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如何養成故事思維?數據和邏輯有時候沒有想象中好用

01

聽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聽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句話不知道戳中了多少人的心。在感嘆大道理沒能拯救自己這一生的同時,你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正確的道理於你無用?

你有沒有發現古人的一些戰術謀略很多都是通過故事的形式告訴我們的,比如:田忌賽馬、臥薪嚐膽、圍魏救趙等等,也正是因為這些小故事,才讓我們印象深刻,代代相傳。

再比如,我們所熟悉的TED,你會發現有99%的演講者,都是以一個故事作為開頭,來吸引聽眾。

故事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表達方式,直白的真相可以經過故事的包裝,使其變得更加平易近人。

職場上如何養成故事思維?數據和邏輯有時候沒有想象中好用

TED大多數演講者,都是以一個故事作為開頭

其實,人們更願意接受自己品味出來的道理,而排斥別人灌輸給自己的道理。

而將要講的道理或者要表達的真相融進故事裡,有時候比直接說出來要有效的多。

加拿大著名認知心理學家,TED演講人史蒂芬•平克說:“人們總是藉助情境理解抽象的概念。”其中的“情境”就是“故事”。

故事能夠成為更有效的溝通方式,用來承載真相和道理並不是一個偶然性的事情,而是有其所存在的必然性。

職場上如何養成故事思維?數據和邏輯有時候沒有想象中好用

故事可以用來承載真相和道理

02

為什麼故事更有用?

也許你看過很多職場類的文章,這些文章都告訴你數據和事實的重要,邏輯和理性的不可或缺。

但是,當你真正那這一堆數據去找領導彙報完之後,很多時候領導還是反應平平不為所動。

亞里士多德說“我們無法通過智力去影響別人,而情感卻能做到這一點。”

邏輯和理性可以用在思考問題尋求解決方法的過程中。需要與人溝通或者是說服別人的時候,只有冷冰冰的邏輯和理性是不夠的,這種情況下故事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因為故事中可以蘊藏情感,可以讓聽者產生共鳴,實現一種價值觀和信念層面的交流,而不是直白地把真相揭露出來展示給別人。

假設你的老闆喜歡提拔拍馬屁的員工,忠言逆耳的建議往往不被採納。如果你直接找到他說“老闆,你不能這樣,他們只是想讓你高興,講的並不是實話,你要多聽員工的意見啊。”你這種建議老闆估計也不會接受。

面對同樣的情況,鄒忌就講了一個故事給自己的老闆齊王:鄒忌分別問自己的夫人、小妾、客人同一個問題“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誰的顏值更高啊?),得到的回答很一致“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當然是您更美,徐公的顏值根本不能跟您相提並論)後來,鄒忌見到徐公之後才發現,徐公的顏值自己根本比不上。聽完之後,齊王哈哈大笑“你說得很好,我應該也是收到了身邊人的矇蔽。”於是下令讓大家積極進諫。

你和鄒忌提建議的差別在哪裡呢?那就是:你提了一個建議,道理是你告訴老闆的;而鄒忌講了一個故事,道理是齊王自己悟出來的。

職場上如何養成故事思維?數據和邏輯有時候沒有想象中好用

鄒忌講了一個故事,道理是齊王自己悟出來的

03

講故事的思維和能力可以後天習得

前邊講到TED的演講者都很會講故事,他們的演講都非常精彩,直擊內心,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但是你有沒有思考過,他們都不是專業的演講者,而是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平時也不見得有多少演講的機會,那為什麼他們可以做出如此精彩的演講呢?

