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
"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作者:不識字



說起諸葛亮北伐,很多人可能會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為什麼這麼說?

從原因看,蜀漢弱曹魏強,諸葛亮從一開始就處於絕對劣勢;從結果看,其戰果也乏善可陳。兩點一結合,就得到了因果關係論——諸葛亮北伐實在“不可為”。

"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作者:不識字



說起諸葛亮北伐,很多人可能會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為什麼這麼說?

從原因看,蜀漢弱曹魏強,諸葛亮從一開始就處於絕對劣勢;從結果看,其戰果也乏善可陳。兩點一結合,就得到了因果關係論——諸葛亮北伐實在“不可為”。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其實不然。如果我們摒棄腦子裡已有的成見,轉而仔細分析諸葛亮的北伐三部曲就知道,真正的北伐其實是“明知可為而為之”。

攘外必先安內


蜀漢建興元年(223年),劉備逝世後不久,諸葛亮遭遇了執政以來的第一次大危機——“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三國志.諸葛亮傳》)

這次南中造反,看似是一般的地方叛亂,實則是關係到蜀漢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首先,自劉備夷陵大敗來,蜀漢軍隊精銳損失殆盡,諸葛亮缺乏可用於征討之兵。其二,南中地區廣闊,使蜀漢國土面積直接縮水一半,其地的兵源、資源統統丟失。其三,這還不是簡單的內部問題,其中還有東吳不懷好意的插手:

“益州郡殺太守正昂,耆率雍闓恩信著於南土,使命周旋,遠通孫權。”


"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作者:不識字



說起諸葛亮北伐,很多人可能會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為什麼這麼說?

從原因看,蜀漢弱曹魏強,諸葛亮從一開始就處於絕對劣勢;從結果看,其戰果也乏善可陳。兩點一結合,就得到了因果關係論——諸葛亮北伐實在“不可為”。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其實不然。如果我們摒棄腦子裡已有的成見,轉而仔細分析諸葛亮的北伐三部曲就知道,真正的北伐其實是“明知可為而為之”。

攘外必先安內


蜀漢建興元年(223年),劉備逝世後不久,諸葛亮遭遇了執政以來的第一次大危機——“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三國志.諸葛亮傳》)

這次南中造反,看似是一般的地方叛亂,實則是關係到蜀漢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首先,自劉備夷陵大敗來,蜀漢軍隊精銳損失殆盡,諸葛亮缺乏可用於征討之兵。其二,南中地區廣闊,使蜀漢國土面積直接縮水一半,其地的兵源、資源統統丟失。其三,這還不是簡單的內部問題,其中還有東吳不懷好意的插手:

“益州郡殺太守正昂,耆率雍闓恩信著於南土,使命周旋,遠通孫權。”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老版《三國演義》劇照


如此種種,可見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說“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並非虛言。

那這時候諸葛亮怎麼做呢?

第一,睦鄰友好,先穩住東吳。

先前章武二年,迫於曹丕三路伐吳的壓力,孫權曾向劉備遣使請和,兩國暫時恢復聯盟關係。但當劉備去世和南中叛亂接連發生的消息傳到吳都建業的時候,孫權顯然又動起了背盟圖蜀的念頭。因此,在東吳還未有實際動作前,諸葛亮的做法是趕緊穩住孫權。

“乃遣芝修好於權。”

在鄧芝的一番遊說下,孫權“遂自絕魏,與蜀連和”,即諸葛亮外交效果達到。

第二,收復故地,平定南中。

消除了東吳的威脅後,南中叛亂便徹底成了內部問題,因此諸葛亮不用著急平叛,先休養生息再說。

“務農殖穀,閉關息民。”

等到建興三年春,諸葛亮足足種了一年半的田,才開始帶兵平叛。經過七擒孟獲(此事記錄在《漢晉春秋》,並非羅貫中憑空虛構),他獲得的戰果是“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不僅徹底打服了南蠻,還得到了南中的很多稀缺資源如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國力瞬間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第三,大興基建,搞活經濟。

內亂平定後,諸葛亮依舊不急著出兵北伐,他先做好的是蜀漢民生工作。這裡舉幾個重要產業的例子。

農業——興修都江堰、九里堤。

《水經注·江水》:“諸葛亮北征,以此堰為農本,國之所資,以徵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官”。

《成都志》:“縣西北十里,其地窪下,水勢易趨,漢諸葛孔明築堤九里捍之。”

這兩項工程的修建,既防水患,又可用於農田灌溉,極大地促進了成都平原農業的戰後恢復。

製鹽業——改進火井煮鹽。

《博物志》:臨邛火井一所,縱廣五尺,深二三丈,並在縣南百里。昔時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諸葛丞相往視之,後火轉盛熱,以盆蓋井上,煮鹽得鹽。”

製鹽業是歷代政府嚴格控制的國家命脈產業之一,諸葛亮親自視察並改進火井煮鹽技術,說明了他對其的高度重視。

絲織業——大力生產蜀錦。

《言錦教》: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惟仰錦耳。

蜀地的絲織業在兩漢時興起,經過諸葛亮的大力提倡和鼓勵,成都等地的錦繡生產和貿易變得空前繁榮,成了國家財政收入的最大來源,成都也自此開始被人稱作錦官城。


"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作者:不識字



說起諸葛亮北伐,很多人可能會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為什麼這麼說?

