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的路逐漸變涼,下一個風口究竟是什麼?

或許是從高中的時候開始,我開始關注電子產品,出於興趣,但是,由於條件限制,當時只能通過《電腦報》之類的雜誌、報紙獲取。

自媒體的路逐漸變涼,下一個風口究竟是什麼?

從上大學以來,興趣點和獲取信息的渠道雖然變得廣了一些,但是,當時自媒體和微信還不是很普及,我更多的是從科技網站獲取信息。

然後就開始關注科技媒體,太平洋電腦網,IT之家、驅動之家等等。

想起當時能把UC瀏覽器裡的資訊中心的科技欄目的每一家網站都看完。

就這樣,混混沌的的度過了大學生活,畢業的時候,最想做的工作就是給科技公司做編輯了。。。

當然,作為一個學材料的,專業不對口,前兩年,即便有熱情,但是,也未曾遇到機會。。。

然後在南京的時候(2016年),當時,我還在找工作,我開始注意到有些招聘機構(應該是第三方勞務信息公司或者政府就業信息機構)開始在微信公眾號上發信息了。

自己也就偶爾看下公眾號,由於這些公眾號信息也不是剛需,或者說提供的信息服務,並不能對我有直接左右,然後,就取關了。。。

直到2017年,我真的進入了媒體圈,在太平洋電腦網做打印機方向的編輯,雖然時間不長,但是,逐漸的明白了一些事。。。

太平洋電腦網作為一個傳統的IT新聞網站,雖然說是影響力挺大的,但是,由於其轉型問題以及自媒體的興起,其KOL的角色逐漸被取代。。。

2017年的時候,微信公眾號已經比較成熟了,我當時也算剛開始接觸媒體和信息行業,網站媒體和公眾號不都是信息傳遞嗎?想著就先學習吧。。。

當然,網站編輯沒做太久,到了2018年,我開始接觸公眾號編輯,當然,這是一家不大專業的公司,傳媒或者說媒體信息比較保守,公眾號內容只能循規蹈矩,所以能把內容做好,用戶也能做起來,是比較難的。

在這家傳統的公司,雖說也接觸了一些設計、視頻方向的同事,但是同樣因為不專業的平臺,他們做的也不是很好。。。

在做編輯的這一段,大概瞭解到一些關於公司業務和產品相關的東西,才發現運營這個崗位其實真的蠻重要的。

當然,到了2019年4月,我離開了這家傳統行業的媒體崗位。

具體原因,我逐漸想明白一些事。。。

隨著人們獲取信息得渠道越來越多,微信公眾號之類的信息灌輸模式再也不再能夠決定性的說服一個人了。。。

已經做起來的公眾號已經有了自己運營模式,也已經凝聚起來了自己粉絲群。

本身,微信作為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公眾號作為其中一項業務,我覺得,現在也已經走向了衰退期了,或許現在大多數的公眾號還是欣欣向榮,閱讀量很高,粉絲數多。。。

正如小馬宋說的自媒體也應該考慮下戰略備胎的問題了,我就想我當時作為一個工科生,當時對文字、內容感興趣,就想著能夠藉助文字改變世界,當然,現在想來是我天真了。。。

想起自己開這個公眾號的初衷,其本質就是分享自己的一些見解或者思考!當然如果能夠吸引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或者對我寫的文字、內容感興趣的人自然是更好了,畢竟人海萬千,知己難尋。。。

最開始,我主要是寫給自己看的,因為,我覺得這些內容,最終可能成為我自己的心靈日記。後來,有一些,我推薦了我喜歡的人和自己的朋友關注了我的公眾號。

然後,我開始有些焦慮,我這一篇內容適不適合寫,她看到後會不會,我有毛病,為啥啥都要寫,隨後取關,萬一出現這件事,我得不償失。

其實,看看自己現在公眾號的粉絲走勢,其實也挺有意思的。前些天,公眾號粉絲52人(其中包括我大號、小號)。

說起來這第52號粉絲,我還是強推了,當然,她當時也是推業務加我好友的,我實在是不想搭理她,過了兩天就把她的微信好友刪除了。。。

今天偶爾再登公眾號平臺粉絲就又回到了51人。。。當然,這些粉絲其實用戶粘性也不是很高,或許今天的文章推送完,就會出現N個取關了。。。

說起來,這零星的公眾號粉絲,想想也是挺可笑的,我從2018年4月22日開始寫的第一篇文章,雖然,純屬瞎扯淡。。。

最初,我沒咋在乎公眾號的粉絲增長和文章的閱讀量增長,但是後來覺得,我花這麼多時間,寫了這些東西,還是去群裡分享下自己文章,刷點閱讀,或許就能賺點粉絲吧!

