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天,100萬粉絲,怎麼做到的?'

"

我做自媒體時間不長,2015 年才做,很多都是 2014 年就開始做了。

我在《騎在新世界的背上》裡說,做自媒體主要是沒有辦法,整個媒體業變化太快了,所有的信息都是在社交環境中完成的,所以就做一個跟自己有關的媒體。

其實不是一開始就想得很清楚。我都忘了,還問過同事我們一開始一個星期七天是怎麼安排的。他說你忘了,一開始沒有七天,一開始只有三天,是定期的兩篇專欄、一個視頻,專欄是星期天偏軟性,星期二偏硬性,然後星期四是視頻。後來增加了,6 月份開始有書友會,後來開始有新聞牆,有創業扶持計劃,後來又做話題,我們現在是每天更新。

很多想法也就是想想,因為自媒體確實會讓你看到很多機會,但是這些機會有的不屬於你,有的是一個陷阱,有的它跟你現在做的東西牴觸。

有的時候你幹 5 件事,其實不如就幹 1 件事,那 5 件事花的精力,肯定比 1 件事多,幹 1 件事的收穫從客觀角度來說,可能會大於這 5 件事兒,無非你幹了 5 件事兒以後,你的生命體驗會更豐富一點或更懊惱一點我覺得我做公眾號挺開心的,就跟我學寫專欄、寫書一樣。這件事,你去做它你不會太累,也是你能力可及的,然後它不斷地會有你不知道的東西產生。2014 年 9 月份還是 10 月份,那時候公眾號剛過了 10 萬,我去北京見老羅,那個時候就發覺最早的一個多月的高峰已經過了。


"

我做自媒體時間不長,2015 年才做,很多都是 2014 年就開始做了。

我在《騎在新世界的背上》裡說,做自媒體主要是沒有辦法,整個媒體業變化太快了,所有的信息都是在社交環境中完成的,所以就做一個跟自己有關的媒體。

其實不是一開始就想得很清楚。我都忘了,還問過同事我們一開始一個星期七天是怎麼安排的。他說你忘了,一開始沒有七天,一開始只有三天,是定期的兩篇專欄、一個視頻,專欄是星期天偏軟性,星期二偏硬性,然後星期四是視頻。後來增加了,6 月份開始有書友會,後來開始有新聞牆,有創業扶持計劃,後來又做話題,我們現在是每天更新。

很多想法也就是想想,因為自媒體確實會讓你看到很多機會,但是這些機會有的不屬於你,有的是一個陷阱,有的它跟你現在做的東西牴觸。

有的時候你幹 5 件事,其實不如就幹 1 件事,那 5 件事花的精力,肯定比 1 件事多,幹 1 件事的收穫從客觀角度來說,可能會大於這 5 件事兒,無非你幹了 5 件事兒以後,你的生命體驗會更豐富一點或更懊惱一點我覺得我做公眾號挺開心的,就跟我學寫專欄、寫書一樣。這件事,你去做它你不會太累,也是你能力可及的,然後它不斷地會有你不知道的東西產生。2014 年 9 月份還是 10 月份,那時候公眾號剛過了 10 萬,我去北京見老羅,那個時候就發覺最早的一個多月的高峰已經過了。


500天,100萬粉絲,怎麼做到的?


一開始是每天六七千、五六千的進人,然後一算很快就過 100 萬了,後來就往下跌了。就去找老羅聊,他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他就說“你在哪個臺階想哪件事,比如說你有 20 萬粉絲的時候就想 20 萬的事,你有50 萬粉絲時候的事,是你現在 20 萬粉絲時沒法想的,然後到 50 萬就想 50 萬的事,過 100 萬就想 100 萬的事”。我覺得這個對我做公眾號是蠻有幫助的,比如說我現在 60 萬就想 60 萬的事,明年可能我 120 萬了,那我就會想 120 萬的事,那可能就是講另外一個故事了。

做自媒體壓力比我想象中的要大,因為我的公眾號還是偏向于思想供應的,你不知道用戶需要什麼。我們提供很多東西,就是最後看用戶喜不喜歡,很有意思,還是內容問題。我覺得這兩天,我蠻擔憂的就是這個問題,就是我們不斷地做加法,做加法以後就發現用戶不喜歡,用戶覺得你本來有的氣質被稀釋掉了,那麼就討論該怎麼辦。

