小米在表面上各個大佬都交往甚好,一邊跟京東卿卿我我籤包銷協議,一邊還能在阿里面前遊刃有餘贏得雙十一優勢資源;雷軍出面新浪微博、騰訊QQ空間的流量資源都能手到擒來;連水火不容的阿里優土、百度愛奇藝、騰訊視頻都能被小米說服,把版權視頻打包“送”給小米。

最近小米IOT開發者大會,連百度COO陸奇都親自到場捧場,也是給足了面子。好像什麼事情到了小米麵前,永遠都是合作大於競爭的歡快氣氛。

變局2018:美團小米與騰訊阿里的對抗賽

但雷軍卻堅決不收BAT的投資,防範心理非常強。

其實不然,雷軍的野心更大。小米近兩年打造小米生態鏈企業做米家品牌,還推出米家眾籌、米家有品,這些正是阿里、京東也在著力發展的領域。

小米生態鏈企業從3C一路做到服裝箱包,走的也是電商行業的品類擴張路線。米家有品更是直接展示了小米對電商市場的野心。

雷軍一直以來對電商市場都有著深深的執念。作為天使投資人,雷軍不僅投資過陳年創立的卓越、凡客,還長期擔任卓越、凡客的董事,為兩家公司發展出謀劃策。但最後卓越賣給了亞馬遜,凡客在激烈的鬥爭中頻頻失誤敗下陣來。

小米手機剛剛推出的時候,凡客陳年不僅親自站臺力推,還幫助小米搭建了自家的電商系統,在小米搞飢餓營銷搶購時,也是凡客幫忙提供後臺技術支撐,保證用戶搶購體驗。近兩年凡客式微,雷軍頻頻出手幫忙融資搭救。

有人說這是陳年在壓榨雷軍,但其實在事實上雷軍一直在幕後為卓越、凡客這兩家電商公司奔波,雷軍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凡客的實際管理人員。卓越、凡客是雷軍一直以來在電商市場上的兩次實驗。

而小米,則是雷軍對電商業務的全新實驗。這與阿里、京東都有著正面衝突。特別是米家有品這樣的全品類項目,更是阿里京東的心中刺。即便是現在小米把米家有品拆分獨立,也無法解決這一重大矛盾。

每年4月小米的米粉節,更是讓阿里雙十一、京東618鍼芒在背。烏鎮互聯網大會上,雷軍又大談“新零售”概念首創問題,還主動diss馬雲,馬雲聽了不知該如何感想?

今年雙十一,在華為力推京東平臺的同時,小米明顯傾向於阿里天貓,小米產品價格在京東平臺要比天貓高出100元左右,當然這是在沒有計算各種複雜優惠券折扣的前提下。今年以來,華為、中興、Nubia、錘子甚至連魅族都與京東展開包銷合作,來保證旗下產品銷量,可作為最早與京東展開包銷合作的小米今年卻沒有任何動靜。

現在小米剛跟阿里曖昧完,又出手各種diss,塑料花般的情誼真是如履薄冰。難道接下來又要跟京東站到同一戰壕了?

雷軍說“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不過小米哪裡有真朋友?只不過是用盡一切辦法跟所有大佬維持著合作關係,其實跟誰都只是點到為止,檯面上努力假笑為了多撈點利益罷了。此前阿里收購UC時,雷軍評價馬雲的話可不像是朋友關係。

未來一旦小米翻盤,整個互聯網都將是小米的敵人。現在只不過是沒有正面觸碰到各自的核心利益而已。

其實關注小米的讀者,已經發現這兩年小米已經把宣傳陣地轉移到各家直播平臺、B站以及行業媒體身上。而在微博、微信以及最新興起的今日頭條上,只是保持機械式的更新。核心項目的宣傳推廣,方案策劃的重點已經變成找專業媒體做深度包裝。小米的宣傳策略越來越靠近傳統企業,不再是主打自己引以為傲的互聯網營銷模式。

