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屯堡古寨馬官屯

朱元璋 明朝 建築 衛矛 亞魯紫雲 2017-05-06

■作者 胡生國

安順:屯堡古寨馬官屯

馬官屯之春

馬官屯在今西秀區蔡官鎮,全寨現有兩千多人口,四百多戶人家,幅員面積達六平方公里。整個寨子坐落在一長長的緩坡之上,坐西北朝東南。寨前縱橫四里有餘的地壩田壩往寨子緩緩傾斜,低窪之處,是一條向西南蜿蜒而去的小河溝,名小麻溝。東北的上壩水庫和東頭的大路塘之水,流入田間的大溝小溝,滋養著這片寬闊的田壩。

緩坡上的寨子對著緩緩的田壩,視野格外開闊。每逢油菜花開,寨前觀花,金色的花海盡收眼底。田間遠觀寨子,層層疊疊的石板房自西北向東南扇形般打開一目瞭然。寨子正後方不遠,是形狀極其相似的兩座小山,像兩位站著侍奉的金童玉女。而不遠對稱左右的青山嶺和王屯大坡,卻像時刻護衛的武將文丞。

寨東北一里有一方圓半里平面橢圓的小坡叫小山箐,生長著許多粗壯的檬子樹和香樟,鬱鬱蔥蔥的一片景象,遠看彷彿一方珍貴的碧玉硯臺。寨子正前方三裡地的增子坡,有一片密密的苦竹林,石壟牆邊生長著許多野櫻桃、椿菜樹,還有稀少的八月瓜藤盤繞其上。這一片苦竹可是寨里人編鍋圈做甑底的好材料。

馬官屯景觀風水不一般,文化遺產也非常豐富。

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令傅友德為將率三十萬大軍直抵滇黔,清剿盤踞雲南的元樑王把匝剌瓦爾密殘餘勢力。1383年平滇戰事(史稱“太祖平滇”,又稱調北征南)勝利結束,為使黔地長治久安,明王朝在今普定、西秀、平壩一帶實行屯田制度。朱元璋的調北征南,只是大明王朝的一時之計,而後的調北填南才是長久之策。故屯堡村寨有“軍屯”和“民屯”之分,當然“軍屯”先於“民屯”。屯堡村寨多以屯軍的首領姓氏命名,如張官屯、蔡官屯、唐官屯,想必當初馬官屯乃軍屯村寨,且領頭的必是一位馬姓首領。戰爭的殘酷和軍營的流動性關乎屯軍家族之興衰,加之後來的調北填南和家族紛爭,屯堡人的家族血脈並不像和平時期能穩固繁衍。比如馬官屯現今無一戶馬姓人家,倒是村南一里的馬立坡(又稱將軍坡)遺有一明代將軍墓,碑文刻有“明誥封武略將軍”字樣,石碑乃其後人乾隆年間所立。寨前往東的老康凹、老康水井、老康園,這些帶“康”字的地名,來源於歷史上寨裡的康姓望族,歷史上有“康姓有半屯,吳姓只半街”的說法。

說起康家,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據稱古時寨裡的康家本人丁興旺,但族長後來聽信於一道士,說遷了寨前對門坡的祖墳,康家會更加興旺發達,子孫必有將相之人。遷墳之日石棺打開,忽見金光閃耀,一隻金雞飛騰而出,撲稜稜飛到寨東北不遠的小山箐。或由於金雞的沉重,蹬塌了一塊幾百斤的巨石,之後便飛得無影無蹤。康家族長後悔不已,再尋那道士,已不見人。從此康家便衰敗下來,而隨著上世紀六十年代最後一戶康家人遷離,標誌著康姓人在馬官屯的徹底消失。如今被金雞蹬塌的巨石還在,但寨里人都十分忌憚不敢靠近。據說手指稍有觸摸,全身上下會長出紅包,癢痛無比。

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最有效載體。浩浩蕩蕩的漢人大軍湧入黔中這一片蠻夷之地,不僅促進了漢文化在該地的傳播發展,同時也創造了屯堡亞文化,馬官屯是一個縮影。

安營紮寨乃大明屯軍之第一要務。屯堡村寨所在之處雖為山中平地,但終究不及東北及江南平坦肥沃,木材極其匱乏。加之石頭壘砌可使村寨堅如城堡,利用石頭乃其首選。和其他屯堡村寨一樣,馬官屯也成了石頭的工藝博物館:石板當瓦石頭的牆,石頭碾子石頭的磨,石頭擂缽石頭的灶,石頭碓窩石頭的缸,就連大門兩側窗臺下的牆板都用石板拼接。石頭巷道狹窄不足兩米,這是故意為之,可有效阻擋來敵的凶猛進入;臨街的內八字石窗洞寬不足三寸長只一尺,方便內部射殺敵人。馬官屯的院落佈置有特別之處:緊緊相鄰的三合院、四合院大門往往朝向不同的小巷,而其間常有暗道相連。此既利於信息互通,又利於來無影去無蹤的巷道之戰。

寨後不遠有叫營盤的一塊大平地,想必為古時軍營練兵及護寨之所。寨子正後方的小山坡上,至今仍遺有古時石砌圍牆。寨後的野貓洞和與鷂子巖交界處的馬洞,以及寨南約五里的八哥洞,至今遺存有石牆、地道等工事古蹟,插門槓的石碗仍可尋見。