關於我們的氣質,或者說我對未來頻道的一個期許,我希望聚集一些認同商業然後能夠自我奮鬥的人,然後不要認為自己是個小人物。

現在有自信了,我也大概知道這些人是誰了。我講這些話他們是認同的,所以我覺得,這個平臺的價值觀慢慢已經形成了,然後就是可持續的、優質的財經內容的供應,可能這方面還缺乏。

現在的自媒體等於處在開墾期,到了產品過剩的時候,有可能是另外一個東西。我認為天下沒有輕輕鬆鬆能賺的錢和輕輕鬆鬆能幹成的事,等到市場一豐富起來,那些早創的人有早的好處,有先發優勢,但時間一長,更有能力的人就會起來。另外現在移動互聯網,人家也不知道它的未來會怎樣,它會變化。

對於下一波浪潮是什麼這事不要想太多,未來中國人的社交圈豐富化以後,你別想這個公眾號能夠變成上市公司。事情其實蠻簡單的,對我來講,就是我有沒有持續的財經內容生產能力?核心就是這個東西,如果有的話就是換一個平臺。如果哪天 Twitter 進來或者 Facebook 進來,或者別的新的模式出來,在那兒再建立我的粉絲群,我只要有持續的內容供應能力就沒有問題。哪天我寫出來的專欄沒人看,或者寫得很爛,那再弄 200 萬名粉絲也是空的。


"

我做自媒體時間不長,2015 年才做,很多都是 2014 年就開始做了。

我在《騎在新世界的背上》裡說,做自媒體主要是沒有辦法,整個媒體業變化太快了,所有的信息都是在社交環境中完成的,所以就做一個跟自己有關的媒體。

其實不是一開始就想得很清楚。我都忘了,還問過同事我們一開始一個星期七天是怎麼安排的。他說你忘了,一開始沒有七天,一開始只有三天,是定期的兩篇專欄、一個視頻,專欄是星期天偏軟性,星期二偏硬性,然後星期四是視頻。後來增加了,6 月份開始有書友會,後來開始有新聞牆,有創業扶持計劃,後來又做話題,我們現在是每天更新。

很多想法也就是想想,因為自媒體確實會讓你看到很多機會,但是這些機會有的不屬於你,有的是一個陷阱,有的它跟你現在做的東西牴觸。

有的時候你幹 5 件事,其實不如就幹 1 件事,那 5 件事花的精力,肯定比 1 件事多,幹 1 件事的收穫從客觀角度來說,可能會大於這 5 件事兒,無非你幹了 5 件事兒以後,你的生命體驗會更豐富一點或更懊惱一點我覺得我做公眾號挺開心的,就跟我學寫專欄、寫書一樣。這件事,你去做它你不會太累,也是你能力可及的,然後它不斷地會有你不知道的東西產生。2014 年 9 月份還是 10 月份,那時候公眾號剛過了 10 萬,我去北京見老羅,那個時候就發覺最早的一個多月的高峰已經過了。


500天,100萬粉絲,怎麼做到的?


一開始是每天六七千、五六千的進人,然後一算很快就過 100 萬了,後來就往下跌了。就去找老羅聊,他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他就說“你在哪個臺階想哪件事,比如說你有 20 萬粉絲的時候就想 20 萬的事,你有50 萬粉絲時候的事,是你現在 20 萬粉絲時沒法想的,然後到 50 萬就想 50 萬的事,過 100 萬就想 100 萬的事”。我覺得這個對我做公眾號是蠻有幫助的,比如說我現在 60 萬就想 60 萬的事,明年可能我 120 萬了,那我就會想 120 萬的事,那可能就是講另外一個故事了。

做自媒體壓力比我想象中的要大,因為我的公眾號還是偏向于思想供應的,你不知道用戶需要什麼。我們提供很多東西,就是最後看用戶喜不喜歡,很有意思,還是內容問題。我覺得這兩天,我蠻擔憂的就是這個問題,就是我們不斷地做加法,做加法以後就發現用戶不喜歡,用戶覺得你本來有的氣質被稀釋掉了,那麼就討論該怎麼辦。