原因也很簡單,近兩年微博、QQ空間、微信都在加速進行商業化,小米越來越難拿到免費的流量資源,只能轉移陣地選擇一些還在推廣期的初創平臺進行合作。

小米自己也不老實,從一開始的米聊狙擊騰訊,到小米社區、小米直播、小米想看,還有MIUI電話、MIUI短信、小米桌面、MIUI視頻電話美顏、MIUI負一屏……小米在社交領域的野心一直未死,這麼長時間都在產品技術上悄悄佈局。到今天為止,米聊還是小米系公司的御用辦公軟件。

馬化騰或許不害怕馬雲,但是看見雷軍的臉,絕對是心驚肉跳的。馬化騰曾公開表示過2010年是自己最焦慮的一年,直到微信站穩市場,才安下心了。當年就是雷軍的米聊讓馬化騰坐立不安。

不僅如此,阿里騰訊這些巨頭有的業務,小米全都有。MIUI在BAT之外另做了一套小米自己的系統服務框架,而華為中興很長時間內都是用騰訊的;小米的電商新零售業務直接跟阿里京東重合,小米黃頁裡的生活服務更是連團購外賣都包圓了;小米遊戲業務也直接對標騰訊網易,後兩家有的遊戲類型小米一個也不落下……

小米就是靠著完善又繁雜交叉的業務體系,構築自己的城牆,與巨頭之間設定最大的合作範圍,也不受制於巨頭。

現在,小米正在等下一款顛覆性互聯網產品出現,然後一夜之間拳打騰訊腳踢阿里!

張揚的今日頭條,正在入侵BAT的核心業務

有小米這種內斂的笑面虎,就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張揚派。美團王興是其中一個,但其實美團先後投靠過阿里騰訊,非常顧忌兩家巨頭的態度,還不夠張揚。真正張揚的要數近兩年剛剛成長起來的今日頭條!

什麼“創業不是為了成為騰訊員工”“我們收購百度還差不多”,加上媒體版權爭議、行業對其價值觀的討伐,估值營收迅速攀升的頭條引來了大量的關注度。

就一個新聞APP,連門戶平臺都集體式微的情況下,憑什麼值那麼多錢?憑什麼那麼囂張?

原因就是今日頭條有著不遜於騰訊的流量資源,更有著趕超騰訊的流量轉化能力,還多出來一項趕超百度的商業化能力。然後頭條也跟小米一樣,堅決不收BAT的投資。同時,頭條也堅決不收小米雷軍的投資!

變局2018:美團小米與騰訊阿里的對抗賽

不如改名叫:互聯網最後的晚餐

現在去展望2018年,智能手機市場寒冬、資本市場寒冬是當下最焦慮的問題。但對照2012年相似的市場寒冬背景,我們發現,2018年互聯網又迎來了商業模式與產品模式的全新變革。

2012年,歐美智能手機市場臨近天花板,半導體業界一陣恐慌,最終資本市場給出的出路是:開發中國市場、孵化全新的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於是市場多出了5年的喘息時間。

現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也觸到了天花板,當然大家就只能放眼印度市場,開始移動互聯網產品在商業模式產品模式上新一輪的變革。

過去是移動廣告、共享經濟、O2O,現在是知識付費、新零售、移動辦公。4G高速網絡與AR、Ai技術的配合,又讓BAT寢食難安,又讓獨角獸們蠢蠢欲動。

不過這一次不再是全民創業的荒蠻時代,技術管理的門檻越來越高,關上了普通人進入互聯網創業的大門。

2018年,巨頭與獨角獸們的博弈,將是市場最大的看點。

美團挑起騰訊系亂鬥,盈利成了心頭之苦

馬化騰現在應該會覺得膽顫心驚。

這一邊對手阿里投資永安行旗下哈羅單車,拖延共享單車市場戰局,還算是有心理準備、可接受的形勢。那一邊,自家院子裡的局面,可就讓自己花了眼。

變局2018:美團小米與騰訊阿里的對抗賽

美團、滴滴,兩個騰訊系的獨角獸,一個從餐飲零售轉向了出行領域、一個從出行市場切入餐飲外賣業務,兩家已經開始互相攻入對方業務腹地,預備新一輪的廝殺了。

自家後院起火,馬化騰能不著急嗎?