從原因看,蜀漢弱曹魏強,諸葛亮從一開始就處於絕對劣勢;從結果看,其戰果也乏善可陳。兩點一結合,就得到了因果關係論——諸葛亮北伐實在“不可為”。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其實不然。如果我們摒棄腦子裡已有的成見,轉而仔細分析諸葛亮的北伐三部曲就知道,真正的北伐其實是“明知可為而為之”。

攘外必先安內


蜀漢建興元年(223年),劉備逝世後不久,諸葛亮遭遇了執政以來的第一次大危機——“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三國志.諸葛亮傳》)

這次南中造反,看似是一般的地方叛亂,實則是關係到蜀漢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首先,自劉備夷陵大敗來,蜀漢軍隊精銳損失殆盡,諸葛亮缺乏可用於征討之兵。其二,南中地區廣闊,使蜀漢國土面積直接縮水一半,其地的兵源、資源統統丟失。其三,這還不是簡單的內部問題,其中還有東吳不懷好意的插手:

“益州郡殺太守正昂,耆率雍闓恩信著於南土,使命周旋,遠通孫權。”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老版《三國演義》劇照


如此種種,可見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說“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並非虛言。

那這時候諸葛亮怎麼做呢?

第一,睦鄰友好,先穩住東吳。

先前章武二年,迫於曹丕三路伐吳的壓力,孫權曾向劉備遣使請和,兩國暫時恢復聯盟關係。但當劉備去世和南中叛亂接連發生的消息傳到吳都建業的時候,孫權顯然又動起了背盟圖蜀的念頭。因此,在東吳還未有實際動作前,諸葛亮的做法是趕緊穩住孫權。

“乃遣芝修好於權。”

在鄧芝的一番遊說下,孫權“遂自絕魏,與蜀連和”,即諸葛亮外交效果達到。

第二,收復故地,平定南中。

消除了東吳的威脅後,南中叛亂便徹底成了內部問題,因此諸葛亮不用著急平叛,先休養生息再說。

“務農殖穀,閉關息民。”

等到建興三年春,諸葛亮足足種了一年半的田,才開始帶兵平叛。經過七擒孟獲(此事記錄在《漢晉春秋》,並非羅貫中憑空虛構),他獲得的戰果是“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不僅徹底打服了南蠻,還得到了南中的很多稀缺資源如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國力瞬間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第三,大興基建,搞活經濟。

內亂平定後,諸葛亮依舊不急著出兵北伐,他先做好的是蜀漢民生工作。這裡舉幾個重要產業的例子。

農業——興修都江堰、九里堤。

《水經注·江水》:“諸葛亮北征,以此堰為農本,國之所資,以徵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官”。

《成都志》:“縣西北十里,其地窪下,水勢易趨,漢諸葛孔明築堤九里捍之。”

這兩項工程的修建,既防水患,又可用於農田灌溉,極大地促進了成都平原農業的戰後恢復。

製鹽業——改進火井煮鹽。

《博物志》:臨邛火井一所,縱廣五尺,深二三丈,並在縣南百里。昔時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諸葛丞相往視之,後火轉盛熱,以盆蓋井上,煮鹽得鹽。”

製鹽業是歷代政府嚴格控制的國家命脈產業之一,諸葛亮親自視察並改進火井煮鹽技術,說明了他對其的高度重視。

絲織業——大力生產蜀錦。

《言錦教》: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惟仰錦耳。

蜀地的絲織業在兩漢時興起,經過諸葛亮的大力提倡和鼓勵,成都等地的錦繡生產和貿易變得空前繁榮,成了國家財政收入的最大來源,成都也自此開始被人稱作錦官城。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除了這些代表性產業的發展,諸葛亮還注重基礎設施的修建。

“亮好治官府、次舍、橋樑、道路。”

同時,他也沒有忽視法律建設、道德教育。

“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

還有其他舉措如穩定經濟、屯田練兵、科技發展、妥善處理與少數民族關係等等,諸葛亮都無一遺漏。

很快,在諸葛亮的勵精圖治下,蜀漢一掃往日的頹廢虛弱,整個國家的風貌變得煥然一新:

社會風氣——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

民生基礎——亮治蜀漢,田畋闢,倉稟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軍隊面貌——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

由此可見,從建興元年到北伐前夕,經過長達六年的“猥瑣發育”,諸葛亮不僅一步步消除了內憂外患,還成功地營造了一個空前繁榮的蜀漢。

因此,從起點出發看,諸葛亮北伐並非很多人想象之中的勞民傷財、自不量力,相反,他是在內政優先和準備充分的前提下發動戰爭的。一言概之,既已“安內”,又有“攘外”的實力,北伐自是可為之事,何來不可為之說?

以時間換空間


清楚了諸葛亮確實具備北伐的實力,那就再來考慮第二個問題——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

對此,不少人有這樣的想法:既然你都說了諸葛亮有北伐的實力,而且內部又安定,那他發動戰爭開疆拓土不是理所當然嗎,要什麼理由?

