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
"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對聯:“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兩表,是指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

三顧,是指劉備為興復漢室屈尊三顧茅廬的故事。

一對,指諸葛亮在隆中草廬之中向劉備提出戰略構想的“隆中對”。

“隆中對”的戰略構想分三部分:立基、固本、平天下。

"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對聯:“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兩表,是指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

三顧,是指劉備為興復漢室屈尊三顧茅廬的故事。

一對,指諸葛亮在隆中草廬之中向劉備提出戰略構想的“隆中對”。

“隆中對”的戰略構想分三部分:立基、固本、平天下。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當時的形勢是:董卓亂政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然而,群雄間經過一番追逐殺戮,已出現了兩大巨頭——曹操、孫權。

曹操,已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因此,諸葛亮指出,要成就霸業、興復漢室,要分三步走:

"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對聯:“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兩表,是指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

三顧,是指劉備為興復漢室屈尊三顧茅廬的故事。

一對,指諸葛亮在隆中草廬之中向劉備提出戰略構想的“隆中對”。

“隆中對”的戰略構想分三部分:立基、固本、平天下。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當時的形勢是:董卓亂政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然而,群雄間經過一番追逐殺戮,已出現了兩大巨頭——曹操、孫權。

曹操,已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因此,諸葛亮指出,要成就霸業、興復漢室,要分三步走: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一、“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可以先取荊州為根據地,打下成大業之根基,是為立基。

二、“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在荊州立定腳跟後,揮師奪取益州,在“跨有荊、益”的前提下,“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形成三分天下之勢,是為固本。

三、“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兩路北伐,遙相呼應,一舉而平定天下。

劉備風霜江湖多年,營營役役,奔波勞碌,手下的兵馬倏聚倏散,過手的地盤,來也容易,失也容易,這個時候依附於劉表,落魄窮困,僅有一縣之地,聽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滿心歡喜,連聲稱“善”。

"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對聯:“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兩表,是指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

三顧,是指劉備為興復漢室屈尊三顧茅廬的故事。

一對,指諸葛亮在隆中草廬之中向劉備提出戰略構想的“隆中對”。

“隆中對”的戰略構想分三部分:立基、固本、平天下。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當時的形勢是:董卓亂政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然而,群雄間經過一番追逐殺戮,已出現了兩大巨頭——曹操、孫權。

曹操,已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因此,諸葛亮指出,要成就霸業、興復漢室,要分三步走: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一、“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可以先取荊州為根據地,打下成大業之根基,是為立基。

二、“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在荊州立定腳跟後,揮師奪取益州,在“跨有荊、益”的前提下,“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形成三分天下之勢,是為固本。

三、“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兩路北伐,遙相呼應,一舉而平定天下。

劉備風霜江湖多年,營營役役,奔波勞碌,手下的兵馬倏聚倏散,過手的地盤,來也容易,失也容易,這個時候依附於劉表,落魄窮困,僅有一縣之地,聽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滿心歡喜,連聲稱“善”。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事後證明,諸葛亮不僅是個偉大的謀略家,也是個知行合一的實幹家。

他在出山之後,按照“隆中對”既定的戰略部署輔佐劉備,先是聯合東吳在赤壁之戰中以少勝多打敗強大的曹操;接著趁亂“竊取”了荊州戰略要地;再協助劉備攻佔了益州。

"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對聯:“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兩表,是指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

三顧,是指劉備為興復漢室屈尊三顧茅廬的故事。

一對,指諸葛亮在隆中草廬之中向劉備提出戰略構想的“隆中對”。

“隆中對”的戰略構想分三部分:立基、固本、平天下。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當時的形勢是:董卓亂政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然而,群雄間經過一番追逐殺戮,已出現了兩大巨頭——曹操、孫權。

曹操,已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因此,諸葛亮指出,要成就霸業、興復漢室,要分三步走: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一、“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可以先取荊州為根據地,打下成大業之根基,是為立基。

二、“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在荊州立定腳跟後,揮師奪取益州,在“跨有荊、益”的前提下,“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形成三分天下之勢,是為固本。

三、“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兩路北伐,遙相呼應,一舉而平定天下。

劉備風霜江湖多年,營營役役,奔波勞碌,手下的兵馬倏聚倏散,過手的地盤,來也容易,失也容易,這個時候依附於劉表,落魄窮困,僅有一縣之地,聽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滿心歡喜,連聲稱“善”。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事後證明,諸葛亮不僅是個偉大的謀略家,也是個知行合一的實幹家。

他在出山之後,按照“隆中對”既定的戰略部署輔佐劉備,先是聯合東吳在赤壁之戰中以少勝多打敗強大的曹操;接著趁亂“竊取”了荊州戰略要地;再協助劉備攻佔了益州。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可以說,“隆中對”裡面“成就霸業、興復漢室”的三步,諸葛亮已經走好、走穩了“取荊州”立基、“定益州”固本這兩步,成功地幫劉備成為一方之霸,與曹操,孫權成三足鼎立之勢。

"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對聯:“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兩表,是指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

三顧,是指劉備為興復漢室屈尊三顧茅廬的故事。

一對,指諸葛亮在隆中草廬之中向劉備提出戰略構想的“隆中對”。

“隆中對”的戰略構想分三部分:立基、固本、平天下。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當時的形勢是:董卓亂政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然而,群雄間經過一番追逐殺戮,已出現了兩大巨頭——曹操、孫權。