有消息透漏,馬化騰為了阻止美團開展網約車業務,曾向王興許諾,後者如果主動放棄網約車業務將為其追加10億投資。但王興選擇少拿10億也要打進網約車市場。

美團能夠頂著各種壓力進軍出行市場,主要原因是自己一直無法實現盈利,現有的團購、外賣、票務、商旅業務並沒有為自己帶來可觀的收入,由於客單價過低還要養著地推外賣團隊,使得盈利前景也不甚明朗。雖然美團官方聲稱自己在2016年已經實現盈利,可是真實情況如何,只有美團自己心裡清楚。

而網約車市場則不一樣,自從滴滴收購Uber中國結束燒錢後,就開始奔向盈利狀態,每單20%起步的抽成真心讓滴滴賺得盆滿缽滿。這麼大一塊肥肉,美團一旦拿下對自家業務起到的促進作用則是不言而喻的。

變局2018:美團小米與騰訊阿里的對抗賽

同時,由於滴滴在2015年投資過餓了麼,滴滴程維到現在還是餓了麼董事成員,這使得美團滴滴兩家也無法在業務上達成深入合作。這事連騰訊都無法解決,也就給了美團王興堅決進入網約車市場的理由。所以最終馬化騰也未能攔下王興。

照這樣的局面下去,美團與摩拜聯手、滴滴ofo餓了麼達成聯盟,騰訊辛辛苦苦納入麾下的獨角獸,因為內部業務紛爭不得不七零八散,最終投向老對手阿里的懷中也是可以預見的結果。

當然,如果滴滴有骨氣堅決不事二主的話,堅持獨立發展,像美團一樣不斷開拓邊界,成為第二個騎牆派的獨角獸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形勢逼人走,老老實實認爹做網約車業務的滴滴都被逼做起外賣了,接下去如果一直被困局逼著走,市場能力資本能力與巨頭相差太遠的滴滴,進入大佬的套中、重新認爹的可能性更大。當然這也適用於其他獨角獸們。

稱王的想縱橫裨益,諸侯們卻都在內心深處算計著謀朝篡位——不就是營收能力再翻10倍嗎?

阿里騰訊這兩個老大哥,沒有明面上那麼輕鬆。美團滴滴亂鬥其實只是其中一個縮影。

遊走於巨頭之間,小米卻建築著最高的城牆

互聯網獨角獸裡最有名的騎牆派是小米。

雖說小米在表面上各個大佬都交往甚好,一邊跟京東卿卿我我籤包銷協議,一邊還能在阿里面前遊刃有餘贏得雙十一優勢資源;雷軍出面新浪微博、騰訊QQ空間的流量資源都能手到擒來;連水火不容的阿里優土、百度愛奇藝、騰訊視頻都能被小米說服,把版權視頻打包“送”給小米。

最近小米IOT開發者大會,連百度COO陸奇都親自到場捧場,也是給足了面子。好像什麼事情到了小米麵前,永遠都是合作大於競爭的歡快氣氛。

變局2018:美團小米與騰訊阿里的對抗賽

但雷軍卻堅決不收BAT的投資,防範心理非常強。

其實不然,雷軍的野心更大。小米近兩年打造小米生態鏈企業做米家品牌,還推出米家眾籌、米家有品,這些正是阿里、京東也在著力發展的領域。

小米生態鏈企業從3C一路做到服裝箱包,走的也是電商行業的品類擴張路線。米家有品更是直接展示了小米對電商市場的野心。

雷軍一直以來對電商市場都有著深深的執念。作為天使投資人,雷軍不僅投資過陳年創立的卓越、凡客,還長期擔任卓越、凡客的董事,為兩家公司發展出謀劃策。但最後卓越賣給了亞馬遜,凡客在激烈的鬥爭中頻頻失誤敗下陣來。

