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足球 日本 不完美媽媽 馬約翰 體育 一刻足球 2019-09-01
"

希望更多家長在看到“日本孩子整體的基本功、傳接、跑位超過中國孩子”的背後,也能看到我們的孩子在訓練紀律、態度、做法上存在的差距,這些細節才是影響了訓練連貫性和效率的關鍵。

看到有家長感嘆:“經常看見隔壁場地訓練的日本孩子,足球基本功、傳接、跑位超過中國孩子好幾個檔次,平時他們的日常訓練,基本功訓練和技術指導的比重相當多,看起來日本孩子訓練的效果也很好。我們的孩子幾時才能迎頭趕上?”

同樣的教練,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中日青訓的課程內容有差異?是節奏不同還是效率不同?那麼我們就透過一節中日混班日常訓練課的鏡頭,看看雙方的差距在哪裡?

"

希望更多家長在看到“日本孩子整體的基本功、傳接、跑位超過中國孩子”的背後,也能看到我們的孩子在訓練紀律、態度、做法上存在的差距,這些細節才是影響了訓練連貫性和效率的關鍵。

看到有家長感嘆:“經常看見隔壁場地訓練的日本孩子,足球基本功、傳接、跑位超過中國孩子好幾個檔次,平時他們的日常訓練,基本功訓練和技術指導的比重相當多,看起來日本孩子訓練的效果也很好。我們的孩子幾時才能迎頭趕上?”

同樣的教練,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中日青訓的課程內容有差異?是節奏不同還是效率不同?那麼我們就透過一節中日混班日常訓練課的鏡頭,看看雙方的差距在哪裡?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紀 律

從排隊分組,就可以看到中日孩子的一些不同表現。孩子們的年齡都是9-10歲,日本孩子會在集合一開始就進入訓練狀態,而中國孩子則聚在一起說話聊天,個別孩子還在推搡亂跑。

對於這種情況,日本教練的常規做法並不是整頓紀律,而是一聲不響地站著,等待孩子們進入訓練狀態。一些中國孩子根本沒注意教練的用意,直至有日本孩子忍不住對這些中國隊友說道:“安靜。”

此時,3分鐘訓練時間已經悄悄溜走。接下來的分組,日本孩子再次突顯了紀律性以及對教練指令的服從性,而有些中國孩子還在扭捏,要進這個隊不想被分在那個隊,或者糾結“教練,紅隊好強啊,我們綠隊太弱了,這不公平。”“教練,我們隊比他們少一個人。”

"

希望更多家長在看到“日本孩子整體的基本功、傳接、跑位超過中國孩子”的背後,也能看到我們的孩子在訓練紀律、態度、做法上存在的差距,這些細節才是影響了訓練連貫性和效率的關鍵。

看到有家長感嘆:“經常看見隔壁場地訓練的日本孩子,足球基本功、傳接、跑位超過中國孩子好幾個檔次,平時他們的日常訓練,基本功訓練和技術指導的比重相當多,看起來日本孩子訓練的效果也很好。我們的孩子幾時才能迎頭趕上?”

同樣的教練,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中日青訓的課程內容有差異?是節奏不同還是效率不同?那麼我們就透過一節中日混班日常訓練課的鏡頭,看看雙方的差距在哪裡?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紀 律

從排隊分組,就可以看到中日孩子的一些不同表現。孩子們的年齡都是9-10歲,日本孩子會在集合一開始就進入訓練狀態,而中國孩子則聚在一起說話聊天,個別孩子還在推搡亂跑。

對於這種情況,日本教練的常規做法並不是整頓紀律,而是一聲不響地站著,等待孩子們進入訓練狀態。一些中國孩子根本沒注意教練的用意,直至有日本孩子忍不住對這些中國隊友說道:“安靜。”

此時,3分鐘訓練時間已經悄悄溜走。接下來的分組,日本孩子再次突顯了紀律性以及對教練指令的服從性,而有些中國孩子還在扭捏,要進這個隊不想被分在那個隊,或者糾結“教練,紅隊好強啊,我們綠隊太弱了,這不公平。”“教練,我們隊比他們少一個人。”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態 度