曹操,已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因此,諸葛亮指出,要成就霸業、興復漢室,要分三步走: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一、“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可以先取荊州為根據地,打下成大業之根基,是為立基。

二、“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在荊州立定腳跟後,揮師奪取益州,在“跨有荊、益”的前提下,“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形成三分天下之勢,是為固本。

三、“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兩路北伐,遙相呼應,一舉而平定天下。

劉備風霜江湖多年,營營役役,奔波勞碌,手下的兵馬倏聚倏散,過手的地盤,來也容易,失也容易,這個時候依附於劉表,落魄窮困,僅有一縣之地,聽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滿心歡喜,連聲稱“善”。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事後證明,諸葛亮不僅是個偉大的謀略家,也是個知行合一的實幹家。

他在出山之後,按照“隆中對”既定的戰略部署輔佐劉備,先是聯合東吳在赤壁之戰中以少勝多打敗強大的曹操;接著趁亂“竊取”了荊州戰略要地;再協助劉備攻佔了益州。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可以說,“隆中對”裡面“成就霸業、興復漢室”的三步,諸葛亮已經走好、走穩了“取荊州”立基、“定益州”固本這兩步,成功地幫劉備成為一方之霸,與曹操,孫權成三足鼎立之勢。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至於第三步北伐“平天下”,由於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集團僅得益州一地,則諸葛亮五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後世無數仁人志士因此扼腕長嘆,要麼怪關二爺剛愎自用,不知交好孫權親;要麼怪孫權目光短淺,只知爭一時之利……

但是,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很多人都沒注意。

即:果真“跨有荊、益”的話,兵分二路,一路從益州出秦川,一路從荊州殺向宛、洛,就有統一天下的勝算了?

"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對聯:“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兩表,是指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

三顧,是指劉備為興復漢室屈尊三顧茅廬的故事。

一對,指諸葛亮在隆中草廬之中向劉備提出戰略構想的“隆中對”。

“隆中對”的戰略構想分三部分:立基、固本、平天下。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當時的形勢是:董卓亂政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然而,群雄間經過一番追逐殺戮,已出現了兩大巨頭——曹操、孫權。

曹操,已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因此,諸葛亮指出,要成就霸業、興復漢室,要分三步走: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一、“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可以先取荊州為根據地,打下成大業之根基,是為立基。

二、“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在荊州立定腳跟後,揮師奪取益州,在“跨有荊、益”的前提下,“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形成三分天下之勢,是為固本。

三、“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兩路北伐,遙相呼應,一舉而平定天下。

劉備風霜江湖多年,營營役役,奔波勞碌,手下的兵馬倏聚倏散,過手的地盤,來也容易,失也容易,這個時候依附於劉表,落魄窮困,僅有一縣之地,聽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滿心歡喜,連聲稱“善”。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事後證明,諸葛亮不僅是個偉大的謀略家,也是個知行合一的實幹家。

他在出山之後,按照“隆中對”既定的戰略部署輔佐劉備,先是聯合東吳在赤壁之戰中以少勝多打敗強大的曹操;接著趁亂“竊取”了荊州戰略要地;再協助劉備攻佔了益州。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可以說,“隆中對”裡面“成就霸業、興復漢室”的三步,諸葛亮已經走好、走穩了“取荊州”立基、“定益州”固本這兩步,成功地幫劉備成為一方之霸,與曹操,孫權成三足鼎立之勢。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至於第三步北伐“平天下”,由於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集團僅得益州一地,則諸葛亮五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後世無數仁人志士因此扼腕長嘆,要麼怪關二爺剛愎自用,不知交好孫權親;要麼怪孫權目光短淺,只知爭一時之利……

但是,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很多人都沒注意。

即:果真“跨有荊、益”的話,兵分二路,一路從益州出秦川,一路從荊州殺向宛、洛,就有統一天下的勝算了?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如果真的有勝算,何以後來的南方政權如東晉、宋、齊、樑、南宋等等,為何不依樣畫葫蘆,按諸葛亮設計方案北伐,從而統一天下呢?要知道,這些政權不僅“跨有荊、益”,更兼有江淮地區,實力遠比劉備強大得多。

根據這一現象,是否說明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根本行不通,大家才會對之不屑一顧呢?

回頭再看蜀漢集團“跨有荊、益”那一段短暫時間:劉備於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發起漢中之戰,陣斬曹操大將夏侯淵,佔有漢中之地,曹操被迫親征,但在劉備拒險而守的情況下,尋找不到有利戰機,黯然撤兵。

"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對聯:“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兩表,是指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

三顧,是指劉備為興復漢室屈尊三顧茅廬的故事。

一對,指諸葛亮在隆中草廬之中向劉備提出戰略構想的“隆中對”。

“隆中對”的戰略構想分三部分:立基、固本、平天下。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當時的形勢是:董卓亂政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然而,群雄間經過一番追逐殺戮,已出現了兩大巨頭——曹操、孫權。

曹操,已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因此,諸葛亮指出,要成就霸業、興復漢室,要分三步走: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一、“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可以先取荊州為根據地,打下成大業之根基,是為立基。

二、“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在荊州立定腳跟後,揮師奪取益州,在“跨有荊、益”的前提下,“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形成三分天下之勢,是為固本。