小米手機剛剛推出的時候,凡客陳年不僅親自站臺力推,還幫助小米搭建了自家的電商系統,在小米搞飢餓營銷搶購時,也是凡客幫忙提供後臺技術支撐,保證用戶搶購體驗。近兩年凡客式微,雷軍頻頻出手幫忙融資搭救。

有人說這是陳年在壓榨雷軍,但其實在事實上雷軍一直在幕後為卓越、凡客這兩家電商公司奔波,雷軍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凡客的實際管理人員。卓越、凡客是雷軍一直以來在電商市場上的兩次實驗。

而小米,則是雷軍對電商業務的全新實驗。這與阿里、京東都有著正面衝突。特別是米家有品這樣的全品類項目,更是阿里京東的心中刺。即便是現在小米把米家有品拆分獨立,也無法解決這一重大矛盾。

每年4月小米的米粉節,更是讓阿里雙十一、京東618鍼芒在背。烏鎮互聯網大會上,雷軍又大談“新零售”概念首創問題,還主動diss馬雲,馬雲聽了不知該如何感想?

今年雙十一,在華為力推京東平臺的同時,小米明顯傾向於阿里天貓,小米產品價格在京東平臺要比天貓高出100元左右,當然這是在沒有計算各種複雜優惠券折扣的前提下。今年以來,華為、中興、Nubia、錘子甚至連魅族都與京東展開包銷合作,來保證旗下產品銷量,可作為最早與京東展開包銷合作的小米今年卻沒有任何動靜。

現在小米剛跟阿里曖昧完,又出手各種diss,塑料花般的情誼真是如履薄冰。難道接下來又要跟京東站到同一戰壕了?

雷軍說“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不過小米哪裡有真朋友?只不過是用盡一切辦法跟所有大佬維持著合作關係,其實跟誰都只是點到為止,檯面上努力假笑為了多撈點利益罷了。此前阿里收購UC時,雷軍評價馬雲的話可不像是朋友關係。

未來一旦小米翻盤,整個互聯網都將是小米的敵人。現在只不過是沒有正面觸碰到各自的核心利益而已。

其實關注小米的讀者,已經發現這兩年小米已經把宣傳陣地轉移到各家直播平臺、B站以及行業媒體身上。而在微博、微信以及最新興起的今日頭條上,只是保持機械式的更新。核心項目的宣傳推廣,方案策劃的重點已經變成找專業媒體做深度包裝。小米的宣傳策略越來越靠近傳統企業,不再是主打自己引以為傲的互聯網營銷模式。

原因也很簡單,近兩年微博、QQ空間、微信都在加速進行商業化,小米越來越難拿到免費的流量資源,只能轉移陣地選擇一些還在推廣期的初創平臺進行合作。

小米自己也不老實,從一開始的米聊狙擊騰訊,到小米社區、小米直播、小米想看,還有MIUI電話、MIUI短信、小米桌面、MIUI視頻電話美顏、MIUI負一屏……小米在社交領域的野心一直未死,這麼長時間都在產品技術上悄悄佈局。到今天為止,米聊還是小米系公司的御用辦公軟件。

馬化騰或許不害怕馬雲,但是看見雷軍的臉,絕對是心驚肉跳的。馬化騰曾公開表示過2010年是自己最焦慮的一年,直到微信站穩市場,才安下心了。當年就是雷軍的米聊讓馬化騰坐立不安。

不僅如此,阿里騰訊這些巨頭有的業務,小米全都有。MIUI在BAT之外另做了一套小米自己的系統服務框架,而華為中興很長時間內都是用騰訊的;小米的電商新零售業務直接跟阿里京東重合,小米黃頁裡的生活服務更是連團購外賣都包圓了;小米遊戲業務也直接對標騰訊網易,後兩家有的遊戲類型小米一個也不落下……

小米就是靠著完善又繁雜交叉的業務體系,構築自己的城牆,與巨頭之間設定最大的合作範圍,也不受制於巨頭。

現在,小米正在等下一款顛覆性互聯網產品出現,然後一夜之間拳打騰訊腳踢阿里!