有一段時間,教練安排的熱身訓練就是基本功練習。日本孩子雖然很熟練這些動作,但依然很認真的看著教練做示範;中國孩子則呈現兩種狀態:有的孩子在很認真在學習;有的孩子則在教練示範時東張西望,等到練習時,他們就會抱怨“太難了”。

在天氣變冷的時候,為了讓所有孩子在熱身中充分動起來,教練會採取三人一組自由組隊搶球進行熱身。雖然是熱身遊戲,但場上一直拼搶的依然是日本孩子居多,一些中國孩子在搶不到球后,就會選擇放棄。

"

希望更多家長在看到“日本孩子整體的基本功、傳接、跑位超過中國孩子”的背後,也能看到我們的孩子在訓練紀律、態度、做法上存在的差距,這些細節才是影響了訓練連貫性和效率的關鍵。

看到有家長感嘆:“經常看見隔壁場地訓練的日本孩子,足球基本功、傳接、跑位超過中國孩子好幾個檔次,平時他們的日常訓練,基本功訓練和技術指導的比重相當多,看起來日本孩子訓練的效果也很好。我們的孩子幾時才能迎頭趕上?”

同樣的教練,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中日青訓的課程內容有差異?是節奏不同還是效率不同?那麼我們就透過一節中日混班日常訓練課的鏡頭,看看雙方的差距在哪裡?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紀 律

從排隊分組,就可以看到中日孩子的一些不同表現。孩子們的年齡都是9-10歲,日本孩子會在集合一開始就進入訓練狀態,而中國孩子則聚在一起說話聊天,個別孩子還在推搡亂跑。

對於這種情況,日本教練的常規做法並不是整頓紀律,而是一聲不響地站著,等待孩子們進入訓練狀態。一些中國孩子根本沒注意教練的用意,直至有日本孩子忍不住對這些中國隊友說道:“安靜。”

此時,3分鐘訓練時間已經悄悄溜走。接下來的分組,日本孩子再次突顯了紀律性以及對教練指令的服從性,而有些中國孩子還在扭捏,要進這個隊不想被分在那個隊,或者糾結“教練,紅隊好強啊,我們綠隊太弱了,這不公平。”“教練,我們隊比他們少一個人。”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態 度

有一段時間,教練安排的熱身訓練就是基本功練習。日本孩子雖然很熟練這些動作,但依然很認真的看著教練做示範;中國孩子則呈現兩種狀態:有的孩子在很認真在學習;有的孩子則在教練示範時東張西望,等到練習時,他們就會抱怨“太難了”。

在天氣變冷的時候,為了讓所有孩子在熱身中充分動起來,教練會採取三人一組自由組隊搶球進行熱身。雖然是熱身遊戲,但場上一直拼搶的依然是日本孩子居多,一些中國孩子在搶不到球后,就會選擇放棄。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分組專項訓練環節,教練把24人分成穿不同顏色背心的4隊,每隊擁有2球,先互相傳球跑位,等到教練第一次吹哨,所有人可以隨意搶球場上的8個球,第二次吹哨時,持有球數最多的一隊獲勝。

幾局下來,有的隊伍6人全部搶到球,也有隊伍顆粒無收,為什麼差距如此之大?除了持球控球能力的個體差異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導致了不同的結果呢?

通過觀察,持球數多的那支隊伍,以日本孩子居多,在訓練中表現了較強的團隊意識,隊伍中搶球能力強的孩子,搶下一個球后並不滿足,而是傳給其他隊友。

"

希望更多家長在看到“日本孩子整體的基本功、傳接、跑位超過中國孩子”的背後,也能看到我們的孩子在訓練紀律、態度、做法上存在的差距,這些細節才是影響了訓練連貫性和效率的關鍵。

看到有家長感嘆:“經常看見隔壁場地訓練的日本孩子,足球基本功、傳接、跑位超過中國孩子好幾個檔次,平時他們的日常訓練,基本功訓練和技術指導的比重相當多,看起來日本孩子訓練的效果也很好。我們的孩子幾時才能迎頭趕上?”

