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豆瓣評分9.3的電影,告訴你教育孩子的3個關鍵'

"
"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評分9.3的電影,告訴你教育孩子的3個關鍵

《放牛班的春天》於2004年上映,屬於劇情/音樂類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曾獲第77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上映時間15年,豆瓣評分高達9.3。

電影主要講述一個音樂教師與一群孩子的故事。

1949年1月15日,經歷一系列挫折後,處於人生低谷的克雷芒馬修來到了專門為“再教育”問題少年們設置的寄宿學校“池塘之底”當學監。

面對校長的殘酷管教,孩子的頑劣不堪,克雷芒馬修十分震驚。

當發現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後,他用自己的才能譜寫出一首首動人的歌曲,教會孩子們合唱,用音樂陶冶、感化他們。漸漸地,孩子們越來越信任馬修,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少。

在校長哈珊因為學生合唱受到伯爵夫人賞識而得到晉升機會的關鍵時刻,“池塘之底”著火了,被馬修和馬桑領出去遊玩的少年們躲過一劫,哈珊卻炒了馬修的魷魚。

故事的最後,孩子們用紙飛機送別馬修,佩皮諾也終於跟著他日夜盼望的星期六“爸爸”重新開始人生。

整部電影色彩灰暗,場景破舊,卻隨著進度條的延伸而緩慢滲出溫情的光。

"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評分9.3的電影,告訴你教育孩子的3個關鍵

《放牛班的春天》於2004年上映,屬於劇情/音樂類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曾獲第77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上映時間15年,豆瓣評分高達9.3。

電影主要講述一個音樂教師與一群孩子的故事。

1949年1月15日,經歷一系列挫折後,處於人生低谷的克雷芒馬修來到了專門為“再教育”問題少年們設置的寄宿學校“池塘之底”當學監。

面對校長的殘酷管教,孩子的頑劣不堪,克雷芒馬修十分震驚。

當發現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後,他用自己的才能譜寫出一首首動人的歌曲,教會孩子們合唱,用音樂陶冶、感化他們。漸漸地,孩子們越來越信任馬修,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少。

在校長哈珊因為學生合唱受到伯爵夫人賞識而得到晉升機會的關鍵時刻,“池塘之底”著火了,被馬修和馬桑領出去遊玩的少年們躲過一劫,哈珊卻炒了馬修的魷魚。

故事的最後,孩子們用紙飛機送別馬修,佩皮諾也終於跟著他日夜盼望的星期六“爸爸”重新開始人生。

整部電影色彩灰暗,場景破舊,卻隨著進度條的延伸而緩慢滲出溫情的光。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評分9.3的電影,告訴你教育孩子的3個關鍵

01 當孩子犯錯時,建立“行動-反應-結果”的良性循環

電影中,“行動-反應”被提到多次。

沙貝先生是這樣解釋這兩個詞的:手舉在眼前晃動,晃動的剎那,另外一隻手馬上摁住它。

它意味著,只要少年們一有風吹草動,就必須壓制他們,把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

哈珊先生忠實地秉承這一原則。

他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用懲罰促使學生們乖乖聽話。

學生們稍有錯誤,就會被擰著耳朵帶到校長辦公室打一頓。

在馬桑大叔遭遇孩子們的惡作劇,傷到眼睛時,哈珊以“連坐”的方式逼迫他們自首或者找出“凶手”,在還沒找到肇事者之前,所有學生都要被輪流關禁閉6個小時,所有娛樂活動都被取消,禁止接受任何外來探訪。

正是這種“行動-反應”的準則,讓學生們產生怨恨和敵對情緒,他們不但沒有被規則制服,而是越來越頑劣。

實際上,“行動-反應”不是因果關係,而是與“結果”一起,構成循環關係。

對行動的反應會產生對應的結果,而結果反過來,又驅使行動的產生。

而這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反應”。

如果反應正確,則產生良性循環,若反應錯誤,則產生惡性循環。

生活中,父母對於孩子的犯錯行為,往往嚴加指責甚至出手打罵,卻效果甚微或適得其反,正是因為“反應”不對。

那麼面對孩子的錯誤,父母該怎麼做?

