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堵”了?福建省唯一登頂珠峰的女性、廈門人吳燕接受專訪

珠峰“堵”了?福建省唯一登頂珠峰的女性、廈門人吳燕接受專訪

珠峰“堵”了?福建省唯一登頂珠峰的女性、廈門人吳燕接受專訪

廈門晚報記者 朱儁博

近日,一張拍攝於“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的照片引起了熱議。照片上,登山者排成的“長龍”蜿蜒在通向頂峰的狹窄山脊上。網友感嘆,這可能是“海拔最高的交通擁堵”。

昨日,福建省登頂珠峰的第一位女性、廈門人吳燕接受本報專訪,回憶自己登頂珠峰的經歷,並透露珠峰出現擁堵的原因。“希拉里臺階每年都出現擁堵,今年因為適合登頂的‘窗口期’少,各個登山公司安排登頂的時間比較集中,因此希拉里臺階比往年更為擁堵。加上尼泊爾一側對攀登資質要求不嚴格,很多攀登者缺乏經驗和基本技巧,行進速度緩慢,也是造成擁堵的重要原因。”她說。

適合衝頂的日子並不多

大家都想抓住“窗口期”

每年5月中旬至下旬,由於天氣較好,被視為珠峰的“黃金衝頂期”。每到這個季節,很多登山愛好者以及專業的登山家,就會集中到珠峰大本營。吳燕就是在2018年5月14日成功登頂珠峰的。

去年4月初,吳燕就到達了位於珠峰南坡的大本營,在經過前期的適應和拉練後,也一直在等待“窗口期”的到來。所謂“窗口期”,就是適合衝頂的日子。“登山公司會向全球幾家權威的氣象公司購買峰頂的氣象信息,綜合判斷過後,預測出天氣較好,適合衝頂的日期。”吳燕說,比較幸運的是,她抓住了5月14日當天這個“小窗口”併成功衝頂,當天一共有近40人衝頂成功。而當年更好的“窗口期”出現在兩天後,那一天登頂成功的有160多人。

吳燕說,珠峰容易擁堵的路段出現在南峰(海拔8750米左右)過後到希拉里臺階(海拔8790米處)的路段。她衝頂的當天,因為人少,所以沒有出現擁堵,但去年5月16日的“大窗口”期,因為衝頂人數增多,就出現了擁堵現象。

什麼是“希拉里臺階”?

希拉里臺階是位於珠穆朗瑪峰峰頂周圍12米處一塊幾近垂直的岩石山壁,海拔大約8790米,是東南側登頂路線中的最後一個挑戰。希拉里臺階的命名源自於艾德蒙·希拉里,他與丹增諾蓋是首對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的人類。

登山者多,“窗口期”短

是今年嚴重擁堵的根本原因

而在今年,珠峰擁堵的情況比去年更嚴重,有的人甚至被堵了三個多小時。吳燕說,人多、“窗口期”短,或許是今年出現嚴重擁堵的最根本原因。

據吳燕瞭解,今年尼泊爾發放了381張珠峰登山許可,是歷年人數最多的,加上這些人所請的夏爾巴嚮導,今年攀登珠峰的總人數可能在1000人左右。

此外,每年4月至5月出現的孟加拉灣熱帶氣旋,也會對珠峰區域造成影響。這股氣旋在往西或西北方向移動的過程中,會給青藏高原地區造成暴風雪,間接造成窗口期縮短。

以今年為例,原本會在5月15日出現的“窗口期”因為風大不復存在,絕大多數的登山者們只能等待22日左右出現的好天氣。但因為天氣不穩定,每個隊伍都想在最後幾天把握住衝頂機會。“那麼多人,都集中在幾天內衝頂,這對高海拔攀登活動來說顯然是不可接受的。”吳燕說。

路寬20釐米兩邊萬丈深淵

上下行根本談不上禮讓

為什麼擁堵會發生在南峰到希拉里臺階這段路上?吳燕說,那條路是一條山脊線,路面寬度僅20釐米左右,旁邊就是萬丈深淵,“在那種路段,上面的人要下來,下面的人要上去,就很容易出現擁堵。”

吳燕說,衝頂路上設有路繩,登山者們必須將腰間的安全繩釦在路繩上。要超過前面的人,或者山頂的人要下來時,要繞過安全繩都是一個難題。

“海拔8000米以上氧氣稀薄,大腦供氧量不夠,會降低人的反應能力。”吳燕說,再加上體力消耗巨大、行進緩慢、言語溝通不暢等因素,很容易造成擁堵,“那種情況下,根本談不上禮讓”。

吳燕說,僵持過後雙方只能相互協商,比如下撤者要讓行的話,必須先抓穩衝頂者的手臂,後者將安全繩從路繩上解開後,再系在下撤者的安全帶上。這時候,就等於雙方將各自的性命交到對方手中。兩人在交換位置後,衝頂者再將安全繩重新系在路繩上,整個過程快的話三五秒能完成,慢的話要一兩分鐘。

“一旦出現擁堵,這種交替現象要反覆上演。”吳燕說,所以在今年的珠峰窗口期,擁堵長達三四個小時,這也就不足為奇了。

負重15公斤體力消耗巨大

遇擁堵很難保證氧氣充足

一旦遇到擁堵,對登山者的體力是巨大的挑戰,不少遇難者都是因為氧氣供給不足而出現意外的。據統計,今年珠峰因擁堵導致死亡的已有十多人。

吳燕說,從珠峰南坡衝頂的登山者們都會聘請一名夏爾巴嚮導,後者除了帶路之外,還會幫客人背兩個氧氣瓶,登山者自己再背一個。一般情況下,三罐氧氣就夠用了,但如果遇到長時間的擁堵,氧氣量很難保證。

衝頂當天的路線很長,加上都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度行進,大量負重也在不斷消耗著體能。“光是登山靴加冰爪,就有4公斤重,一罐氧氣瓶也有4公斤,再加上主鎖和安全繩等安全裝備,水、食物、備用裝備等,負重一般在10公斤至15公斤,8000多米的海拔上,每邁出一步都是巨大的體力消耗。”吳燕說。

鏈接

8000米以上是“死亡區”人類一般活不過兩天

登頂珠峰,是勇敢者的遊戲,也是登山者的冒險。珠峰海拔超過8000米時,就意味著進入了“死亡地帶”,極寒和缺氧,使得人類幾乎不可能存活超過48小時。

大多數攀登珠峰的人在攀登到約7000米的高度時,開始使用輔助供氧。在約8000米以上,幾乎所有人都要使用瓶裝氧氣,包括大多數夏爾巴嚮導。

在珠峰頂峰,空氣十分稀薄,每次呼吸所獲得的氧氣不足在海平面時的三分之一。

在1500米到3500米之間的高海拔,登山者會出現呼吸變快、加深,運動困難、疲勞、難以入睡、排尿增加等症狀;在3500米到5500米的超高海拔,會出現缺氧症、無食慾、脫水等症狀;而在5500米到8000米的極限海拔,會出現大腦混沌、肌肉無力、更易凍傷等症狀;而在8000米以上,是“死亡區”,人類無法長時間存活,身體會迅速損傷。

專業人士警告,登頂珠峰,業餘人士還是應該結合自身體能,理性對待,量力而行。

對於此事,您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裡給我們留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