這話不對。

首先,有實力只是相對的,指諸葛亮具備發動戰爭的條件,但如果與強大的對手魏國相比,蜀漢是談不上“有實力”的。第二,儘管蜀漢的情況已經變得比以前要好,但發展畢竟是硬道理,而打仗則是要燒錢的,諸葛亮顯然可以繼續休養生息、保境安民,何必要選擇北伐呢?第三,就算諸葛亮自負奇才,非要以小博大,那他至少也應該像自己當年在《隆中對》裡規劃的那樣,等到“天下有變”再談北伐,為什麼後來卻頻頻出兵,表現得急不可耐?

所以,諸葛亮北伐絕不僅僅是關乎實力是否允許的問題——它不只在於“能不能”,它還在於“要不要”。


"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作者:不識字



說起諸葛亮北伐,很多人可能會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為什麼這麼說?

從原因看,蜀漢弱曹魏強,諸葛亮從一開始就處於絕對劣勢;從結果看,其戰果也乏善可陳。兩點一結合,就得到了因果關係論——諸葛亮北伐實在“不可為”。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其實不然。如果我們摒棄腦子裡已有的成見,轉而仔細分析諸葛亮的北伐三部曲就知道,真正的北伐其實是“明知可為而為之”。

攘外必先安內


蜀漢建興元年(223年),劉備逝世後不久,諸葛亮遭遇了執政以來的第一次大危機——“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三國志.諸葛亮傳》)

這次南中造反,看似是一般的地方叛亂,實則是關係到蜀漢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首先,自劉備夷陵大敗來,蜀漢軍隊精銳損失殆盡,諸葛亮缺乏可用於征討之兵。其二,南中地區廣闊,使蜀漢國土面積直接縮水一半,其地的兵源、資源統統丟失。其三,這還不是簡單的內部問題,其中還有東吳不懷好意的插手:

“益州郡殺太守正昂,耆率雍闓恩信著於南土,使命周旋,遠通孫權。”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老版《三國演義》劇照


如此種種,可見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說“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並非虛言。

那這時候諸葛亮怎麼做呢?

第一,睦鄰友好,先穩住東吳。

先前章武二年,迫於曹丕三路伐吳的壓力,孫權曾向劉備遣使請和,兩國暫時恢復聯盟關係。但當劉備去世和南中叛亂接連發生的消息傳到吳都建業的時候,孫權顯然又動起了背盟圖蜀的念頭。因此,在東吳還未有實際動作前,諸葛亮的做法是趕緊穩住孫權。

“乃遣芝修好於權。”

在鄧芝的一番遊說下,孫權“遂自絕魏,與蜀連和”,即諸葛亮外交效果達到。

第二,收復故地,平定南中。

消除了東吳的威脅後,南中叛亂便徹底成了內部問題,因此諸葛亮不用著急平叛,先休養生息再說。

“務農殖穀,閉關息民。”

等到建興三年春,諸葛亮足足種了一年半的田,才開始帶兵平叛。經過七擒孟獲(此事記錄在《漢晉春秋》,並非羅貫中憑空虛構),他獲得的戰果是“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不僅徹底打服了南蠻,還得到了南中的很多稀缺資源如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國力瞬間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第三,大興基建,搞活經濟。

內亂平定後,諸葛亮依舊不急著出兵北伐,他先做好的是蜀漢民生工作。這裡舉幾個重要產業的例子。

農業——興修都江堰、九里堤。

《水經注·江水》:“諸葛亮北征,以此堰為農本,國之所資,以徵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官”。

《成都志》:“縣西北十里,其地窪下,水勢易趨,漢諸葛孔明築堤九里捍之。”

這兩項工程的修建,既防水患,又可用於農田灌溉,極大地促進了成都平原農業的戰後恢復。

製鹽業——改進火井煮鹽。

《博物志》:臨邛火井一所,縱廣五尺,深二三丈,並在縣南百里。昔時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諸葛丞相往視之,後火轉盛熱,以盆蓋井上,煮鹽得鹽。”

製鹽業是歷代政府嚴格控制的國家命脈產業之一,諸葛亮親自視察並改進火井煮鹽技術,說明了他對其的高度重視。

絲織業——大力生產蜀錦。

《言錦教》: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惟仰錦耳。

蜀地的絲織業在兩漢時興起,經過諸葛亮的大力提倡和鼓勵,成都等地的錦繡生產和貿易變得空前繁榮,成了國家財政收入的最大來源,成都也自此開始被人稱作錦官城。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除了這些代表性產業的發展,諸葛亮還注重基礎設施的修建。

“亮好治官府、次舍、橋樑、道路。”

同時,他也沒有忽視法律建設、道德教育。

“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

還有其他舉措如穩定經濟、屯田練兵、科技發展、妥善處理與少數民族關係等等,諸葛亮都無一遺漏。

很快,在諸葛亮的勵精圖治下,蜀漢一掃往日的頹廢虛弱,整個國家的風貌變得煥然一新:

社會風氣——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

民生基礎——亮治蜀漢,田畋闢,倉稟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軍隊面貌——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

由此可見,從建興元年到北伐前夕,經過長達六年的“猥瑣發育”,諸葛亮不僅一步步消除了內憂外患,還成功地營造了一個空前繁榮的蜀漢。

因此,從起點出發看,諸葛亮北伐並非很多人想象之中的勞民傷財、自不量力,相反,他是在內政優先和準備充分的前提下發動戰爭的。一言概之,既已“安內”,又有“攘外”的實力,北伐自是可為之事,何來不可為之說?

