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耳鳴、突聾怎麼辦?

耳鳴

有些人常感到耳朵裡有一些特殊的聲音如嗡嗡、嘶嘶或尖銳的哨聲等,但周圍卻找不到相應的聲源,這種情況即為耳鳴。耳鳴使人心煩意亂、坐臥不安,嚴重者可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事實上,人群中有近八成都曾經受到耳鳴的困擾。

耳鳴可因日常生活不注意的小習慣誘發,醫生指出,有些人用耳勺撈出耳屎後,習慣性直接用手剃掉耳屎,手上的細菌殘留在耳勺上,下次掏的時候,細菌就會進入外耳道,真菌繁殖,引發外耳道炎。還有一些不衛生的棉籤、火柴棒以及公共場所未經消毒的掏耳工具,都是易引發耳部感染的“罪魁禍首”。

其實,被大家認為是“廢棄物”的耳屎,是保護耳朵的“重要防線”,不僅可以保護外耳道皮膚和鼓膜,還能抵擋細菌或昆蟲等微生物的“入侵”。

突發性耳聾

空氣質量不好,人們的呼吸道系統感染增多,病毒、塵霾等過敏源會跑到耳朵裡引發耳聾。長期使用耳機、身處迪廳、卡拉OK廳等噪音汙染的地方,則會讓內耳能量透支,疲勞過度,導致聽毛細胞的受損而造成不可逆的耳聾。

生活飲食的富營養化、高脂血症等會使血管裡形成小血栓,小血栓隨著血液流到耳朵裡,就有可能把耳朵裡的小動脈堵牢。所以突發性耳聾很多都是在睡覺時發病的,一覺醒來耳朵突然聽不見了,因為人們在安靜時血流速度會變慢,血栓就更容易堵住血管。

醫生指出,突發性耳聾不好治,有三分之一能治癒,三分之一有效,還有三分之一可能治不好,突發性耳聾是缺血引起神經損傷,神經損傷了就不可逆了,所以越早治療越好。

醫生建議,出現耳鳴時要注意

一過性的幾秒鐘的耳鳴不用太慌,如果幾小時下來一直在耳鳴,就要引起重視。

耳鳴耳聾大多是持續發作,慢慢加重的,對工作生活影響比較大,很多人在長時間耳鳴,隨後聽力逐漸減退,甚至成為永久性耳聾。

預防耳鳴應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作息規律,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長時間處於高壓工作環境中。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態很重要,還要避免接觸噪音和避免使用耳毒藥物。

出現耳鳴、突聾怎麼辦?

科學選配助聽器

隨著人體的衰老,人的聽力也會逐漸下降。科技發達的今天,不少人都會選擇佩戴助聽器來解決聽力問題。與人交流是人們精神的基本需求,對聽力下降的老人,助聽器可改善社交、心理及生理問題。

然而,佩戴助聽器和驗配老花鏡道理一樣,一定要到專業機構根據自身的聽力損失情況來選擇調配。雖然及早佩戴合適的助聽器能有效延緩老年性耳聾,但如果佩戴了不合適的助聽器卻會損傷老年人原本就脆弱的聽力。

目前,因聽力下降願意佩戴助聽器的患者並不多,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誤以為助聽器就像耳機一樣,隨便買一種戴上就可以了。對此,醫生提醒,新近發生的老年性耳聾,一定要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如仍不見改善,再考慮佩戴助聽器。因為過早佩戴可能會因強聲刺激而加重耳聾。

驗配助聽器前,必須由專業醫生根據本人的聽力損失程度,選擇適合的助聽器。老年性耳聾,雙耳的耳聾程度常常不一致,助聽器通常宜佩戴在聽力較差的一側;但若一耳為中度耳聾,另一耳已達重度耳聾,則應佩戴在聽力較好的一側,以獲得最佳的聽音效果;對於雙耳耳聾程度一致的中重度耳聾,宜雙耳輪替佩戴,以減輕疲勞。

此外,佩戴助聽器都有一個適應期,適應期內,音量應儘量開小,剛開始,佩戴時間也不宜過長,每次幾分鐘即可,以後逐漸加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