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
"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三河環衛的古村落,保持著當初的地理格局;明清時期的民院民宅,仍在使用的明代石橋,清嘉慶初建造的豪華私家戲樓保存完好;同治年間修築的土寨,地下四通八達的地道,抗擊日寇時還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老街、老道,古井、古樹,石磨、石碾,上馬石、拴馬石……這是國家傳統村落汝州張村展現給遊客的一幀幀畫面,並承載著中華民族勤、智、友、善、孝、悌、禮、義方面的故事。

"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三河環衛的古村落,保持著當初的地理格局;明清時期的民院民宅,仍在使用的明代石橋,清嘉慶初建造的豪華私家戲樓保存完好;同治年間修築的土寨,地下四通八達的地道,抗擊日寇時還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老街、老道,古井、古樹,石磨、石碾,上馬石、拴馬石……這是國家傳統村落汝州張村展現給遊客的一幀幀畫面,並承載著中華民族勤、智、友、善、孝、悌、禮、義方面的故事。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僭越”的鐵須龍頭

三河環一高臺地 張姓移民居成村

臨水的高臺地,一直是先民首選的宜居地。

張村位於市區東北20多公里的嵩箕山南麓,地處丘陵和平原的交會處,三條河流在此交匯,形成衝集形的高臺地。西河發源於大、小尖鍋頂之間的匯水溝,流經村北西折再南行。東河發源於叫牛頭溝的兩山之間,從村東南流與南河交匯。南河則發源於村東北紫雲山西側的匯水溝中,西南行至村裡的高臺地沿村南西行。三河之水在村西南匯成一河,向西注入汝河支流黃澗河。

明洪武年間,來自山西的張姓移民被分配到這一帶擇地墾荒。當家人看中了這塊水豐土肥的寶地,特別是那棵可以棲身的酸棗樹。據傳,這棵酸棗樹高丈五有餘,主幹一人多高,樹圍兩個成人合抱。主幹盡處向四周長出多個分枝,分枝連在一起,形成近圓形的平面,可容納三個四人的牌場。夏秋樹葉遮天蔽日,小雨全被樹葉截留。後來棗樹老死,人們把它連根挖出,留下了一畝多的大坑,成為村民洗衣的水塘,20世紀80年代還在使用。

張村的張姓始祖,就把行裝卸在酸棗樹旁安身,在樹東蓋房,開始了全新的生活。隨著人口的增多,漸漸形成了一個村落,他們就把這個新村叫酸棗張,一來感謝這棵樹曾為先祖擋雨遮日的恩德,二來區別其他張姓的村落。其實這棵酸棗樹本身就是張村的標誌,符合中國地名命名的習俗。

"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三河環衛的古村落,保持著當初的地理格局;明清時期的民院民宅,仍在使用的明代石橋,清嘉慶初建造的豪華私家戲樓保存完好;同治年間修築的土寨,地下四通八達的地道,抗擊日寇時還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老街、老道,古井、古樹,石磨、石碾,上馬石、拴馬石……這是國家傳統村落汝州張村展現給遊客的一幀幀畫面,並承載著中華民族勤、智、友、善、孝、悌、禮、義方面的故事。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僭越”的鐵須龍頭

三河環一高臺地 張姓移民居成村

臨水的高臺地,一直是先民首選的宜居地。

張村位於市區東北20多公里的嵩箕山南麓,地處丘陵和平原的交會處,三條河流在此交匯,形成衝集形的高臺地。西河發源於大、小尖鍋頂之間的匯水溝,流經村北西折再南行。東河發源於叫牛頭溝的兩山之間,從村東南流與南河交匯。南河則發源於村東北紫雲山西側的匯水溝中,西南行至村裡的高臺地沿村南西行。三河之水在村西南匯成一河,向西注入汝河支流黃澗河。

明洪武年間,來自山西的張姓移民被分配到這一帶擇地墾荒。當家人看中了這塊水豐土肥的寶地,特別是那棵可以棲身的酸棗樹。據傳,這棵酸棗樹高丈五有餘,主幹一人多高,樹圍兩個成人合抱。主幹盡處向四周長出多個分枝,分枝連在一起,形成近圓形的平面,可容納三個四人的牌場。夏秋樹葉遮天蔽日,小雨全被樹葉截留。後來棗樹老死,人們把它連根挖出,留下了一畝多的大坑,成為村民洗衣的水塘,20世紀80年代還在使用。

張村的張姓始祖,就把行裝卸在酸棗樹旁安身,在樹東蓋房,開始了全新的生活。隨著人口的增多,漸漸形成了一個村落,他們就把這個新村叫酸棗張,一來感謝這棵樹曾為先祖擋雨遮日的恩德,二來區別其他張姓的村落。其實這棵酸棗樹本身就是張村的標誌,符合中國地名命名的習俗。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明代石橋(北橋)

