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至於岩石出挑的針狀造型

也是氣象的傑作

雨水一邊流動一邊侵蝕岩石表面

水流過的地方形成了凹陷的水槽

在最先接觸雨水的頂端

這些水槽愈來愈密集

岩石從邊緣漸漸損失

最終像削鉛筆一樣使呈現出鋒利的上端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至於岩石出挑的針狀造型

也是氣象的傑作

雨水一邊流動一邊侵蝕岩石表面

水流過的地方形成了凹陷的水槽

在最先接觸雨水的頂端

這些水槽愈來愈密集

岩石從邊緣漸漸損失

最終像削鉛筆一樣使呈現出鋒利的上端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黥基多刺的地貌雖然侵略性十足

對遊客很不友好

卻並非生命的禁區

這片石林中

有一種能在針巖間自由穿行的純白色狐猴

絲絨冕狐猴

他們棲息在岩石的頂端

享受日光,躲避天敵

手腳內側厚實的肉墊

幫助他們在岩石上攀行、跳躍

仿若腳下深邃的暗谷並不存在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至於岩石出挑的針狀造型

也是氣象的傑作

雨水一邊流動一邊侵蝕岩石表面

水流過的地方形成了凹陷的水槽

在最先接觸雨水的頂端

這些水槽愈來愈密集

岩石從邊緣漸漸損失

最終像削鉛筆一樣使呈現出鋒利的上端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黥基多刺的地貌雖然侵略性十足

對遊客很不友好

卻並非生命的禁區

這片石林中

有一種能在針巖間自由穿行的純白色狐猴

絲絨冕狐猴

他們棲息在岩石的頂端

享受日光,躲避天敵

手腳內側厚實的肉墊

幫助他們在岩石上攀行、跳躍

仿若腳下深邃的暗谷並不存在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海蝕柱

在澳洲東部塔斯曼海中

孤懸著一座威儀的海巖

他是海平線上突然騰起的絕壁

拔地參天,乾雲蔽日

宛如金字塔一般矗立海中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至於岩石出挑的針狀造型

也是氣象的傑作

雨水一邊流動一邊侵蝕岩石表面

水流過的地方形成了凹陷的水槽

在最先接觸雨水的頂端

這些水槽愈來愈密集

岩石從邊緣漸漸損失

最終像削鉛筆一樣使呈現出鋒利的上端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黥基多刺的地貌雖然侵略性十足

對遊客很不友好

卻並非生命的禁區

這片石林中

有一種能在針巖間自由穿行的純白色狐猴

絲絨冕狐猴

他們棲息在岩石的頂端

享受日光,躲避天敵

手腳內側厚實的肉墊

幫助他們在岩石上攀行、跳躍

仿若腳下深邃的暗谷並不存在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海蝕柱

在澳洲東部塔斯曼海中

孤懸著一座威儀的海巖

他是海平線上突然騰起的絕壁

拔地參天,乾雲蔽日

宛如金字塔一般矗立海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Jon Clark

柏爾的金字塔

隸屬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

長寬僅1100*300m

而最高海拔足達562米

經過洋流交匯處漫長的流水侵蝕

海岸突出的岬角被洞穿

(關於岬角,詳見你好,我叫岬角)

形成了一個拱

拱頂崩塌後,殘留於海中的柱狀岩石

叫作海蝕柱

柏爾的金字塔正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至於岩石出挑的針狀造型

也是氣象的傑作

雨水一邊流動一邊侵蝕岩石表面

水流過的地方形成了凹陷的水槽

在最先接觸雨水的頂端

這些水槽愈來愈密集

岩石從邊緣漸漸損失

最終像削鉛筆一樣使呈現出鋒利的上端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黥基多刺的地貌雖然侵略性十足

對遊客很不友好

卻並非生命的禁區

這片石林中

有一種能在針巖間自由穿行的純白色狐猴

絲絨冕狐猴

他們棲息在岩石的頂端

享受日光,躲避天敵

手腳內側厚實的肉墊

幫助他們在岩石上攀行、跳躍

仿若腳下深邃的暗谷並不存在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海蝕柱

在澳洲東部塔斯曼海中

孤懸著一座威儀的海巖

他是海平線上突然騰起的絕壁

拔地參天,乾雲蔽日

宛如金字塔一般矗立海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Jon Clark

柏爾的金字塔

隸屬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

長寬僅1100*300m

而最高海拔足達562米

經過洋流交匯處漫長的流水侵蝕

海岸突出的岬角被洞穿

(關於岬角,詳見你好,我叫岬角)

形成了一個拱

拱頂崩塌後,殘留於海中的柱狀岩石

叫作海蝕柱

柏爾的金字塔正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Martin7d2

誰能想到

聳立在驚濤駭浪中的柏爾的金字塔

會成為豪勳爵竹節蟲最後的家園

豪勳爵竹節蟲成蟲長達15釐米,重達25克

沒有翅膀,善於奔跑

在豪勳爵島上曾經非常普遍

基於它們的體格及色彩,

被稱作“地上的龍蝦”及“行走的香腸”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至於岩石出挑的針狀造型

也是氣象的傑作

雨水一邊流動一邊侵蝕岩石表面

水流過的地方形成了凹陷的水槽

在最先接觸雨水的頂端

這些水槽愈來愈密集

岩石從邊緣漸漸損失

最終像削鉛筆一樣使呈現出鋒利的上端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黥基多刺的地貌雖然侵略性十足

對遊客很不友好

卻並非生命的禁區

這片石林中

有一種能在針巖間自由穿行的純白色狐猴

絲絨冕狐猴

他們棲息在岩石的頂端

享受日光,躲避天敵

手腳內側厚實的肉墊

幫助他們在岩石上攀行、跳躍

仿若腳下深邃的暗谷並不存在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海蝕柱

在澳洲東部塔斯曼海中

孤懸著一座威儀的海巖

他是海平線上突然騰起的絕壁

拔地參天,乾雲蔽日

宛如金字塔一般矗立海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Jon Clark

柏爾的金字塔

隸屬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

長寬僅1100*300m

而最高海拔足達562米

經過洋流交匯處漫長的流水侵蝕

海岸突出的岬角被洞穿

(關於岬角,詳見你好,我叫岬角)

形成了一個拱

拱頂崩塌後,殘留於海中的柱狀岩石

叫作海蝕柱

柏爾的金字塔正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Martin7d2

誰能想到

聳立在驚濤駭浪中的柏爾的金字塔

會成為豪勳爵竹節蟲最後的家園

豪勳爵竹節蟲成蟲長達15釐米,重達25克

沒有翅膀,善於奔跑

在豪勳爵島上曾經非常普遍

基於它們的體格及色彩,

被稱作“地上的龍蝦”及“行走的香腸”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1918年

一艘擱淺的運輸船將黑鼠帶進島內

這種昆蟲淪為黑鼠的口糧

很快就在當地滅絕

直到2001年

一群昆蟲學家及保育人士

在柏爾的金字塔的千層樹叢下

發現了一個豪勳爵島竹節蟲聚落

之後便以此為基礎開始進行復育工作

在這塊老鼠和人難以到達的海巖上

竹節蟲得到了庇護

冰塔林

絨布冰川

位於珠穆朗瑪峰北坡

它像一條潔白的哈達

纏繞在巍峨的珠峰之上

在冰川末端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

有著一處壯美的天然冰雕群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至於岩石出挑的針狀造型

也是氣象的傑作

雨水一邊流動一邊侵蝕岩石表面

水流過的地方形成了凹陷的水槽

在最先接觸雨水的頂端

這些水槽愈來愈密集

岩石從邊緣漸漸損失

最終像削鉛筆一樣使呈現出鋒利的上端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黥基多刺的地貌雖然侵略性十足

對遊客很不友好

卻並非生命的禁區

這片石林中

有一種能在針巖間自由穿行的純白色狐猴

絲絨冕狐猴

他們棲息在岩石的頂端

享受日光,躲避天敵

手腳內側厚實的肉墊

幫助他們在岩石上攀行、跳躍

仿若腳下深邃的暗谷並不存在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海蝕柱

在澳洲東部塔斯曼海中

孤懸著一座威儀的海巖

他是海平線上突然騰起的絕壁

拔地參天,乾雲蔽日

宛如金字塔一般矗立海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Jon Clark

柏爾的金字塔

隸屬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

長寬僅1100*300m

而最高海拔足達562米

經過洋流交匯處漫長的流水侵蝕

海岸突出的岬角被洞穿

(關於岬角,詳見你好,我叫岬角)