關於我們的氣質,或者說我對未來頻道的一個期許,我希望聚集一些認同商業然後能夠自我奮鬥的人,然後不要認為自己是個小人物。

現在有自信了,我也大概知道這些人是誰了。我講這些話他們是認同的,所以我覺得,這個平臺的價值觀慢慢已經形成了,然後就是可持續的、優質的財經內容的供應,可能這方面還缺乏。

現在的自媒體等於處在開墾期,到了產品過剩的時候,有可能是另外一個東西。我認為天下沒有輕輕鬆鬆能賺的錢和輕輕鬆鬆能幹成的事,等到市場一豐富起來,那些早創的人有早的好處,有先發優勢,但時間一長,更有能力的人就會起來。另外現在移動互聯網,人家也不知道它的未來會怎樣,它會變化。

對於下一波浪潮是什麼這事不要想太多,未來中國人的社交圈豐富化以後,你別想這個公眾號能夠變成上市公司。事情其實蠻簡單的,對我來講,就是我有沒有持續的財經內容生產能力?核心就是這個東西,如果有的話就是換一個平臺。如果哪天 Twitter 進來或者 Facebook 進來,或者別的新的模式出來,在那兒再建立我的粉絲群,我只要有持續的內容供應能力就沒有問題。哪天我寫出來的專欄沒人看,或者寫得很爛,那再弄 200 萬名粉絲也是空的。


500天,100萬粉絲,怎麼做到的?


公眾號我是堅持用個人名字的,我認為羅振宇講得很對,未來的品牌會返祖,就跟以前一樣,比如說村裡開一個包子鋪,可能就是王家包子鋪,賣剪刀的就叫王二麻子剪刀、張小泉剪刀。原來的品牌都跟個人有關係,因為你的銷售半徑可能就在方圓 5 公里、6 公里內,你不敢欺騙村裡人,那就是你個人品牌的背書。

那麼到了後來,出現了大製造以後,你的品牌跟村裡沒有關係了,就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品牌。現在的互聯網年代,特別在社交環境裡面,可能品牌會返祖,又會回到某個人身上,比如說我有緋聞的話就有可能掛掉了,更多營銷策劃案例,或者是有什麼醜聞的話就掛掉了,所以我要極力維護我的品牌。然後這個品牌肯定跟一個專業內容有關係,這個時候其實它的可識別性會大大增加,如果原來叫財經觀察,那麼可能就會出現 N 多的財經觀察,什麼中國財經觀察,什麼財經次觀察,我叫吳曉波頻道,我的品牌識別度在,這是我能快速起來的原因。

另外,在未來的社交化經濟裡面,品牌的人格化是建立在專業化的前提下,你不能做得很雜。對我,即便做書評我也只做財經書評。未來做東西大概方向我是知道的,至於公眾號該怎麼做,那就是不斷地犯錯誤。

我認為你只要堅持做內容,你的內容供給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內容供給,剩下來用戶都會原諒你,錯了就回來。


"

我做自媒體時間不長,2015 年才做,很多都是 2014 年就開始做了。

我在《騎在新世界的背上》裡說,做自媒體主要是沒有辦法,整個媒體業變化太快了,所有的信息都是在社交環境中完成的,所以就做一個跟自己有關的媒體。

其實不是一開始就想得很清楚。我都忘了,還問過同事我們一開始一個星期七天是怎麼安排的。他說你忘了,一開始沒有七天,一開始只有三天,是定期的兩篇專欄、一個視頻,專欄是星期天偏軟性,星期二偏硬性,然後星期四是視頻。後來增加了,6 月份開始有書友會,後來開始有新聞牆,有創業扶持計劃,後來又做話題,我們現在是每天更新。

很多想法也就是想想,因為自媒體確實會讓你看到很多機會,但是這些機會有的不屬於你,有的是一個陷阱,有的它跟你現在做的東西牴觸。

有的時候你幹 5 件事,其實不如就幹 1 件事,那 5 件事花的精力,肯定比 1 件事多,幹 1 件事的收穫從客觀角度來說,可能會大於這 5 件事兒,無非你幹了 5 件事兒以後,你的生命體驗會更豐富一點或更懊惱一點我覺得我做公眾號挺開心的,就跟我學寫專欄、寫書一樣。這件事,你去做它你不會太累,也是你能力可及的,然後它不斷地會有你不知道的東西產生。2014 年 9 月份還是 10 月份,那時候公眾號剛過了 10 萬,我去北京見老羅,那個時候就發覺最早的一個多月的高峰已經過了。


500天,100萬粉絲,怎麼做到的?