三座明代石拱橋 記寫先輩智和勞

張村有三座明代單孔拱橋,全部用當地石材構成,數百年的大水沖刷,仍橫跨在河道上。橋面石頭上深深的車轍印,是石橋方便行人留下的碑記。

北方的河多為季節河,汛期常常是溝滿河平。環衛張村的三條河發源於北部的深山,無數的匯水坡集成的雨水給村民帶來豐衣足食的同時,也為村民出行和生產帶來了麻煩。為解決出行和生產難題,村民集資先後修築了三座堅固的石橋,因為沒有留下名字,村民按方位稱其為北橋、東橋和南橋。

三橋的橋墩均用巨石和糯米漿建造,橋拱的正中朝下置有“斬龍劍”,橋的兩側有護欄。橋兩側拱頂的正中在來流和去流方向分別置有石刻龍頭和龍尾。三座橋均按明代規制和民俗建造,記寫著村民的富足和文智。

南橋因地處通往禹州的古道上,建造較為豪華,除修有雕刻精美的護欄外,橋兩邊還豎有兩對高大的石獅。張村人想把最美的一面展現給路人。這個橋2003年公佈為汝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定名為張村張氏橋,也算是對張氏先人的敬重。

"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三河環衛的古村落,保持著當初的地理格局;明清時期的民院民宅,仍在使用的明代石橋,清嘉慶初建造的豪華私家戲樓保存完好;同治年間修築的土寨,地下四通八達的地道,抗擊日寇時還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老街、老道,古井、古樹,石磨、石碾,上馬石、拴馬石……這是國家傳統村落汝州張村展現給遊客的一幀幀畫面,並承載著中華民族勤、智、友、善、孝、悌、禮、義方面的故事。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僭越”的鐵須龍頭

三河環一高臺地 張姓移民居成村

臨水的高臺地,一直是先民首選的宜居地。

張村位於市區東北20多公里的嵩箕山南麓,地處丘陵和平原的交會處,三條河流在此交匯,形成衝集形的高臺地。西河發源於大、小尖鍋頂之間的匯水溝,流經村北西折再南行。東河發源於叫牛頭溝的兩山之間,從村東南流與南河交匯。南河則發源於村東北紫雲山西側的匯水溝中,西南行至村裡的高臺地沿村南西行。三河之水在村西南匯成一河,向西注入汝河支流黃澗河。

明洪武年間,來自山西的張姓移民被分配到這一帶擇地墾荒。當家人看中了這塊水豐土肥的寶地,特別是那棵可以棲身的酸棗樹。據傳,這棵酸棗樹高丈五有餘,主幹一人多高,樹圍兩個成人合抱。主幹盡處向四周長出多個分枝,分枝連在一起,形成近圓形的平面,可容納三個四人的牌場。夏秋樹葉遮天蔽日,小雨全被樹葉截留。後來棗樹老死,人們把它連根挖出,留下了一畝多的大坑,成為村民洗衣的水塘,20世紀80年代還在使用。

張村的張姓始祖,就把行裝卸在酸棗樹旁安身,在樹東蓋房,開始了全新的生活。隨著人口的增多,漸漸形成了一個村落,他們就把這個新村叫酸棗張,一來感謝這棵樹曾為先祖擋雨遮日的恩德,二來區別其他張姓的村落。其實這棵酸棗樹本身就是張村的標誌,符合中國地名命名的習俗。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明代石橋(北橋)

三座明代石拱橋 記寫先輩智和勞

張村有三座明代單孔拱橋,全部用當地石材構成,數百年的大水沖刷,仍橫跨在河道上。橋面石頭上深深的車轍印,是石橋方便行人留下的碑記。

北方的河多為季節河,汛期常常是溝滿河平。環衛張村的三條河發源於北部的深山,無數的匯水坡集成的雨水給村民帶來豐衣足食的同時,也為村民出行和生產帶來了麻煩。為解決出行和生產難題,村民集資先後修築了三座堅固的石橋,因為沒有留下名字,村民按方位稱其為北橋、東橋和南橋。

三橋的橋墩均用巨石和糯米漿建造,橋拱的正中朝下置有“斬龍劍”,橋的兩側有護欄。橋兩側拱頂的正中在來流和去流方向分別置有石刻龍頭和龍尾。三座橋均按明代規制和民俗建造,記寫著村民的富足和文智。

南橋因地處通往禹州的古道上,建造較為豪華,除修有雕刻精美的護欄外,橋兩邊還豎有兩對高大的石獅。張村人想把最美的一面展現給路人。這個橋2003年公佈為汝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定名為張村張氏橋,也算是對張氏先人的敬重。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牌坊前的石獅

張宅五處四合院 光宗耀祖傳後人

河南人自古勤勞節儉,把積蓄用於建房,來光宗耀祖和傳留後人。

張家到張慎修這一代步入輝煌。乾隆年間,張慎修通過納捐取得貢生資格,進入國子監學習,官至浙江寧波府經歷司經歷,掌理往來文移之事。慎修生四子元章、漢章、俊章和錦章。張家發達後,將舊房拆去,先後建成五處相連的宅院。