首先,冷靜下來,問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和孩子的行為動機。有時候,只是大人自以為孩子犯了錯,冤枉了他們。

再者,以對待大人的方式對待孩子,讓他們表達情緒,引導他們自己說出犯錯後的結果,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詢問他們想採取何種方法面對錯誤,而不是大包大攬替他們做決定或者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批評他們。

多用“你”這個字,讓孩子明白整個事件的主體是他們自己,選擇是他們做的,結果也要他們自己承擔,但父母可以提供所需的幫助。

最後,持續關注孩子在碰到類似錯誤時的處理方法,讓他們檢視自己的判斷、解決方式是否正確,是否帶來預期的效果。

"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評分9.3的電影,告訴你教育孩子的3個關鍵

《放牛班的春天》於2004年上映,屬於劇情/音樂類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曾獲第77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上映時間15年,豆瓣評分高達9.3。

電影主要講述一個音樂教師與一群孩子的故事。

1949年1月15日,經歷一系列挫折後,處於人生低谷的克雷芒馬修來到了專門為“再教育”問題少年們設置的寄宿學校“池塘之底”當學監。

面對校長的殘酷管教,孩子的頑劣不堪,克雷芒馬修十分震驚。

當發現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後,他用自己的才能譜寫出一首首動人的歌曲,教會孩子們合唱,用音樂陶冶、感化他們。漸漸地,孩子們越來越信任馬修,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少。

在校長哈珊因為學生合唱受到伯爵夫人賞識而得到晉升機會的關鍵時刻,“池塘之底”著火了,被馬修和馬桑領出去遊玩的少年們躲過一劫,哈珊卻炒了馬修的魷魚。

故事的最後,孩子們用紙飛機送別馬修,佩皮諾也終於跟著他日夜盼望的星期六“爸爸”重新開始人生。

整部電影色彩灰暗,場景破舊,卻隨著進度條的延伸而緩慢滲出溫情的光。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評分9.3的電影,告訴你教育孩子的3個關鍵

01 當孩子犯錯時,建立“行動-反應-結果”的良性循環

電影中,“行動-反應”被提到多次。

沙貝先生是這樣解釋這兩個詞的:手舉在眼前晃動,晃動的剎那,另外一隻手馬上摁住它。

它意味著,只要少年們一有風吹草動,就必須壓制他們,把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

哈珊先生忠實地秉承這一原則。

他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用懲罰促使學生們乖乖聽話。

學生們稍有錯誤,就會被擰著耳朵帶到校長辦公室打一頓。

在馬桑大叔遭遇孩子們的惡作劇,傷到眼睛時,哈珊以“連坐”的方式逼迫他們自首或者找出“凶手”,在還沒找到肇事者之前,所有學生都要被輪流關禁閉6個小時,所有娛樂活動都被取消,禁止接受任何外來探訪。

正是這種“行動-反應”的準則,讓學生們產生怨恨和敵對情緒,他們不但沒有被規則制服,而是越來越頑劣。

實際上,“行動-反應”不是因果關係,而是與“結果”一起,構成循環關係。

對行動的反應會產生對應的結果,而結果反過來,又驅使行動的產生。

而這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反應”。

如果反應正確,則產生良性循環,若反應錯誤,則產生惡性循環。

生活中,父母對於孩子的犯錯行為,往往嚴加指責甚至出手打罵,卻效果甚微或適得其反,正是因為“反應”不對。

那麼面對孩子的錯誤,父母該怎麼做?

首先,冷靜下來,問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和孩子的行為動機。有時候,只是大人自以為孩子犯了錯,冤枉了他們。

再者,以對待大人的方式對待孩子,讓他們表達情緒,引導他們自己說出犯錯後的結果,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詢問他們想採取何種方法面對錯誤,而不是大包大攬替他們做決定或者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批評他們。

多用“你”這個字,讓孩子明白整個事件的主體是他們自己,選擇是他們做的,結果也要他們自己承擔,但父母可以提供所需的幫助。

最後,持續關注孩子在碰到類似錯誤時的處理方法,讓他們檢視自己的判斷、解決方式是否正確,是否帶來預期的效果。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評分9.3的電影,告訴你教育孩子的3個關鍵

02 幫助孩子遠離“壞朋友”

