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義中諸葛亮為何殺魏延,事實上真的是魏延不死蜀國必亡嗎

演義中諸葛亮為何殺魏延,事實上真的是魏延不死蜀國必亡嗎

大奸似忠天良喪,自毀長城笑柄留。魏延,字文長,三國時期蜀漢僅次於“五虎上將”的將領。劉備入川時,作戰勇猛,立下了赫赫功勳。尤其是在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虎上將”相繼去世後,魏延堪稱第一大將。不幸的是,他性格孤傲,人緣不太好,諸葛亮死後,慘遭長史楊儀殺害。下面筆者從三國演義的角度,作簡要分析。(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演義中諸葛亮為何殺魏延,事實上真的是魏延不死蜀國必亡嗎

演義中魏延第一次出場在第四十一回,背景為劉備和諸葛亮在火燒博望坡,拒絕曹操的勸降後,率領十萬來到襄陽,遭到蔡瑁、張允拒絕入城。此時,魏延看到十幾萬難民,訓斥蔡瑁、張允的惡行,自發接應劉玄德。雖然此時魏延因局面太亂,並未真正投向劉備陣營,而是遠走高飛。從這裡可以看出,魏延是有造反傳統的,他輕易背棄舊主,轉投向劉備。連曹操都仰慕的荊州大將文聘雖然不爽劉琮投降,為了自己心中的道義,並沒有反叛荊州,僅僅是感到屈辱。諸葛亮正是憑藉魏延輕率反叛荊州,而得出魏延生有反骨,隨時都可能反叛。

只見城內一將飛馬引軍而 出,大喝:“魏延無名小卒,安敢造亂!認得我大將文聘麼?”

演義中諸葛亮為何殺魏延,事實上真的是魏延不死蜀國必亡嗎

雖然魏延在投靠劉備後,南征北戰,拋頭顱灑熱血,諸葛亮始終害怕其因形勢而生反叛之心,針對魏延,限制使用,沒有真正放開手使用。他害怕自己死後,楊儀和姜維等人鎮壓不住魏延,致使其反叛投降魏國,或者直接揮師攻打蜀漢。姜維畢竟是從魏國投誠來的,而魏延是荊州從龍的老人了,單靠姜維是無法令魏延信服的。因此,諸葛亮為了蜀漢江山的穩定,才忍痛定下除掉魏延之計,在魏延露出反意之時,一直追隨其的馬岱出其不意斬殺之。馬岱是西涼馬超的堂弟,也是出身名門,一直跟隨者魏延鞍前馬後,這就令人疑惑了,原來是接受了諸葛亮的祕密任務了。

演義中諸葛亮為何殺魏延,事實上真的是魏延不死蜀國必亡嗎

而按照裴注引《魏略》所記,諸葛亮並沒有流漏出要除掉魏延的想法,反而委以重任。諸葛亮在病重時,交代魏延身後事,讓其謹慎堅守,代替自己管理軍隊,祕不發喪,為穩定軍心,順利撤退。魏延也是遵照諸葛亮的遺囑辦事的,一直到了褒口,才宣告丞相已死,為其發喪。沒想到丞相府的小小長史楊儀因和魏延早有恩怨,此時看到其暫攝軍事,害怕為其所害,於是造謠說魏延想帶著軍隊投降曹魏。

演義中諸葛亮為何殺魏延,事實上真的是魏延不死蜀國必亡嗎

這樣,他就名正言順地攻擊魏延本部。然而,魏延本來就是被冤枉的,為了保存蜀漢軍隊不至於自相殘殺,只逃不戰。楊儀得寸進尺,派遣馬岱追殺魏延,最終殺害。

魏略曰:諸葛亮病,謂延等雲:“我之死後,但謹自守,慎勿復來也。”令延攝行己事,密持喪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發喪。

《三國志》陳壽本傳記載,在丞相諸葛亮死後,魏延與長史楊儀的矛盾全面爆發,不可調和,並兵戎相見。魏延並不是要投奔敵國,也沒有想要造反,也是按照諸葛亮的遺計向蜀漢撤退,只是看不慣長史楊儀,與之爭權,失敗被殺。《三國志》記載: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演義中諸葛亮為何殺魏延,事實上真的是魏延不死蜀國必亡嗎

通過上面三國演義、裴注引《魏略》、《三國志》陳壽本傳三個不同的記載,雖各有不同,但有一個事實,即魏延和被楊儀爭鬥失敗被殺的。楊儀和魏延素有矛盾,諸葛亮在世時,還能調和,壓著他倆。諸葛亮死後,他倆的矛盾全面爆發,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筆者個人認為,《三國志》陳壽本傳所記載的比較符合事實,魏延和楊儀僅僅是兩個人意見不合的內部爭鬥,扯不上投敵叛國這樣的重罪。魏延和魏國軍隊征戰多年,有著血海深仇,不可能輕易投奔魏國。魏延是蜀漢後期的頂樑柱,如果他投敵,蜀國分分鐘被滅。

演義中諸葛亮為何殺魏延,事實上真的是魏延不死蜀國必亡嗎

而三國演義中,魏延因諸葛亮的遺計而亡,是丞相未雨綢繆的結果,這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蜀漢,神話了諸葛亮。至於魏延不死,蜀國必亂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魏延已死,蜀國並沒有亂,無法得出魏延不死,蜀國必亂的結論。總之,如果魏延活著,蜀國也不一定會亂。

你是如何看待魏延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