以時間換空間


清楚了諸葛亮確實具備北伐的實力,那就再來考慮第二個問題——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

對此,不少人有這樣的想法:既然你都說了諸葛亮有北伐的實力,而且內部又安定,那他發動戰爭開疆拓土不是理所當然嗎,要什麼理由?

這話不對。

首先,有實力只是相對的,指諸葛亮具備發動戰爭的條件,但如果與強大的對手魏國相比,蜀漢是談不上“有實力”的。第二,儘管蜀漢的情況已經變得比以前要好,但發展畢竟是硬道理,而打仗則是要燒錢的,諸葛亮顯然可以繼續休養生息、保境安民,何必要選擇北伐呢?第三,就算諸葛亮自負奇才,非要以小博大,那他至少也應該像自己當年在《隆中對》裡規劃的那樣,等到“天下有變”再談北伐,為什麼後來卻頻頻出兵,表現得急不可耐?

所以,諸葛亮北伐絕不僅僅是關乎實力是否允許的問題——它不只在於“能不能”,它還在於“要不要”。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老版《三國演義》劇照


清楚了這一點,那麼我們再回到原題,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

有人說是為了擺出蜀漢正統、漢賊不兩立的政治姿態,有人說是為了轉移國內荊、益兩派的矛盾,還有人說通過北伐興復漢室是諸葛亮一生的理想……

等等這些說法,基本上都言之成理,但都沒能說到關鍵點上。

事實上,就當時的形勢和後來諸葛亮的所作所為來看,通過戰爭拖累魏國的國力恢復速度,才是其北伐的真正目標所在。

為什麼?

第一,先說戰前形勢,那自然是三國鼎立。但問題在於,曹魏、蜀漢、東吳為何會形成鼎立之勢?

大多數人將其歸功於蜀漢、東吳聯盟共同抗魏,這當然沒錯,但從根源上講,其實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中原人口的銳減

“今以魏比古之秦,土地數倍;以吳與蜀比古六國,不能半之。然今所以能敵之,但以操時兵眾,於今適盡,而後生者未悉長大,正是賊衰少未盛之時。”

這話出自當時隔壁吳國的執政者諸葛恪,與其叔父諸葛亮的想法可謂不謀而合。

在諸葛恪看來,漢、吳之所以能與天下十三州獨佔九州半的魏國抗衡,其實並不在於漢、吳聯盟有多牢靠(事實上它們只是表面兄弟),而是在接連經歷了黃巾之亂、群雄混戰之後,由於中原人口的大幅度減少,建立在廢墟上的魏國已經沒有曹操時期的優勢兵力再去發動下一場“赤壁之戰”了——這正是其“衰少未盛之時”。

對這一點,魏國的有識之士們也心知肚明。當年曹操作《嵩裡行》,放眼中原,描述的場景便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魏代漢後,中書令孫資、劉放二人輔政中樞,一直對曹丕、曹睿父子進言“據險禦敵、休生養民”,後者則將其當作了國策。太和年間,陳群、蔣濟等重臣甚至在奏章中直言“今喪亂之後,人民至少,不過漢時一大郡”,誇張地說魏全國之民還沒有東漢一個大郡的人口,以此勸諫魏帝少興土木、愛惜民力……

等等這些,都能反映出魏國的真實狀況——“虛胖”、“地多人少”。

而與之成鮮明對比的是,東吳、蜀漢所在的江東、川蜀地區雖然地窄,經歷的戰亂卻遠少於中原,人口的減幅自然較少。因此,形成鼎立之勢後,蜀漢、吳經濟恢復的速度也要快於中原,尤其在善於內政的諸葛亮治下,蜀漢在短短數年間發展到了“田畋闢,倉稟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的程度,其繁榮之象,儼然重現西漢文、景時的天府之國。

這種情況,就好像一場塔防遊戲,我方只有一個基地,好幾個農民在採礦且快採完了,而對方有十個基地,但每個基地只有一個農民,你說是要和平發育還是要先發制人

答案當然是先發制人。

實際上諸葛亮也是這麼做的——從建興六年到十二年,短短六年間,諸葛亮就發動了五次北伐戰爭,其真正用意可謂顯而易見。

事實上,從諸葛亮北伐的“操作”來看,這種意圖則顯得尤為突出。


"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作者:不識字



說起諸葛亮北伐,很多人可能會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為什麼這麼說?

從原因看,蜀漢弱曹魏強,諸葛亮從一開始就處於絕對劣勢;從結果看,其戰果也乏善可陳。兩點一結合,就得到了因果關係論——諸葛亮北伐實在“不可為”。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其實不然。如果我們摒棄腦子裡已有的成見,轉而仔細分析諸葛亮的北伐三部曲就知道,真正的北伐其實是“明知可為而為之”。

攘外必先安內


蜀漢建興元年(223年),劉備逝世後不久,諸葛亮遭遇了執政以來的第一次大危機——“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三國志.諸葛亮傳》)

這次南中造反,看似是一般的地方叛亂,實則是關係到蜀漢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首先,自劉備夷陵大敗來,蜀漢軍隊精銳損失殆盡,諸葛亮缺乏可用於征討之兵。其二,南中地區廣闊,使蜀漢國土面積直接縮水一半,其地的兵源、資源統統丟失。其三,這還不是簡單的內部問題,其中還有東吳不懷好意的插手:

“益州郡殺太守正昂,耆率雍闓恩信著於南土,使命周旋,遠通孫權。”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老版《三國演義》劇照


如此種種,可見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說“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並非虛言。

那這時候諸葛亮怎麼做呢?