於是,我就會把一些精力放在了數據分析上,雖然,兩位數的數據分析起來沒啥意思。。。

我不禁有些懷疑,這些做內容的,真的想要拿內容變現真的挺難的,其中因為一個產品的生命週期會經歷品牌塑造,產品設計,運營銷售等多個產業鏈。

做內容其實只佔品牌塑造分支很小一部分。。。文字類型的內容宣傳則顯得格外尷尬。。。

現在,想來,你在一個渠道上付出了很多,但是這個渠道的投入產出比比較低的時候,你就要考慮是否該放棄了。。。

隨著web2.0技術的成熟,蒼老師.txt已經不符合當前快節奏生活的生活習慣。蒼老師.mp3和.mp4(短視頻方向)更符合大眾的品味。

可是這些內容的產出,又需要後期的投入(前期素材還需要進行一系列加工才能完美的呈現在讀者面前),而蒼老師.txt的產出速度則相當之快。當然,如果想要有深度,也是需要內容產出者需要有積澱的。。。

說起自媒體,不由得讓我想起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內容,一部分是專業做專業做媒體的,然後強行把信息塞給看朋友圈的每個人。

當然,這些信息,或許是自己為了提高自己公司業務主動發的,或許是被公司強制發的。。。

另一種就是,早上,晚上一次心靈雞湯類型的,對於這種人來說,或許每天活在都是要靠這些內容才能說服自己好好奮鬥,想想這些人也是挺悲哀的。。。

還有一些人,偶爾發一些自己的狀態,卻把朋友圈的可見範圍設置在3天可見。。。

我在想,或許也就這些人活得會更真實一些吧。。。因為成年人的世界,真的不再是什麼都要分享,什麼都要晒給別人看了。。。

最近聽聞,百度貼吧,已經默認隱藏了2017年之前的帖子,再次說明了,互聯網之下,其實真的不是什麼都適合發了。。。

如今發掘,成年人的世界真的不再那麼容易,每個人都在學著隱藏自己情緒,因為,你的每一次情感爆發,都是會造成一些不好的後果。。。

一不小心又扯了這麼長的淡,可能還是最近對太多的事情又挺多感悟,但是很多事情又無力吐槽(其實,我明白,因為吐槽有也沒啥用,還不如把精力花在解決問題上)。

今天為啥想起來寫這個題目呢?一方向是真的對微信公眾號(內容行業)有一些感悟,另一方向就是,好像真的很久(一個半月了)都沒有發文了。。。想記錄點啥。。。

關於題目提出來的問題,我最開始覺得近期的答案或許是短視頻(大家都還挺贊同),但是,視頻行業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容易。。。

至於比特幣方向,最近又漲了,雖然,我最開始關注它的時候是2017年,但是畢竟因為窮,不敢嘗試,也不敢去投資。。。

說起風口這件事,五環之外這詞最近提的很多,我是有一些感悟的。前些年,創業者普遍覺得要做好產品,即便是價格高,只要產品質量好,用戶也願意買。

但是最近這些年,拼多多的壯大,老羅的錘子科技涼涼,其再次驗證性價比其實更符合用戶的需求。畢竟,我國還是窮人多,五環以內的這些精英,總想著去弄一些高大上的東西,渴望著更高的產品估值。。。

但是實際上,這些內容並無多大技術含量。因為這些創業者,一沒錢,二沒行業資源。三是技術又不夠成熟。所以,他們做的東西就是花架子。。。

或許也沒有解答標題的問題,感謝各位犧牲自己的寶貴時間能夠讀到這。我自己也在想,我花時間花精力寫這些東西,既不能商業變現,也不能解決大家問題,我自己的思維也是不停的跳躍。。。

寫到這裡,有一些傷感,因為,我越來越覺得,這有可能是我最後一篇公眾號推文,當然,或許有一天,我也會寫點番外篇或者專門寫給自己喜歡的人的文章。

說起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勸退一些不關心自己的人取關微信公眾號的,當然,我知道,能夠留下的你們是真正關心我的一些人。。。雖然,我並不會很勤快的更新文章。

最後,就這樣吧,我們且走且看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