五處宅院東西相鄰,坐北向南,結構相同,均為四進四方院,每處東西寬約12.5米,南北長約65米,主建築在一條直線上,分別為大門、大客廳、二客廳和後樓,後樓後為馬院。整個建築群佔地5000多平方米,有樓、房200餘間。

五處宅院解放後分給了不同姓氏的村民所有,除部分危房改造成現代建築外,均保留有大部分原來的建築,仍為遠近罕見的超大古建群。

五處宅院居中為主院,建造規格和質量也最高,除臨街的門樓和一進內的廂房改建處,其他建築基本保持歷史原貌。現存的大客廳建築獨特,叫“明三暗九”,即外面看是三間建築,但室內有九根一圍粗的豎柱支撐,實佔九間的面積。朝南的一面沒有牆,由檻框和格子門、檻窗、雕花裙板組成,明清工匠在雕刻方面的高超技術在這裡定格,讓人驚歎不已。房頂上有五脊六獸,六獸的龍鬚是鐵須。據說這些規制只有進士以上身份的家庭才可以享用。

據傳此房建成後受到別人的嫉恨,一紙“僭越”的狀子將其直接告到開封府。當張家正為此事四處打點說情的時候,張慎修的孫子張鬆茂考中了進士,此事才不了了之。

張家還先後在紙坊街、長阜街、吳窪等地購買上千畝地產,在城區購置20多間店鋪。有一門移到縣城附近的吳家村,蓋起了豪華的宅院,成為該村最富有的人家。

現村部佔用的一處院落,為慎修六世孫張保錄所有,為保存最完好的一處院落。

"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三河環衛的古村落,保持著當初的地理格局;明清時期的民院民宅,仍在使用的明代石橋,清嘉慶初建造的豪華私家戲樓保存完好;同治年間修築的土寨,地下四通八達的地道,抗擊日寇時還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老街、老道,古井、古樹,石磨、石碾,上馬石、拴馬石……這是國家傳統村落汝州張村展現給遊客的一幀幀畫面,並承載著中華民族勤、智、友、善、孝、悌、禮、義方面的故事。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僭越”的鐵須龍頭

三河環一高臺地 張姓移民居成村

臨水的高臺地,一直是先民首選的宜居地。

張村位於市區東北20多公里的嵩箕山南麓,地處丘陵和平原的交會處,三條河流在此交匯,形成衝集形的高臺地。西河發源於大、小尖鍋頂之間的匯水溝,流經村北西折再南行。東河發源於叫牛頭溝的兩山之間,從村東南流與南河交匯。南河則發源於村東北紫雲山西側的匯水溝中,西南行至村裡的高臺地沿村南西行。三河之水在村西南匯成一河,向西注入汝河支流黃澗河。

明洪武年間,來自山西的張姓移民被分配到這一帶擇地墾荒。當家人看中了這塊水豐土肥的寶地,特別是那棵可以棲身的酸棗樹。據傳,這棵酸棗樹高丈五有餘,主幹一人多高,樹圍兩個成人合抱。主幹盡處向四周長出多個分枝,分枝連在一起,形成近圓形的平面,可容納三個四人的牌場。夏秋樹葉遮天蔽日,小雨全被樹葉截留。後來棗樹老死,人們把它連根挖出,留下了一畝多的大坑,成為村民洗衣的水塘,20世紀80年代還在使用。

張村的張姓始祖,就把行裝卸在酸棗樹旁安身,在樹東蓋房,開始了全新的生活。隨著人口的增多,漸漸形成了一個村落,他們就把這個新村叫酸棗張,一來感謝這棵樹曾為先祖擋雨遮日的恩德,二來區別其他張姓的村落。其實這棵酸棗樹本身就是張村的標誌,符合中國地名命名的習俗。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明代石橋(北橋)

三座明代石拱橋 記寫先輩智和勞

張村有三座明代單孔拱橋,全部用當地石材構成,數百年的大水沖刷,仍橫跨在河道上。橋面石頭上深深的車轍印,是石橋方便行人留下的碑記。

北方的河多為季節河,汛期常常是溝滿河平。環衛張村的三條河發源於北部的深山,無數的匯水坡集成的雨水給村民帶來豐衣足食的同時,也為村民出行和生產帶來了麻煩。為解決出行和生產難題,村民集資先後修築了三座堅固的石橋,因為沒有留下名字,村民按方位稱其為北橋、東橋和南橋。

三橋的橋墩均用巨石和糯米漿建造,橋拱的正中朝下置有“斬龍劍”,橋的兩側有護欄。橋兩側拱頂的正中在來流和去流方向分別置有石刻龍頭和龍尾。三座橋均按明代規制和民俗建造,記寫著村民的富足和文智。

南橋因地處通往禹州的古道上,建造較為豪華,除修有雕刻精美的護欄外,橋兩邊還豎有兩對高大的石獅。張村人想把最美的一面展現給路人。這個橋2003年公佈為汝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定名為張村張氏橋,也算是對張氏先人的敬重。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牌坊前的石獅

