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

從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讓孫權送“質子”一事中,可以看出孫權有一個特點:遇事謹慎且優柔寡斷。每遇大事,必先聽取眾人的意見,等所有的人暢所欲言之後,他才從中加以選擇,最終形成自己的決策。雖然這樣的決策含金量很高,但是往往會由於過於謹慎小心而延誤最佳時機。


"

從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讓孫權送“質子”一事中,可以看出孫權有一個特點:遇事謹慎且優柔寡斷。每遇大事,必先聽取眾人的意見,等所有的人暢所欲言之後,他才從中加以選擇,最終形成自己的決策。雖然這樣的決策含金量很高,但是往往會由於過於謹慎小心而延誤最佳時機。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但凡是都有例外,孫權在與魯肅合榻對飲之後,卻唯獨對魯肅的定國安邦之策不爭不疑、乾綱獨斷、奉為至上。從這件事不難看出:孫權對魯肅的信服程度,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

從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讓孫權送“質子”一事中,可以看出孫權有一個特點:遇事謹慎且優柔寡斷。每遇大事,必先聽取眾人的意見,等所有的人暢所欲言之後,他才從中加以選擇,最終形成自己的決策。雖然這樣的決策含金量很高,但是往往會由於過於謹慎小心而延誤最佳時機。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但凡是都有例外,孫權在與魯肅合榻對飲之後,卻唯獨對魯肅的定國安邦之策不爭不疑、乾綱獨斷、奉為至上。從這件事不難看出:孫權對魯肅的信服程度,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魯肅傳》中記載:由於魯肅深得孫權的重用,招致張昭的嫉妒,所以,張昭不時在孫權面前詆譭魯肅。“張昭非肅謙下不足,頗訾毀之,雲肅年少粗疏,未可用。”那麼,孫權的是如何反應的呢?“權不以介意,益貴重之,賜肅母衣服幃帳,居處雜物,富擬其舊。”這段記載也足以說明了孫權對魯肅的態度,即使當朝重臣的“善意”提醒,他也心靜如水、巋然不動。


"

從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讓孫權送“質子”一事中,可以看出孫權有一個特點:遇事謹慎且優柔寡斷。每遇大事,必先聽取眾人的意見,等所有的人暢所欲言之後,他才從中加以選擇,最終形成自己的決策。雖然這樣的決策含金量很高,但是往往會由於過於謹慎小心而延誤最佳時機。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但凡是都有例外,孫權在與魯肅合榻對飲之後,卻唯獨對魯肅的定國安邦之策不爭不疑、乾綱獨斷、奉為至上。從這件事不難看出:孫權對魯肅的信服程度,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魯肅傳》中記載:由於魯肅深得孫權的重用,招致張昭的嫉妒,所以,張昭不時在孫權面前詆譭魯肅。“張昭非肅謙下不足,頗訾毀之,雲肅年少粗疏,未可用。”那麼,孫權的是如何反應的呢?“權不以介意,益貴重之,賜肅母衣服幃帳,居處雜物,富擬其舊。”這段記載也足以說明了孫權對魯肅的態度,即使當朝重臣的“善意”提醒,他也心靜如水、巋然不動。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吳主傳》中記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權西伐黃祖。”這是孫權根據魯肅提出的發展戰略,而進行的第一步驟:“剿除黃祖。”


"

從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讓孫權送“質子”一事中,可以看出孫權有一個特點:遇事謹慎且優柔寡斷。每遇大事,必先聽取眾人的意見,等所有的人暢所欲言之後,他才從中加以選擇,最終形成自己的決策。雖然這樣的決策含金量很高,但是往往會由於過於謹慎小心而延誤最佳時機。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但凡是都有例外,孫權在與魯肅合榻對飲之後,卻唯獨對魯肅的定國安邦之策不爭不疑、乾綱獨斷、奉為至上。從這件事不難看出:孫權對魯肅的信服程度,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魯肅傳》中記載:由於魯肅深得孫權的重用,招致張昭的嫉妒,所以,張昭不時在孫權面前詆譭魯肅。“張昭非肅謙下不足,頗訾毀之,雲肅年少粗疏,未可用。”那麼,孫權的是如何反應的呢?“權不以介意,益貴重之,賜肅母衣服幃帳,居處雜物,富擬其舊。”這段記載也足以說明了孫權對魯肅的態度,即使當朝重臣的“善意”提醒,他也心靜如水、巋然不動。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吳主傳》中記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權西伐黃祖。”這是孫權根據魯肅提出的發展戰略,而進行的第一步驟:“剿除黃祖。”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黃祖是荊州劉表的手下大將,時任江夏太守,領重兵駐守著夏口(今湖北武漢市境)。而夏口又是扼守長江的要衝之地,位於荊州的上游地帶,佔據夏口,為征伐劉表圖謀整個荊州地區,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