三、“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兩路北伐,遙相呼應,一舉而平定天下。

劉備風霜江湖多年,營營役役,奔波勞碌,手下的兵馬倏聚倏散,過手的地盤,來也容易,失也容易,這個時候依附於劉表,落魄窮困,僅有一縣之地,聽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滿心歡喜,連聲稱“善”。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事後證明,諸葛亮不僅是個偉大的謀略家,也是個知行合一的實幹家。

他在出山之後,按照“隆中對”既定的戰略部署輔佐劉備,先是聯合東吳在赤壁之戰中以少勝多打敗強大的曹操;接著趁亂“竊取”了荊州戰略要地;再協助劉備攻佔了益州。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可以說,“隆中對”裡面“成就霸業、興復漢室”的三步,諸葛亮已經走好、走穩了“取荊州”立基、“定益州”固本這兩步,成功地幫劉備成為一方之霸,與曹操,孫權成三足鼎立之勢。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至於第三步北伐“平天下”,由於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集團僅得益州一地,則諸葛亮五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後世無數仁人志士因此扼腕長嘆,要麼怪關二爺剛愎自用,不知交好孫權親;要麼怪孫權目光短淺,只知爭一時之利……

但是,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很多人都沒注意。

即:果真“跨有荊、益”的話,兵分二路,一路從益州出秦川,一路從荊州殺向宛、洛,就有統一天下的勝算了?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如果真的有勝算,何以後來的南方政權如東晉、宋、齊、樑、南宋等等,為何不依樣畫葫蘆,按諸葛亮設計方案北伐,從而統一天下呢?要知道,這些政權不僅“跨有荊、益”,更兼有江淮地區,實力遠比劉備強大得多。

根據這一現象,是否說明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根本行不通,大家才會對之不屑一顧呢?

回頭再看蜀漢集團“跨有荊、益”那一段短暫時間:劉備於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發起漢中之戰,陣斬曹操大將夏侯淵,佔有漢中之地,曹操被迫親征,但在劉備拒險而守的情況下,尋找不到有利戰機,黯然撤兵。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當此之時,蜀東孟達、李平(李嚴)的軍隊從房陵進攻上庸,劉封則從漢中沿沔水順流而下相夾擊,迫降了上庸太守申耽。

則已經年近六旬的關二爺,認為蜀漢已經具備了出秦川的條件,油然而生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毅然揮軍進擊樊城。

不得不說,關二爺真是一尊凜凜戰神,大戰初開,進展順利,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中原震響。

曹操為避開關羽鋒芒,一度考慮遷都。

讀過這段歷史的所有人,幾乎都會相信,如果不是孫權突然在關二爺背後捅刀子,興復漢室的大業就要成功了。

按這個猜想的結果來看,“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是沒什麼問題的。

但是,大家注意到沒有?

就算這次北伐成功,也與“隆中對”的戰略構想是有出入的。

因為,在“隆中對”的設計中,“出秦川”這一路是劉備親率的“益州之眾”,當然是蜀漢集團的主力和主攻方向;“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這一路,只能屬於配合主力的偏師,其目的是吸引和牽制中原地區曹魏的主力,為主力取關中和長安創造有利條件。

但是,在這次北伐行動中,我們看到的是關二爺獨挑大樑唱主角,劉備率領的“益州之眾”還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那麼,不妨再猜想一下,如果劉備在這個時間點上出兵,會整出什麼大動作、製造出什麼驚人戰績呢?

其實不用猜,看後來諸葛亮、姜維的十幾次北伐就推知結果了:蜀道難行,後勤糧草跟不上,難有輝煌戰果。

歷史上,東晉梟雄桓溫北伐前秦時,也參考諸葛亮的“隆中對”,來了個分兵並進:自己率四萬步騎從江陵出發,取道武關入關,另命水軍自襄陽進至南鄉郡;同時派梁州刺史司馬勳經子午道出秦川。結果,桓溫這一路進軍順利,進據灞上,威脅長安;而司馬勳雖然攻陷陳倉,但糧草接濟不上,最終狼狽奔入漢中。

自桓溫效仿“隆中對”的兩路進擊失敗,後世基本就沒什麼人再用這一分兵方案北伐了。

所以說,諸葛亮的“隆中對”是有巨大硬傷的。

深諳中國古代兵法的近代偉人評諸葛亮的“隆中對”,一語中的:“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不難看出,偉人是反對諸葛亮“隆中對”裡的分兵策略的。

但很多人對偉人這句話理解不足,以為偉人反對分兵只是單純要突出“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軍事原則,而不知偉人是反對不該分兵“出秦川”還是反對不該分兵“向宛、洛”。

其實,凡瞭解蜀道難行的人,都會知道,偉人反對的是前者。

自古以來,能從漢中“出秦川”並取得勝利的,只有楚漢相爭時的韓信暗渡陳倉一例而已。

我們看諸葛亮和姜維的十幾次北伐,每次鎩羽,多少都與糧草運輸困難有關,其中有好幾次,就因為糧盡主動退兵的。

諸葛亮會出現“秋風五丈原”的悲劇,就是因為糧草問題得不到解決,最終被司馬懿活活耗死。

所以,諸葛亮讓劉備放著方便出軍的荊州路線不走,只為了分兵而分兵,去走那崎嶇難行的蜀道,根本就是錯誤的嘛。

話說回來,諸葛亮為什麼會有從蜀道出兵的想法呢?