對於“池塘之底”的問題少年們來說,遇到克雷芒馬修無疑是人生中的福音。

他既善良又有耐心,尊重學生,總是替學生著想。

是馬修,在哈珊校長的嚴苛教育下,用善意的謊言讓學生們免於受罰。

是馬修,在樂格克傷了馬桑的眼睛後,隱瞞了男孩的惡作劇,讓他照顧馬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是馬修,發現了莫航治的音樂天賦,建立他的歌唱信心,建議他母親培養他的音樂才華。

片尾處,從窗臺上飄下的紙飛機,代表孩子們的無限感謝。

如果沒有馬修,少年們也許就在迷途上一去不返了。

可見,我們一生中遇到的人,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生走向。否則,孟母為何三遷?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處於青春期時,父母最擔心他們會遇上帶壞他們的同學。

我讀初中時,隔壁班有個女生叫小秋,本來成績在年段名列前茅,卻因為結交了“壞朋友”,學會抽菸,開始過度注重打扮,成績一落千丈。

伊索曾言:“對一個尚未成熟的少年來講,壞的夥伴比好的老師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叛逆,許多事情只願意跟朋友傾訴。如果交到好朋友,還算慶幸,若交到喜歡抽菸、喝酒,不愛學習甚至經常打架的朋友,父母心急如焚。

那麼面對交友不慎的孩子,父母該怎麼做?

一則,父母應該意識到,成績不好≠壞孩子,只要品行端正,孩子與其做朋友未嘗不可。

二則,從小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判斷能力,讓他知道什麼是錯,什麼是對,規範自己的言行,這是根本解決之道。只有出於本心的自律,才能杜絕“變壞”的可能。

三則,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他們朋友的壞話,而是瞭解孩子為什麼跟他們做朋友,引導孩子意識到朋友身上的缺點及可能產生的不好影響,同時建議和引領他們認識更優秀的朋友。

其實單靠一段時間的管制並不可取,若從小不怎麼管教孩子,一看到他交了壞朋友就開始行駛起父母的權利,孩子怎麼肯聽?對於父母來說,良好的教育是從小做起的。

"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評分9.3的電影,告訴你教育孩子的3個關鍵

《放牛班的春天》於2004年上映,屬於劇情/音樂類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曾獲第77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上映時間15年,豆瓣評分高達9.3。

電影主要講述一個音樂教師與一群孩子的故事。

1949年1月15日,經歷一系列挫折後,處於人生低谷的克雷芒馬修來到了專門為“再教育”問題少年們設置的寄宿學校“池塘之底”當學監。

面對校長的殘酷管教,孩子的頑劣不堪,克雷芒馬修十分震驚。

當發現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後,他用自己的才能譜寫出一首首動人的歌曲,教會孩子們合唱,用音樂陶冶、感化他們。漸漸地,孩子們越來越信任馬修,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少。

在校長哈珊因為學生合唱受到伯爵夫人賞識而得到晉升機會的關鍵時刻,“池塘之底”著火了,被馬修和馬桑領出去遊玩的少年們躲過一劫,哈珊卻炒了馬修的魷魚。

故事的最後,孩子們用紙飛機送別馬修,佩皮諾也終於跟著他日夜盼望的星期六“爸爸”重新開始人生。

整部電影色彩灰暗,場景破舊,卻隨著進度條的延伸而緩慢滲出溫情的光。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評分9.3的電影,告訴你教育孩子的3個關鍵

01 當孩子犯錯時,建立“行動-反應-結果”的良性循環

電影中,“行動-反應”被提到多次。

沙貝先生是這樣解釋這兩個詞的:手舉在眼前晃動,晃動的剎那,另外一隻手馬上摁住它。

它意味著,只要少年們一有風吹草動,就必須壓制他們,把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

哈珊先生忠實地秉承這一原則。

他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用懲罰促使學生們乖乖聽話。

學生們稍有錯誤,就會被擰著耳朵帶到校長辦公室打一頓。

在馬桑大叔遭遇孩子們的惡作劇,傷到眼睛時,哈珊以“連坐”的方式逼迫他們自首或者找出“凶手”,在還沒找到肇事者之前,所有學生都要被輪流關禁閉6個小時,所有娛樂活動都被取消,禁止接受任何外來探訪。

正是這種“行動-反應”的準則,讓學生們產生怨恨和敵對情緒,他們不但沒有被規則制服,而是越來越頑劣。

實際上,“行動-反應”不是因果關係,而是與“結果”一起,構成循環關係。

對行動的反應會產生對應的結果,而結果反過來,又驅使行動的產生。

而這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反應”。

如果反應正確,則產生良性循環,若反應錯誤,則產生惡性循環。

生活中,父母對於孩子的犯錯行為,往往嚴加指責甚至出手打罵,卻效果甚微或適得其反,正是因為“反應”不對。

那麼面對孩子的錯誤,父母該怎麼做?