從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讓孫權送“質子”一事中,可以看出孫權有一個特點:遇事謹慎且優柔寡斷。每遇大事,必先聽取眾人的意見,等所有的人暢所欲言之後,他才從中加以選擇,最終形成自己的決策。雖然這樣的決策含金量很高,但是往往會由於過於謹慎小心而延誤最佳時機。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但凡是都有例外,孫權在與魯肅合榻對飲之後,卻唯獨對魯肅的定國安邦之策不爭不疑、乾綱獨斷、奉為至上。從這件事不難看出:孫權對魯肅的信服程度,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魯肅傳》中記載:由於魯肅深得孫權的重用,招致張昭的嫉妒,所以,張昭不時在孫權面前詆譭魯肅。“張昭非肅謙下不足,頗訾毀之,雲肅年少粗疏,未可用。”那麼,孫權的是如何反應的呢?“權不以介意,益貴重之,賜肅母衣服幃帳,居處雜物,富擬其舊。”這段記載也足以說明了孫權對魯肅的態度,即使當朝重臣的“善意”提醒,他也心靜如水、巋然不動。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吳主傳》中記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權西伐黃祖。”這是孫權根據魯肅提出的發展戰略,而進行的第一步驟:“剿除黃祖。”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黃祖是荊州劉表的手下大將,時任江夏太守,領重兵駐守著夏口(今湖北武漢市境)。而夏口又是扼守長江的要衝之地,位於荊州的上游地帶,佔據夏口,為征伐劉表圖謀整個荊州地區,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此外,對於孫權來說,“剿除黃祖”還有另外一層特殊的意義:自黃祖射殺孫堅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跟孫氏家族結下了世仇,不死不休。孫策在時,就把誅殺黃祖作為平定江東之後的第一要務,曾與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圍剿過黃祖,當時由於劉表的救援而未能如願。孫策死孫權繼,剿滅黃祖為父報仇,依然是孫權的頭等大事。


"

從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讓孫權送“質子”一事中,可以看出孫權有一個特點:遇事謹慎且優柔寡斷。每遇大事,必先聽取眾人的意見,等所有的人暢所欲言之後,他才從中加以選擇,最終形成自己的決策。雖然這樣的決策含金量很高,但是往往會由於過於謹慎小心而延誤最佳時機。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但凡是都有例外,孫權在與魯肅合榻對飲之後,卻唯獨對魯肅的定國安邦之策不爭不疑、乾綱獨斷、奉為至上。從這件事不難看出:孫權對魯肅的信服程度,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魯肅傳》中記載:由於魯肅深得孫權的重用,招致張昭的嫉妒,所以,張昭不時在孫權面前詆譭魯肅。“張昭非肅謙下不足,頗訾毀之,雲肅年少粗疏,未可用。”那麼,孫權的是如何反應的呢?“權不以介意,益貴重之,賜肅母衣服幃帳,居處雜物,富擬其舊。”這段記載也足以說明了孫權對魯肅的態度,即使當朝重臣的“善意”提醒,他也心靜如水、巋然不動。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吳主傳》中記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權西伐黃祖。”這是孫權根據魯肅提出的發展戰略,而進行的第一步驟:“剿除黃祖。”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黃祖是荊州劉表的手下大將,時任江夏太守,領重兵駐守著夏口(今湖北武漢市境)。而夏口又是扼守長江的要衝之地,位於荊州的上游地帶,佔據夏口,為征伐劉表圖謀整個荊州地區,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此外,對於孫權來說,“剿除黃祖”還有另外一層特殊的意義:自黃祖射殺孫堅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跟孫氏家族結下了世仇,不死不休。孫策在時,就把誅殺黃祖作為平定江東之後的第一要務,曾與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圍剿過黃祖,當時由於劉表的救援而未能如願。孫策死孫權繼,剿滅黃祖為父報仇,依然是孫權的頭等大事。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此次出征,於“公”關係到東吳的發展,於“私”又兼顧著報私仇,所以,孫權對於此次行動非常重視。據《三國志》中記載:孫權命徵虜中郎將呂範與張昭留守吳郡,親率蕩寇中郎將程普,別部司馬黃蓋、韓當、呂蒙等從陸路進軍,周瑜、徐盛等率水軍同時向黃祖發起進攻。從孫權這樣的部署來看,當年跟孫策一起打江山的老將們幾乎全部出動,水陸並進,同時出擊,可以說是舉全國之力征剿黃祖,大有一舉蕩平江夏之勢。