除了村寨原址和工事遺蹟,其他文化古蹟也不少。據花甲以上老人講,寨前叫大門樓的地方原有一石拱寨門。門前二丈有石屏風,上有石虎,寨里人俗稱石貓貓。拱門左前方有叫大月臺的一塊空地。最奇特的是拱門右側的一棵萬年青古樹(植物學稱衛矛),根粗大需一人圍抱,少說也有幾百年歷史。該古樹藤條交錯,盤繞於拱門與石屏風之上,無論春夏秋冬,始終一片枝繁葉茂的景象。每逢正月跳神或春夏納涼之際,藤條上便歪歪斜斜地坐滿孩童。

說起跳神,其起源和明朝重臣劉伯溫大有關係。徵南戰亂初平,朱元璋採納了劉伯溫“古者寓兵於農,有事則戰,無事則耕,暇則講武”的軍事策略,為穩固西南邊陲發揮了巨大作用。“暇則講武”之意,即閒暇時練練拳腳,或刀或槍,或劍或棍。且大明朝重視屯軍的思想教育,把諸如宋朝楊家將等忠義史料灌輸於屯守軍民。這就是屯堡地戲的雛形。

馬官屯跳的地戲是《三下河東》。每逢大年正月初或五黃六月之後,寨裡較寬的空地上會一圈圈圍上長板凳。午後時分,男人們穿上花花綠綠的長裙,頭戴彩色臉子,面蒙青紗,揮舞大刀長矛對打廝殺。鑼鼓乒乓震天,彷彿又回到那金戈鐵馬的激盪歲月……

白天看跳神,晚上聽唱書。馬官屯的唱本有《楊家將》、《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等。晚飯後一窩老者約坐一起,圍著爐火,燒上一壺濃茶,皮盤裡盛上葵花花生,整齊地擺上一排皮煙。煙霧繚繞之中,沒有樂器伴奏,抑揚頓挫的音調,對偶成句的唱詞,歷史英雄的豪情故事娓娓道來……

說起唱書,不得不提屯堡山歌。正月初一到初五這幾天,除了看跳神,寨里人也會結伴去東頭的大山溝裡聽唱山歌。這大山溝就在相鄰的鷂子巖村旁,不屬於馬官屯地界。成千上萬的屯堡人匯聚到此,場面甚是熱鬧。馬路上,草叢裡,半山腰的岩石上,到處是人。俗話說“山歌無本,全靠嘴狠”,屯堡山歌不似唱書拘泥於唱本的對偶歌詞,全靠唱者的靈活發揮。歌詞樸實有趣,大多內容是男女打情罵俏嬉笑嗔怪。

寨西南苗水井旁有塊叫小月臺的開闊空地,旁原立有功德石碑一塊,上刻有出錢出糧修路的戶主名單。據說他人騎馬過寨,石碑前須下馬而行以表尊敬。寨南離小月臺不到一里,有一口古井叫大水井,泉水清澈見底甘甜無比。無論春夏秋冬,方形的井口中總有一股碗口粗泉水汩汩冒出。南側有一石碾槽,可為寨民碾米磨面,由此可見井水之茂盛。東側原有一文昌閣,至今遺蹟已不可見。

寨東北頭有一座古廟,名興隆寺,聽其名可見古時香火之旺盛。該寺今已無僧尼修行護院,但已成為婦女們修佛做會的活動場所。在屯堡,成婚的婦女大多有朝山拜佛和做會吃齋的習俗。活動之日,婦女們身著盛裝,寬襟大袖,絲頭繫腰,長帕纏頭。頭上的帕子有講究,年輕已婚的婦女為白色,見孫的老婦為黑色。至於未婚女子,可穿長衫但不包頭帕,無寬大下襬的絲頭繫腰,長髮束成馬尾辮。

興隆寺為四合院建築,石木結構石板屋面。上殿原塑有如來佛、觀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大殿左前側原有一丈多高四稜石碑一塊,上有攢尖帽頂。“文革”時期,所有的佛像和石碑均被損毀。就連大殿門前兩側的一對石獅也難逃一劫,獅頭被齊頸打掉。在大殿右前方與右廂相交處,一眼古井仍有涓涓細流。下殿有一園子,內原有參天古柏數株和一棵兩尺直徑的狗鬧子樹。地戲《三下河東》的臉子,至今仍保留在興隆寺的神櫃裡。說到興隆寺,不得不說寨北一里的興隆井,因水面較深藏於地底,不像大水井有方形的剁斧石井口和圍牆,但水質清甜可口。據說過去寨裡有人體弱多病,喝了此水會精神倍增。

寨子正前方一里,在大門樓與增子坡之間有一水塘。水塘雖小,但名字卻很響亮,名大明塘,或源於“大明王朝”之義。小麻溝和大路塘之水在此交匯,古時便有“聚寶盆”之美稱。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漫步在狹長的石頭小巷,迷亂於迷宮般的院落之間,發呆在一口無聲無息的古井面前,昔日的戰鼓硝煙早已隨風逝去。寬襟大袖荷擔匆匆,或忙碌於阡陌縱橫的田間地裡。六百年前的老南京話迴盪在這一片石頭巷子裡,鏗鏘頓挫擲地有聲,訴說著幾百年的屯堡故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