張宅五處四合院 光宗耀祖傳後人

河南人自古勤勞節儉,把積蓄用於建房,來光宗耀祖和傳留後人。

張家到張慎修這一代步入輝煌。乾隆年間,張慎修通過納捐取得貢生資格,進入國子監學習,官至浙江寧波府經歷司經歷,掌理往來文移之事。慎修生四子元章、漢章、俊章和錦章。張家發達後,將舊房拆去,先後建成五處相連的宅院。

五處宅院東西相鄰,坐北向南,結構相同,均為四進四方院,每處東西寬約12.5米,南北長約65米,主建築在一條直線上,分別為大門、大客廳、二客廳和後樓,後樓後為馬院。整個建築群佔地5000多平方米,有樓、房200餘間。

五處宅院解放後分給了不同姓氏的村民所有,除部分危房改造成現代建築外,均保留有大部分原來的建築,仍為遠近罕見的超大古建群。

五處宅院居中為主院,建造規格和質量也最高,除臨街的門樓和一進內的廂房改建處,其他建築基本保持歷史原貌。現存的大客廳建築獨特,叫“明三暗九”,即外面看是三間建築,但室內有九根一圍粗的豎柱支撐,實佔九間的面積。朝南的一面沒有牆,由檻框和格子門、檻窗、雕花裙板組成,明清工匠在雕刻方面的高超技術在這裡定格,讓人驚歎不已。房頂上有五脊六獸,六獸的龍鬚是鐵須。據說這些規制只有進士以上身份的家庭才可以享用。

據傳此房建成後受到別人的嫉恨,一紙“僭越”的狀子將其直接告到開封府。當張家正為此事四處打點說情的時候,張慎修的孫子張鬆茂考中了進士,此事才不了了之。

張家還先後在紙坊街、長阜街、吳窪等地購買上千畝地產,在城區購置20多間店鋪。有一門移到縣城附近的吳家村,蓋起了豪華的宅院,成為該村最富有的人家。

現村部佔用的一處院落,為慎修六世孫張保錄所有,為保存最完好的一處院落。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栓馬石

張家母子愛戲曲 蓋處戲院娛鄉鄰

張村保存一完好的清代戲樓,建於嘉慶初年,面闊5間,進深10米,坐南面北。臺前上部護板垂飾雕刻精美,房頂箱脊垂脊保存完整,屋頂因做工精細至今不漏雨,可謂古代建築的一個傑作。是我市現存規模最大、最豪華,也是最完整的戲樓。

張慎修的妻子焦氏是個戲迷,小兒子張錦章受母親的影響也喜歡看戲,又娶了一個志同道合的戲迷妻子劉氏。張氏喜歡和小兒子錦章住在一起,自然受到父親財力的偏向。錦章在外有生意,財路廣,是遠近聞名的能說會道之人。民傳他用能說會道的嘴和用不完的錢沒有擺不平的事。

張錦章是個孝子,父親去世後怕母親孤獨,以建個戲院服務鄉鄰為由徵求母親的意見,愛積德行善的母親非常高興,妻子自然是雙手贊成。

錦章愛講排場,走訪北方几個省選擇戲院樣式,製成圖後找最好的工匠施工。戲院分戲樓、廣場和左、右、後三個觀戲樓。觀戲樓為年老人和鄉紳觀看,年輕人、孩子和外來的看客只能站在廣場看戲。錦章夫妻因愛好不同,各供養一個劇團。由於村劇團高手眾多,影響力大,常出外演出,有些時候還可自負盈虧,所以能長期保持著旺盛的活力。

張村劇團影響了村裡的許多戲迷愛好者,村裡也走出了多個演員,還出現了寫戲的作家。今年81歲的張海昆,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寄料曲劇團團長,渭南、長葛、禹州等曲劇團導演,撰寫有《李豁子勸學》《上訪戶住監》等現代劇本。他保存有諸多過去的老劇本,曾一次捐獻給市檔案局100多冊。

張村也是曲劇的發源地之一。

"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三河環衛的古村落,保持著當初的地理格局;明清時期的民院民宅,仍在使用的明代石橋,清嘉慶初建造的豪華私家戲樓保存完好;同治年間修築的土寨,地下四通八達的地道,抗擊日寇時還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老街、老道,古井、古樹,石磨、石碾,上馬石、拴馬石……這是國家傳統村落汝州張村展現給遊客的一幀幀畫面,並承載著中華民族勤、智、友、善、孝、悌、禮、義方面的故事。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僭越”的鐵須龍頭

三河環一高臺地 張姓移民居成村

臨水的高臺地,一直是先民首選的宜居地。

張村位於市區東北20多公里的嵩箕山南麓,地處丘陵和平原的交會處,三條河流在此交匯,形成衝集形的高臺地。西河發源於大、小尖鍋頂之間的匯水溝,流經村北西折再南行。東河發源於叫牛頭溝的兩山之間,從村東南流與南河交匯。南河則發源於村東北紫雲山西側的匯水溝中,西南行至村裡的高臺地沿村南西行。三河之水在村西南匯成一河,向西注入汝河支流黃澗河。