"

從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讓孫權送“質子”一事中,可以看出孫權有一個特點:遇事謹慎且優柔寡斷。每遇大事,必先聽取眾人的意見,等所有的人暢所欲言之後,他才從中加以選擇,最終形成自己的決策。雖然這樣的決策含金量很高,但是往往會由於過於謹慎小心而延誤最佳時機。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但凡是都有例外,孫權在與魯肅合榻對飲之後,卻唯獨對魯肅的定國安邦之策不爭不疑、乾綱獨斷、奉為至上。從這件事不難看出:孫權對魯肅的信服程度,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魯肅傳》中記載:由於魯肅深得孫權的重用,招致張昭的嫉妒,所以,張昭不時在孫權面前詆譭魯肅。“張昭非肅謙下不足,頗訾毀之,雲肅年少粗疏,未可用。”那麼,孫權的是如何反應的呢?“權不以介意,益貴重之,賜肅母衣服幃帳,居處雜物,富擬其舊。”這段記載也足以說明了孫權對魯肅的態度,即使當朝重臣的“善意”提醒,他也心靜如水、巋然不動。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吳主傳》中記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權西伐黃祖。”這是孫權根據魯肅提出的發展戰略,而進行的第一步驟:“剿除黃祖。”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黃祖是荊州劉表的手下大將,時任江夏太守,領重兵駐守著夏口(今湖北武漢市境)。而夏口又是扼守長江的要衝之地,位於荊州的上游地帶,佔據夏口,為征伐劉表圖謀整個荊州地區,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此外,對於孫權來說,“剿除黃祖”還有另外一層特殊的意義:自黃祖射殺孫堅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跟孫氏家族結下了世仇,不死不休。孫策在時,就把誅殺黃祖作為平定江東之後的第一要務,曾與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圍剿過黃祖,當時由於劉表的救援而未能如願。孫策死孫權繼,剿滅黃祖為父報仇,依然是孫權的頭等大事。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此次出征,於“公”關係到東吳的發展,於“私”又兼顧著報私仇,所以,孫權對於此次行動非常重視。據《三國志》中記載:孫權命徵虜中郎將呂範與張昭留守吳郡,親率蕩寇中郎將程普,別部司馬黃蓋、韓當、呂蒙等從陸路進軍,周瑜、徐盛等率水軍同時向黃祖發起進攻。從孫權這樣的部署來看,當年跟孫策一起打江山的老將們幾乎全部出動,水陸並進,同時出擊,可以說是舉全國之力征剿黃祖,大有一舉蕩平江夏之勢。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吳主傳》中記載:“破其舟軍,惟城未克。”這說明:剛開始的進攻開展得非常順利,孫權大軍一路推進,勢如破竹,黃祖的水軍被擊垮。但黃祖的大本營沙羨,由於城防堅固,黃祖又據守不出,孫權大軍沒能攻克。那麼孫權精心部署的如此大規模攻勢,為什麼沒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呢?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


"