形成了一個拱

拱頂崩塌後,殘留於海中的柱狀岩石

叫作海蝕柱

柏爾的金字塔正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Martin7d2

誰能想到

聳立在驚濤駭浪中的柏爾的金字塔

會成為豪勳爵竹節蟲最後的家園

豪勳爵竹節蟲成蟲長達15釐米,重達25克

沒有翅膀,善於奔跑

在豪勳爵島上曾經非常普遍

基於它們的體格及色彩,

被稱作“地上的龍蝦”及“行走的香腸”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1918年

一艘擱淺的運輸船將黑鼠帶進島內

這種昆蟲淪為黑鼠的口糧

很快就在當地滅絕

直到2001年

一群昆蟲學家及保育人士

在柏爾的金字塔的千層樹叢下

發現了一個豪勳爵島竹節蟲聚落

之後便以此為基礎開始進行復育工作

在這塊老鼠和人難以到達的海巖上

竹節蟲得到了庇護

冰塔林

絨布冰川

位於珠穆朗瑪峰北坡

它像一條潔白的哈達

纏繞在巍峨的珠峰之上

在冰川末端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

有著一處壯美的天然冰雕群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攝影:張雨瀟

它們或基部相連,或兀自孤立

像船帆、像佛塔、像利劍

無不有著鋒利的頂端

萬笏朝天,寒光閃閃

這樣的景觀,叫作冰塔林

冰川流動時

谷底地形使得冰層各部分流動速度不同

在其表面留下了深溝與裂隙

陽光如同炙熱的刻刀

循著冰面的裂縫

探入冰川內部

沿垂直方向切割冰川

有了冰塔林倨傲的姿態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至於岩石出挑的針狀造型

也是氣象的傑作

雨水一邊流動一邊侵蝕岩石表面

水流過的地方形成了凹陷的水槽

在最先接觸雨水的頂端

這些水槽愈來愈密集

岩石從邊緣漸漸損失

最終像削鉛筆一樣使呈現出鋒利的上端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黥基多刺的地貌雖然侵略性十足

對遊客很不友好

卻並非生命的禁區

這片石林中

有一種能在針巖間自由穿行的純白色狐猴

絲絨冕狐猴

他們棲息在岩石的頂端

享受日光,躲避天敵

手腳內側厚實的肉墊

幫助他們在岩石上攀行、跳躍

仿若腳下深邃的暗谷並不存在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海蝕柱

在澳洲東部塔斯曼海中

孤懸著一座威儀的海巖

他是海平線上突然騰起的絕壁

拔地參天,乾雲蔽日

宛如金字塔一般矗立海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Jon Clark

柏爾的金字塔

隸屬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

長寬僅1100*300m

而最高海拔足達562米

經過洋流交匯處漫長的流水侵蝕

海岸突出的岬角被洞穿

(關於岬角,詳見你好,我叫岬角)

形成了一個拱

拱頂崩塌後,殘留於海中的柱狀岩石

叫作海蝕柱

柏爾的金字塔正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Martin7d2

誰能想到

聳立在驚濤駭浪中的柏爾的金字塔

會成為豪勳爵竹節蟲最後的家園

豪勳爵竹節蟲成蟲長達15釐米,重達25克

沒有翅膀,善於奔跑

在豪勳爵島上曾經非常普遍

基於它們的體格及色彩,

被稱作“地上的龍蝦”及“行走的香腸”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1918年

一艘擱淺的運輸船將黑鼠帶進島內

這種昆蟲淪為黑鼠的口糧

很快就在當地滅絕

直到2001年

一群昆蟲學家及保育人士

在柏爾的金字塔的千層樹叢下

發現了一個豪勳爵島竹節蟲聚落

之後便以此為基礎開始進行復育工作

在這塊老鼠和人難以到達的海巖上

竹節蟲得到了庇護

冰塔林

絨布冰川

位於珠穆朗瑪峰北坡

它像一條潔白的哈達

纏繞在巍峨的珠峰之上

在冰川末端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

有著一處壯美的天然冰雕群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攝影:張雨瀟

它們或基部相連,或兀自孤立

像船帆、像佛塔、像利劍

無不有著鋒利的頂端

萬笏朝天,寒光閃閃

這樣的景觀,叫作冰塔林

冰川流動時

谷底地形使得冰層各部分流動速度不同

在其表面留下了深溝與裂隙

陽光如同炙熱的刻刀

循著冰面的裂縫

探入冰川內部

沿垂直方向切割冰川

有了冰塔林倨傲的姿態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這樣的奇觀

只有大陸腹地的低緯度冰川才有耐心雕琢

在消融較快的海洋性冰川上

或是太陽斜射冰川的高緯度地區

則難覓蹤跡

甚至可以說,冰塔林

是隻有在我國才能見識到的特產

壺穴

在南非一個叫作波克的地方

那裡的河床長得像地球出了bug

厚厚的岩層千瘡百孔

好似蛀蟲侵襲過的木頭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至於岩石出挑的針狀造型

也是氣象的傑作

雨水一邊流動一邊侵蝕岩石表面

水流過的地方形成了凹陷的水槽

在最先接觸雨水的頂端

這些水槽愈來愈密集

岩石從邊緣漸漸損失

最終像削鉛筆一樣使呈現出鋒利的上端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黥基多刺的地貌雖然侵略性十足

對遊客很不友好

卻並非生命的禁區

這片石林中

有一種能在針巖間自由穿行的純白色狐猴

絲絨冕狐猴

他們棲息在岩石的頂端

享受日光,躲避天敵

手腳內側厚實的肉墊

幫助他們在岩石上攀行、跳躍

仿若腳下深邃的暗谷並不存在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海蝕柱

在澳洲東部塔斯曼海中

孤懸著一座威儀的海巖

他是海平線上突然騰起的絕壁

拔地參天,乾雲蔽日

宛如金字塔一般矗立海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Jon Clark

柏爾的金字塔

隸屬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

長寬僅1100*300m

而最高海拔足達562米

經過洋流交匯處漫長的流水侵蝕

海岸突出的岬角被洞穿

(關於岬角,詳見你好,我叫岬角)

形成了一個拱

拱頂崩塌後,殘留於海中的柱狀岩石

叫作海蝕柱

柏爾的金字塔正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Martin7d2

誰能想到

聳立在驚濤駭浪中的柏爾的金字塔

會成為豪勳爵竹節蟲最後的家園

豪勳爵竹節蟲成蟲長達15釐米,重達25克

沒有翅膀,善於奔跑

在豪勳爵島上曾經非常普遍

基於它們的體格及色彩,

被稱作“地上的龍蝦”及“行走的香腸”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1918年

一艘擱淺的運輸船將黑鼠帶進島內

這種昆蟲淪為黑鼠的口糧

很快就在當地滅絕

直到2001年

一群昆蟲學家及保育人士

在柏爾的金字塔的千層樹叢下

發現了一個豪勳爵島竹節蟲聚落

之後便以此為基礎開始進行復育工作

在這塊老鼠和人難以到達的海巖上

竹節蟲得到了庇護

冰塔林

絨布冰川

位於珠穆朗瑪峰北坡

它像一條潔白的哈達

纏繞在巍峨的珠峰之上

在冰川末端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

有著一處壯美的天然冰雕群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攝影:張雨瀟

它們或基部相連,或兀自孤立

像船帆、像佛塔、像利劍

無不有著鋒利的頂端

萬笏朝天,寒光閃閃

這樣的景觀,叫作冰塔林

冰川流動時

谷底地形使得冰層各部分流動速度不同

在其表面留下了深溝與裂隙

陽光如同炙熱的刻刀

循著冰面的裂縫

探入冰川內部

沿垂直方向切割冰川

有了冰塔林倨傲的姿態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這樣的奇觀

只有大陸腹地的低緯度冰川才有耐心雕琢

在消融較快的海洋性冰川上

或是太陽斜射冰川的高緯度地區

則難覓蹤跡

甚至可以說,冰塔林

是隻有在我國才能見識到的特產

壺穴

在南非一個叫作波克的地方

那裡的河床長得像地球出了bug

厚厚的岩層千瘡百孔

好似蛀蟲侵襲過的木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ick McCharles

河道被挖出一個個圓洞

內壁圓潤,而邊稜分明

像是舂米用的石臼

看著就讓人感到腳底硌得發疼

這在地貌學上叫作“壺穴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至於岩石出挑的針狀造型

也是氣象的傑作

雨水一邊流動一邊侵蝕岩石表面

水流過的地方形成了凹陷的水槽

在最先接觸雨水的頂端

這些水槽愈來愈密集

岩石從邊緣漸漸損失

最終像削鉛筆一樣使呈現出鋒利的上端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黥基多刺的地貌雖然侵略性十足