明洪武年間,來自山西的張姓移民被分配到這一帶擇地墾荒。當家人看中了這塊水豐土肥的寶地,特別是那棵可以棲身的酸棗樹。據傳,這棵酸棗樹高丈五有餘,主幹一人多高,樹圍兩個成人合抱。主幹盡處向四周長出多個分枝,分枝連在一起,形成近圓形的平面,可容納三個四人的牌場。夏秋樹葉遮天蔽日,小雨全被樹葉截留。後來棗樹老死,人們把它連根挖出,留下了一畝多的大坑,成為村民洗衣的水塘,20世紀80年代還在使用。

張村的張姓始祖,就把行裝卸在酸棗樹旁安身,在樹東蓋房,開始了全新的生活。隨著人口的增多,漸漸形成了一個村落,他們就把這個新村叫酸棗張,一來感謝這棵樹曾為先祖擋雨遮日的恩德,二來區別其他張姓的村落。其實這棵酸棗樹本身就是張村的標誌,符合中國地名命名的習俗。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明代石橋(北橋)

三座明代石拱橋 記寫先輩智和勞

張村有三座明代單孔拱橋,全部用當地石材構成,數百年的大水沖刷,仍橫跨在河道上。橋面石頭上深深的車轍印,是石橋方便行人留下的碑記。

北方的河多為季節河,汛期常常是溝滿河平。環衛張村的三條河發源於北部的深山,無數的匯水坡集成的雨水給村民帶來豐衣足食的同時,也為村民出行和生產帶來了麻煩。為解決出行和生產難題,村民集資先後修築了三座堅固的石橋,因為沒有留下名字,村民按方位稱其為北橋、東橋和南橋。

三橋的橋墩均用巨石和糯米漿建造,橋拱的正中朝下置有“斬龍劍”,橋的兩側有護欄。橋兩側拱頂的正中在來流和去流方向分別置有石刻龍頭和龍尾。三座橋均按明代規制和民俗建造,記寫著村民的富足和文智。

南橋因地處通往禹州的古道上,建造較為豪華,除修有雕刻精美的護欄外,橋兩邊還豎有兩對高大的石獅。張村人想把最美的一面展現給路人。這個橋2003年公佈為汝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定名為張村張氏橋,也算是對張氏先人的敬重。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牌坊前的石獅

張宅五處四合院 光宗耀祖傳後人

河南人自古勤勞節儉,把積蓄用於建房,來光宗耀祖和傳留後人。

張家到張慎修這一代步入輝煌。乾隆年間,張慎修通過納捐取得貢生資格,進入國子監學習,官至浙江寧波府經歷司經歷,掌理往來文移之事。慎修生四子元章、漢章、俊章和錦章。張家發達後,將舊房拆去,先後建成五處相連的宅院。

五處宅院東西相鄰,坐北向南,結構相同,均為四進四方院,每處東西寬約12.5米,南北長約65米,主建築在一條直線上,分別為大門、大客廳、二客廳和後樓,後樓後為馬院。整個建築群佔地5000多平方米,有樓、房200餘間。

五處宅院解放後分給了不同姓氏的村民所有,除部分危房改造成現代建築外,均保留有大部分原來的建築,仍為遠近罕見的超大古建群。

五處宅院居中為主院,建造規格和質量也最高,除臨街的門樓和一進內的廂房改建處,其他建築基本保持歷史原貌。現存的大客廳建築獨特,叫“明三暗九”,即外面看是三間建築,但室內有九根一圍粗的豎柱支撐,實佔九間的面積。朝南的一面沒有牆,由檻框和格子門、檻窗、雕花裙板組成,明清工匠在雕刻方面的高超技術在這裡定格,讓人驚歎不已。房頂上有五脊六獸,六獸的龍鬚是鐵須。據說這些規制只有進士以上身份的家庭才可以享用。

據傳此房建成後受到別人的嫉恨,一紙“僭越”的狀子將其直接告到開封府。當張家正為此事四處打點說情的時候,張慎修的孫子張鬆茂考中了進士,此事才不了了之。

張家還先後在紙坊街、長阜街、吳窪等地購買上千畝地產,在城區購置20多間店鋪。有一門移到縣城附近的吳家村,蓋起了豪華的宅院,成為該村最富有的人家。

現村部佔用的一處院落,為慎修六世孫張保錄所有,為保存最完好的一處院落。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栓馬石

張家母子愛戲曲 蓋處戲院娛鄉鄰

張村保存一完好的清代戲樓,建於嘉慶初年,面闊5間,進深10米,坐南面北。臺前上部護板垂飾雕刻精美,房頂箱脊垂脊保存完整,屋頂因做工精細至今不漏雨,可謂古代建築的一個傑作。是我市現存規模最大、最豪華,也是最完整的戲樓。