“隆中對”裡其實也說了:“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漢高祖能“因之以成帝業”,我們應該也能。

而且,前面不是說了吧?韓信暗渡陳倉成功,兵出秦川,自西而東,最終席捲天下。

但是,諸葛亮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韓信暗渡陳倉之所以能成功,除了其合理運用“聲東擊西”的突襲戰術,使這一大型軍事行動具備了突襲性,出敵不意,擊敵不備,最主要是——他解決了糧草運輸的困難。

"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對聯:“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兩表,是指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

三顧,是指劉備為興復漢室屈尊三顧茅廬的故事。

一對,指諸葛亮在隆中草廬之中向劉備提出戰略構想的“隆中對”。

“隆中對”的戰略構想分三部分:立基、固本、平天下。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當時的形勢是:董卓亂政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然而,群雄間經過一番追逐殺戮,已出現了兩大巨頭——曹操、孫權。

曹操,已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因此,諸葛亮指出,要成就霸業、興復漢室,要分三步走: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一、“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可以先取荊州為根據地,打下成大業之根基,是為立基。

二、“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在荊州立定腳跟後,揮師奪取益州,在“跨有荊、益”的前提下,“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形成三分天下之勢,是為固本。

三、“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兩路北伐,遙相呼應,一舉而平定天下。

劉備風霜江湖多年,營營役役,奔波勞碌,手下的兵馬倏聚倏散,過手的地盤,來也容易,失也容易,這個時候依附於劉表,落魄窮困,僅有一縣之地,聽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滿心歡喜,連聲稱“善”。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事後證明,諸葛亮不僅是個偉大的謀略家,也是個知行合一的實幹家。

他在出山之後,按照“隆中對”既定的戰略部署輔佐劉備,先是聯合東吳在赤壁之戰中以少勝多打敗強大的曹操;接著趁亂“竊取”了荊州戰略要地;再協助劉備攻佔了益州。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可以說,“隆中對”裡面“成就霸業、興復漢室”的三步,諸葛亮已經走好、走穩了“取荊州”立基、“定益州”固本這兩步,成功地幫劉備成為一方之霸,與曹操,孫權成三足鼎立之勢。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至於第三步北伐“平天下”,由於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集團僅得益州一地,則諸葛亮五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後世無數仁人志士因此扼腕長嘆,要麼怪關二爺剛愎自用,不知交好孫權親;要麼怪孫權目光短淺,只知爭一時之利……

但是,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很多人都沒注意。

即:果真“跨有荊、益”的話,兵分二路,一路從益州出秦川,一路從荊州殺向宛、洛,就有統一天下的勝算了?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如果真的有勝算,何以後來的南方政權如東晉、宋、齊、樑、南宋等等,為何不依樣畫葫蘆,按諸葛亮設計方案北伐,從而統一天下呢?要知道,這些政權不僅“跨有荊、益”,更兼有江淮地區,實力遠比劉備強大得多。

根據這一現象,是否說明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根本行不通,大家才會對之不屑一顧呢?

回頭再看蜀漢集團“跨有荊、益”那一段短暫時間:劉備於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發起漢中之戰,陣斬曹操大將夏侯淵,佔有漢中之地,曹操被迫親征,但在劉備拒險而守的情況下,尋找不到有利戰機,黯然撤兵。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當此之時,蜀東孟達、李平(李嚴)的軍隊從房陵進攻上庸,劉封則從漢中沿沔水順流而下相夾擊,迫降了上庸太守申耽。

則已經年近六旬的關二爺,認為蜀漢已經具備了出秦川的條件,油然而生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毅然揮軍進擊樊城。

不得不說,關二爺真是一尊凜凜戰神,大戰初開,進展順利,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中原震響。

曹操為避開關羽鋒芒,一度考慮遷都。

讀過這段歷史的所有人,幾乎都會相信,如果不是孫權突然在關二爺背後捅刀子,興復漢室的大業就要成功了。

按這個猜想的結果來看,“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是沒什麼問題的。

但是,大家注意到沒有?

就算這次北伐成功,也與“隆中對”的戰略構想是有出入的。

因為,在“隆中對”的設計中,“出秦川”這一路是劉備親率的“益州之眾”,當然是蜀漢集團的主力和主攻方向;“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這一路,只能屬於配合主力的偏師,其目的是吸引和牽制中原地區曹魏的主力,為主力取關中和長安創造有利條件。

但是,在這次北伐行動中,我們看到的是關二爺獨挑大樑唱主角,劉備率領的“益州之眾”還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那麼,不妨再猜想一下,如果劉備在這個時間點上出兵,會整出什麼大動作、製造出什麼驚人戰績呢?