對遊客很不友好

卻並非生命的禁區

這片石林中

有一種能在針巖間自由穿行的純白色狐猴

絲絨冕狐猴

他們棲息在岩石的頂端

享受日光,躲避天敵

手腳內側厚實的肉墊

幫助他們在岩石上攀行、跳躍

仿若腳下深邃的暗谷並不存在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海蝕柱

在澳洲東部塔斯曼海中

孤懸著一座威儀的海巖

他是海平線上突然騰起的絕壁

拔地參天,乾雲蔽日

宛如金字塔一般矗立海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Jon Clark

柏爾的金字塔

隸屬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

長寬僅1100*300m

而最高海拔足達562米

經過洋流交匯處漫長的流水侵蝕

海岸突出的岬角被洞穿

(關於岬角,詳見你好,我叫岬角)

形成了一個拱

拱頂崩塌後,殘留於海中的柱狀岩石

叫作海蝕柱

柏爾的金字塔正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Martin7d2

誰能想到

聳立在驚濤駭浪中的柏爾的金字塔

會成為豪勳爵竹節蟲最後的家園

豪勳爵竹節蟲成蟲長達15釐米,重達25克

沒有翅膀,善於奔跑

在豪勳爵島上曾經非常普遍

基於它們的體格及色彩,

被稱作“地上的龍蝦”及“行走的香腸”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1918年

一艘擱淺的運輸船將黑鼠帶進島內

這種昆蟲淪為黑鼠的口糧

很快就在當地滅絕

直到2001年

一群昆蟲學家及保育人士

在柏爾的金字塔的千層樹叢下

發現了一個豪勳爵島竹節蟲聚落

之後便以此為基礎開始進行復育工作

在這塊老鼠和人難以到達的海巖上

竹節蟲得到了庇護

冰塔林

絨布冰川

位於珠穆朗瑪峰北坡

它像一條潔白的哈達

纏繞在巍峨的珠峰之上

在冰川末端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

有著一處壯美的天然冰雕群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攝影:張雨瀟

它們或基部相連,或兀自孤立

像船帆、像佛塔、像利劍

無不有著鋒利的頂端

萬笏朝天,寒光閃閃

這樣的景觀,叫作冰塔林

冰川流動時

谷底地形使得冰層各部分流動速度不同

在其表面留下了深溝與裂隙

陽光如同炙熱的刻刀

循著冰面的裂縫

探入冰川內部

沿垂直方向切割冰川

有了冰塔林倨傲的姿態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這樣的奇觀

只有大陸腹地的低緯度冰川才有耐心雕琢

在消融較快的海洋性冰川上

或是太陽斜射冰川的高緯度地區

則難覓蹤跡

甚至可以說,冰塔林

是隻有在我國才能見識到的特產

壺穴

在南非一個叫作波克的地方

那裡的河床長得像地球出了bug

厚厚的岩層千瘡百孔

好似蛀蟲侵襲過的木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ick McCharles

河道被挖出一個個圓洞

內壁圓潤,而邊稜分明

像是舂米用的石臼

看著就讓人感到腳底硌得發疼

這在地貌學上叫作“壺穴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Dees chinniah

河水流動不息

從岩層上扒落下一個個石塊

當石塊遇上河床凹處無法前進時

會在激流的驅動下打轉

漩渦夾帶礫石磨蝕河床

久而久之坑窪之處愈加坑窪

形成了規整的圓形孔洞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至於岩石出挑的針狀造型

也是氣象的傑作

雨水一邊流動一邊侵蝕岩石表面

水流過的地方形成了凹陷的水槽

在最先接觸雨水的頂端

這些水槽愈來愈密集

岩石從邊緣漸漸損失

最終像削鉛筆一樣使呈現出鋒利的上端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黥基多刺的地貌雖然侵略性十足

對遊客很不友好

卻並非生命的禁區

這片石林中

有一種能在針巖間自由穿行的純白色狐猴

絲絨冕狐猴

他們棲息在岩石的頂端

享受日光,躲避天敵

手腳內側厚實的肉墊

幫助他們在岩石上攀行、跳躍

仿若腳下深邃的暗谷並不存在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海蝕柱

在澳洲東部塔斯曼海中

孤懸著一座威儀的海巖

他是海平線上突然騰起的絕壁

拔地參天,乾雲蔽日

宛如金字塔一般矗立海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Jon Clark

柏爾的金字塔

隸屬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

長寬僅1100*300m

而最高海拔足達562米

經過洋流交匯處漫長的流水侵蝕

海岸突出的岬角被洞穿

(關於岬角,詳見你好,我叫岬角)

形成了一個拱

拱頂崩塌後,殘留於海中的柱狀岩石

叫作海蝕柱

柏爾的金字塔正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Martin7d2

誰能想到

聳立在驚濤駭浪中的柏爾的金字塔

會成為豪勳爵竹節蟲最後的家園

豪勳爵竹節蟲成蟲長達15釐米,重達25克

沒有翅膀,善於奔跑

在豪勳爵島上曾經非常普遍

基於它們的體格及色彩,

被稱作“地上的龍蝦”及“行走的香腸”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1918年

一艘擱淺的運輸船將黑鼠帶進島內

這種昆蟲淪為黑鼠的口糧

很快就在當地滅絕

直到2001年

一群昆蟲學家及保育人士

在柏爾的金字塔的千層樹叢下

發現了一個豪勳爵島竹節蟲聚落

之後便以此為基礎開始進行復育工作

在這塊老鼠和人難以到達的海巖上

竹節蟲得到了庇護

冰塔林

絨布冰川

位於珠穆朗瑪峰北坡

它像一條潔白的哈達

纏繞在巍峨的珠峰之上

在冰川末端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

有著一處壯美的天然冰雕群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攝影:張雨瀟

它們或基部相連,或兀自孤立

像船帆、像佛塔、像利劍

無不有著鋒利的頂端

萬笏朝天,寒光閃閃

這樣的景觀,叫作冰塔林

冰川流動時

谷底地形使得冰層各部分流動速度不同

在其表面留下了深溝與裂隙

陽光如同炙熱的刻刀

循著冰面的裂縫

探入冰川內部

沿垂直方向切割冰川

有了冰塔林倨傲的姿態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這樣的奇觀

只有大陸腹地的低緯度冰川才有耐心雕琢

在消融較快的海洋性冰川上

或是太陽斜射冰川的高緯度地區

則難覓蹤跡

甚至可以說,冰塔林

是隻有在我國才能見識到的特產

壺穴

在南非一個叫作波克的地方

那裡的河床長得像地球出了bug

厚厚的岩層千瘡百孔

好似蛀蟲侵襲過的木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ick McCharles

河道被挖出一個個圓洞

內壁圓潤,而邊稜分明

像是舂米用的石臼

看著就讓人感到腳底硌得發疼

這在地貌學上叫作“壺穴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Dees chinniah

河水流動不息

從岩層上扒落下一個個石塊

當石塊遇上河床凹處無法前進時

會在激流的驅動下打轉

漩渦夾帶礫石磨蝕河床

久而久之坑窪之處愈加坑窪

形成了規整的圓形孔洞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SA-Venues.com

溶洞

如果你害怕尖銳的造型

溶洞景觀也許會讓你喘不過來氣

上突如地刺的石筍

下插如箭鏃的石鐘乳

犬牙交錯,逼仄迫人

縱是超級瑪麗,也難過此關卡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至於岩石出挑的針狀造型

也是氣象的傑作

雨水一邊流動一邊侵蝕岩石表面

水流過的地方形成了凹陷的水槽

在最先接觸雨水的頂端

這些水槽愈來愈密集

岩石從邊緣漸漸損失

最終像削鉛筆一樣使呈現出鋒利的上端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黥基多刺的地貌雖然侵略性十足

對遊客很不友好

卻並非生命的禁區

這片石林中

有一種能在針巖間自由穿行的純白色狐猴

絲絨冕狐猴

他們棲息在岩石的頂端

享受日光,躲避天敵

手腳內側厚實的肉墊

幫助他們在岩石上攀行、跳躍

仿若腳下深邃的暗谷並不存在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海蝕柱

在澳洲東部塔斯曼海中

孤懸著一座威儀的海巖

他是海平線上突然騰起的絕壁

拔地參天,乾雲蔽日

宛如金字塔一般矗立海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Jon Clark

柏爾的金字塔

隸屬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

長寬僅1100*300m

而最高海拔足達562米

經過洋流交匯處漫長的流水侵蝕

海岸突出的岬角被洞穿

(關於岬角,詳見你好,我叫岬角)