一開始是每天六七千、五六千的進人,然後一算很快就過 100 萬了,後來就往下跌了。就去找老羅聊,他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他就說“你在哪個臺階想哪件事,比如說你有 20 萬粉絲的時候就想 20 萬的事,你有50 萬粉絲時候的事,是你現在 20 萬粉絲時沒法想的,然後到 50 萬就想 50 萬的事,過 100 萬就想 100 萬的事”。我覺得這個對我做公眾號是蠻有幫助的,比如說我現在 60 萬就想 60 萬的事,明年可能我 120 萬了,那我就會想 120 萬的事,那可能就是講另外一個故事了。

做自媒體壓力比我想象中的要大,因為我的公眾號還是偏向于思想供應的,你不知道用戶需要什麼。我們提供很多東西,就是最後看用戶喜不喜歡,很有意思,還是內容問題。我覺得這兩天,我蠻擔憂的就是這個問題,就是我們不斷地做加法,做加法以後就發現用戶不喜歡,用戶覺得你本來有的氣質被稀釋掉了,那麼就討論該怎麼辦。

關於我們的氣質,或者說我對未來頻道的一個期許,我希望聚集一些認同商業然後能夠自我奮鬥的人,然後不要認為自己是個小人物。

現在有自信了,我也大概知道這些人是誰了。我講這些話他們是認同的,所以我覺得,這個平臺的價值觀慢慢已經形成了,然後就是可持續的、優質的財經內容的供應,可能這方面還缺乏。

現在的自媒體等於處在開墾期,到了產品過剩的時候,有可能是另外一個東西。我認為天下沒有輕輕鬆鬆能賺的錢和輕輕鬆鬆能幹成的事,等到市場一豐富起來,那些早創的人有早的好處,有先發優勢,但時間一長,更有能力的人就會起來。另外現在移動互聯網,人家也不知道它的未來會怎樣,它會變化。

對於下一波浪潮是什麼這事不要想太多,未來中國人的社交圈豐富化以後,你別想這個公眾號能夠變成上市公司。事情其實蠻簡單的,對我來講,就是我有沒有持續的財經內容生產能力?核心就是這個東西,如果有的話就是換一個平臺。如果哪天 Twitter 進來或者 Facebook 進來,或者別的新的模式出來,在那兒再建立我的粉絲群,我只要有持續的內容供應能力就沒有問題。哪天我寫出來的專欄沒人看,或者寫得很爛,那再弄 200 萬名粉絲也是空的。


500天,100萬粉絲,怎麼做到的?


公眾號我是堅持用個人名字的,我認為羅振宇講得很對,未來的品牌會返祖,就跟以前一樣,比如說村裡開一個包子鋪,可能就是王家包子鋪,賣剪刀的就叫王二麻子剪刀、張小泉剪刀。原來的品牌都跟個人有關係,因為你的銷售半徑可能就在方圓 5 公里、6 公里內,你不敢欺騙村裡人,那就是你個人品牌的背書。

那麼到了後來,出現了大製造以後,你的品牌跟村裡沒有關係了,就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品牌。現在的互聯網年代,特別在社交環境裡面,可能品牌會返祖,又會回到某個人身上,比如說我有緋聞的話就有可能掛掉了,更多營銷策劃案例,或者是有什麼醜聞的話就掛掉了,所以我要極力維護我的品牌。然後這個品牌肯定跟一個專業內容有關係,這個時候其實它的可識別性會大大增加,如果原來叫財經觀察,那麼可能就會出現 N 多的財經觀察,什麼中國財經觀察,什麼財經次觀察,我叫吳曉波頻道,我的品牌識別度在,這是我能快速起來的原因。

另外,在未來的社交化經濟裡面,品牌的人格化是建立在專業化的前提下,你不能做得很雜。對我,即便做書評我也只做財經書評。未來做東西大概方向我是知道的,至於公眾號該怎麼做,那就是不斷地犯錯誤。

我認為你只要堅持做內容,你的內容供給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內容供給,剩下來用戶都會原諒你,錯了就回來。


500天,100萬粉絲,怎麼做到的?