首先,冷靜下來,問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和孩子的行為動機。有時候,只是大人自以為孩子犯了錯,冤枉了他們。

再者,以對待大人的方式對待孩子,讓他們表達情緒,引導他們自己說出犯錯後的結果,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詢問他們想採取何種方法面對錯誤,而不是大包大攬替他們做決定或者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批評他們。

多用“你”這個字,讓孩子明白整個事件的主體是他們自己,選擇是他們做的,結果也要他們自己承擔,但父母可以提供所需的幫助。

最後,持續關注孩子在碰到類似錯誤時的處理方法,讓他們檢視自己的判斷、解決方式是否正確,是否帶來預期的效果。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評分9.3的電影,告訴你教育孩子的3個關鍵

02 幫助孩子遠離“壞朋友”

對於“池塘之底”的問題少年們來說,遇到克雷芒馬修無疑是人生中的福音。

他既善良又有耐心,尊重學生,總是替學生著想。

是馬修,在哈珊校長的嚴苛教育下,用善意的謊言讓學生們免於受罰。

是馬修,在樂格克傷了馬桑的眼睛後,隱瞞了男孩的惡作劇,讓他照顧馬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是馬修,發現了莫航治的音樂天賦,建立他的歌唱信心,建議他母親培養他的音樂才華。

片尾處,從窗臺上飄下的紙飛機,代表孩子們的無限感謝。

如果沒有馬修,少年們也許就在迷途上一去不返了。

可見,我們一生中遇到的人,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生走向。否則,孟母為何三遷?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處於青春期時,父母最擔心他們會遇上帶壞他們的同學。

我讀初中時,隔壁班有個女生叫小秋,本來成績在年段名列前茅,卻因為結交了“壞朋友”,學會抽菸,開始過度注重打扮,成績一落千丈。

伊索曾言:“對一個尚未成熟的少年來講,壞的夥伴比好的老師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叛逆,許多事情只願意跟朋友傾訴。如果交到好朋友,還算慶幸,若交到喜歡抽菸、喝酒,不愛學習甚至經常打架的朋友,父母心急如焚。

那麼面對交友不慎的孩子,父母該怎麼做?

一則,父母應該意識到,成績不好≠壞孩子,只要品行端正,孩子與其做朋友未嘗不可。

二則,從小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判斷能力,讓他知道什麼是錯,什麼是對,規範自己的言行,這是根本解決之道。只有出於本心的自律,才能杜絕“變壞”的可能。

三則,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他們朋友的壞話,而是瞭解孩子為什麼跟他們做朋友,引導孩子意識到朋友身上的缺點及可能產生的不好影響,同時建議和引領他們認識更優秀的朋友。

其實單靠一段時間的管制並不可取,若從小不怎麼管教孩子,一看到他交了壞朋友就開始行駛起父母的權利,孩子怎麼肯聽?對於父母來說,良好的教育是從小做起的。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評分9.3的電影,告訴你教育孩子的3個關鍵