第一,睦鄰友好,先穩住東吳。

先前章武二年,迫於曹丕三路伐吳的壓力,孫權曾向劉備遣使請和,兩國暫時恢復聯盟關係。但當劉備去世和南中叛亂接連發生的消息傳到吳都建業的時候,孫權顯然又動起了背盟圖蜀的念頭。因此,在東吳還未有實際動作前,諸葛亮的做法是趕緊穩住孫權。

“乃遣芝修好於權。”

在鄧芝的一番遊說下,孫權“遂自絕魏,與蜀連和”,即諸葛亮外交效果達到。

第二,收復故地,平定南中。

消除了東吳的威脅後,南中叛亂便徹底成了內部問題,因此諸葛亮不用著急平叛,先休養生息再說。

“務農殖穀,閉關息民。”

等到建興三年春,諸葛亮足足種了一年半的田,才開始帶兵平叛。經過七擒孟獲(此事記錄在《漢晉春秋》,並非羅貫中憑空虛構),他獲得的戰果是“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不僅徹底打服了南蠻,還得到了南中的很多稀缺資源如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國力瞬間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第三,大興基建,搞活經濟。

內亂平定後,諸葛亮依舊不急著出兵北伐,他先做好的是蜀漢民生工作。這裡舉幾個重要產業的例子。

農業——興修都江堰、九里堤。

《水經注·江水》:“諸葛亮北征,以此堰為農本,國之所資,以徵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官”。

《成都志》:“縣西北十里,其地窪下,水勢易趨,漢諸葛孔明築堤九里捍之。”

這兩項工程的修建,既防水患,又可用於農田灌溉,極大地促進了成都平原農業的戰後恢復。

製鹽業——改進火井煮鹽。

《博物志》:臨邛火井一所,縱廣五尺,深二三丈,並在縣南百里。昔時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諸葛丞相往視之,後火轉盛熱,以盆蓋井上,煮鹽得鹽。”

製鹽業是歷代政府嚴格控制的國家命脈產業之一,諸葛亮親自視察並改進火井煮鹽技術,說明了他對其的高度重視。

絲織業——大力生產蜀錦。

《言錦教》: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惟仰錦耳。

蜀地的絲織業在兩漢時興起,經過諸葛亮的大力提倡和鼓勵,成都等地的錦繡生產和貿易變得空前繁榮,成了國家財政收入的最大來源,成都也自此開始被人稱作錦官城。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除了這些代表性產業的發展,諸葛亮還注重基礎設施的修建。

“亮好治官府、次舍、橋樑、道路。”

同時,他也沒有忽視法律建設、道德教育。

“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

還有其他舉措如穩定經濟、屯田練兵、科技發展、妥善處理與少數民族關係等等,諸葛亮都無一遺漏。

很快,在諸葛亮的勵精圖治下,蜀漢一掃往日的頹廢虛弱,整個國家的風貌變得煥然一新:

社會風氣——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

民生基礎——亮治蜀漢,田畋闢,倉稟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軍隊面貌——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

由此可見,從建興元年到北伐前夕,經過長達六年的“猥瑣發育”,諸葛亮不僅一步步消除了內憂外患,還成功地營造了一個空前繁榮的蜀漢。

因此,從起點出發看,諸葛亮北伐並非很多人想象之中的勞民傷財、自不量力,相反,他是在內政優先和準備充分的前提下發動戰爭的。一言概之,既已“安內”,又有“攘外”的實力,北伐自是可為之事,何來不可為之說?

以時間換空間


清楚了諸葛亮確實具備北伐的實力,那就再來考慮第二個問題——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

對此,不少人有這樣的想法:既然你都說了諸葛亮有北伐的實力,而且內部又安定,那他發動戰爭開疆拓土不是理所當然嗎,要什麼理由?

這話不對。

首先,有實力只是相對的,指諸葛亮具備發動戰爭的條件,但如果與強大的對手魏國相比,蜀漢是談不上“有實力”的。第二,儘管蜀漢的情況已經變得比以前要好,但發展畢竟是硬道理,而打仗則是要燒錢的,諸葛亮顯然可以繼續休養生息、保境安民,何必要選擇北伐呢?第三,就算諸葛亮自負奇才,非要以小博大,那他至少也應該像自己當年在《隆中對》裡規劃的那樣,等到“天下有變”再談北伐,為什麼後來卻頻頻出兵,表現得急不可耐?

所以,諸葛亮北伐絕不僅僅是關乎實力是否允許的問題——它不只在於“能不能”,它還在於“要不要”。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老版《三國演義》劇照


清楚了這一點,那麼我們再回到原題,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

有人說是為了擺出蜀漢正統、漢賊不兩立的政治姿態,有人說是為了轉移國內荊、益兩派的矛盾,還有人說通過北伐興復漢室是諸葛亮一生的理想……

等等這些說法,基本上都言之成理,但都沒能說到關鍵點上。

事實上,就當時的形勢和後來諸葛亮的所作所為來看,通過戰爭拖累魏國的國力恢復速度,才是其北伐的真正目標所在。

為什麼?