在優米網的一個節目裡我說過,自己被高估的品質是才華,我覺得我有兩個優點:第一就是勤奮,第二就是比較專一。其實我也蠻花心的,嘗試了很多我也很煩,犯了很多錯誤。但總的來講,還是在財經領域,這跟我的興趣有關。

我 10 多年前寫專欄,一個星期寫四篇,我是靠寫專欄出身的人。到現在,雖然沒有遇到大的問題,但畢竟老了一些了。現在寫作的壓力比原來大,原來你的文章在中國最好的媒體上登,它的反應很緩慢。我後來在《南方週末》,在 FT 中文網開專欄,它的反饋還是緩慢的。現在在網絡上反饋太快了,尤其在社交媒體上。像我的專欄文章現在基本上所有的財經號都會轉,你只要犯一個數據錯誤就會被嘲笑,所以現在比原來心理壓力大。

有人寫篇文章半個小時就行,我不行,我要一天。

我的樂趣還是在寫作上面,到我老的時候,我寫的書可能賣不到 50 萬冊、100 萬冊,但是我不會幹別的,我覺得我會寫到死。我對銷量已經沒有興趣了,我關心的問題都是我感興趣的問題,比如我接下來要寫一本書,至於這本書能賣多少,我根本不想這個事兒,我覺得能賣 5000 冊也挺好的,哪怕我印出一兩萬冊來送人。我認為我以後的書不是拿來賣的,是拿來送的。很可能過幾年,會出現這個情況,我做一本書,一本都不賣,我在公眾號上送 20 萬套,送給聽過我的課、買過我的東西的人。

2019 年我有篇給女兒的信的文章,點擊量很大,排在我所有文章的第二位,第一位是寫日本馬桶。有人說,你有沒有想過在你的公眾號上放一些生活化的東西,可能點擊率也很高,大家也很喜歡。但是你看我前 10個月的文章,基本上還是偏財經的,閱讀量前 20 位裡面,基本上都是財經,平均閱讀量都在 30 萬以上。我覺得這是特別嚴肅的東西,迎合大眾是迎合不好的。

比如我還寫過關於鹿晗的文章,我相信未來還是圈子文化。三個月前我也不知道鹿晗,即便知道鹿晗了也不會去聽他的歌,也不會去看他的電影,也不會去參加他的活動,只是知道這個人而已。像吳曉波頻道也一樣,有些人可能知道吳曉波頻道,但是也不會來關注我。未來是一個圈子。更多營銷策劃案例,我認為我們是在做圈子,我們把認同我們價值觀的這部分人圈在一起,剩下來商業上的事兒我認為是一個兌現過程。你到底賣什麼東西,你也不累,別人也不噁心,還喜歡。


"

我做自媒體時間不長,2015 年才做,很多都是 2014 年就開始做了。

我在《騎在新世界的背上》裡說,做自媒體主要是沒有辦法,整個媒體業變化太快了,所有的信息都是在社交環境中完成的,所以就做一個跟自己有關的媒體。

其實不是一開始就想得很清楚。我都忘了,還問過同事我們一開始一個星期七天是怎麼安排的。他說你忘了,一開始沒有七天,一開始只有三天,是定期的兩篇專欄、一個視頻,專欄是星期天偏軟性,星期二偏硬性,然後星期四是視頻。後來增加了,6 月份開始有書友會,後來開始有新聞牆,有創業扶持計劃,後來又做話題,我們現在是每天更新。

很多想法也就是想想,因為自媒體確實會讓你看到很多機會,但是這些機會有的不屬於你,有的是一個陷阱,有的它跟你現在做的東西牴觸。

有的時候你幹 5 件事,其實不如就幹 1 件事,那 5 件事花的精力,肯定比 1 件事多,幹 1 件事的收穫從客觀角度來說,可能會大於這 5 件事兒,無非你幹了 5 件事兒以後,你的生命體驗會更豐富一點或更懊惱一點我覺得我做公眾號挺開心的,就跟我學寫專欄、寫書一樣。這件事,你去做它你不會太累,也是你能力可及的,然後它不斷地會有你不知道的東西產生。2014 年 9 月份還是 10 月份,那時候公眾號剛過了 10 萬,我去北京見老羅,那個時候就發覺最早的一個多月的高峰已經過了。


500天,100萬粉絲,怎麼做到的?