03 不要放棄每一個孩子

電影中的唯一一個遺憾是蒙丹。

擁有“斯坦加傑”邪惡傾向的他從聖菲亞少管所來到池塘之底,性情暴戾,說謊成性,不合群。

與其他學生不同,他說粗話、欺負班上同學、目無尊長,是個難以被教化的壞孩子。

哈珊校長誤以為是蒙丹偷了十萬法郎,暴打他一頓後將他送進警局。

而那十萬法郎,其實是樂格克為了給自己買夢想中的熱氣球偷的。

片尾,蒙丹回來,一把火燒了“池塘之底”。

這樣的學生讓人痛心,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絕對不是生來如此。

他在欺負莫航治時,說到父母不管他,只顧著自己快活。

每種結果,都有它產生的原因。

正是因為蒙丹缺少父母的精心教育,才走入歧途。

相反,愛迪生是幸運的。

當愛迪生因為課堂上提問太多而被老師驅趕出校門時,母親南希沒有責怪他,更沒有放棄他,而是承擔了教育孩子的全部責任。

如果沒有母親南希,就沒有偉大的科學家愛迪生。

再如前段時間大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李靖夫婦沒有遺棄魔丸轉世的哪吒,而是與太乙真人一起,教育他、感化他,甚至願意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幫助哪吒克服魔性。

因此,不要放棄每一個孩子,給予他們真心的愛,耐心的引導,誠摯的鼓勵,長久的陪伴,正確的教育,他們會用優秀的品質和良好的品行回饋你。

"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評分9.3的電影,告訴你教育孩子的3個關鍵

《放牛班的春天》於2004年上映,屬於劇情/音樂類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曾獲第77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上映時間15年,豆瓣評分高達9.3。

電影主要講述一個音樂教師與一群孩子的故事。

1949年1月15日,經歷一系列挫折後,處於人生低谷的克雷芒馬修來到了專門為“再教育”問題少年們設置的寄宿學校“池塘之底”當學監。

面對校長的殘酷管教,孩子的頑劣不堪,克雷芒馬修十分震驚。

當發現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後,他用自己的才能譜寫出一首首動人的歌曲,教會孩子們合唱,用音樂陶冶、感化他們。漸漸地,孩子們越來越信任馬修,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少。

在校長哈珊因為學生合唱受到伯爵夫人賞識而得到晉升機會的關鍵時刻,“池塘之底”著火了,被馬修和馬桑領出去遊玩的少年們躲過一劫,哈珊卻炒了馬修的魷魚。

故事的最後,孩子們用紙飛機送別馬修,佩皮諾也終於跟著他日夜盼望的星期六“爸爸”重新開始人生。

整部電影色彩灰暗,場景破舊,卻隨著進度條的延伸而緩慢滲出溫情的光。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評分9.3的電影,告訴你教育孩子的3個關鍵

01 當孩子犯錯時,建立“行動-反應-結果”的良性循環

電影中,“行動-反應”被提到多次。

沙貝先生是這樣解釋這兩個詞的:手舉在眼前晃動,晃動的剎那,另外一隻手馬上摁住它。

它意味著,只要少年們一有風吹草動,就必須壓制他們,把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

哈珊先生忠實地秉承這一原則。

他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用懲罰促使學生們乖乖聽話。

學生們稍有錯誤,就會被擰著耳朵帶到校長辦公室打一頓。

在馬桑大叔遭遇孩子們的惡作劇,傷到眼睛時,哈珊以“連坐”的方式逼迫他們自首或者找出“凶手”,在還沒找到肇事者之前,所有學生都要被輪流關禁閉6個小時,所有娛樂活動都被取消,禁止接受任何外來探訪。

正是這種“行動-反應”的準則,讓學生們產生怨恨和敵對情緒,他們不但沒有被規則制服,而是越來越頑劣。

實際上,“行動-反應”不是因果關係,而是與“結果”一起,構成循環關係。

對行動的反應會產生對應的結果,而結果反過來,又驅使行動的產生。

而這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反應”。

如果反應正確,則產生良性循環,若反應錯誤,則產生惡性循環。

生活中,父母對於孩子的犯錯行為,往往嚴加指責甚至出手打罵,卻效果甚微或適得其反,正是因為“反應”不對。

那麼面對孩子的錯誤,父母該怎麼做?