從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讓孫權送“質子”一事中,可以看出孫權有一個特點:遇事謹慎且優柔寡斷。每遇大事,必先聽取眾人的意見,等所有的人暢所欲言之後,他才從中加以選擇,最終形成自己的決策。雖然這樣的決策含金量很高,但是往往會由於過於謹慎小心而延誤最佳時機。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但凡是都有例外,孫權在與魯肅合榻對飲之後,卻唯獨對魯肅的定國安邦之策不爭不疑、乾綱獨斷、奉為至上。從這件事不難看出:孫權對魯肅的信服程度,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魯肅傳》中記載:由於魯肅深得孫權的重用,招致張昭的嫉妒,所以,張昭不時在孫權面前詆譭魯肅。“張昭非肅謙下不足,頗訾毀之,雲肅年少粗疏,未可用。”那麼,孫權的是如何反應的呢?“權不以介意,益貴重之,賜肅母衣服幃帳,居處雜物,富擬其舊。”這段記載也足以說明了孫權對魯肅的態度,即使當朝重臣的“善意”提醒,他也心靜如水、巋然不動。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吳主傳》中記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權西伐黃祖。”這是孫權根據魯肅提出的發展戰略,而進行的第一步驟:“剿除黃祖。”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黃祖是荊州劉表的手下大將,時任江夏太守,領重兵駐守著夏口(今湖北武漢市境)。而夏口又是扼守長江的要衝之地,位於荊州的上游地帶,佔據夏口,為征伐劉表圖謀整個荊州地區,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此外,對於孫權來說,“剿除黃祖”還有另外一層特殊的意義:自黃祖射殺孫堅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跟孫氏家族結下了世仇,不死不休。孫策在時,就把誅殺黃祖作為平定江東之後的第一要務,曾與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圍剿過黃祖,當時由於劉表的救援而未能如願。孫策死孫權繼,剿滅黃祖為父報仇,依然是孫權的頭等大事。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此次出征,於“公”關係到東吳的發展,於“私”又兼顧著報私仇,所以,孫權對於此次行動非常重視。據《三國志》中記載:孫權命徵虜中郎將呂範與張昭留守吳郡,親率蕩寇中郎將程普,別部司馬黃蓋、韓當、呂蒙等從陸路進軍,周瑜、徐盛等率水軍同時向黃祖發起進攻。從孫權這樣的部署來看,當年跟孫策一起打江山的老將們幾乎全部出動,水陸並進,同時出擊,可以說是舉全國之力征剿黃祖,大有一舉蕩平江夏之勢。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吳主傳》中記載:“破其舟軍,惟城未克。”這說明:剛開始的進攻開展得非常順利,孫權大軍一路推進,勢如破竹,黃祖的水軍被擊垮。但黃祖的大本營沙羨,由於城防堅固,黃祖又據守不出,孫權大軍沒能攻克。那麼孫權精心部署的如此大規模攻勢,為什麼沒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呢?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首先,“山寇復動”國內局勢不穩,這是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這裡的“山寇”指的是“山越族人”,泛指居住在山地的越族人。越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民族,同時這也是一個複雜的歷史遺留問題。據《漢書》中的記載,關於山越族人的影響,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自越族被楚滅國之後,一度再沒有形成過統一,分散的各部,遍佈東南各地的山區地帶。他們相互之間不存在統屬關係,完全是一種割據自立的狀態,為了自保還修築了壁壘,建立了的武裝。經過長期的發展,山越族人的規模和影響也在不斷擴大,對地方政權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但是各郡縣又因為兵力所限而無力征伐,所以山越人的問題一直延續了下來。


"