其實不用猜,看後來諸葛亮、姜維的十幾次北伐就推知結果了:蜀道難行,後勤糧草跟不上,難有輝煌戰果。

歷史上,東晉梟雄桓溫北伐前秦時,也參考諸葛亮的“隆中對”,來了個分兵並進:自己率四萬步騎從江陵出發,取道武關入關,另命水軍自襄陽進至南鄉郡;同時派梁州刺史司馬勳經子午道出秦川。結果,桓溫這一路進軍順利,進據灞上,威脅長安;而司馬勳雖然攻陷陳倉,但糧草接濟不上,最終狼狽奔入漢中。

自桓溫效仿“隆中對”的兩路進擊失敗,後世基本就沒什麼人再用這一分兵方案北伐了。

所以說,諸葛亮的“隆中對”是有巨大硬傷的。

深諳中國古代兵法的近代偉人評諸葛亮的“隆中對”,一語中的:“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不難看出,偉人是反對諸葛亮“隆中對”裡的分兵策略的。

但很多人對偉人這句話理解不足,以為偉人反對分兵只是單純要突出“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軍事原則,而不知偉人是反對不該分兵“出秦川”還是反對不該分兵“向宛、洛”。

其實,凡瞭解蜀道難行的人,都會知道,偉人反對的是前者。

自古以來,能從漢中“出秦川”並取得勝利的,只有楚漢相爭時的韓信暗渡陳倉一例而已。

我們看諸葛亮和姜維的十幾次北伐,每次鎩羽,多少都與糧草運輸困難有關,其中有好幾次,就因為糧盡主動退兵的。

諸葛亮會出現“秋風五丈原”的悲劇,就是因為糧草問題得不到解決,最終被司馬懿活活耗死。

所以,諸葛亮讓劉備放著方便出軍的荊州路線不走,只為了分兵而分兵,去走那崎嶇難行的蜀道,根本就是錯誤的嘛。

話說回來,諸葛亮為什麼會有從蜀道出兵的想法呢?

“隆中對”裡其實也說了:“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漢高祖能“因之以成帝業”,我們應該也能。

而且,前面不是說了吧?韓信暗渡陳倉成功,兵出秦川,自西而東,最終席捲天下。

但是,諸葛亮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韓信暗渡陳倉之所以能成功,除了其合理運用“聲東擊西”的突襲戰術,使這一大型軍事行動具備了突襲性,出敵不意,擊敵不備,最主要是——他解決了糧草運輸的困難。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諸葛亮用木牛流馬都解決不了的困難,韓信憑什麼就解決了呢?

現有地質學家考證:現在嘉陵江的上游在遠古時曾是漢水的上游,而且古漢水上游在西漢初年之前存在過一個相當寬闊的“河道型湖泊”,名曰“天池大澤”,所以水面寬闊,水流平緩,水深足以行大船。而且,天池大澤還起到溝通古漢水上游各支流和穩定下游水流的作用。因而航運便利,西北可到隴右(今陝西西南部和甘肅東南部),東南直至長江。

韓信就是利用了古漢水航運的便利,很好地解決了糧食物資的運輸問題。

實際上,戰國時代秦國名將司馬錯的兩次大舉攻伐楚國,大軍也是由隴右順漢水東下,直抵商於(今湖北西北部和河南西南部的山區)而大獲成功的。

"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對聯:“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兩表,是指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

三顧,是指劉備為興復漢室屈尊三顧茅廬的故事。

一對,指諸葛亮在隆中草廬之中向劉備提出戰略構想的“隆中對”。

“隆中對”的戰略構想分三部分:立基、固本、平天下。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當時的形勢是:董卓亂政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然而,群雄間經過一番追逐殺戮,已出現了兩大巨頭——曹操、孫權。

曹操,已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因此,諸葛亮指出,要成就霸業、興復漢室,要分三步走: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一、“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可以先取荊州為根據地,打下成大業之根基,是為立基。

二、“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在荊州立定腳跟後,揮師奪取益州,在“跨有荊、益”的前提下,“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形成三分天下之勢,是為固本。

三、“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兩路北伐,遙相呼應,一舉而平定天下。

劉備風霜江湖多年,營營役役,奔波勞碌,手下的兵馬倏聚倏散,過手的地盤,來也容易,失也容易,這個時候依附於劉表,落魄窮困,僅有一縣之地,聽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滿心歡喜,連聲稱“善”。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事後證明,諸葛亮不僅是個偉大的謀略家,也是個知行合一的實幹家。

他在出山之後,按照“隆中對”既定的戰略部署輔佐劉備,先是聯合東吳在赤壁之戰中以少勝多打敗強大的曹操;接著趁亂“竊取”了荊州戰略要地;再協助劉備攻佔了益州。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可以說,“隆中對”裡面“成就霸業、興復漢室”的三步,諸葛亮已經走好、走穩了“取荊州”立基、“定益州”固本這兩步,成功地幫劉備成為一方之霸,與曹操,孫權成三足鼎立之勢。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至於第三步北伐“平天下”,由於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集團僅得益州一地,則諸葛亮五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後世無數仁人志士因此扼腕長嘆,要麼怪關二爺剛愎自用,不知交好孫權親;要麼怪孫權目光短淺,只知爭一時之利……

但是,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很多人都沒注意。

即:果真“跨有荊、益”的話,兵分二路,一路從益州出秦川,一路從荊州殺向宛、洛,就有統一天下的勝算了?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如果真的有勝算,何以後來的南方政權如東晉、宋、齊、樑、南宋等等,為何不依樣畫葫蘆,按諸葛亮設計方案北伐,從而統一天下呢?要知道,這些政權不僅“跨有荊、益”,更兼有江淮地區,實力遠比劉備強大得多。

根據這一現象,是否說明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根本行不通,大家才會對之不屑一顧呢?