同樣的教練,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中日青訓的課程內容有差異?是節奏不同還是效率不同?那麼我們就透過一節中日混班日常訓練課的鏡頭,看看雙方的差距在哪裡?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紀 律

從排隊分組,就可以看到中日孩子的一些不同表現。孩子們的年齡都是9-10歲,日本孩子會在集合一開始就進入訓練狀態,而中國孩子則聚在一起說話聊天,個別孩子還在推搡亂跑。

對於這種情況,日本教練的常規做法並不是整頓紀律,而是一聲不響地站著,等待孩子們進入訓練狀態。一些中國孩子根本沒注意教練的用意,直至有日本孩子忍不住對這些中國隊友說道:“安靜。”

此時,3分鐘訓練時間已經悄悄溜走。接下來的分組,日本孩子再次突顯了紀律性以及對教練指令的服從性,而有些中國孩子還在扭捏,要進這個隊不想被分在那個隊,或者糾結“教練,紅隊好強啊,我們綠隊太弱了,這不公平。”“教練,我們隊比他們少一個人。”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態 度

有一段時間,教練安排的熱身訓練就是基本功練習。日本孩子雖然很熟練這些動作,但依然很認真的看著教練做示範;中國孩子則呈現兩種狀態:有的孩子在很認真在學習;有的孩子則在教練示範時東張西望,等到練習時,他們就會抱怨“太難了”。

在天氣變冷的時候,為了讓所有孩子在熱身中充分動起來,教練會採取三人一組自由組隊搶球進行熱身。雖然是熱身遊戲,但場上一直拼搶的依然是日本孩子居多,一些中國孩子在搶不到球后,就會選擇放棄。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分組專項訓練環節,教練把24人分成穿不同顏色背心的4隊,每隊擁有2球,先互相傳球跑位,等到教練第一次吹哨,所有人可以隨意搶球場上的8個球,第二次吹哨時,持有球數最多的一隊獲勝。

幾局下來,有的隊伍6人全部搶到球,也有隊伍顆粒無收,為什麼差距如此之大?除了持球控球能力的個體差異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導致了不同的結果呢?

通過觀察,持球數多的那支隊伍,以日本孩子居多,在訓練中表現了較強的團隊意識,隊伍中搶球能力強的孩子,搶下一個球后並不滿足,而是傳給其他隊友。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反觀場上其他隊伍的孩子,大多各自為戰,很少招呼隊友一起包夾有球對手,除了“單獨作戰”,還有些中國孩子過於機靈,遇到更強的孩子持球,他們直接放棄搶球。而同一時間同一片場地,兩個身高几乎矮了一個頭的日本孩子,卻互相招呼著向一個持球的高大中國孩子發起了挑戰……

做 法

在一次以“帶球、傳球”為主題的訓練課上,教練詳細介紹了“4人一組搶圈遊戲的要點”,即要求一個隊友持球后,兩位接應的隊友要向側方靠近接應,方便隊友在搶球者逼上來之前把球分出去,然後開始分組練習。

其中一組由“一個日本孩子和三個中國孩子組成”,練習開始後,其中一個新手中國孩子總是不自覺退出圈外接應球,導致球一傳到他這邊,就被搶球者逼入死角。這時,那個日本孩子主動叫停,用生硬的中文和肢體語言,告訴新手要橫向移動靠近持球者接應,另一箇中國孩子也跑上前,一起指導新手。果然經過日本孩子發起的自主暫停,這組的訓練表現連貫了許多。

"

希望更多家長在看到“日本孩子整體的基本功、傳接、跑位超過中國孩子”的背後,也能看到我們的孩子在訓練紀律、態度、做法上存在的差距,這些細節才是影響了訓練連貫性和效率的關鍵。

看到有家長感嘆:“經常看見隔壁場地訓練的日本孩子,足球基本功、傳接、跑位超過中國孩子好幾個檔次,平時他們的日常訓練,基本功訓練和技術指導的比重相當多,看起來日本孩子訓練的效果也很好。我們的孩子幾時才能迎頭趕上?”