從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讓孫權送“質子”一事中,可以看出孫權有一個特點:遇事謹慎且優柔寡斷。每遇大事,必先聽取眾人的意見,等所有的人暢所欲言之後,他才從中加以選擇,最終形成自己的決策。雖然這樣的決策含金量很高,但是往往會由於過於謹慎小心而延誤最佳時機。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但凡是都有例外,孫權在與魯肅合榻對飲之後,卻唯獨對魯肅的定國安邦之策不爭不疑、乾綱獨斷、奉為至上。從這件事不難看出:孫權對魯肅的信服程度,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魯肅傳》中記載:由於魯肅深得孫權的重用,招致張昭的嫉妒,所以,張昭不時在孫權面前詆譭魯肅。“張昭非肅謙下不足,頗訾毀之,雲肅年少粗疏,未可用。”那麼,孫權的是如何反應的呢?“權不以介意,益貴重之,賜肅母衣服幃帳,居處雜物,富擬其舊。”這段記載也足以說明了孫權對魯肅的態度,即使當朝重臣的“善意”提醒,他也心靜如水、巋然不動。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吳主傳》中記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權西伐黃祖。”這是孫權根據魯肅提出的發展戰略,而進行的第一步驟:“剿除黃祖。”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黃祖是荊州劉表的手下大將,時任江夏太守,領重兵駐守著夏口(今湖北武漢市境)。而夏口又是扼守長江的要衝之地,位於荊州的上游地帶,佔據夏口,為征伐劉表圖謀整個荊州地區,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此外,對於孫權來說,“剿除黃祖”還有另外一層特殊的意義:自黃祖射殺孫堅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跟孫氏家族結下了世仇,不死不休。孫策在時,就把誅殺黃祖作為平定江東之後的第一要務,曾與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圍剿過黃祖,當時由於劉表的救援而未能如願。孫策死孫權繼,剿滅黃祖為父報仇,依然是孫權的頭等大事。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此次出征,於“公”關係到東吳的發展,於“私”又兼顧著報私仇,所以,孫權對於此次行動非常重視。據《三國志》中記載:孫權命徵虜中郎將呂範與張昭留守吳郡,親率蕩寇中郎將程普,別部司馬黃蓋、韓當、呂蒙等從陸路進軍,周瑜、徐盛等率水軍同時向黃祖發起進攻。從孫權這樣的部署來看,當年跟孫策一起打江山的老將們幾乎全部出動,水陸並進,同時出擊,可以說是舉全國之力征剿黃祖,大有一舉蕩平江夏之勢。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吳主傳》中記載:“破其舟軍,惟城未克。”這說明:剛開始的進攻開展得非常順利,孫權大軍一路推進,勢如破竹,黃祖的水軍被擊垮。但黃祖的大本營沙羨,由於城防堅固,黃祖又據守不出,孫權大軍沒能攻克。那麼孫權精心部署的如此大規模攻勢,為什麼沒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呢?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首先,“山寇復動”國內局勢不穩,這是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這裡的“山寇”指的是“山越族人”,泛指居住在山地的越族人。越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民族,同時這也是一個複雜的歷史遺留問題。據《漢書》中的記載,關於山越族人的影響,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自越族被楚滅國之後,一度再沒有形成過統一,分散的各部,遍佈東南各地的山區地帶。他們相互之間不存在統屬關係,完全是一種割據自立的狀態,為了自保還修築了壁壘,建立了的武裝。經過長期的發展,山越族人的規模和影響也在不斷擴大,對地方政權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但是各郡縣又因為兵力所限而無力征伐,所以山越人的問題一直延續了下來。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孫策平定江東的時候,就曾對山越族人進行過集中的清剿行動。孫權接掌江東之初,也將“鎮撫山越”作為了一項主要的工作。經過孫氏兄弟幾年的治理,山越族人大多都能安分守己。不過讓孫權沒想到的是,在征剿黃祖的關鍵時刻,山越族人又開始蠢蠢欲動,並且已經危及到了東吳的統治。所以,在這個時候,孫權只能很無奈地退兵。


"