張慎修的妻子焦氏是個戲迷,小兒子張錦章受母親的影響也喜歡看戲,又娶了一個志同道合的戲迷妻子劉氏。張氏喜歡和小兒子錦章住在一起,自然受到父親財力的偏向。錦章在外有生意,財路廣,是遠近聞名的能說會道之人。民傳他用能說會道的嘴和用不完的錢沒有擺不平的事。

張錦章是個孝子,父親去世後怕母親孤獨,以建個戲院服務鄉鄰為由徵求母親的意見,愛積德行善的母親非常高興,妻子自然是雙手贊成。

錦章愛講排場,走訪北方几個省選擇戲院樣式,製成圖後找最好的工匠施工。戲院分戲樓、廣場和左、右、後三個觀戲樓。觀戲樓為年老人和鄉紳觀看,年輕人、孩子和外來的看客只能站在廣場看戲。錦章夫妻因愛好不同,各供養一個劇團。由於村劇團高手眾多,影響力大,常出外演出,有些時候還可自負盈虧,所以能長期保持著旺盛的活力。

張村劇團影響了村裡的許多戲迷愛好者,村裡也走出了多個演員,還出現了寫戲的作家。今年81歲的張海昆,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寄料曲劇團團長,渭南、長葛、禹州等曲劇團導演,撰寫有《李豁子勸學》《上訪戶住監》等現代劇本。他保存有諸多過去的老劇本,曾一次捐獻給市檔案局100多冊。

張村也是曲劇的發源地之一。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綠樹掩映建築群

築寨挖洞防匪患 軍民聯手抗日頑

清同治年間,在張家帶動下,全村出資築起了張村寨。張村寨是土寨,環村的河成了天然的寨壕。

張村人見多識廣,在築寨時挖了逃命的地道,以備寨被攻破後應急。據老年人講地道總長約3公里,設有60個出口。出口多與家裡的水井、紅薯窖和院內、室內的隱祕處相連,有多個出口通往村外的溝裡。地道分上、中、下三層,縱橫交織,陷阱、疑道、暗堡密佈,如迷宮般。地道內還備有起居室、廚房、儲藏室。

民國時期土匪作亂,張村人將老寨和地道加固完善,增加了不少防禦功能。

1944年5月,日軍發動了中原戰役,國民黨軍抵抗失敗後撤離,日軍佔領了汝州城,組建偽政權管理汝州。日偽在一些村鎮和交通要道設立據點,禍害一方百姓,防範和阻擊八路軍皮定均、徐子榮支隊大峪抗日根據地的擴大。

張村和相鄰的焦村、李樓等村的地方武裝,在焦村焦道生的領導下組織聯保聯防,並收留了國民黨一個失散的特務營,實力大增。八路軍派人與焦道生聯繫後,焦道生視八路軍為友軍,並在糧食彈藥等方面對八路軍以支持,對八路軍到敵佔區開展工作提供方便。

日軍看中了汝東這股勢力,多次派人許以高官以招降焦道生,均被焦道生拒絕。焦道生不降,並影響多個地方武裝觀望。日軍更害怕焦道生與八路軍結成聯盟對日軍構成威脅,決定對焦村和張村進行偷襲,以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

1945年農曆二月初一晚,日軍調集登封、禹縣、郟縣和汝州四縣的日偽軍,決定在天亮後圍剿焦村和張村。

據已故老幹部任丙寅老人生前回憶,八路軍發現登封方面的日軍有異動,懷疑敵人在汝州有行動,就事先通知焦道生做好準備。初二早上,守候一夜的軍民正慶幸平安無事,遠處聽到了槍聲,是大峪根據地的八路軍阻擊登封方面來敵傳來的。村民也發現了埋伏在村西的一小股敵軍,雙方開始交火。

戰鬥從早上進行到下午5點,軍民邊打邊退,安全撤入村內,並從地道撤到山裡。日軍佔領了空寨後,燒燬了幾座草房後撤離。

張村人敬重先人的勞動,對村裡的古井、古樹,牆上的拴馬石,不用的石磨、石碾給予了保護。村裡的三座石坊“文革”期間被推倒修建了石橋,石坊前的獅子則推進了溝裡。如今獅子被村民找回,豎在了村裡的橋頭。築在橋上的石坊部件,精美部分全部朝外,仍可展現當初的風采。

張村的文化底蘊非常厚重,大戶人家迎新的禮儀“大奉盅”已批准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村裡的石刻技術也很有名,已成為農民致富的一項產業。

來源:汝州好生活

"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三河環衛的古村落,保持著當初的地理格局;明清時期的民院民宅,仍在使用的明代石橋,清嘉慶初建造的豪華私家戲樓保存完好;同治年間修築的土寨,地下四通八達的地道,抗擊日寇時還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老街、老道,古井、古樹,石磨、石碾,上馬石、拴馬石……這是國家傳統村落汝州張村展現給遊客的一幀幀畫面,並承載著中華民族勤、智、友、善、孝、悌、禮、義方面的故事。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僭越”的鐵須龍頭