首先,冷靜下來,問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和孩子的行為動機。有時候,只是大人自以為孩子犯了錯,冤枉了他們。

再者,以對待大人的方式對待孩子,讓他們表達情緒,引導他們自己說出犯錯後的結果,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詢問他們想採取何種方法面對錯誤,而不是大包大攬替他們做決定或者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批評他們。

多用“你”這個字,讓孩子明白整個事件的主體是他們自己,選擇是他們做的,結果也要他們自己承擔,但父母可以提供所需的幫助。

最後,持續關注孩子在碰到類似錯誤時的處理方法,讓他們檢視自己的判斷、解決方式是否正確,是否帶來預期的效果。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評分9.3的電影,告訴你教育孩子的3個關鍵

02 幫助孩子遠離“壞朋友”

對於“池塘之底”的問題少年們來說,遇到克雷芒馬修無疑是人生中的福音。

他既善良又有耐心,尊重學生,總是替學生著想。

是馬修,在哈珊校長的嚴苛教育下,用善意的謊言讓學生們免於受罰。

是馬修,在樂格克傷了馬桑的眼睛後,隱瞞了男孩的惡作劇,讓他照顧馬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是馬修,發現了莫航治的音樂天賦,建立他的歌唱信心,建議他母親培養他的音樂才華。

片尾處,從窗臺上飄下的紙飛機,代表孩子們的無限感謝。

如果沒有馬修,少年們也許就在迷途上一去不返了。

可見,我們一生中遇到的人,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生走向。否則,孟母為何三遷?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處於青春期時,父母最擔心他們會遇上帶壞他們的同學。

我讀初中時,隔壁班有個女生叫小秋,本來成績在年段名列前茅,卻因為結交了“壞朋友”,學會抽菸,開始過度注重打扮,成績一落千丈。

伊索曾言:“對一個尚未成熟的少年來講,壞的夥伴比好的老師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叛逆,許多事情只願意跟朋友傾訴。如果交到好朋友,還算慶幸,若交到喜歡抽菸、喝酒,不愛學習甚至經常打架的朋友,父母心急如焚。

那麼面對交友不慎的孩子,父母該怎麼做?

一則,父母應該意識到,成績不好≠壞孩子,只要品行端正,孩子與其做朋友未嘗不可。

二則,從小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判斷能力,讓他知道什麼是錯,什麼是對,規範自己的言行,這是根本解決之道。只有出於本心的自律,才能杜絕“變壞”的可能。

三則,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他們朋友的壞話,而是瞭解孩子為什麼跟他們做朋友,引導孩子意識到朋友身上的缺點及可能產生的不好影響,同時建議和引領他們認識更優秀的朋友。

其實單靠一段時間的管制並不可取,若從小不怎麼管教孩子,一看到他交了壞朋友就開始行駛起父母的權利,孩子怎麼肯聽?對於父母來說,良好的教育是從小做起的。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評分9.3的電影,告訴你教育孩子的3個關鍵

03 不要放棄每一個孩子

電影中的唯一一個遺憾是蒙丹。

擁有“斯坦加傑”邪惡傾向的他從聖菲亞少管所來到池塘之底,性情暴戾,說謊成性,不合群。

與其他學生不同,他說粗話、欺負班上同學、目無尊長,是個難以被教化的壞孩子。

哈珊校長誤以為是蒙丹偷了十萬法郎,暴打他一頓後將他送進警局。

而那十萬法郎,其實是樂格克為了給自己買夢想中的熱氣球偷的。

片尾,蒙丹回來,一把火燒了“池塘之底”。

這樣的學生讓人痛心,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絕對不是生來如此。

他在欺負莫航治時,說到父母不管他,只顧著自己快活。

每種結果,都有它產生的原因。

正是因為蒙丹缺少父母的精心教育,才走入歧途。

相反,愛迪生是幸運的。

當愛迪生因為課堂上提問太多而被老師驅趕出校門時,母親南希沒有責怪他,更沒有放棄他,而是承擔了教育孩子的全部責任。

如果沒有母親南希,就沒有偉大的科學家愛迪生。

再如前段時間大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李靖夫婦沒有遺棄魔丸轉世的哪吒,而是與太乙真人一起,教育他、感化他,甚至願意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幫助哪吒克服魔性。

因此,不要放棄每一個孩子,給予他們真心的愛,耐心的引導,誠摯的鼓勵,長久的陪伴,正確的教育,他們會用優秀的品質和良好的品行回饋你。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評分9.3的電影,告訴你教育孩子的3個關鍵

電影終散場,但它給予我們的思考卻極賦啟發性,就像片尾曲唱的那般:

“童年的快樂,

轉瞬消失被遺忘

一道絢爛金光,

在小道盡頭閃亮。”

---En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