形成了一個拱

拱頂崩塌後,殘留於海中的柱狀岩石

叫作海蝕柱

柏爾的金字塔正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Martin7d2

誰能想到

聳立在驚濤駭浪中的柏爾的金字塔

會成為豪勳爵竹節蟲最後的家園

豪勳爵竹節蟲成蟲長達15釐米,重達25克

沒有翅膀,善於奔跑

在豪勳爵島上曾經非常普遍

基於它們的體格及色彩,

被稱作“地上的龍蝦”及“行走的香腸”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1918年

一艘擱淺的運輸船將黑鼠帶進島內

這種昆蟲淪為黑鼠的口糧

很快就在當地滅絕

直到2001年

一群昆蟲學家及保育人士

在柏爾的金字塔的千層樹叢下

發現了一個豪勳爵島竹節蟲聚落

之後便以此為基礎開始進行復育工作

在這塊老鼠和人難以到達的海巖上

竹節蟲得到了庇護

冰塔林

絨布冰川

位於珠穆朗瑪峰北坡

它像一條潔白的哈達

纏繞在巍峨的珠峰之上

在冰川末端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

有著一處壯美的天然冰雕群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攝影:張雨瀟

它們或基部相連,或兀自孤立

像船帆、像佛塔、像利劍

無不有著鋒利的頂端

萬笏朝天,寒光閃閃

這樣的景觀,叫作冰塔林

冰川流動時

谷底地形使得冰層各部分流動速度不同

在其表面留下了深溝與裂隙

陽光如同炙熱的刻刀

循著冰面的裂縫

探入冰川內部

沿垂直方向切割冰川

有了冰塔林倨傲的姿態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這樣的奇觀

只有大陸腹地的低緯度冰川才有耐心雕琢

在消融較快的海洋性冰川上

或是太陽斜射冰川的高緯度地區

則難覓蹤跡

甚至可以說,冰塔林

是隻有在我國才能見識到的特產

壺穴

在南非一個叫作波克的地方

那裡的河床長得像地球出了bug

厚厚的岩層千瘡百孔

好似蛀蟲侵襲過的木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ick McCharles

河道被挖出一個個圓洞

內壁圓潤,而邊稜分明

像是舂米用的石臼

看著就讓人感到腳底硌得發疼

這在地貌學上叫作“壺穴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Dees chinniah

河水流動不息

從岩層上扒落下一個個石塊

當石塊遇上河床凹處無法前進時

會在激流的驅動下打轉

漩渦夾帶礫石磨蝕河床

久而久之坑窪之處愈加坑窪

形成了規整的圓形孔洞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SA-Venues.com

溶洞

如果你害怕尖銳的造型

溶洞景觀也許會讓你喘不過來氣

上突如地刺的石筍

下插如箭鏃的石鐘乳

犬牙交錯,逼仄迫人

縱是超級瑪麗,也難過此關卡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溶洞

是地下水溶解侵蝕石灰岩層所形成的空洞

從石灰岩區流入地下的水

大多已溶解有一定量的碳酸鈣

當其到達溶洞時由於環境溫壓的變化

本來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鈣結晶析出

位於洞頂的向下生長

形成鐘乳石

滴在洞底再向上生長

形成石筍

鐘乳石和石筍在生長中銜接成為一體

便是石柱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至於岩石出挑的針狀造型

也是氣象的傑作

雨水一邊流動一邊侵蝕岩石表面

水流過的地方形成了凹陷的水槽

在最先接觸雨水的頂端

這些水槽愈來愈密集

岩石從邊緣漸漸損失

最終像削鉛筆一樣使呈現出鋒利的上端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黥基多刺的地貌雖然侵略性十足

對遊客很不友好

卻並非生命的禁區

這片石林中

有一種能在針巖間自由穿行的純白色狐猴

絲絨冕狐猴

他們棲息在岩石的頂端

享受日光,躲避天敵

手腳內側厚實的肉墊

幫助他們在岩石上攀行、跳躍

仿若腳下深邃的暗谷並不存在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海蝕柱

在澳洲東部塔斯曼海中

孤懸著一座威儀的海巖

他是海平線上突然騰起的絕壁

拔地參天,乾雲蔽日

宛如金字塔一般矗立海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Jon Clark

柏爾的金字塔

隸屬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

長寬僅1100*300m

而最高海拔足達562米

經過洋流交匯處漫長的流水侵蝕

海岸突出的岬角被洞穿

(關於岬角,詳見你好,我叫岬角)

形成了一個拱

拱頂崩塌後,殘留於海中的柱狀岩石

叫作海蝕柱

柏爾的金字塔正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Martin7d2

誰能想到

聳立在驚濤駭浪中的柏爾的金字塔

會成為豪勳爵竹節蟲最後的家園

豪勳爵竹節蟲成蟲長達15釐米,重達25克

沒有翅膀,善於奔跑

在豪勳爵島上曾經非常普遍

基於它們的體格及色彩,

被稱作“地上的龍蝦”及“行走的香腸”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1918年

一艘擱淺的運輸船將黑鼠帶進島內

這種昆蟲淪為黑鼠的口糧

很快就在當地滅絕

直到2001年

一群昆蟲學家及保育人士

在柏爾的金字塔的千層樹叢下

發現了一個豪勳爵島竹節蟲聚落

之後便以此為基礎開始進行復育工作

在這塊老鼠和人難以到達的海巖上

竹節蟲得到了庇護

冰塔林

絨布冰川

位於珠穆朗瑪峰北坡

它像一條潔白的哈達

纏繞在巍峨的珠峰之上

在冰川末端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

有著一處壯美的天然冰雕群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攝影:張雨瀟

它們或基部相連,或兀自孤立

像船帆、像佛塔、像利劍

無不有著鋒利的頂端

萬笏朝天,寒光閃閃

這樣的景觀,叫作冰塔林

冰川流動時

谷底地形使得冰層各部分流動速度不同

在其表面留下了深溝與裂隙

陽光如同炙熱的刻刀

循著冰面的裂縫

探入冰川內部

沿垂直方向切割冰川

有了冰塔林倨傲的姿態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這樣的奇觀

只有大陸腹地的低緯度冰川才有耐心雕琢

在消融較快的海洋性冰川上

或是太陽斜射冰川的高緯度地區

則難覓蹤跡

甚至可以說,冰塔林

是隻有在我國才能見識到的特產

壺穴

在南非一個叫作波克的地方

那裡的河床長得像地球出了bug

厚厚的岩層千瘡百孔

好似蛀蟲侵襲過的木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ick McCharles

河道被挖出一個個圓洞

內壁圓潤,而邊稜分明

像是舂米用的石臼

看著就讓人感到腳底硌得發疼

這在地貌學上叫作“壺穴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Dees chinniah

河水流動不息

從岩層上扒落下一個個石塊

當石塊遇上河床凹處無法前進時

會在激流的驅動下打轉

漩渦夾帶礫石磨蝕河床

久而久之坑窪之處愈加坑窪

形成了規整的圓形孔洞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SA-Venues.com

溶洞

如果你害怕尖銳的造型

溶洞景觀也許會讓你喘不過來氣

上突如地刺的石筍

下插如箭鏃的石鐘乳

犬牙交錯,逼仄迫人

縱是超級瑪麗,也難過此關卡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溶洞

是地下水溶解侵蝕石灰岩層所形成的空洞

從石灰岩區流入地下的水

大多已溶解有一定量的碳酸鈣

當其到達溶洞時由於環境溫壓的變化

本來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鈣結晶析出

位於洞頂的向下生長

形成鐘乳石

滴在洞底再向上生長

形成石筍

鐘乳石和石筍在生長中銜接成為一體

便是石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西班牙 德勞奇溶洞

山峰

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那一方方崛起的陸地

看看那些不墨守陳規的山脈造型

放浪形骸、鋒芒畢露

能走直線就絕不圓滑

令觀者收穫無限快意

南迦巴瓦峰

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東端

在藏語中有“直刺天空的長矛”之含義

坡壁基岩裸露,異常險峻

一度是世界上最高的未被登頂的山峰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至於岩石出挑的針狀造型

也是氣象的傑作

雨水一邊流動一邊侵蝕岩石表面

水流過的地方形成了凹陷的水槽

在最先接觸雨水的頂端

這些水槽愈來愈密集

岩石從邊緣漸漸損失

最終像削鉛筆一樣使呈現出鋒利的上端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黥基多刺的地貌雖然侵略性十足