張揚的今日頭條,正在入侵BAT的核心業務

有小米這種內斂的笑面虎,就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張揚派。美團王興是其中一個,但其實美團先後投靠過阿里騰訊,非常顧忌兩家巨頭的態度,還不夠張揚。真正張揚的要數近兩年剛剛成長起來的今日頭條!

什麼“創業不是為了成為騰訊員工”“我們收購百度還差不多”,加上媒體版權爭議、行業對其價值觀的討伐,估值營收迅速攀升的頭條引來了大量的關注度。

就一個新聞APP,連門戶平臺都集體式微的情況下,憑什麼值那麼多錢?憑什麼那麼囂張?

原因就是今日頭條有著不遜於騰訊的流量資源,更有著趕超騰訊的流量轉化能力,還多出來一項趕超百度的商業化能力。然後頭條也跟小米一樣,堅決不收BAT的投資。同時,頭條也堅決不收小米雷軍的投資!

變局2018:美團小米與騰訊阿里的對抗賽

騰訊作為國內社交市場的王者,有著超過中國人口數量的用戶數,可以說他的流量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同時靠著這些海量流量,騰訊也成功孵化出QQ空間、QQ郵箱、微信、騰訊遊戲、騰訊視頻、騰訊新聞等等國民級的爆款產品。騰訊的造勢能力,世界範圍內都是首屈一指。

可以說只要騰訊下定決心,沒有什麼產品是推不動的。

現在,今日頭條也把騰訊這一招學了過來。頭條號、火山小視頻、抖音、悟空問答、微頭條、快拍等新產品層出不窮,不像其他大佬做什麼什麼死,頭條的新產品轉化率成功率驚人。

火山小視頻、抖音兩個明星項目已經開始正面對剛快手、秒拍兩個業界前輩。火山小視頻背靠今日頭條的智能分發技術,從新浪手中搶奪了大量明星大V資源,導致新浪的秒拍、小咖秀難以度日。

同時頭條的商業化能力也遠超騰訊,頭條現在引以為豪的信息流廣告也是騰訊20年來一直追求的業務。

目前來看,今日頭條還處在死磕新浪的階段,但頭條其實在事實上已經開始打入百度、騰訊的業務領地。頭條的號外信息流廣告爭搶的正是百度的客戶,火山小視頻、抖音的視頻社交業務形態也是騰訊下一代社交產品的目標方向。

現在,頭條已經推出了專門的電商廣告平臺,而頭條的電商廣告雖說是承接了京東的廣告資源,但在展現形式上卻是完整的產品櫥窗介紹。未來一旦頭條的電商技術改造完善,吸引商家入駐也是分分鐘的事。

現在對於頭條來說,只差進軍遊戲行業了。

這種融合BAT各家所長,打造一個囊括社交、搜索、電商各種主流商業模式超強平臺的模式,理論上來說非常高明。頭條有這樣的野心BAT卻無可奈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狂妄張揚。想想也是難受。

其實今日頭條的野心比這些更大,張一鳴從去年開始一直在積極學習英語,今年特別是近兩個月以來已經連收了 Dailyhunt、Flipagram、News Republic、Muse(Musical.ly)多家公司,對應的產品其實就是國際版的今日頭條、火山小視頻、抖音,另外還投資了獵豹旗下的Live.me直播應用。