三河環一高臺地 張姓移民居成村

臨水的高臺地,一直是先民首選的宜居地。

張村位於市區東北20多公里的嵩箕山南麓,地處丘陵和平原的交會處,三條河流在此交匯,形成衝集形的高臺地。西河發源於大、小尖鍋頂之間的匯水溝,流經村北西折再南行。東河發源於叫牛頭溝的兩山之間,從村東南流與南河交匯。南河則發源於村東北紫雲山西側的匯水溝中,西南行至村裡的高臺地沿村南西行。三河之水在村西南匯成一河,向西注入汝河支流黃澗河。

明洪武年間,來自山西的張姓移民被分配到這一帶擇地墾荒。當家人看中了這塊水豐土肥的寶地,特別是那棵可以棲身的酸棗樹。據傳,這棵酸棗樹高丈五有餘,主幹一人多高,樹圍兩個成人合抱。主幹盡處向四周長出多個分枝,分枝連在一起,形成近圓形的平面,可容納三個四人的牌場。夏秋樹葉遮天蔽日,小雨全被樹葉截留。後來棗樹老死,人們把它連根挖出,留下了一畝多的大坑,成為村民洗衣的水塘,20世紀80年代還在使用。

張村的張姓始祖,就把行裝卸在酸棗樹旁安身,在樹東蓋房,開始了全新的生活。隨著人口的增多,漸漸形成了一個村落,他們就把這個新村叫酸棗張,一來感謝這棵樹曾為先祖擋雨遮日的恩德,二來區別其他張姓的村落。其實這棵酸棗樹本身就是張村的標誌,符合中國地名命名的習俗。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明代石橋(北橋)

三座明代石拱橋 記寫先輩智和勞

張村有三座明代單孔拱橋,全部用當地石材構成,數百年的大水沖刷,仍橫跨在河道上。橋面石頭上深深的車轍印,是石橋方便行人留下的碑記。

北方的河多為季節河,汛期常常是溝滿河平。環衛張村的三條河發源於北部的深山,無數的匯水坡集成的雨水給村民帶來豐衣足食的同時,也為村民出行和生產帶來了麻煩。為解決出行和生產難題,村民集資先後修築了三座堅固的石橋,因為沒有留下名字,村民按方位稱其為北橋、東橋和南橋。

三橋的橋墩均用巨石和糯米漿建造,橋拱的正中朝下置有“斬龍劍”,橋的兩側有護欄。橋兩側拱頂的正中在來流和去流方向分別置有石刻龍頭和龍尾。三座橋均按明代規制和民俗建造,記寫著村民的富足和文智。

南橋因地處通往禹州的古道上,建造較為豪華,除修有雕刻精美的護欄外,橋兩邊還豎有兩對高大的石獅。張村人想把最美的一面展現給路人。這個橋2003年公佈為汝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定名為張村張氏橋,也算是對張氏先人的敬重。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牌坊前的石獅

張宅五處四合院 光宗耀祖傳後人

河南人自古勤勞節儉,把積蓄用於建房,來光宗耀祖和傳留後人。

張家到張慎修這一代步入輝煌。乾隆年間,張慎修通過納捐取得貢生資格,進入國子監學習,官至浙江寧波府經歷司經歷,掌理往來文移之事。慎修生四子元章、漢章、俊章和錦章。張家發達後,將舊房拆去,先後建成五處相連的宅院。

五處宅院東西相鄰,坐北向南,結構相同,均為四進四方院,每處東西寬約12.5米,南北長約65米,主建築在一條直線上,分別為大門、大客廳、二客廳和後樓,後樓後為馬院。整個建築群佔地5000多平方米,有樓、房200餘間。

五處宅院解放後分給了不同姓氏的村民所有,除部分危房改造成現代建築外,均保留有大部分原來的建築,仍為遠近罕見的超大古建群。

五處宅院居中為主院,建造規格和質量也最高,除臨街的門樓和一進內的廂房改建處,其他建築基本保持歷史原貌。現存的大客廳建築獨特,叫“明三暗九”,即外面看是三間建築,但室內有九根一圍粗的豎柱支撐,實佔九間的面積。朝南的一面沒有牆,由檻框和格子門、檻窗、雕花裙板組成,明清工匠在雕刻方面的高超技術在這裡定格,讓人驚歎不已。房頂上有五脊六獸,六獸的龍鬚是鐵須。據說這些規制只有進士以上身份的家庭才可以享用。

據傳此房建成後受到別人的嫉恨,一紙“僭越”的狀子將其直接告到開封府。當張家正為此事四處打點說情的時候,張慎修的孫子張鬆茂考中了進士,此事才不了了之。

張家還先後在紙坊街、長阜街、吳窪等地購買上千畝地產,在城區購置20多間店鋪。有一門移到縣城附近的吳家村,蓋起了豪華的宅院,成為該村最富有的人家。

現村部佔用的一處院落,為慎修六世孫張保錄所有,為保存最完好的一處院落。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栓馬石