一開始是每天六七千、五六千的進人,然後一算很快就過 100 萬了,後來就往下跌了。就去找老羅聊,他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他就說“你在哪個臺階想哪件事,比如說你有 20 萬粉絲的時候就想 20 萬的事,你有50 萬粉絲時候的事,是你現在 20 萬粉絲時沒法想的,然後到 50 萬就想 50 萬的事,過 100 萬就想 100 萬的事”。我覺得這個對我做公眾號是蠻有幫助的,比如說我現在 60 萬就想 60 萬的事,明年可能我 120 萬了,那我就會想 120 萬的事,那可能就是講另外一個故事了。

做自媒體壓力比我想象中的要大,因為我的公眾號還是偏向于思想供應的,你不知道用戶需要什麼。我們提供很多東西,就是最後看用戶喜不喜歡,很有意思,還是內容問題。我覺得這兩天,我蠻擔憂的就是這個問題,就是我們不斷地做加法,做加法以後就發現用戶不喜歡,用戶覺得你本來有的氣質被稀釋掉了,那麼就討論該怎麼辦。

關於我們的氣質,或者說我對未來頻道的一個期許,我希望聚集一些認同商業然後能夠自我奮鬥的人,然後不要認為自己是個小人物。

現在有自信了,我也大概知道這些人是誰了。我講這些話他們是認同的,所以我覺得,這個平臺的價值觀慢慢已經形成了,然後就是可持續的、優質的財經內容的供應,可能這方面還缺乏。

現在的自媒體等於處在開墾期,到了產品過剩的時候,有可能是另外一個東西。我認為天下沒有輕輕鬆鬆能賺的錢和輕輕鬆鬆能幹成的事,等到市場一豐富起來,那些早創的人有早的好處,有先發優勢,但時間一長,更有能力的人就會起來。另外現在移動互聯網,人家也不知道它的未來會怎樣,它會變化。

對於下一波浪潮是什麼這事不要想太多,未來中國人的社交圈豐富化以後,你別想這個公眾號能夠變成上市公司。事情其實蠻簡單的,對我來講,就是我有沒有持續的財經內容生產能力?核心就是這個東西,如果有的話就是換一個平臺。如果哪天 Twitter 進來或者 Facebook 進來,或者別的新的模式出來,在那兒再建立我的粉絲群,我只要有持續的內容供應能力就沒有問題。哪天我寫出來的專欄沒人看,或者寫得很爛,那再弄 200 萬名粉絲也是空的。


500天,100萬粉絲,怎麼做到的?


公眾號我是堅持用個人名字的,我認為羅振宇講得很對,未來的品牌會返祖,就跟以前一樣,比如說村裡開一個包子鋪,可能就是王家包子鋪,賣剪刀的就叫王二麻子剪刀、張小泉剪刀。原來的品牌都跟個人有關係,因為你的銷售半徑可能就在方圓 5 公里、6 公里內,你不敢欺騙村裡人,那就是你個人品牌的背書。

那麼到了後來,出現了大製造以後,你的品牌跟村裡沒有關係了,就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品牌。現在的互聯網年代,特別在社交環境裡面,可能品牌會返祖,又會回到某個人身上,比如說我有緋聞的話就有可能掛掉了,更多營銷策劃案例,或者是有什麼醜聞的話就掛掉了,所以我要極力維護我的品牌。然後這個品牌肯定跟一個專業內容有關係,這個時候其實它的可識別性會大大增加,如果原來叫財經觀察,那麼可能就會出現 N 多的財經觀察,什麼中國財經觀察,什麼財經次觀察,我叫吳曉波頻道,我的品牌識別度在,這是我能快速起來的原因。

另外,在未來的社交化經濟裡面,品牌的人格化是建立在專業化的前提下,你不能做得很雜。對我,即便做書評我也只做財經書評。未來做東西大概方向我是知道的,至於公眾號該怎麼做,那就是不斷地犯錯誤。

我認為你只要堅持做內容,你的內容供給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內容供給,剩下來用戶都會原諒你,錯了就回來。


500天,100萬粉絲,怎麼做到的?