同樣的教練,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中日青訓的課程內容有差異?是節奏不同還是效率不同?那麼我們就透過一節中日混班日常訓練課的鏡頭,看看雙方的差距在哪裡?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紀 律

從排隊分組,就可以看到中日孩子的一些不同表現。孩子們的年齡都是9-10歲,日本孩子會在集合一開始就進入訓練狀態,而中國孩子則聚在一起說話聊天,個別孩子還在推搡亂跑。

對於這種情況,日本教練的常規做法並不是整頓紀律,而是一聲不響地站著,等待孩子們進入訓練狀態。一些中國孩子根本沒注意教練的用意,直至有日本孩子忍不住對這些中國隊友說道:“安靜。”

此時,3分鐘訓練時間已經悄悄溜走。接下來的分組,日本孩子再次突顯了紀律性以及對教練指令的服從性,而有些中國孩子還在扭捏,要進這個隊不想被分在那個隊,或者糾結“教練,紅隊好強啊,我們綠隊太弱了,這不公平。”“教練,我們隊比他們少一個人。”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態 度

有一段時間,教練安排的熱身訓練就是基本功練習。日本孩子雖然很熟練這些動作,但依然很認真的看著教練做示範;中國孩子則呈現兩種狀態:有的孩子在很認真在學習;有的孩子則在教練示範時東張西望,等到練習時,他們就會抱怨“太難了”。

在天氣變冷的時候,為了讓所有孩子在熱身中充分動起來,教練會採取三人一組自由組隊搶球進行熱身。雖然是熱身遊戲,但場上一直拼搶的依然是日本孩子居多,一些中國孩子在搶不到球后,就會選擇放棄。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分組專項訓練環節,教練把24人分成穿不同顏色背心的4隊,每隊擁有2球,先互相傳球跑位,等到教練第一次吹哨,所有人可以隨意搶球場上的8個球,第二次吹哨時,持有球數最多的一隊獲勝。

幾局下來,有的隊伍6人全部搶到球,也有隊伍顆粒無收,為什麼差距如此之大?除了持球控球能力的個體差異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導致了不同的結果呢?

通過觀察,持球數多的那支隊伍,以日本孩子居多,在訓練中表現了較強的團隊意識,隊伍中搶球能力強的孩子,搶下一個球后並不滿足,而是傳給其他隊友。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反觀場上其他隊伍的孩子,大多各自為戰,很少招呼隊友一起包夾有球對手,除了“單獨作戰”,還有些中國孩子過於機靈,遇到更強的孩子持球,他們直接放棄搶球。而同一時間同一片場地,兩個身高几乎矮了一個頭的日本孩子,卻互相招呼著向一個持球的高大中國孩子發起了挑戰……

做 法

在一次以“帶球、傳球”為主題的訓練課上,教練詳細介紹了“4人一組搶圈遊戲的要點”,即要求一個隊友持球后,兩位接應的隊友要向側方靠近接應,方便隊友在搶球者逼上來之前把球分出去,然後開始分組練習。

其中一組由“一個日本孩子和三個中國孩子組成”,練習開始後,其中一個新手中國孩子總是不自覺退出圈外接應球,導致球一傳到他這邊,就被搶球者逼入死角。這時,那個日本孩子主動叫停,用生硬的中文和肢體語言,告訴新手要橫向移動靠近持球者接應,另一箇中國孩子也跑上前,一起指導新手。果然經過日本孩子發起的自主暫停,這組的訓練表現連貫了許多。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反觀有一些全部由中國孩子組成的小組,在失誤的情況下開始互相埋怨。

同一片場地,有的孩子像狼,既有團隊作戰,又能個人出擊;有的孩子像鹿,明明有著鹿角和體格,卻總是四散奔逃。

"

希望更多家長在看到“日本孩子整體的基本功、傳接、跑位超過中國孩子”的背後,也能看到我們的孩子在訓練紀律、態度、做法上存在的差距,這些細節才是影響了訓練連貫性和效率的關鍵。

看到有家長感嘆:“經常看見隔壁場地訓練的日本孩子,足球基本功、傳接、跑位超過中國孩子好幾個檔次,平時他們的日常訓練,基本功訓練和技術指導的比重相當多,看起來日本孩子訓練的效果也很好。我們的孩子幾時才能迎頭趕上?”