對遊客很不友好

卻並非生命的禁區

這片石林中

有一種能在針巖間自由穿行的純白色狐猴

絲絨冕狐猴

他們棲息在岩石的頂端

享受日光,躲避天敵

手腳內側厚實的肉墊

幫助他們在岩石上攀行、跳躍

仿若腳下深邃的暗谷並不存在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海蝕柱

在澳洲東部塔斯曼海中

孤懸著一座威儀的海巖

他是海平線上突然騰起的絕壁

拔地參天,乾雲蔽日

宛如金字塔一般矗立海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Jon Clark

柏爾的金字塔

隸屬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

長寬僅1100*300m

而最高海拔足達562米

經過洋流交匯處漫長的流水侵蝕

海岸突出的岬角被洞穿

(關於岬角,詳見你好,我叫岬角)

形成了一個拱

拱頂崩塌後,殘留於海中的柱狀岩石

叫作海蝕柱

柏爾的金字塔正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Martin7d2

誰能想到

聳立在驚濤駭浪中的柏爾的金字塔

會成為豪勳爵竹節蟲最後的家園

豪勳爵竹節蟲成蟲長達15釐米,重達25克

沒有翅膀,善於奔跑

在豪勳爵島上曾經非常普遍

基於它們的體格及色彩,

被稱作“地上的龍蝦”及“行走的香腸”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1918年

一艘擱淺的運輸船將黑鼠帶進島內

這種昆蟲淪為黑鼠的口糧

很快就在當地滅絕

直到2001年

一群昆蟲學家及保育人士

在柏爾的金字塔的千層樹叢下

發現了一個豪勳爵島竹節蟲聚落

之後便以此為基礎開始進行復育工作

在這塊老鼠和人難以到達的海巖上

竹節蟲得到了庇護

冰塔林

絨布冰川

位於珠穆朗瑪峰北坡

它像一條潔白的哈達

纏繞在巍峨的珠峰之上

在冰川末端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

有著一處壯美的天然冰雕群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攝影:張雨瀟

它們或基部相連,或兀自孤立

像船帆、像佛塔、像利劍

無不有著鋒利的頂端

萬笏朝天,寒光閃閃

這樣的景觀,叫作冰塔林

冰川流動時

谷底地形使得冰層各部分流動速度不同

在其表面留下了深溝與裂隙

陽光如同炙熱的刻刀

循著冰面的裂縫

探入冰川內部

沿垂直方向切割冰川

有了冰塔林倨傲的姿態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這樣的奇觀

只有大陸腹地的低緯度冰川才有耐心雕琢

在消融較快的海洋性冰川上

或是太陽斜射冰川的高緯度地區

則難覓蹤跡

甚至可以說,冰塔林

是隻有在我國才能見識到的特產

壺穴

在南非一個叫作波克的地方

那裡的河床長得像地球出了bug

厚厚的岩層千瘡百孔

好似蛀蟲侵襲過的木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ick McCharles

河道被挖出一個個圓洞

內壁圓潤,而邊稜分明

像是舂米用的石臼

看著就讓人感到腳底硌得發疼

這在地貌學上叫作“壺穴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Dees chinniah

河水流動不息

從岩層上扒落下一個個石塊

當石塊遇上河床凹處無法前進時

會在激流的驅動下打轉

漩渦夾帶礫石磨蝕河床

久而久之坑窪之處愈加坑窪

形成了規整的圓形孔洞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SA-Venues.com

溶洞

如果你害怕尖銳的造型

溶洞景觀也許會讓你喘不過來氣

上突如地刺的石筍

下插如箭鏃的石鐘乳

犬牙交錯,逼仄迫人

縱是超級瑪麗,也難過此關卡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溶洞

是地下水溶解侵蝕石灰岩層所形成的空洞

從石灰岩區流入地下的水

大多已溶解有一定量的碳酸鈣

當其到達溶洞時由於環境溫壓的變化

本來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鈣結晶析出

位於洞頂的向下生長

形成鐘乳石

滴在洞底再向上生長

形成石筍

鐘乳石和石筍在生長中銜接成為一體

便是石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西班牙 德勞奇溶洞

山峰

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那一方方崛起的陸地

看看那些不墨守陳規的山脈造型

放浪形骸、鋒芒畢露

能走直線就絕不圓滑

令觀者收穫無限快意

南迦巴瓦峰

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東端

在藏語中有“直刺天空的長矛”之含義

坡壁基岩裸露,異常險峻

一度是世界上最高的未被登頂的山峰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多洛米蒂山脈

由一種被稱為白雲石的石灰岩構成

在意大利東北部如一道屏風般展開

展示了傑出的山景多樣性

獨樹一幟的尖錐型山峰

堪稱雄奇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至於岩石出挑的針狀造型

也是氣象的傑作

雨水一邊流動一邊侵蝕岩石表面

水流過的地方形成了凹陷的水槽

在最先接觸雨水的頂端

這些水槽愈來愈密集

岩石從邊緣漸漸損失

最終像削鉛筆一樣使呈現出鋒利的上端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黥基多刺的地貌雖然侵略性十足

對遊客很不友好

卻並非生命的禁區

這片石林中

有一種能在針巖間自由穿行的純白色狐猴

絲絨冕狐猴

他們棲息在岩石的頂端

享受日光,躲避天敵

手腳內側厚實的肉墊

幫助他們在岩石上攀行、跳躍

仿若腳下深邃的暗谷並不存在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海蝕柱

在澳洲東部塔斯曼海中

孤懸著一座威儀的海巖

他是海平線上突然騰起的絕壁

拔地參天,乾雲蔽日

宛如金字塔一般矗立海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Jon Clark

柏爾的金字塔

隸屬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

長寬僅1100*300m

而最高海拔足達562米

經過洋流交匯處漫長的流水侵蝕

海岸突出的岬角被洞穿

(關於岬角,詳見你好,我叫岬角)