第一,先說戰前形勢,那自然是三國鼎立。但問題在於,曹魏、蜀漢、東吳為何會形成鼎立之勢?

大多數人將其歸功於蜀漢、東吳聯盟共同抗魏,這當然沒錯,但從根源上講,其實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中原人口的銳減

“今以魏比古之秦,土地數倍;以吳與蜀比古六國,不能半之。然今所以能敵之,但以操時兵眾,於今適盡,而後生者未悉長大,正是賊衰少未盛之時。”

這話出自當時隔壁吳國的執政者諸葛恪,與其叔父諸葛亮的想法可謂不謀而合。

在諸葛恪看來,漢、吳之所以能與天下十三州獨佔九州半的魏國抗衡,其實並不在於漢、吳聯盟有多牢靠(事實上它們只是表面兄弟),而是在接連經歷了黃巾之亂、群雄混戰之後,由於中原人口的大幅度減少,建立在廢墟上的魏國已經沒有曹操時期的優勢兵力再去發動下一場“赤壁之戰”了——這正是其“衰少未盛之時”。

對這一點,魏國的有識之士們也心知肚明。當年曹操作《嵩裡行》,放眼中原,描述的場景便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魏代漢後,中書令孫資、劉放二人輔政中樞,一直對曹丕、曹睿父子進言“據險禦敵、休生養民”,後者則將其當作了國策。太和年間,陳群、蔣濟等重臣甚至在奏章中直言“今喪亂之後,人民至少,不過漢時一大郡”,誇張地說魏全國之民還沒有東漢一個大郡的人口,以此勸諫魏帝少興土木、愛惜民力……

等等這些,都能反映出魏國的真實狀況——“虛胖”、“地多人少”。

而與之成鮮明對比的是,東吳、蜀漢所在的江東、川蜀地區雖然地窄,經歷的戰亂卻遠少於中原,人口的減幅自然較少。因此,形成鼎立之勢後,蜀漢、吳經濟恢復的速度也要快於中原,尤其在善於內政的諸葛亮治下,蜀漢在短短數年間發展到了“田畋闢,倉稟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的程度,其繁榮之象,儼然重現西漢文、景時的天府之國。

這種情況,就好像一場塔防遊戲,我方只有一個基地,好幾個農民在採礦且快採完了,而對方有十個基地,但每個基地只有一個農民,你說是要和平發育還是要先發制人

答案當然是先發制人。

實際上諸葛亮也是這麼做的——從建興六年到十二年,短短六年間,諸葛亮就發動了五次北伐戰爭,其真正用意可謂顯而易見。

事實上,從諸葛亮北伐的“操作”來看,這種意圖則顯得尤為突出。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第一伐,搞的是突襲。“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魏國上下開始都沒準備,三郡望風而降,後來才從長安匆匆發兵救援。街亭敗後,諸葛亮不貪戀已得土地,火速退兵。

第二伐,應東吳石亭大勝,出兵響應攻陳倉。糧盡後退兵,斬王雙。

第三伐,延續第二伐取武都、陰平,逼退郭淮後果斷收兵。

第四伐,曹真病死,諸葛亮發動滷城之戰,打得司馬懿“甲首三千”,聲勢大振。因李嚴運糧不濟退軍,路上伏擊射死了張郃。

第五伐,孫權攻合肥,軻比能在北方鬧事。諸葛亮出兵後司馬懿堅守不出,乾脆在其家門口種田割麥,以戰養戰。相持百餘日後病逝,退軍路上一具木偶嚇跑了司馬懿。

可以看出,諸葛亮每次出兵都是挑準了時機,或突襲,或“趁你病要你命”,或群毆,總之攪得你不安生;打法也謹慎,不求大勝,但絕不會大敗,以保證自身實力不受損。休戰期時,諸葛亮又會“勸士休農”,屯田練兵,活生生一個種田黨。到了第五伐,諸葛亮則直接到魏國境內種田,典型的吃你用你還打你,一副慢慢來耗的心態……


"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作者:不識字



說起諸葛亮北伐,很多人可能會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為什麼這麼說?

從原因看,蜀漢弱曹魏強,諸葛亮從一開始就處於絕對劣勢;從結果看,其戰果也乏善可陳。兩點一結合,就得到了因果關係論——諸葛亮北伐實在“不可為”。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其實不然。如果我們摒棄腦子裡已有的成見,轉而仔細分析諸葛亮的北伐三部曲就知道,真正的北伐其實是“明知可為而為之”。

攘外必先安內


蜀漢建興元年(223年),劉備逝世後不久,諸葛亮遭遇了執政以來的第一次大危機——“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三國志.諸葛亮傳》)

這次南中造反,看似是一般的地方叛亂,實則是關係到蜀漢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首先,自劉備夷陵大敗來,蜀漢軍隊精銳損失殆盡,諸葛亮缺乏可用於征討之兵。其二,南中地區廣闊,使蜀漢國土面積直接縮水一半,其地的兵源、資源統統丟失。其三,這還不是簡單的內部問題,其中還有東吳不懷好意的插手:

“益州郡殺太守正昂,耆率雍闓恩信著於南土,使命周旋,遠通孫權。”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老版《三國演義》劇照


如此種種,可見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說“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並非虛言。

那這時候諸葛亮怎麼做呢?