在優米網的一個節目裡我說過,自己被高估的品質是才華,我覺得我有兩個優點:第一就是勤奮,第二就是比較專一。其實我也蠻花心的,嘗試了很多我也很煩,犯了很多錯誤。但總的來講,還是在財經領域,這跟我的興趣有關。

我 10 多年前寫專欄,一個星期寫四篇,我是靠寫專欄出身的人。到現在,雖然沒有遇到大的問題,但畢竟老了一些了。現在寫作的壓力比原來大,原來你的文章在中國最好的媒體上登,它的反應很緩慢。我後來在《南方週末》,在 FT 中文網開專欄,它的反饋還是緩慢的。現在在網絡上反饋太快了,尤其在社交媒體上。像我的專欄文章現在基本上所有的財經號都會轉,你只要犯一個數據錯誤就會被嘲笑,所以現在比原來心理壓力大。

有人寫篇文章半個小時就行,我不行,我要一天。

我的樂趣還是在寫作上面,到我老的時候,我寫的書可能賣不到 50 萬冊、100 萬冊,但是我不會幹別的,我覺得我會寫到死。我對銷量已經沒有興趣了,我關心的問題都是我感興趣的問題,比如我接下來要寫一本書,至於這本書能賣多少,我根本不想這個事兒,我覺得能賣 5000 冊也挺好的,哪怕我印出一兩萬冊來送人。我認為我以後的書不是拿來賣的,是拿來送的。很可能過幾年,會出現這個情況,我做一本書,一本都不賣,我在公眾號上送 20 萬套,送給聽過我的課、買過我的東西的人。

2019 年我有篇給女兒的信的文章,點擊量很大,排在我所有文章的第二位,第一位是寫日本馬桶。有人說,你有沒有想過在你的公眾號上放一些生活化的東西,可能點擊率也很高,大家也很喜歡。但是你看我前 10個月的文章,基本上還是偏財經的,閱讀量前 20 位裡面,基本上都是財經,平均閱讀量都在 30 萬以上。我覺得這是特別嚴肅的東西,迎合大眾是迎合不好的。

比如我還寫過關於鹿晗的文章,我相信未來還是圈子文化。三個月前我也不知道鹿晗,即便知道鹿晗了也不會去聽他的歌,也不會去看他的電影,也不會去參加他的活動,只是知道這個人而已。像吳曉波頻道也一樣,有些人可能知道吳曉波頻道,但是也不會來關注我。未來是一個圈子。更多營銷策劃案例,我認為我們是在做圈子,我們把認同我們價值觀的這部分人圈在一起,剩下來商業上的事兒我認為是一個兌現過程。你到底賣什麼東西,你也不累,別人也不噁心,還喜歡。


500天,100萬粉絲,怎麼做到的?


我跟粉絲幾乎不見面,可能個人性格不一樣。我也不喜歡參加那些組織,我現在幾乎很少參加論壇,亞布力、博鰲,我幾乎都不去的。參加這些活動,除了老朋友見面喝點兒酒,還能幹什麼呢?我覺得這個問題、這個事情有價值,看看書就好了。看看就知道了。有問題嘛,再問問。我現在幾乎不參加社交活動,也不怎麼參加媒體活動。你說我參加那些,能得到多少有益的東西呢?還不如看看書、想想問題、打打麻將呢。增加曝光度對我來講沒有任何意義,我很少花時間在應酬上面,我也不喜歡跟他們勾兌。

我的興趣還是寫作。我現在想想我如果回到 30 歲,如果 2020年我是30 歲,我手裡有 50 萬元,如果按我當年的性格,我可能還是在新華社寫寫專欄,叫我 50 萬拿來全部去創業,我也不敢。我是特別保守的人,不是很敢於冒險。我會開一個公眾號,但是投入的也就是我的時間而已,我也不敢說招一些人什麼的,其實我是一個蠻膽小的人,所以我不是一個好的企業家。但是我的好處在於,我幹一件事就會一直堅持幹下去。

我是這麼想,你幹一件事就把它幹好了。

我寫書也一樣,我每年寫,弄著弄著,反正其他人都走掉了,就剩下我一個人了。我現在基本上都是在寫作,每年寫100 篇專欄的就我一個了。這其實也不是我厲害,就是別人都不玩兒了嘛。有些人我覺得他們都是很有才華的,無非就是他們都去做企業了,而我還在寫而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