形成了一個拱

拱頂崩塌後,殘留於海中的柱狀岩石

叫作海蝕柱

柏爾的金字塔正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Martin7d2

誰能想到

聳立在驚濤駭浪中的柏爾的金字塔

會成為豪勳爵竹節蟲最後的家園

豪勳爵竹節蟲成蟲長達15釐米,重達25克

沒有翅膀,善於奔跑

在豪勳爵島上曾經非常普遍

基於它們的體格及色彩,

被稱作“地上的龍蝦”及“行走的香腸”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1918年

一艘擱淺的運輸船將黑鼠帶進島內

這種昆蟲淪為黑鼠的口糧

很快就在當地滅絕

直到2001年

一群昆蟲學家及保育人士

在柏爾的金字塔的千層樹叢下

發現了一個豪勳爵島竹節蟲聚落

之後便以此為基礎開始進行復育工作

在這塊老鼠和人難以到達的海巖上

竹節蟲得到了庇護

冰塔林

絨布冰川

位於珠穆朗瑪峰北坡

它像一條潔白的哈達

纏繞在巍峨的珠峰之上

在冰川末端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

有著一處壯美的天然冰雕群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攝影:張雨瀟

它們或基部相連,或兀自孤立

像船帆、像佛塔、像利劍

無不有著鋒利的頂端

萬笏朝天,寒光閃閃

這樣的景觀,叫作冰塔林

冰川流動時

谷底地形使得冰層各部分流動速度不同

在其表面留下了深溝與裂隙

陽光如同炙熱的刻刀

循著冰面的裂縫

探入冰川內部

沿垂直方向切割冰川

有了冰塔林倨傲的姿態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這樣的奇觀

只有大陸腹地的低緯度冰川才有耐心雕琢

在消融較快的海洋性冰川上

或是太陽斜射冰川的高緯度地區

則難覓蹤跡

甚至可以說,冰塔林

是隻有在我國才能見識到的特產

壺穴

在南非一個叫作波克的地方

那裡的河床長得像地球出了bug

厚厚的岩層千瘡百孔

好似蛀蟲侵襲過的木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ick McCharles

河道被挖出一個個圓洞

內壁圓潤,而邊稜分明

像是舂米用的石臼

看著就讓人感到腳底硌得發疼

這在地貌學上叫作“壺穴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Dees chinniah

河水流動不息

從岩層上扒落下一個個石塊

當石塊遇上河床凹處無法前進時

會在激流的驅動下打轉

漩渦夾帶礫石磨蝕河床

久而久之坑窪之處愈加坑窪

形成了規整的圓形孔洞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SA-Venues.com

溶洞

如果你害怕尖銳的造型

溶洞景觀也許會讓你喘不過來氣

上突如地刺的石筍

下插如箭鏃的石鐘乳

犬牙交錯,逼仄迫人

縱是超級瑪麗,也難過此關卡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溶洞

是地下水溶解侵蝕石灰岩層所形成的空洞

從石灰岩區流入地下的水

大多已溶解有一定量的碳酸鈣

當其到達溶洞時由於環境溫壓的變化

本來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鈣結晶析出

位於洞頂的向下生長

形成鐘乳石

滴在洞底再向上生長

形成石筍

鐘乳石和石筍在生長中銜接成為一體

便是石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西班牙 德勞奇溶洞

山峰

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那一方方崛起的陸地

看看那些不墨守陳規的山脈造型

放浪形骸、鋒芒畢露

能走直線就絕不圓滑

令觀者收穫無限快意

南迦巴瓦峰

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東端

在藏語中有“直刺天空的長矛”之含義

坡壁基岩裸露,異常險峻

一度是世界上最高的未被登頂的山峰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多洛米蒂山脈

由一種被稱為白雲石的石灰岩構成

在意大利東北部如一道屏風般展開

展示了傑出的山景多樣性

獨樹一幟的尖錐型山峰

堪稱雄奇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武陵源

位於湖南省西北部

這裡的岩石是質地堅硬的石英砂岩

風雨衝著垂直方向的裂縫斧劈

塑造出今天的模樣

石峰林立,怒髮衝冠

看上去很不好惹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至於岩石出挑的針狀造型

也是氣象的傑作

雨水一邊流動一邊侵蝕岩石表面

水流過的地方形成了凹陷的水槽

在最先接觸雨水的頂端

這些水槽愈來愈密集

岩石從邊緣漸漸損失

最終像削鉛筆一樣使呈現出鋒利的上端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黥基多刺的地貌雖然侵略性十足

對遊客很不友好

卻並非生命的禁區

這片石林中

有一種能在針巖間自由穿行的純白色狐猴

絲絨冕狐猴

他們棲息在岩石的頂端

享受日光,躲避天敵

手腳內側厚實的肉墊

幫助他們在岩石上攀行、跳躍

仿若腳下深邃的暗谷並不存在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海蝕柱

在澳洲東部塔斯曼海中

孤懸著一座威儀的海巖

他是海平線上突然騰起的絕壁

拔地參天,乾雲蔽日

宛如金字塔一般矗立海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Jon Clark

柏爾的金字塔

隸屬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

長寬僅1100*300m

而最高海拔足達562米

經過洋流交匯處漫長的流水侵蝕

海岸突出的岬角被洞穿

(關於岬角,詳見你好,我叫岬角)

形成了一個拱

拱頂崩塌後,殘留於海中的柱狀岩石

叫作海蝕柱

柏爾的金字塔正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Martin7d2

誰能想到

聳立在驚濤駭浪中的柏爾的金字塔

會成為豪勳爵竹節蟲最後的家園

豪勳爵竹節蟲成蟲長達15釐米,重達25克

沒有翅膀,善於奔跑

在豪勳爵島上曾經非常普遍

基於它們的體格及色彩,

被稱作“地上的龍蝦”及“行走的香腸”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1918年

一艘擱淺的運輸船將黑鼠帶進島內

這種昆蟲淪為黑鼠的口糧

很快就在當地滅絕

直到2001年

一群昆蟲學家及保育人士

在柏爾的金字塔的千層樹叢下

發現了一個豪勳爵島竹節蟲聚落

之後便以此為基礎開始進行復育工作

在這塊老鼠和人難以到達的海巖上

竹節蟲得到了庇護

冰塔林

絨布冰川

位於珠穆朗瑪峰北坡

它像一條潔白的哈達

纏繞在巍峨的珠峰之上

在冰川末端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

有著一處壯美的天然冰雕群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攝影:張雨瀟

它們或基部相連,或兀自孤立

像船帆、像佛塔、像利劍

無不有著鋒利的頂端

萬笏朝天,寒光閃閃

這樣的景觀,叫作冰塔林

冰川流動時

谷底地形使得冰層各部分流動速度不同

在其表面留下了深溝與裂隙

陽光如同炙熱的刻刀

循著冰面的裂縫

探入冰川內部

沿垂直方向切割冰川

有了冰塔林倨傲的姿態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這樣的奇觀

只有大陸腹地的低緯度冰川才有耐心雕琢

在消融較快的海洋性冰川上

或是太陽斜射冰川的高緯度地區

則難覓蹤跡

甚至可以說,冰塔林

是隻有在我國才能見識到的特產

壺穴

在南非一個叫作波克的地方

那裡的河床長得像地球出了bug

厚厚的岩層千瘡百孔

好似蛀蟲侵襲過的木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ick McCharles

河道被挖出一個個圓洞

內壁圓潤,而邊稜分明

像是舂米用的石臼

看著就讓人感到腳底硌得發疼

這在地貌學上叫作“壺穴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Dees chinniah

河水流動不息

從岩層上扒落下一個個石塊

當石塊遇上河床凹處無法前進時

會在激流的驅動下打轉

漩渦夾帶礫石磨蝕河床

久而久之坑窪之處愈加坑窪

形成了規整的圓形孔洞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SA-Venues.com

溶洞

如果你害怕尖銳的造型

溶洞景觀也許會讓你喘不過來氣

上突如地刺的石筍

下插如箭鏃的石鐘乳

犬牙交錯,逼仄迫人

縱是超級瑪麗,也難過此關卡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溶洞

是地下水溶解侵蝕石灰岩層所形成的空洞

從石灰岩區流入地下的水

大多已溶解有一定量的碳酸鈣

當其到達溶洞時由於環境溫壓的變化

本來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鈣結晶析出

位於洞頂的向下生長

形成鐘乳石

滴在洞底再向上生長

形成石筍

鐘乳石和石筍在生長中銜接成為一體

便是石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西班牙 德勞奇溶洞

山峰

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那一方方崛起的陸地

看看那些不墨守陳規的山脈造型

放浪形骸、鋒芒畢露

能走直線就絕不圓滑

令觀者收穫無限快意

南迦巴瓦峰

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東端

在藏語中有“直刺天空的長矛”之含義

坡壁基岩裸露,異常險峻

一度是世界上最高的未被登頂的山峰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多洛米蒂山脈

由一種被稱為白雲石的石灰岩構成

在意大利東北部如一道屏風般展開

展示了傑出的山景多樣性

獨樹一幟的尖錐型山峰

堪稱雄奇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武陵源

位於湖南省西北部

這裡的岩石是質地堅硬的石英砂岩

風雨衝著垂直方向的裂縫斧劈

塑造出今天的模樣

石峰林立,怒髮衝冠

看上去很不好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馬特宏峰

矗立在瑞士、意大利邊界

其名Matterhorn中的horn

源於他牛角狀的峰尖

它是匍匐的山線中突然拔高的一節

孤峰兀立,上頂青雲

令人望而生畏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至於岩石出挑的針狀造型

也是氣象的傑作

雨水一邊流動一邊侵蝕岩石表面

水流過的地方形成了凹陷的水槽

在最先接觸雨水的頂端

這些水槽愈來愈密集

岩石從邊緣漸漸損失

最終像削鉛筆一樣使呈現出鋒利的上端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黥基多刺的地貌雖然侵略性十足

對遊客很不友好

卻並非生命的禁區

這片石林中

有一種能在針巖間自由穿行的純白色狐猴

絲絨冕狐猴

他們棲息在岩石的頂端

享受日光,躲避天敵

手腳內側厚實的肉墊

幫助他們在岩石上攀行、跳躍

仿若腳下深邃的暗谷並不存在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海蝕柱

在澳洲東部塔斯曼海中

孤懸著一座威儀的海巖

他是海平線上突然騰起的絕壁

拔地參天,乾雲蔽日

宛如金字塔一般矗立海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Jon Clark

柏爾的金字塔

隸屬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

長寬僅1100*300m

而最高海拔足達562米

經過洋流交匯處漫長的流水侵蝕

海岸突出的岬角被洞穿

(關於岬角,詳見你好,我叫岬角)