其實,每一位TED演講者在上臺之前,都要接受TED組織的專門的培訓,培訓的重點就是“怎樣講好一個故事”。

由此可見,講故事的思維和能力並沒有多麼的高深莫測,完全是可以後天習得的。

接下來我們就講一下在職場上如何用好講故事的能力。

職場上如何養成故事思維?數據和邏輯有時候沒有想象中好用

講故事的思維和能力並沒有多麼的高深莫測,可以後天習得

1. 有衝突

衝突就是美好的願望加上殘酷的現實

比如《鄒忌諷齊王納諫》裡邊美好的願望是“大家都說我比徐公顏值高”,而殘酷的現實是“見到徐公之後,我認清了真相:論顏值自己根本比不上徐公。”

使用“衝突”可以更加突出問題的重要性,如果可以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去製造衝突,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向領導彙報工作,希望他採納自己建議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衝突的技巧作為一段話的開頭。

假設你在公司做財務工作,五月份公司整體利潤明顯降低了5%,領導讓你分析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案。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利用製造衝突的技巧來開始你的回報,比如以下這段話:

李總您好,您要求下個月我們的業績要提高5%,我認為想實現這個目標,光提高銷量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降低成本提升溢價空間。我分析了咱們公司前三個月的財務數據,又跟同類型其他企業的數據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我們在研發環節投入的成本太高,甚至部分投入存在浪費。過高的成本不僅讓我們缺少價格優勢,還阻礙了產品的市場推廣。

這裡應該很好發現,“業績提高5%”是美好的願景,而“成本過高缺少價格優勢,導致產品推廣受阻”是殘酷的現實。這組衝突就能一下子突出降低成本的重要性。

營造好衝突之後,該如何繼續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職場上如何養成故事思維?數據和邏輯有時候沒有想象中好用

繼續往下看

2. 有行動

有行動就是說要提出有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

大家應該都清楚,在跟領導溝通的時候不能只提問題不表態,如果你的彙報只是把遇到的問題轉述給領導,而沒有一點自己的想法,那還不如不講,這樣只會讓你們的溝通大打折扣。

使用故事思維,就不可或缺的要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繼續看《鄒忌諷齊王納諫》,鄒忌在講完他認識到自己沒有徐公美之後,並沒有讓這段對話戛然而止,而是繼續提出“王之蔽甚矣。”他提醒齊王:宮中的姬妾、朝中的官吏、國內的百姓對齊王或是偏愛、或是懼怕、或是有所求,只聽他們的話肯定會被矇蔽的。暗含之意就是要讓齊王廣納良言,鼓勵進諫。

在使用業績和成本的衝突打開話題之後,應該繼續對此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議:

所以,我建議那些研發成本投入較多的部門一起開個會,討論一下可以在哪方面降低成本,我也有兩個小建議想和各部門的人溝通一下:一個是希望設計組在產品設計階段多考慮能兼容更多廠家的方案,這樣在加工廠家選擇上我們就有更多的主動性;另一個是希望採購組多整理一些零部件的可代替廠家,必要時候供我們來篩選可替代的方案。

職場上如何養成故事思維?數據和邏輯有時候沒有想象中好用

展示一個有吸引力的未來

3. 有結局

有結局就是說要展示一個有吸引力的未來。

前邊講了衝突,講了行動,最後還有一點必不可少的就是結局。展示一個有吸引力的結局可以讓領導對你所講的事情有一個更加整體的認知,也會認為這番建議是你經過深思熟慮的,絕非隨口胡謅。

將結局的時候有一個技巧,那就是越具體越好,描述的越清楚越好。

繼續前邊的話題,當你提出自己的看法,表達了之後自己打算如何開展行動後,可以繼續說:

李總,如果可以一起討論出更好的辦法,哪怕讓成本降低2%,那我們在市場上的價格優勢就可以提高20%,結合公司前兩年的數據,我認為最終的銷售額可以提升至少10%。

這樣的結局就非常的具體,也完美實現了開頭講到的“業績提高5%”,對於追求業績的領導來講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想讓他採納你的建議也就不難了。

職場上如何養成故事思維?數據和邏輯有時候沒有想象中好用

《一千零一夜》中女主利用講故事的技能逃脫被殘暴國王殺害的命運,最終國王終於被感動,兩人白首偕老。

願你也能習得講故事的技能,鍛煉出故事思維,這將會是你在職場上披荊斬棘一往向前的一把利器。


職場是一片江湖,義士相助是你的運氣,爾虞我詐你也不能躲避,願牧新的文字能帶給你一絲溫暖,願你能從中學得一點傍身技能。

關注@牧新,職場上,你並不孤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