回頭再看蜀漢集團“跨有荊、益”那一段短暫時間:劉備於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發起漢中之戰,陣斬曹操大將夏侯淵,佔有漢中之地,曹操被迫親征,但在劉備拒險而守的情況下,尋找不到有利戰機,黯然撤兵。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當此之時,蜀東孟達、李平(李嚴)的軍隊從房陵進攻上庸,劉封則從漢中沿沔水順流而下相夾擊,迫降了上庸太守申耽。

則已經年近六旬的關二爺,認為蜀漢已經具備了出秦川的條件,油然而生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毅然揮軍進擊樊城。

不得不說,關二爺真是一尊凜凜戰神,大戰初開,進展順利,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中原震響。

曹操為避開關羽鋒芒,一度考慮遷都。

讀過這段歷史的所有人,幾乎都會相信,如果不是孫權突然在關二爺背後捅刀子,興復漢室的大業就要成功了。

按這個猜想的結果來看,“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是沒什麼問題的。

但是,大家注意到沒有?

就算這次北伐成功,也與“隆中對”的戰略構想是有出入的。

因為,在“隆中對”的設計中,“出秦川”這一路是劉備親率的“益州之眾”,當然是蜀漢集團的主力和主攻方向;“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這一路,只能屬於配合主力的偏師,其目的是吸引和牽制中原地區曹魏的主力,為主力取關中和長安創造有利條件。

但是,在這次北伐行動中,我們看到的是關二爺獨挑大樑唱主角,劉備率領的“益州之眾”還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那麼,不妨再猜想一下,如果劉備在這個時間點上出兵,會整出什麼大動作、製造出什麼驚人戰績呢?

其實不用猜,看後來諸葛亮、姜維的十幾次北伐就推知結果了:蜀道難行,後勤糧草跟不上,難有輝煌戰果。

歷史上,東晉梟雄桓溫北伐前秦時,也參考諸葛亮的“隆中對”,來了個分兵並進:自己率四萬步騎從江陵出發,取道武關入關,另命水軍自襄陽進至南鄉郡;同時派梁州刺史司馬勳經子午道出秦川。結果,桓溫這一路進軍順利,進據灞上,威脅長安;而司馬勳雖然攻陷陳倉,但糧草接濟不上,最終狼狽奔入漢中。

自桓溫效仿“隆中對”的兩路進擊失敗,後世基本就沒什麼人再用這一分兵方案北伐了。

所以說,諸葛亮的“隆中對”是有巨大硬傷的。

深諳中國古代兵法的近代偉人評諸葛亮的“隆中對”,一語中的:“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不難看出,偉人是反對諸葛亮“隆中對”裡的分兵策略的。

但很多人對偉人這句話理解不足,以為偉人反對分兵只是單純要突出“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軍事原則,而不知偉人是反對不該分兵“出秦川”還是反對不該分兵“向宛、洛”。

其實,凡瞭解蜀道難行的人,都會知道,偉人反對的是前者。

自古以來,能從漢中“出秦川”並取得勝利的,只有楚漢相爭時的韓信暗渡陳倉一例而已。

我們看諸葛亮和姜維的十幾次北伐,每次鎩羽,多少都與糧草運輸困難有關,其中有好幾次,就因為糧盡主動退兵的。

諸葛亮會出現“秋風五丈原”的悲劇,就是因為糧草問題得不到解決,最終被司馬懿活活耗死。

所以,諸葛亮讓劉備放著方便出軍的荊州路線不走,只為了分兵而分兵,去走那崎嶇難行的蜀道,根本就是錯誤的嘛。

話說回來,諸葛亮為什麼會有從蜀道出兵的想法呢?

“隆中對”裡其實也說了:“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漢高祖能“因之以成帝業”,我們應該也能。

而且,前面不是說了吧?韓信暗渡陳倉成功,兵出秦川,自西而東,最終席捲天下。

但是,諸葛亮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韓信暗渡陳倉之所以能成功,除了其合理運用“聲東擊西”的突襲戰術,使這一大型軍事行動具備了突襲性,出敵不意,擊敵不備,最主要是——他解決了糧草運輸的困難。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諸葛亮用木牛流馬都解決不了的困難,韓信憑什麼就解決了呢?

現有地質學家考證:現在嘉陵江的上游在遠古時曾是漢水的上游,而且古漢水上游在西漢初年之前存在過一個相當寬闊的“河道型湖泊”,名曰“天池大澤”,所以水面寬闊,水流平緩,水深足以行大船。而且,天池大澤還起到溝通古漢水上游各支流和穩定下游水流的作用。因而航運便利,西北可到隴右(今陝西西南部和甘肅東南部),東南直至長江。

韓信就是利用了古漢水航運的便利,很好地解決了糧食物資的運輸問題。

實際上,戰國時代秦國名將司馬錯的兩次大舉攻伐楚國,大軍也是由隴右順漢水東下,直抵商於(今湖北西北部和河南西南部的山區)而大獲成功的。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可是,湖南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周宏偉教授《漢初武都大地震與漢水上游的水系變遷》一文有提到:西漢初年(公元前186年) 發生了武都道大地震,造成今陝西寧強漢江中源漢嘉分水嶺一帶發生巨大的山體滑坡,從而一度阻斷古漢水,造成古漢水上游形成規模極為巨大的堰塞湖。堰塞湖天然壩體(漢嘉分水嶺) 的出現,中斷了古漢水上游與中下游水路交通。這麼一來,到了東漢末年,古漢水上游已經分為“漢水”和“西漢水”(即現在嘉陵江上游水系),且“漢水”和“西漢水”之間沒有水路相通,要靠陸路轉運;並且,在失去了“天池大澤”的穩定和調節作用後,無論“漢水”還是“西漢水”,都是水流急促,水面狹窄而且水位較淺,水量不穩定,難以通航。