形成了一個拱

拱頂崩塌後,殘留於海中的柱狀岩石

叫作海蝕柱

柏爾的金字塔正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Martin7d2

誰能想到

聳立在驚濤駭浪中的柏爾的金字塔

會成為豪勳爵竹節蟲最後的家園

豪勳爵竹節蟲成蟲長達15釐米,重達25克

沒有翅膀,善於奔跑

在豪勳爵島上曾經非常普遍

基於它們的體格及色彩,

被稱作“地上的龍蝦”及“行走的香腸”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1918年

一艘擱淺的運輸船將黑鼠帶進島內

這種昆蟲淪為黑鼠的口糧

很快就在當地滅絕

直到2001年

一群昆蟲學家及保育人士

在柏爾的金字塔的千層樹叢下

發現了一個豪勳爵島竹節蟲聚落

之後便以此為基礎開始進行復育工作

在這塊老鼠和人難以到達的海巖上

竹節蟲得到了庇護

冰塔林

絨布冰川

位於珠穆朗瑪峰北坡

它像一條潔白的哈達

纏繞在巍峨的珠峰之上

在冰川末端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

有著一處壯美的天然冰雕群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攝影:張雨瀟

它們或基部相連,或兀自孤立

像船帆、像佛塔、像利劍

無不有著鋒利的頂端

萬笏朝天,寒光閃閃

這樣的景觀,叫作冰塔林

冰川流動時

谷底地形使得冰層各部分流動速度不同

在其表面留下了深溝與裂隙

陽光如同炙熱的刻刀

循著冰面的裂縫

探入冰川內部

沿垂直方向切割冰川

有了冰塔林倨傲的姿態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這樣的奇觀

只有大陸腹地的低緯度冰川才有耐心雕琢

在消融較快的海洋性冰川上

或是太陽斜射冰川的高緯度地區

則難覓蹤跡

甚至可以說,冰塔林

是隻有在我國才能見識到的特產

壺穴

在南非一個叫作波克的地方

那裡的河床長得像地球出了bug

厚厚的岩層千瘡百孔

好似蛀蟲侵襲過的木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ick McCharles

河道被挖出一個個圓洞

內壁圓潤,而邊稜分明

像是舂米用的石臼

看著就讓人感到腳底硌得發疼

這在地貌學上叫作“壺穴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Dees chinniah

河水流動不息

從岩層上扒落下一個個石塊

當石塊遇上河床凹處無法前進時

會在激流的驅動下打轉

漩渦夾帶礫石磨蝕河床

久而久之坑窪之處愈加坑窪

形成了規整的圓形孔洞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SA-Venues.com

溶洞

如果你害怕尖銳的造型

溶洞景觀也許會讓你喘不過來氣

上突如地刺的石筍

下插如箭鏃的石鐘乳

犬牙交錯,逼仄迫人

縱是超級瑪麗,也難過此關卡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溶洞

是地下水溶解侵蝕石灰岩層所形成的空洞

從石灰岩區流入地下的水

大多已溶解有一定量的碳酸鈣

當其到達溶洞時由於環境溫壓的變化

本來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鈣結晶析出

位於洞頂的向下生長

形成鐘乳石

滴在洞底再向上生長

形成石筍

鐘乳石和石筍在生長中銜接成為一體

便是石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西班牙 德勞奇溶洞

山峰

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那一方方崛起的陸地

看看那些不墨守陳規的山脈造型

放浪形骸、鋒芒畢露

能走直線就絕不圓滑

令觀者收穫無限快意

南迦巴瓦峰

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東端

在藏語中有“直刺天空的長矛”之含義

坡壁基岩裸露,異常險峻

一度是世界上最高的未被登頂的山峰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多洛米蒂山脈

由一種被稱為白雲石的石灰岩構成

在意大利東北部如一道屏風般展開

展示了傑出的山景多樣性

獨樹一幟的尖錐型山峰

堪稱雄奇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武陵源

位於湖南省西北部

這裡的岩石是質地堅硬的石英砂岩

風雨衝著垂直方向的裂縫斧劈

塑造出今天的模樣

石峰林立,怒髮衝冠

看上去很不好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馬特宏峰

矗立在瑞士、意大利邊界

其名Matterhorn中的horn

源於他牛角狀的峰尖

它是匍匐的山線中突然拔高的一節

孤峰兀立,上頂青雲

令人望而生畏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從馬達加斯加的石針林

到遠海中的千仞絕壁

或是從陸海上陡升入雲端

或是在地底下生長出利角

這些奇觀

詮釋著超越常識的疼痛美感

你有體會到嗎

話題

你還知道哪些看著很疼的地貌呢?

- END -

圖片來自123rf、網絡

編輯 / Jackie 編輯 / Colt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至於岩石出挑的針狀造型

也是氣象的傑作

雨水一邊流動一邊侵蝕岩石表面

水流過的地方形成了凹陷的水槽

在最先接觸雨水的頂端

這些水槽愈來愈密集

岩石從邊緣漸漸損失

最終像削鉛筆一樣使呈現出鋒利的上端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黥基多刺的地貌雖然侵略性十足

對遊客很不友好

卻並非生命的禁區

這片石林中

有一種能在針巖間自由穿行的純白色狐猴

絲絨冕狐猴

他們棲息在岩石的頂端

享受日光,躲避天敵

手腳內側厚實的肉墊

幫助他們在岩石上攀行、跳躍

仿若腳下深邃的暗谷並不存在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海蝕柱

在澳洲東部塔斯曼海中

孤懸著一座威儀的海巖

他是海平線上突然騰起的絕壁

拔地參天,乾雲蔽日

宛如金字塔一般矗立海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Jon Clark

柏爾的金字塔

隸屬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

長寬僅1100*300m

而最高海拔足達562米

經過洋流交匯處漫長的流水侵蝕

海岸突出的岬角被洞穿

(關於岬角,詳見你好,我叫岬角)