第一,睦鄰友好,先穩住東吳。

先前章武二年,迫於曹丕三路伐吳的壓力,孫權曾向劉備遣使請和,兩國暫時恢復聯盟關係。但當劉備去世和南中叛亂接連發生的消息傳到吳都建業的時候,孫權顯然又動起了背盟圖蜀的念頭。因此,在東吳還未有實際動作前,諸葛亮的做法是趕緊穩住孫權。

“乃遣芝修好於權。”

在鄧芝的一番遊說下,孫權“遂自絕魏,與蜀連和”,即諸葛亮外交效果達到。

第二,收復故地,平定南中。

消除了東吳的威脅後,南中叛亂便徹底成了內部問題,因此諸葛亮不用著急平叛,先休養生息再說。

“務農殖穀,閉關息民。”

等到建興三年春,諸葛亮足足種了一年半的田,才開始帶兵平叛。經過七擒孟獲(此事記錄在《漢晉春秋》,並非羅貫中憑空虛構),他獲得的戰果是“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不僅徹底打服了南蠻,還得到了南中的很多稀缺資源如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國力瞬間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第三,大興基建,搞活經濟。

內亂平定後,諸葛亮依舊不急著出兵北伐,他先做好的是蜀漢民生工作。這裡舉幾個重要產業的例子。

農業——興修都江堰、九里堤。

《水經注·江水》:“諸葛亮北征,以此堰為農本,國之所資,以徵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官”。

《成都志》:“縣西北十里,其地窪下,水勢易趨,漢諸葛孔明築堤九里捍之。”

這兩項工程的修建,既防水患,又可用於農田灌溉,極大地促進了成都平原農業的戰後恢復。

製鹽業——改進火井煮鹽。

《博物志》:臨邛火井一所,縱廣五尺,深二三丈,並在縣南百里。昔時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諸葛丞相往視之,後火轉盛熱,以盆蓋井上,煮鹽得鹽。”

製鹽業是歷代政府嚴格控制的國家命脈產業之一,諸葛亮親自視察並改進火井煮鹽技術,說明了他對其的高度重視。

絲織業——大力生產蜀錦。

《言錦教》: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惟仰錦耳。

蜀地的絲織業在兩漢時興起,經過諸葛亮的大力提倡和鼓勵,成都等地的錦繡生產和貿易變得空前繁榮,成了國家財政收入的最大來源,成都也自此開始被人稱作錦官城。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除了這些代表性產業的發展,諸葛亮還注重基礎設施的修建。

“亮好治官府、次舍、橋樑、道路。”

同時,他也沒有忽視法律建設、道德教育。

“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

還有其他舉措如穩定經濟、屯田練兵、科技發展、妥善處理與少數民族關係等等,諸葛亮都無一遺漏。

很快,在諸葛亮的勵精圖治下,蜀漢一掃往日的頹廢虛弱,整個國家的風貌變得煥然一新:

社會風氣——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

民生基礎——亮治蜀漢,田畋闢,倉稟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軍隊面貌——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

由此可見,從建興元年到北伐前夕,經過長達六年的“猥瑣發育”,諸葛亮不僅一步步消除了內憂外患,還成功地營造了一個空前繁榮的蜀漢。

因此,從起點出發看,諸葛亮北伐並非很多人想象之中的勞民傷財、自不量力,相反,他是在內政優先和準備充分的前提下發動戰爭的。一言概之,既已“安內”,又有“攘外”的實力,北伐自是可為之事,何來不可為之說?

以時間換空間


清楚了諸葛亮確實具備北伐的實力,那就再來考慮第二個問題——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

對此,不少人有這樣的想法:既然你都說了諸葛亮有北伐的實力,而且內部又安定,那他發動戰爭開疆拓土不是理所當然嗎,要什麼理由?

這話不對。

首先,有實力只是相對的,指諸葛亮具備發動戰爭的條件,但如果與強大的對手魏國相比,蜀漢是談不上“有實力”的。第二,儘管蜀漢的情況已經變得比以前要好,但發展畢竟是硬道理,而打仗則是要燒錢的,諸葛亮顯然可以繼續休養生息、保境安民,何必要選擇北伐呢?第三,就算諸葛亮自負奇才,非要以小博大,那他至少也應該像自己當年在《隆中對》裡規劃的那樣,等到“天下有變”再談北伐,為什麼後來卻頻頻出兵,表現得急不可耐?

所以,諸葛亮北伐絕不僅僅是關乎實力是否允許的問題——它不只在於“能不能”,它還在於“要不要”。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老版《三國演義》劇照


清楚了這一點,那麼我們再回到原題,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

有人說是為了擺出蜀漢正統、漢賊不兩立的政治姿態,有人說是為了轉移國內荊、益兩派的矛盾,還有人說通過北伐興復漢室是諸葛亮一生的理想……

等等這些說法,基本上都言之成理,但都沒能說到關鍵點上。

事實上,就當時的形勢和後來諸葛亮的所作所為來看,通過戰爭拖累魏國的國力恢復速度,才是其北伐的真正目標所在。

為什麼?

