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認為,郭嘉的才智勝過諸葛亮,看過之後才明白!

若說到三國之中誰的才智最高,大家都首推諸葛亮,除此之外還有司馬懿、龐統、賈詡、徐庶、荀彧等。然而,在曹操麾下卻有這麼一個謀士廣受爭議,有人說他只是一個二流的謀士,其才智不及賈詡、荀彧,也有人說他身負八斗之才,謀略更是勝過諸葛亮。這個人物正是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郭嘉,此人曾為曹操出謀劃策,立下了諸多功勞,奈何天妒英才,郭嘉還未能輔佐曹操平定天下便英年早逝。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郭嘉的才智勝過諸葛亮,看過之後才明白!

那麼人們對於郭嘉的才智為什麼存在爭議呢,主要還是由以下三點引發:

一、“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大敗,率領殘兵敗將四處逃竄,最終在華容道被關羽所放,得以逃出生天的曹操仰天痛苦,說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就是因為從曹操口中說出的這句話,使部分人認為,郭嘉乃是曹操最為倚靠的一位謀士,如若郭嘉不死,曹操必然不會在赤壁之戰中戰敗,更不會落得如此狼狽。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郭嘉的才智勝過諸葛亮,看過之後才明白!

其實這樣的說法過於誇大,早在鐵鎖連舟時曹操麾下就有多個謀士看出了弊端,也有人勸諫曹操,此行不可取,但曹操當時手握百萬雄兵,帳中大將更是多不勝數,因此自信心過度膨脹,沒有聽取勸言,最終戰敗。其實我們細細想來,曹操之所以在戰敗之後說這句話,這跟劉備在夷陵大敗後諸葛亮所說的:“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是一個味道,其中更多的是感嘆和惋惜,而不是道出戰敗原因。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郭嘉的才智勝過諸葛亮,看過之後才明白!

二、“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這就是典型的“借勢”了,郭嘉死的那一年,剛好劉備請得諸葛亮出山,兩件事情發生在同一年,這樣一個純屬巧合的事件,在民間卻傳出了這樣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從字面意思上去解讀,讓人感覺好像郭嘉若不死,諸葛亮就不敢出山與其爭鋒似的。因此有一部分人認為:“郭嘉才智不輸諸葛亮,甚至還高於諸葛亮,連諸葛亮都對其忌憚”,而有了這種說法,郭嘉就這樣被人們莫名其妙的給推上了可與諸葛亮比肩的高度。因此郭嘉即便英年早逝,但名聲卻越來越響亮。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郭嘉的才智勝過諸葛亮,看過之後才明白!

三、“易教授捧郭嘉”

“易教授品三國”之經典那是眾所周知的,他從更人性化的角度來帶我們重新認識了一遍三國中的人物。從他口中,我們認識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曹孟德,也弄清楚了原來周公瑾並非小氣之人,對諸葛亮也進行了客觀、正面的評價,細細剖析了司馬懿的卓爾不凡。聽過易教授的品讀後,我們心中的那些三國人物仿若又被重塑了一般,而易教授對於郭嘉此人的評價那是讚不絕口的,將其在三國中的地位捧得非常之高。所以導致部分人認為郭嘉確實非常了不得。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郭嘉的才智勝過諸葛亮,看過之後才明白!

確有其才 ,但不及孔明

小編認為,郭嘉之才智雖然與諸葛亮、司馬懿等相比差了些,但也確實是個非常有能力的謀臣,從以下幾點可以看出:

一、郭嘉曾與曹操促膝長談天下大事,曹操聽完郭嘉的一席話之後說到:“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二、曹操出征呂布時一直久攻不下,曹操看見將士疲乏,欲命將士們撤退休息,只有郭嘉勸曹操不必急著撤兵,繼續攻之,最後才得以將呂布擒下。

三、官渡之戰之前,孫策打算偷襲許昌,曹操麾下文武聽後無不擔心,只有郭嘉說到: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後來果然如郭嘉所說,孫策被許貢門客所殺。

四、劉備逃出許昌攻佔徐州下邳後,曹操想立即起兵攻打劉備,但同時又怕袁紹來襲,正在不知如何是好時,郭嘉說到:

“紹性遲而多疑,來必不速。備新起,眾心未附,急擊之必敗。此存亡之機,不可失也。”

曹操聽完郭嘉所說,當即決定攻打劉備,後來劉備兵敗投奔袁紹,袁紹果然沒有出兵偷襲。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郭嘉的才智勝過諸葛亮,看過之後才明白!

從以上四點我們可以看出郭嘉確實是能力出眾,小編認為即便將其與賈詡、荀彧相比也不遑多讓,但對於“能與諸葛亮比肩,甚至在諸葛亮之上”這個說法卻不認同。不知各位對於郭嘉此人怎麼看,歡迎關注併到評論區發表言論。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魏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