以此一來,物資運輸在漢中這種高山夾持的狹窄盤地就會出現了極大困難,使得漢中地區的軍事特性就由原來便於作為進攻基地變成只能作為防守屏障。

君不見,劉邦之後,除了劉備、諸葛亮的蜀漢集團,其他諸如公孫述、劉焉和劉璋父子、李特、王建、孟知祥、明玉珍、張獻忠等等割據巴蜀的政權,自其誕生之後,只有消極地坐以待斃、而積極無出擊之功。

這,就是其最基本原因之一。

陳壽在《諸葛亮傳》中說:“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遊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

諸葛亮只知道韓信可以暗渡陳倉出秦川,而不知地理、水利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仍把出兵北伐的主路線制訂在蜀道上,降低了對荊州出擊點的保護,最終戰運連年,空耗國力,就是跟其讀書“獨觀其大略”有關。

"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對聯:“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兩表,是指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

三顧,是指劉備為興復漢室屈尊三顧茅廬的故事。

一對,指諸葛亮在隆中草廬之中向劉備提出戰略構想的“隆中對”。

“隆中對”的戰略構想分三部分:立基、固本、平天下。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當時的形勢是:董卓亂政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然而,群雄間經過一番追逐殺戮,已出現了兩大巨頭——曹操、孫權。

曹操,已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因此,諸葛亮指出,要成就霸業、興復漢室,要分三步走: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一、“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可以先取荊州為根據地,打下成大業之根基,是為立基。

二、“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在荊州立定腳跟後,揮師奪取益州,在“跨有荊、益”的前提下,“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形成三分天下之勢,是為固本。

三、“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兩路北伐,遙相呼應,一舉而平定天下。

劉備風霜江湖多年,營營役役,奔波勞碌,手下的兵馬倏聚倏散,過手的地盤,來也容易,失也容易,這個時候依附於劉表,落魄窮困,僅有一縣之地,聽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滿心歡喜,連聲稱“善”。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事後證明,諸葛亮不僅是個偉大的謀略家,也是個知行合一的實幹家。

他在出山之後,按照“隆中對”既定的戰略部署輔佐劉備,先是聯合東吳在赤壁之戰中以少勝多打敗強大的曹操;接著趁亂“竊取”了荊州戰略要地;再協助劉備攻佔了益州。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可以說,“隆中對”裡面“成就霸業、興復漢室”的三步,諸葛亮已經走好、走穩了“取荊州”立基、“定益州”固本這兩步,成功地幫劉備成為一方之霸,與曹操,孫權成三足鼎立之勢。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至於第三步北伐“平天下”,由於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集團僅得益州一地,則諸葛亮五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後世無數仁人志士因此扼腕長嘆,要麼怪關二爺剛愎自用,不知交好孫權親;要麼怪孫權目光短淺,只知爭一時之利……

但是,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很多人都沒注意。

即:果真“跨有荊、益”的話,兵分二路,一路從益州出秦川,一路從荊州殺向宛、洛,就有統一天下的勝算了?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如果真的有勝算,何以後來的南方政權如東晉、宋、齊、樑、南宋等等,為何不依樣畫葫蘆,按諸葛亮設計方案北伐,從而統一天下呢?要知道,這些政權不僅“跨有荊、益”,更兼有江淮地區,實力遠比劉備強大得多。

根據這一現象,是否說明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根本行不通,大家才會對之不屑一顧呢?

回頭再看蜀漢集團“跨有荊、益”那一段短暫時間:劉備於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發起漢中之戰,陣斬曹操大將夏侯淵,佔有漢中之地,曹操被迫親征,但在劉備拒險而守的情況下,尋找不到有利戰機,黯然撤兵。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當此之時,蜀東孟達、李平(李嚴)的軍隊從房陵進攻上庸,劉封則從漢中沿沔水順流而下相夾擊,迫降了上庸太守申耽。

則已經年近六旬的關二爺,認為蜀漢已經具備了出秦川的條件,油然而生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毅然揮軍進擊樊城。

不得不說,關二爺真是一尊凜凜戰神,大戰初開,進展順利,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中原震響。

曹操為避開關羽鋒芒,一度考慮遷都。

讀過這段歷史的所有人,幾乎都會相信,如果不是孫權突然在關二爺背後捅刀子,興復漢室的大業就要成功了。

按這個猜想的結果來看,“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是沒什麼問題的。

但是,大家注意到沒有?

就算這次北伐成功,也與“隆中對”的戰略構想是有出入的。

因為,在“隆中對”的設計中,“出秦川”這一路是劉備親率的“益州之眾”,當然是蜀漢集團的主力和主攻方向;“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這一路,只能屬於配合主力的偏師,其目的是吸引和牽制中原地區曹魏的主力,為主力取關中和長安創造有利條件。

但是,在這次北伐行動中,我們看到的是關二爺獨挑大樑唱主角,劉備率領的“益州之眾”還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那麼,不妨再猜想一下,如果劉備在這個時間點上出兵,會整出什麼大動作、製造出什麼驚人戰績呢?