第一,先說戰前形勢,那自然是三國鼎立。但問題在於,曹魏、蜀漢、東吳為何會形成鼎立之勢?

大多數人將其歸功於蜀漢、東吳聯盟共同抗魏,這當然沒錯,但從根源上講,其實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中原人口的銳減

“今以魏比古之秦,土地數倍;以吳與蜀比古六國,不能半之。然今所以能敵之,但以操時兵眾,於今適盡,而後生者未悉長大,正是賊衰少未盛之時。”

這話出自當時隔壁吳國的執政者諸葛恪,與其叔父諸葛亮的想法可謂不謀而合。

在諸葛恪看來,漢、吳之所以能與天下十三州獨佔九州半的魏國抗衡,其實並不在於漢、吳聯盟有多牢靠(事實上它們只是表面兄弟),而是在接連經歷了黃巾之亂、群雄混戰之後,由於中原人口的大幅度減少,建立在廢墟上的魏國已經沒有曹操時期的優勢兵力再去發動下一場“赤壁之戰”了——這正是其“衰少未盛之時”。

對這一點,魏國的有識之士們也心知肚明。當年曹操作《嵩裡行》,放眼中原,描述的場景便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魏代漢後,中書令孫資、劉放二人輔政中樞,一直對曹丕、曹睿父子進言“據險禦敵、休生養民”,後者則將其當作了國策。太和年間,陳群、蔣濟等重臣甚至在奏章中直言“今喪亂之後,人民至少,不過漢時一大郡”,誇張地說魏全國之民還沒有東漢一個大郡的人口,以此勸諫魏帝少興土木、愛惜民力……

等等這些,都能反映出魏國的真實狀況——“虛胖”、“地多人少”。

而與之成鮮明對比的是,東吳、蜀漢所在的江東、川蜀地區雖然地窄,經歷的戰亂卻遠少於中原,人口的減幅自然較少。因此,形成鼎立之勢後,蜀漢、吳經濟恢復的速度也要快於中原,尤其在善於內政的諸葛亮治下,蜀漢在短短數年間發展到了“田畋闢,倉稟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的程度,其繁榮之象,儼然重現西漢文、景時的天府之國。

這種情況,就好像一場塔防遊戲,我方只有一個基地,好幾個農民在採礦且快採完了,而對方有十個基地,但每個基地只有一個農民,你說是要和平發育還是要先發制人

答案當然是先發制人。

實際上諸葛亮也是這麼做的——從建興六年到十二年,短短六年間,諸葛亮就發動了五次北伐戰爭,其真正用意可謂顯而易見。

事實上,從諸葛亮北伐的“操作”來看,這種意圖則顯得尤為突出。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第一伐,搞的是突襲。“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魏國上下開始都沒準備,三郡望風而降,後來才從長安匆匆發兵救援。街亭敗後,諸葛亮不貪戀已得土地,火速退兵。

第二伐,應東吳石亭大勝,出兵響應攻陳倉。糧盡後退兵,斬王雙。

第三伐,延續第二伐取武都、陰平,逼退郭淮後果斷收兵。

第四伐,曹真病死,諸葛亮發動滷城之戰,打得司馬懿“甲首三千”,聲勢大振。因李嚴運糧不濟退軍,路上伏擊射死了張郃。

第五伐,孫權攻合肥,軻比能在北方鬧事。諸葛亮出兵後司馬懿堅守不出,乾脆在其家門口種田割麥,以戰養戰。相持百餘日後病逝,退軍路上一具木偶嚇跑了司馬懿。

可以看出,諸葛亮每次出兵都是挑準了時機,或突襲,或“趁你病要你命”,或群毆,總之攪得你不安生;打法也謹慎,不求大勝,但絕不會大敗,以保證自身實力不受損。休戰期時,諸葛亮又會“勸士休農”,屯田練兵,活生生一個種田黨。到了第五伐,諸葛亮則直接到魏國境內種田,典型的吃你用你還打你,一副慢慢來耗的心態……


靜觀魏吳相爭不好嗎?諸葛亮北伐真的是戰略失誤?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揮師北伐


除此之外,在外交方面,諸葛亮一直奉行“東和孫權”,以希望吳國在東線給予魏國強大的軍事壓力,吸引其江淮主力軍團。與此同時,遼東的公孫政權,北方的鮮卑、烏丸、匈奴,也都在以各種方式擾亂著魏國的北疆,成了諸葛亮出兵北伐的隱性“幫手”。

結果顯而易見,在這種天然的“四面楚歌”環境和諸葛亮的無限“騷擾”下,魏國眾臣寄希望的“但以今日分兵命大將據諸要險,威足以震懾強寇,鎮靜疆場,將士虎睡,百姓無事。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敝”防禦戰略徹底破產,國力不僅沒能如期恢復,反而出現了“方今二虜合從,謀危宗廟,十萬之軍,東西奔赴,邊境無一日之娛;農夫廢業,民有飢色”的巨大危機,好好的一個九州大國,被活生生搞到了“中國不釋鞍,雍涼不卸甲”的地步。

你說魏國氣不氣?

所以,在魏國的強勢期到來之前,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就在於儘可能地“拖”,然後不斷地蠶食魏土。

以時間換空間,這是一種最務實也最明智的戰略決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