同樣的教練,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中日青訓的課程內容有差異?是節奏不同還是效率不同?那麼我們就透過一節中日混班日常訓練課的鏡頭,看看雙方的差距在哪裡?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紀 律

從排隊分組,就可以看到中日孩子的一些不同表現。孩子們的年齡都是9-10歲,日本孩子會在集合一開始就進入訓練狀態,而中國孩子則聚在一起說話聊天,個別孩子還在推搡亂跑。

對於這種情況,日本教練的常規做法並不是整頓紀律,而是一聲不響地站著,等待孩子們進入訓練狀態。一些中國孩子根本沒注意教練的用意,直至有日本孩子忍不住對這些中國隊友說道:“安靜。”

此時,3分鐘訓練時間已經悄悄溜走。接下來的分組,日本孩子再次突顯了紀律性以及對教練指令的服從性,而有些中國孩子還在扭捏,要進這個隊不想被分在那個隊,或者糾結“教練,紅隊好強啊,我們綠隊太弱了,這不公平。”“教練,我們隊比他們少一個人。”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態 度

有一段時間,教練安排的熱身訓練就是基本功練習。日本孩子雖然很熟練這些動作,但依然很認真的看著教練做示範;中國孩子則呈現兩種狀態:有的孩子在很認真在學習;有的孩子則在教練示範時東張西望,等到練習時,他們就會抱怨“太難了”。

在天氣變冷的時候,為了讓所有孩子在熱身中充分動起來,教練會採取三人一組自由組隊搶球進行熱身。雖然是熱身遊戲,但場上一直拼搶的依然是日本孩子居多,一些中國孩子在搶不到球后,就會選擇放棄。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分組專項訓練環節,教練把24人分成穿不同顏色背心的4隊,每隊擁有2球,先互相傳球跑位,等到教練第一次吹哨,所有人可以隨意搶球場上的8個球,第二次吹哨時,持有球數最多的一隊獲勝。

幾局下來,有的隊伍6人全部搶到球,也有隊伍顆粒無收,為什麼差距如此之大?除了持球控球能力的個體差異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導致了不同的結果呢?

通過觀察,持球數多的那支隊伍,以日本孩子居多,在訓練中表現了較強的團隊意識,隊伍中搶球能力強的孩子,搶下一個球后並不滿足,而是傳給其他隊友。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反觀場上其他隊伍的孩子,大多各自為戰,很少招呼隊友一起包夾有球對手,除了“單獨作戰”,還有些中國孩子過於機靈,遇到更強的孩子持球,他們直接放棄搶球。而同一時間同一片場地,兩個身高几乎矮了一個頭的日本孩子,卻互相招呼著向一個持球的高大中國孩子發起了挑戰……

做 法

在一次以“帶球、傳球”為主題的訓練課上,教練詳細介紹了“4人一組搶圈遊戲的要點”,即要求一個隊友持球后,兩位接應的隊友要向側方靠近接應,方便隊友在搶球者逼上來之前把球分出去,然後開始分組練習。

其中一組由“一個日本孩子和三個中國孩子組成”,練習開始後,其中一個新手中國孩子總是不自覺退出圈外接應球,導致球一傳到他這邊,就被搶球者逼入死角。這時,那個日本孩子主動叫停,用生硬的中文和肢體語言,告訴新手要橫向移動靠近持球者接應,另一箇中國孩子也跑上前,一起指導新手。果然經過日本孩子發起的自主暫停,這組的訓練表現連貫了許多。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反觀有一些全部由中國孩子組成的小組,在失誤的情況下開始互相埋怨。

同一片場地,有的孩子像狼,既有團隊作戰,又能個人出擊;有的孩子像鹿,明明有著鹿角和體格,卻總是四散奔逃。

一場中日孩子混班足球訓練,3個鏡頭告訴你差距在哪裡


最後,借用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馬約翰的話:“不僅要培養一群努力學習知識的學生,更要讓他們好好鍛鍊身體,不要人家一推你,你就倒;人家一發狠,你就怕。要在運動中學會勇敢、自信、永不言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