從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讓孫權送“質子”一事中,可以看出孫權有一個特點:遇事謹慎且優柔寡斷。每遇大事,必先聽取眾人的意見,等所有的人暢所欲言之後,他才從中加以選擇,最終形成自己的決策。雖然這樣的決策含金量很高,但是往往會由於過於謹慎小心而延誤最佳時機。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但凡是都有例外,孫權在與魯肅合榻對飲之後,卻唯獨對魯肅的定國安邦之策不爭不疑、乾綱獨斷、奉為至上。從這件事不難看出:孫權對魯肅的信服程度,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魯肅傳》中記載:由於魯肅深得孫權的重用,招致張昭的嫉妒,所以,張昭不時在孫權面前詆譭魯肅。“張昭非肅謙下不足,頗訾毀之,雲肅年少粗疏,未可用。”那麼,孫權的是如何反應的呢?“權不以介意,益貴重之,賜肅母衣服幃帳,居處雜物,富擬其舊。”這段記載也足以說明了孫權對魯肅的態度,即使當朝重臣的“善意”提醒,他也心靜如水、巋然不動。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吳主傳》中記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權西伐黃祖。”這是孫權根據魯肅提出的發展戰略,而進行的第一步驟:“剿除黃祖。”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黃祖是荊州劉表的手下大將,時任江夏太守,領重兵駐守著夏口(今湖北武漢市境)。而夏口又是扼守長江的要衝之地,位於荊州的上游地帶,佔據夏口,為征伐劉表圖謀整個荊州地區,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此外,對於孫權來說,“剿除黃祖”還有另外一層特殊的意義:自黃祖射殺孫堅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跟孫氏家族結下了世仇,不死不休。孫策在時,就把誅殺黃祖作為平定江東之後的第一要務,曾與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圍剿過黃祖,當時由於劉表的救援而未能如願。孫策死孫權繼,剿滅黃祖為父報仇,依然是孫權的頭等大事。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此次出征,於“公”關係到東吳的發展,於“私”又兼顧著報私仇,所以,孫權對於此次行動非常重視。據《三國志》中記載:孫權命徵虜中郎將呂範與張昭留守吳郡,親率蕩寇中郎將程普,別部司馬黃蓋、韓當、呂蒙等從陸路進軍,周瑜、徐盛等率水軍同時向黃祖發起進攻。從孫權這樣的部署來看,當年跟孫策一起打江山的老將們幾乎全部出動,水陸並進,同時出擊,可以說是舉全國之力征剿黃祖,大有一舉蕩平江夏之勢。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吳主傳》中記載:“破其舟軍,惟城未克。”這說明:剛開始的進攻開展得非常順利,孫權大軍一路推進,勢如破竹,黃祖的水軍被擊垮。但黃祖的大本營沙羨,由於城防堅固,黃祖又據守不出,孫權大軍沒能攻克。那麼孫權精心部署的如此大規模攻勢,為什麼沒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呢?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首先,“山寇復動”國內局勢不穩,這是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這裡的“山寇”指的是“山越族人”,泛指居住在山地的越族人。越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民族,同時這也是一個複雜的歷史遺留問題。據《漢書》中的記載,關於山越族人的影響,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自越族被楚滅國之後,一度再沒有形成過統一,分散的各部,遍佈東南各地的山區地帶。他們相互之間不存在統屬關係,完全是一種割據自立的狀態,為了自保還修築了壁壘,建立了的武裝。經過長期的發展,山越族人的規模和影響也在不斷擴大,對地方政權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但是各郡縣又因為兵力所限而無力征伐,所以山越人的問題一直延續了下來。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孫策平定江東的時候,就曾對山越族人進行過集中的清剿行動。孫權接掌江東之初,也將“鎮撫山越”作為了一項主要的工作。經過孫氏兄弟幾年的治理,山越族人大多都能安分守己。不過讓孫權沒想到的是,在征剿黃祖的關鍵時刻,山越族人又開始蠢蠢欲動,並且已經危及到了東吳的統治。所以,在這個時候,孫權只能很無奈地退兵。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其次,從征戰的過程來說,黃祖以及部下軍士們的戰鬥實力也是不弱的。從孫堅開始,到孫策,再到孫權,孫氏父子跟黃祖歷時多年,交戰多次,都沒有能夠將其剿滅。並且每次征戰,雙方各自都有不小的損失,這足以證明黃祖的軍事實力並沒有那麼弱。孫權大軍攻到沙羨城下的時候,除了城防堅固之外,黃祖部下軍士們的戰鬥力,也是沒能及時攻下城池的一個方面。孫權在這次攻伐黃祖的戰鬥中,最大的損失就是破賊校尉凌操被甘寧射殺。據《吳書》中的記載:“寧以善射,射殺校尉凌操。”這也為之後甘寧投奔東吳,埋下了一個伏筆。


"