形成了一個拱

拱頂崩塌後,殘留於海中的柱狀岩石

叫作海蝕柱

柏爾的金字塔正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Martin7d2

誰能想到

聳立在驚濤駭浪中的柏爾的金字塔

會成為豪勳爵竹節蟲最後的家園

豪勳爵竹節蟲成蟲長達15釐米,重達25克

沒有翅膀,善於奔跑

在豪勳爵島上曾經非常普遍

基於它們的體格及色彩,

被稱作“地上的龍蝦”及“行走的香腸”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1918年

一艘擱淺的運輸船將黑鼠帶進島內

這種昆蟲淪為黑鼠的口糧

很快就在當地滅絕

直到2001年

一群昆蟲學家及保育人士

在柏爾的金字塔的千層樹叢下

發現了一個豪勳爵島竹節蟲聚落

之後便以此為基礎開始進行復育工作

在這塊老鼠和人難以到達的海巖上

竹節蟲得到了庇護

冰塔林

絨布冰川

位於珠穆朗瑪峰北坡

它像一條潔白的哈達

纏繞在巍峨的珠峰之上

在冰川末端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

有著一處壯美的天然冰雕群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攝影:張雨瀟

它們或基部相連,或兀自孤立

像船帆、像佛塔、像利劍

無不有著鋒利的頂端

萬笏朝天,寒光閃閃

這樣的景觀,叫作冰塔林

冰川流動時

谷底地形使得冰層各部分流動速度不同

在其表面留下了深溝與裂隙

陽光如同炙熱的刻刀

循著冰面的裂縫

探入冰川內部

沿垂直方向切割冰川

有了冰塔林倨傲的姿態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這樣的奇觀

只有大陸腹地的低緯度冰川才有耐心雕琢

在消融較快的海洋性冰川上

或是太陽斜射冰川的高緯度地區

則難覓蹤跡

甚至可以說,冰塔林

是隻有在我國才能見識到的特產

壺穴

在南非一個叫作波克的地方

那裡的河床長得像地球出了bug

厚厚的岩層千瘡百孔

好似蛀蟲侵襲過的木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ick McCharles

河道被挖出一個個圓洞

內壁圓潤,而邊稜分明

像是舂米用的石臼

看著就讓人感到腳底硌得發疼

這在地貌學上叫作“壺穴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Dees chinniah

河水流動不息

從岩層上扒落下一個個石塊

當石塊遇上河床凹處無法前進時

會在激流的驅動下打轉

漩渦夾帶礫石磨蝕河床

久而久之坑窪之處愈加坑窪

形成了規整的圓形孔洞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SA-Venues.com

溶洞

如果你害怕尖銳的造型

溶洞景觀也許會讓你喘不過來氣

上突如地刺的石筍

下插如箭鏃的石鐘乳

犬牙交錯,逼仄迫人

縱是超級瑪麗,也難過此關卡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溶洞

是地下水溶解侵蝕石灰岩層所形成的空洞

從石灰岩區流入地下的水

大多已溶解有一定量的碳酸鈣

當其到達溶洞時由於環境溫壓的變化

本來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鈣結晶析出

位於洞頂的向下生長

形成鐘乳石

滴在洞底再向上生長

形成石筍

鐘乳石和石筍在生長中銜接成為一體

便是石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西班牙 德勞奇溶洞

山峰

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那一方方崛起的陸地

看看那些不墨守陳規的山脈造型

放浪形骸、鋒芒畢露

能走直線就絕不圓滑

令觀者收穫無限快意

南迦巴瓦峰

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東端

在藏語中有“直刺天空的長矛”之含義

坡壁基岩裸露,異常險峻

一度是世界上最高的未被登頂的山峰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多洛米蒂山脈

由一種被稱為白雲石的石灰岩構成

在意大利東北部如一道屏風般展開

展示了傑出的山景多樣性

獨樹一幟的尖錐型山峰

堪稱雄奇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武陵源

位於湖南省西北部

這裡的岩石是質地堅硬的石英砂岩

風雨衝著垂直方向的裂縫斧劈

塑造出今天的模樣

石峰林立,怒髮衝冠

看上去很不好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馬特宏峰

矗立在瑞士、意大利邊界

其名Matterhorn中的horn

源於他牛角狀的峰尖

它是匍匐的山線中突然拔高的一節

孤峰兀立,上頂青雲

令人望而生畏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從馬達加斯加的石針林

到遠海中的千仞絕壁

或是從陸海上陡升入雲端

或是在地底下生長出利角

這些奇觀

詮釋著超越常識的疼痛美感

你有體會到嗎

話題

你還知道哪些看著很疼的地貌呢?

- END -

圖片來自123rf、網絡

編輯 / Jackie 編輯 / Colt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微信號:dili360)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今天,地理君將介紹一系列奇異的地貌

它們厭倦了大地平緩的起伏

有著最不講道理的陡升突降

最乾脆利落的走線

最尖銳的造型

看著最痛,卻也最痛快

石針林

黥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

位於馬達加斯加

如針尖狀聳立的石林

是保護區內的特色景觀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密密匝匝的削瘦灰巖刺向天空

高聳挺拔,星羅棋佈

邊線近乎垂直

頂部則尖銳得好似經過打磨

密佈的巖針間是極狹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漫步谷底

只能望見頭頂上那一線的天空

鋸齒狀的天際線

散發出強烈的切割感

虎牙桀立,令人卻步

黥基”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正是

不能赤腳走路的地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此地最高處足達120米的針山

其實是喀斯特地貌的卓絕體現

兩億年前黥基曾經是一片海洋

珊瑚海藻等生物的屍骸在海底堆積

形成了石灰岩層

後來地層隆起變成高地

雨水自上而下侵蝕石灰岩

在高地的內部形成孔隙和洞穴

最終洞頂坍塌形成了錯布的深谷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至於岩石出挑的針狀造型

也是氣象的傑作

雨水一邊流動一邊侵蝕岩石表面

水流過的地方形成了凹陷的水槽

在最先接觸雨水的頂端

這些水槽愈來愈密集

岩石從邊緣漸漸損失

最終像削鉛筆一樣使呈現出鋒利的上端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od Waddington

黥基多刺的地貌雖然侵略性十足

對遊客很不友好

卻並非生命的禁區

這片石林中

有一種能在針巖間自由穿行的純白色狐猴

絲絨冕狐猴

他們棲息在岩石的頂端

享受日光,躲避天敵

手腳內側厚實的肉墊

幫助他們在岩石上攀行、跳躍

仿若腳下深邃的暗谷並不存在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海蝕柱

在澳洲東部塔斯曼海中

孤懸著一座威儀的海巖

他是海平線上突然騰起的絕壁

拔地參天,乾雲蔽日

宛如金字塔一般矗立海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Jon Clark

柏爾的金字塔

隸屬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

長寬僅1100*300m

而最高海拔足達562米

經過洋流交匯處漫長的流水侵蝕

海岸突出的岬角被洞穿

(關於岬角,詳見你好,我叫岬角)

形成了一個拱

拱頂崩塌後,殘留於海中的柱狀岩石

叫作海蝕柱

柏爾的金字塔正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Martin7d2

誰能想到

聳立在驚濤駭浪中的柏爾的金字塔

會成為豪勳爵竹節蟲最後的家園

豪勳爵竹節蟲成蟲長達15釐米,重達25克

沒有翅膀,善於奔跑

在豪勳爵島上曾經非常普遍

基於它們的體格及色彩,

被稱作“地上的龍蝦”及“行走的香腸”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1918年

一艘擱淺的運輸船將黑鼠帶進島內

這種昆蟲淪為黑鼠的口糧

很快就在當地滅絕

直到2001年

一群昆蟲學家及保育人士

在柏爾的金字塔的千層樹叢下

發現了一個豪勳爵島竹節蟲聚落

之後便以此為基礎開始進行復育工作

在這塊老鼠和人難以到達的海巖上

竹節蟲得到了庇護

冰塔林

絨布冰川

位於珠穆朗瑪峰北坡

它像一條潔白的哈達

纏繞在巍峨的珠峰之上

在冰川末端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

有著一處壯美的天然冰雕群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攝影:張雨瀟

它們或基部相連,或兀自孤立

像船帆、像佛塔、像利劍

無不有著鋒利的頂端

萬笏朝天,寒光閃閃

這樣的景觀,叫作冰塔林

冰川流動時

谷底地形使得冰層各部分流動速度不同

在其表面留下了深溝與裂隙

陽光如同炙熱的刻刀

循著冰面的裂縫

探入冰川內部

沿垂直方向切割冰川

有了冰塔林倨傲的姿態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這樣的奇觀

只有大陸腹地的低緯度冰川才有耐心雕琢

在消融較快的海洋性冰川上

或是太陽斜射冰川的高緯度地區

則難覓蹤跡

甚至可以說,冰塔林

是隻有在我國才能見識到的特產

壺穴

在南非一個叫作波克的地方

那裡的河床長得像地球出了bug

厚厚的岩層千瘡百孔

好似蛀蟲侵襲過的木頭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Rick McCharles

河道被挖出一個個圓洞

內壁圓潤,而邊稜分明

像是舂米用的石臼

看著就讓人感到腳底硌得發疼

這在地貌學上叫作“壺穴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Dees chinniah

河水流動不息

從岩層上扒落下一個個石塊

當石塊遇上河床凹處無法前進時

會在激流的驅動下打轉

漩渦夾帶礫石磨蝕河床

久而久之坑窪之處愈加坑窪

形成了規整的圓形孔洞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來源:Flickr -SA-Venues.com

溶洞

如果你害怕尖銳的造型

溶洞景觀也許會讓你喘不過來氣

上突如地刺的石筍

下插如箭鏃的石鐘乳

犬牙交錯,逼仄迫人

縱是超級瑪麗,也難過此關卡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溶洞

是地下水溶解侵蝕石灰岩層所形成的空洞

從石灰岩區流入地下的水

大多已溶解有一定量的碳酸鈣

當其到達溶洞時由於環境溫壓的變化

本來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鈣結晶析出

位於洞頂的向下生長

形成鐘乳石

滴在洞底再向上生長

形成石筍

鐘乳石和石筍在生長中銜接成為一體

便是石柱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西班牙 德勞奇溶洞

山峰

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那一方方崛起的陸地

看看那些不墨守陳規的山脈造型

放浪形骸、鋒芒畢露

能走直線就絕不圓滑

令觀者收穫無限快意

南迦巴瓦峰

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東端

在藏語中有“直刺天空的長矛”之含義

坡壁基岩裸露,異常險峻

一度是世界上最高的未被登頂的山峰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多洛米蒂山脈

由一種被稱為白雲石的石灰岩構成

在意大利東北部如一道屏風般展開

展示了傑出的山景多樣性

獨樹一幟的尖錐型山峰

堪稱雄奇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武陵源

位於湖南省西北部

這裡的岩石是質地堅硬的石英砂岩

風雨衝著垂直方向的裂縫斧劈

塑造出今天的模樣

石峰林立,怒髮衝冠

看上去很不好惹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馬特宏峰

矗立在瑞士、意大利邊界

其名Matterhorn中的horn

源於他牛角狀的峰尖

它是匍匐的山線中突然拔高的一節

孤峰兀立,上頂青雲

令人望而生畏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從馬達加斯加的石針林

到遠海中的千仞絕壁

或是從陸海上陡升入雲端

或是在地底下生長出利角

這些奇觀

詮釋著超越常識的疼痛美感

你有體會到嗎

話題

你還知道哪些看著很疼的地貌呢?

- END -

圖片來自123rf、網絡

編輯 / Jackie 編輯 / Colt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微信號:dili360)

這些地貌看著真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