2018年將是頭條將國內成功的業務模式,整合推廣到國際市場的全新開始。明年大家不要太驚訝頭條的逆勢崛起。

嗯,頭條這是要拿下全球的社交搜索電商行業。不過未來頭條如何佈局新零售、對戰老友王興,成為一大看點。

微博網易360,任何一匹黑馬都會改變局勢

美團、小米、頭條三家的進取心都是在明面上寫著的,美團靠著完善的SaaS服務從而達到攜海量商家以令巨頭的實力,小米靠著苦心孤詣養出的上億用戶與完善又錯綜複雜的產品生態來在巨頭面前攫取資源,頭條則站出來大聲呼告“我用戶多”“我分發能力強”來圈住明星大V從巨頭手裡搶奪各種資源。

這算是獨角獸裡明面上的第一梯隊,但緊接著的網易、微博、360在明年會是什麼樣的表現?2018年殺出的黑馬、黑天鵝是什麼樣?

微博還算可控,畢竟現在是阿里的小弟,雖然脫胎於門戶體制臃腫,但在業務佈局上與頭條相似,各項業務線完善盈利還做得非常漂亮。明年微博能頂著壓力打出一個明星項目,也是互聯網市場的巨大變數。

網易本來就是今年互聯網市場的一批黑馬,雖然網易遊戲今年沒有騰訊王者榮耀那麼出彩,但網易嚴選的爆紅為其在電商市場上打開了全新門路,配合考拉海購很有看點。同時網易在社交領域也有著充足的佈局,易信、網易花田、網易BoBo、有道系列產品佔據了各個細分社交門類。網易公開課也幫助網易早早的佔下了知識付費的大坑。再加上網易郵箱、網易新聞、網易雲音樂的助威,醉心於養豬養雞的丁磊,實在是讓阿里騰訊無法防備。

360因為近兩年忙於迴歸國內A股市場,有一年多的時間處於“隱身”狀態,這一點也不符合周鴻禕的性格。現在360已經借殼江南嘉捷,接下來紅衣大炮迴歸,互聯網市場又有熱鬧可看了!今年360的動作其實也不小,新聞產品北京時間是360今年的重點項目,北京時間已經內嵌進360搜索、瀏覽器、安全助手等全系產品中,推廣力度非常大。花椒直播、水滴直播也在孵化全新的生態,藉著快播品牌的快視頻也展示著360的套路。整體來看,360的業務整合能力非常強大,也正在潛心複製今日頭條的業務模式。

誰都不是省油的燈,大家都在明裡暗裡逮著BAT大佬的弱勢領域狠咬,都想第一個撕出一道口子,將BAT們踩在腳下笑傲江湖。

阿里騰訊對整個互聯網行業的控制,很有可能像百度一樣在2018年走向失控。

阿里在流量上的硬傷使其在新零售市場上並不佔優,騰訊在商業模式上的弱勢在當下社交產品形態改頭換面的變革中處於不利地位。

當然,BAT在互聯網金融市場上的優勢地位,還是讓後來者望塵莫及。但一旦獨角獸們撕開一個口子,這樣的優勢能維持多久?還是一個問題。

美團已經瞄準出行業務披甲上陣,小米也在新零售市場策馬奔騰,頭條一副我行我素的表情向社交電商市場打去,微博正在修正潛伏做全面的覆盤,網易跟著自己的節奏進行新一輪的突圍,360抑制不住自己宣洩的心情要打出一波波產品組合暴擊……

2018年的混戰不可避免一觸即發,騰訊無法調和、阿里乾脆在背後點火。聽起來巨頭運籌帷幄,其實互聯網沒有什麼大佬。

這些獨角獸背後還有多少雙眼睛蓄勢待發?或者是被局勢裹挾著向前,製造出一個個黑天鵝事件?

2018,巨頭們真的不安穩,獨角獸們真的不安分。

文/水上焱

本文系百略網(www.ibailve.com)原創,微信ID:wwwbailve。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