從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讓孫權送“質子”一事中,可以看出孫權有一個特點:遇事謹慎且優柔寡斷。每遇大事,必先聽取眾人的意見,等所有的人暢所欲言之後,他才從中加以選擇,最終形成自己的決策。雖然這樣的決策含金量很高,但是往往會由於過於謹慎小心而延誤最佳時機。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但凡是都有例外,孫權在與魯肅合榻對飲之後,卻唯獨對魯肅的定國安邦之策不爭不疑、乾綱獨斷、奉為至上。從這件事不難看出:孫權對魯肅的信服程度,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魯肅傳》中記載:由於魯肅深得孫權的重用,招致張昭的嫉妒,所以,張昭不時在孫權面前詆譭魯肅。“張昭非肅謙下不足,頗訾毀之,雲肅年少粗疏,未可用。”那麼,孫權的是如何反應的呢?“權不以介意,益貴重之,賜肅母衣服幃帳,居處雜物,富擬其舊。”這段記載也足以說明了孫權對魯肅的態度,即使當朝重臣的“善意”提醒,他也心靜如水、巋然不動。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吳主傳》中記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權西伐黃祖。”這是孫權根據魯肅提出的發展戰略,而進行的第一步驟:“剿除黃祖。”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黃祖是荊州劉表的手下大將,時任江夏太守,領重兵駐守著夏口(今湖北武漢市境)。而夏口又是扼守長江的要衝之地,位於荊州的上游地帶,佔據夏口,為征伐劉表圖謀整個荊州地區,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此外,對於孫權來說,“剿除黃祖”還有另外一層特殊的意義:自黃祖射殺孫堅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跟孫氏家族結下了世仇,不死不休。孫策在時,就把誅殺黃祖作為平定江東之後的第一要務,曾與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圍剿過黃祖,當時由於劉表的救援而未能如願。孫策死孫權繼,剿滅黃祖為父報仇,依然是孫權的頭等大事。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此次出征,於“公”關係到東吳的發展,於“私”又兼顧著報私仇,所以,孫權對於此次行動非常重視。據《三國志》中記載:孫權命徵虜中郎將呂範與張昭留守吳郡,親率蕩寇中郎將程普,別部司馬黃蓋、韓當、呂蒙等從陸路進軍,周瑜、徐盛等率水軍同時向黃祖發起進攻。從孫權這樣的部署來看,當年跟孫策一起打江山的老將們幾乎全部出動,水陸並進,同時出擊,可以說是舉全國之力征剿黃祖,大有一舉蕩平江夏之勢。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據《三國志•吳主傳》中記載:“破其舟軍,惟城未克。”這說明:剛開始的進攻開展得非常順利,孫權大軍一路推進,勢如破竹,黃祖的水軍被擊垮。但黃祖的大本營沙羨,由於城防堅固,黃祖又據守不出,孫權大軍沒能攻克。那麼孫權精心部署的如此大規模攻勢,為什麼沒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呢?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首先,“山寇復動”國內局勢不穩,這是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這裡的“山寇”指的是“山越族人”,泛指居住在山地的越族人。越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民族,同時這也是一個複雜的歷史遺留問題。據《漢書》中的記載,關於山越族人的影響,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自越族被楚滅國之後,一度再沒有形成過統一,分散的各部,遍佈東南各地的山區地帶。他們相互之間不存在統屬關係,完全是一種割據自立的狀態,為了自保還修築了壁壘,建立了的武裝。經過長期的發展,山越族人的規模和影響也在不斷擴大,對地方政權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但是各郡縣又因為兵力所限而無力征伐,所以山越人的問題一直延續了下來。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孫策平定江東的時候,就曾對山越族人進行過集中的清剿行動。孫權接掌江東之初,也將“鎮撫山越”作為了一項主要的工作。經過孫氏兄弟幾年的治理,山越族人大多都能安分守己。不過讓孫權沒想到的是,在征剿黃祖的關鍵時刻,山越族人又開始蠢蠢欲動,並且已經危及到了東吳的統治。所以,在這個時候,孫權只能很無奈地退兵。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其次,從征戰的過程來說,黃祖以及部下軍士們的戰鬥實力也是不弱的。從孫堅開始,到孫策,再到孫權,孫氏父子跟黃祖歷時多年,交戰多次,都沒有能夠將其剿滅。並且每次征戰,雙方各自都有不小的損失,這足以證明黃祖的軍事實力並沒有那麼弱。孫權大軍攻到沙羨城下的時候,除了城防堅固之外,黃祖部下軍士們的戰鬥力,也是沒能及時攻下城池的一個方面。孫權在這次攻伐黃祖的戰鬥中,最大的損失就是破賊校尉凌操被甘寧射殺。據《吳書》中的記載:“寧以善射,射殺校尉凌操。”這也為之後甘寧投奔東吳,埋下了一個伏筆。


孫權精心部署,傾全力征剿黃祖,為何卻花了五年才獲勝


綜看孫權的這次軍事行動,雖然沒有取得最終的勝利,但是孫權大軍銳猛無比的表現聲震荊州,在很大程度上沉重打擊了黃祖的士氣,為之後的復剿黃祖,征伐劉表,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參考書籍:《三國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