其實不用猜,看後來諸葛亮、姜維的十幾次北伐就推知結果了:蜀道難行,後勤糧草跟不上,難有輝煌戰果。

歷史上,東晉梟雄桓溫北伐前秦時,也參考諸葛亮的“隆中對”,來了個分兵並進:自己率四萬步騎從江陵出發,取道武關入關,另命水軍自襄陽進至南鄉郡;同時派梁州刺史司馬勳經子午道出秦川。結果,桓溫這一路進軍順利,進據灞上,威脅長安;而司馬勳雖然攻陷陳倉,但糧草接濟不上,最終狼狽奔入漢中。

自桓溫效仿“隆中對”的兩路進擊失敗,後世基本就沒什麼人再用這一分兵方案北伐了。

所以說,諸葛亮的“隆中對”是有巨大硬傷的。

深諳中國古代兵法的近代偉人評諸葛亮的“隆中對”,一語中的:“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不難看出,偉人是反對諸葛亮“隆中對”裡的分兵策略的。

但很多人對偉人這句話理解不足,以為偉人反對分兵只是單純要突出“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軍事原則,而不知偉人是反對不該分兵“出秦川”還是反對不該分兵“向宛、洛”。

其實,凡瞭解蜀道難行的人,都會知道,偉人反對的是前者。

自古以來,能從漢中“出秦川”並取得勝利的,只有楚漢相爭時的韓信暗渡陳倉一例而已。

我們看諸葛亮和姜維的十幾次北伐,每次鎩羽,多少都與糧草運輸困難有關,其中有好幾次,就因為糧盡主動退兵的。

諸葛亮會出現“秋風五丈原”的悲劇,就是因為糧草問題得不到解決,最終被司馬懿活活耗死。

所以,諸葛亮讓劉備放著方便出軍的荊州路線不走,只為了分兵而分兵,去走那崎嶇難行的蜀道,根本就是錯誤的嘛。

話說回來,諸葛亮為什麼會有從蜀道出兵的想法呢?

“隆中對”裡其實也說了:“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漢高祖能“因之以成帝業”,我們應該也能。

而且,前面不是說了吧?韓信暗渡陳倉成功,兵出秦川,自西而東,最終席捲天下。

但是,諸葛亮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韓信暗渡陳倉之所以能成功,除了其合理運用“聲東擊西”的突襲戰術,使這一大型軍事行動具備了突襲性,出敵不意,擊敵不備,最主要是——他解決了糧草運輸的困難。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諸葛亮用木牛流馬都解決不了的困難,韓信憑什麼就解決了呢?

現有地質學家考證:現在嘉陵江的上游在遠古時曾是漢水的上游,而且古漢水上游在西漢初年之前存在過一個相當寬闊的“河道型湖泊”,名曰“天池大澤”,所以水面寬闊,水流平緩,水深足以行大船。而且,天池大澤還起到溝通古漢水上游各支流和穩定下游水流的作用。因而航運便利,西北可到隴右(今陝西西南部和甘肅東南部),東南直至長江。

韓信就是利用了古漢水航運的便利,很好地解決了糧食物資的運輸問題。

實際上,戰國時代秦國名將司馬錯的兩次大舉攻伐楚國,大軍也是由隴右順漢水東下,直抵商於(今湖北西北部和河南西南部的山區)而大獲成功的。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可是,湖南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周宏偉教授《漢初武都大地震與漢水上游的水系變遷》一文有提到:西漢初年(公元前186年) 發生了武都道大地震,造成今陝西寧強漢江中源漢嘉分水嶺一帶發生巨大的山體滑坡,從而一度阻斷古漢水,造成古漢水上游形成規模極為巨大的堰塞湖。堰塞湖天然壩體(漢嘉分水嶺) 的出現,中斷了古漢水上游與中下游水路交通。這麼一來,到了東漢末年,古漢水上游已經分為“漢水”和“西漢水”(即現在嘉陵江上游水系),且“漢水”和“西漢水”之間沒有水路相通,要靠陸路轉運;並且,在失去了“天池大澤”的穩定和調節作用後,無論“漢水”還是“西漢水”,都是水流急促,水面狹窄而且水位較淺,水量不穩定,難以通航。

以此一來,物資運輸在漢中這種高山夾持的狹窄盤地就會出現了極大困難,使得漢中地區的軍事特性就由原來便於作為進攻基地變成只能作為防守屏障。

君不見,劉邦之後,除了劉備、諸葛亮的蜀漢集團,其他諸如公孫述、劉焉和劉璋父子、李特、王建、孟知祥、明玉珍、張獻忠等等割據巴蜀的政權,自其誕生之後,只有消極地坐以待斃、而積極無出擊之功。

這,就是其最基本原因之一。

陳壽在《諸葛亮傳》中說:“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遊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

諸葛亮只知道韓信可以暗渡陳倉出秦川,而不知地理、水利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仍把出兵北伐的主路線制訂在蜀道上,降低了對荊州出擊點的保護,最終戰運連年,空耗國力,就是跟其讀書“獨觀其大略”有關。

諸葛亮“隆中對”裡兩路分兵的策略真的好?為何後世罕有人效仿?

不過,諸葛亮主政後,其在主持第一次北伐時,將北伐的目標定在隴右、西涼而非關中、長安,就可以看出,他已經充分認識到了原計劃在運輸上的巨大困難,從而作出了靈活調整。從這一點上說,諸葛亮仍不失是一個因時而立、因勢而為的蓋世奇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