張家母子愛戲曲 蓋處戲院娛鄉鄰

張村保存一完好的清代戲樓,建於嘉慶初年,面闊5間,進深10米,坐南面北。臺前上部護板垂飾雕刻精美,房頂箱脊垂脊保存完整,屋頂因做工精細至今不漏雨,可謂古代建築的一個傑作。是我市現存規模最大、最豪華,也是最完整的戲樓。

張慎修的妻子焦氏是個戲迷,小兒子張錦章受母親的影響也喜歡看戲,又娶了一個志同道合的戲迷妻子劉氏。張氏喜歡和小兒子錦章住在一起,自然受到父親財力的偏向。錦章在外有生意,財路廣,是遠近聞名的能說會道之人。民傳他用能說會道的嘴和用不完的錢沒有擺不平的事。

張錦章是個孝子,父親去世後怕母親孤獨,以建個戲院服務鄉鄰為由徵求母親的意見,愛積德行善的母親非常高興,妻子自然是雙手贊成。

錦章愛講排場,走訪北方几個省選擇戲院樣式,製成圖後找最好的工匠施工。戲院分戲樓、廣場和左、右、後三個觀戲樓。觀戲樓為年老人和鄉紳觀看,年輕人、孩子和外來的看客只能站在廣場看戲。錦章夫妻因愛好不同,各供養一個劇團。由於村劇團高手眾多,影響力大,常出外演出,有些時候還可自負盈虧,所以能長期保持著旺盛的活力。

張村劇團影響了村裡的許多戲迷愛好者,村裡也走出了多個演員,還出現了寫戲的作家。今年81歲的張海昆,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寄料曲劇團團長,渭南、長葛、禹州等曲劇團導演,撰寫有《李豁子勸學》《上訪戶住監》等現代劇本。他保存有諸多過去的老劇本,曾一次捐獻給市檔案局100多冊。

張村也是曲劇的發源地之一。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綠樹掩映建築群

築寨挖洞防匪患 軍民聯手抗日頑

清同治年間,在張家帶動下,全村出資築起了張村寨。張村寨是土寨,環村的河成了天然的寨壕。

張村人見多識廣,在築寨時挖了逃命的地道,以備寨被攻破後應急。據老年人講地道總長約3公里,設有60個出口。出口多與家裡的水井、紅薯窖和院內、室內的隱祕處相連,有多個出口通往村外的溝裡。地道分上、中、下三層,縱橫交織,陷阱、疑道、暗堡密佈,如迷宮般。地道內還備有起居室、廚房、儲藏室。

民國時期土匪作亂,張村人將老寨和地道加固完善,增加了不少防禦功能。

1944年5月,日軍發動了中原戰役,國民黨軍抵抗失敗後撤離,日軍佔領了汝州城,組建偽政權管理汝州。日偽在一些村鎮和交通要道設立據點,禍害一方百姓,防範和阻擊八路軍皮定均、徐子榮支隊大峪抗日根據地的擴大。

張村和相鄰的焦村、李樓等村的地方武裝,在焦村焦道生的領導下組織聯保聯防,並收留了國民黨一個失散的特務營,實力大增。八路軍派人與焦道生聯繫後,焦道生視八路軍為友軍,並在糧食彈藥等方面對八路軍以支持,對八路軍到敵佔區開展工作提供方便。

日軍看中了汝東這股勢力,多次派人許以高官以招降焦道生,均被焦道生拒絕。焦道生不降,並影響多個地方武裝觀望。日軍更害怕焦道生與八路軍結成聯盟對日軍構成威脅,決定對焦村和張村進行偷襲,以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

1945年農曆二月初一晚,日軍調集登封、禹縣、郟縣和汝州四縣的日偽軍,決定在天亮後圍剿焦村和張村。

據已故老幹部任丙寅老人生前回憶,八路軍發現登封方面的日軍有異動,懷疑敵人在汝州有行動,就事先通知焦道生做好準備。初二早上,守候一夜的軍民正慶幸平安無事,遠處聽到了槍聲,是大峪根據地的八路軍阻擊登封方面來敵傳來的。村民也發現了埋伏在村西的一小股敵軍,雙方開始交火。

戰鬥從早上進行到下午5點,軍民邊打邊退,安全撤入村內,並從地道撤到山裡。日軍佔領了空寨後,燒燬了幾座草房後撤離。

張村人敬重先人的勞動,對村裡的古井、古樹,牆上的拴馬石,不用的石磨、石碾給予了保護。村裡的三座石坊“文革”期間被推倒修建了石橋,石坊前的獅子則推進了溝裡。如今獅子被村民找回,豎在了村裡的橋頭。築在橋上的石坊部件,精美部分全部朝外,仍可展現當初的風采。

張村的文化底蘊非常厚重,大戶人家迎新的禮儀“大奉盅”已批准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村裡的石刻技術也很有名,已成為農民致富的一項產業。

來源:汝州好生活

古寨地道老宅戲樓,古井石橋牌坊老樹…看汝州國家傳統村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