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友誼變得複雜……——《追風箏的人》

作者:錦上花

來源:GPLP(ID:gplpcn)

當友誼變得複雜……——《追風箏的人》

友誼是什麼樣的?

小時候,友誼是手拉手上洗手間,發現了新的美食店互相分享,調侃對方長得胖……然而,長大後,我們發現友誼不再那麼純粹,對友誼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果說小時候的友誼是清澈見底的茶,長大後的友誼便參雜了很多雜質,身份、地位、利益等都會讓兩人產生嫌隙。

《追風箏的人》便講述了一段由純淨變複雜,由簡單變厚重的友誼。

這部小說講的是兩個阿富汗少年的故事,阿米爾是少爺,而小他一歲的、天生便是兔脣的哈桑是僕人。他們都失去了媽媽,阿米爾的媽媽生阿米爾時死於難產,哈桑的媽媽則在哈桑出生幾天後跟一群江湖藝人私奔了。這兩個男孩吃一個奶媽的奶長大,擁有似乎牢不可破的情誼。然而,當哈桑為捍衛阿米爾的榮譽而被人凌辱時,阿米爾卻選擇了逃避。不僅如此,阿米爾還設計將哈桑驅逐出自己家門。

後來,已移居美國併成為知名小說家的阿米爾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那邊是阿米爾父親的好友拉辛汗,他說哈桑已死,要阿米爾回阿富汗,要他將哈桑的兒子索拉博從戰亂中的阿富汗帶出來,不僅是因為他以前辜負了哈桑,還因為哈桑是阿米爾的同父異母的弟弟……

在GPLP君看來,本書主要問了兩個問題:

付出是否要有個度?為什麼接受奉獻會從感動變成嫌惡?

哈桑對阿米爾就是一味付出,把自我放到一個很低的位置。雖然他一直認為阿米爾是自己的朋友,但潛意識裡是否也認為自己是僕人呢?

阿米爾少年時和哈桑有過以下一段對話:

“我(哈桑)寧願吃泥巴也不騙你。”

“真的嗎?你會那樣做?”

“做什麼?”

“如果我讓你吃泥巴,你會吃嗎?”

“如果你要求,我會的。不過我懷疑,你是否會讓我這麼做。你會嗎,阿米爾少爺?”

兩者的關係在這一小段裡得到了濃縮。

事實證明,不平等的友誼終將會翻船。

平時還看不出來,到了重要的事情上就會出現危機。當阿米爾在看到哈桑被大一些的孩子欺負甚至猥褻的時候,他選擇沉默和逃避;與此同時,哈桑卻為了阿米爾的風箏堅定不動搖的和對手較量。對方殘忍的揭示阿米爾和哈桑之間的主僕關係,哈桑大聲反駁說兩個人是朋友。躲在角落裡不敢出現的阿米爾聽到這句話沒有絲毫感動,縱使悲劇發生。為了安撫自己,獲得內心的平靜,阿米爾甚至變成了種族主義者,他開始認為為了用藍風箏贏取父親的愛,犧牲哈桑是必須的。接下來,他開始對自己說“他只是個哈扎拉人”。阿米爾是普什圖人,很多普什圖人對哈扎拉族人有歧視。通過貶低哈桑,阿米爾的愧疚感降低了。

哈桑為什麼要如此堅定地捍衛阿米爾的聲譽和利益?他為了捍衛阿米爾的一點尊嚴不惜放棄自己的全部尊嚴,這是值得稱道的嗎?阿米爾在他心裡已經被神聖化了,不可褻瀆。他輕視了自己。然而,阿米爾承受不了他這樣的付出。首先,他不敢上前解救哈桑是源自內心的怯懦,哈桑義無反顧付出的高大形象襯托出他的渺小。阿米爾接受不了這種對比,也承受不了哈桑對他的崇敬,他只能愧疚。又因為這種愧疚太重,他開始怨恨和貶低哈桑。

友情其實比較適合錦上添花與手有餘香,太重的恩情也許反而會成為負累。

如何獲得救贖?

當阿米爾接到父親好友拉辛汗的電話時,他得知哈桑是和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愧疚感更深了,他出發去阿富汗解救哈桑的兒子索拉博。他得知索拉博已經被一個塔利班頭目帶走,原來這個頭目就是當年欺負哈桑的阿塞夫。阿塞夫告訴阿米爾可以帶走索拉博,但必須和他先處理一些陳年爛賬。在屏蔽左右之後,阿塞夫戴上不鏽鋼拳套,輕鬆毒打毫無搏擊經驗的阿米爾。也許被打就是阿米爾的救贖。阿米爾內心也覺得自己不可饒恕,被攻擊是自己罪有應得。

奇妙的是,被奉獻帶來的負累在被攻擊帶來的爽快中中和了。

從本書可以看到,友誼是很複雜的。它與地位,與自我交織在一起。君子之交淡如水,有時候,淡如水或許恰恰是最好的相處之道。

人的解決之道是切中要害的解決方法,期望在減稅和制度保障下,經濟能跨過困難,走向明天的成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