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四川之力也要去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真這麼自私嗎?


傾四川之力也要去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真這麼自私嗎?


傾四川之力也要去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真這麼自私嗎?


編者按:最近忙著在《全面戰爭·三國》裡匡扶漢室的小夥們是不是有這樣一種感受?家裡建設好之後,想打出去掃平群雄真的是太難了。往往自己的武將都老死了,還沒有啥進展。因此也有玩家感慨當年諸葛丞相之不易。當然,網絡上也有很多人批評諸葛亮以一州之力,北伐九州之曹魏,實在是不智,白白消耗了蜀漢實力等等。那麼,諸葛亮到底為什麼敢於屢次北伐?難道他真的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匡扶漢室的那個“一己之私”嗎?


傾四川之力也要去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真這麼自私嗎?


▲諸葛亮北伐

首先,要確認的是,諸葛亮確實有北伐中原的軍事能力。他在僅僅6年中屢次獲得勝捷,正面打得司馬懿沒脾氣。假若諸葛亮多活20年,還不知能取得什麼戰果。而除了諸葛亮軍事能力出眾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曹魏外強中乾。從曹魏除了赤壁之戰外,在與蜀吳作戰時很少在單個作戰擁有較大兵力優勢的情況來看,曹魏所謂擁兵50萬以上,實際上是水分十足。


傾四川之力也要去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真這麼自私嗎?


▲季漢聖相諸葛亮

從賬面戶口來看,蜀後主炎興元年(263年)蜀國28萬戶,94萬人;同年魏國有52萬戶,440萬人。吳國在280年有52萬戶,230萬人。


傾四川之力也要去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真這麼自私嗎?


▲只計算了賬面戶口的三國人口圖

但是這只是賬面戶口而已,眾所周知在亂世人口隱匿一向極為嚴重,按照學者估計,公元260-280年之間,三國人口總和應當是3000萬左右。從西晉太康初年的戶口數和實際人口數反推,我們可以估計出蜀國實際人口約為300萬,吳國實際人口約為500萬,魏國實際人口2200萬。那我們就能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在三國當中,魏國的人口隱匿比例是最高的。而且,蜀漢亡國時所顯示的94萬口,並沒有包括之前被曹魏攻佔的漢中的賬面戶口,擁有近百萬人口的南中(雲南及貴州一部)的戶口也並不納入統計。


傾四川之力也要去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真這麼自私嗎?


▲魏武帝曹操

不是說曹操打擊豪強嗎?這怎麼回事?很簡單,曹操所謂的打擊豪強,不過是站在庶族地主的立場上對士族進行了一定的打壓。曹操奉行唯才是舉的政策,其所重用的人才既有士族,也有大量寒族,試圖締造士族與寒族協同合作擁戴朝廷的局面。優待士族的基調實際上在曹操時代已經形成,曹丕推出九品官人法予以確定。


傾四川之力也要去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真這麼自私嗎?


▲出身塢堡強豪的曹魏猛將許褚

但是,所謂寒門絕非貧民,而是庶族地主,以及塢堡主。如許褚就是典型的塢堡強豪出身。更接近基層的寒族實際上有龐大的數量,比起士族要掌握更多的土地和田地,是最廣泛的土地兼併者。我們來把曹魏和著名的號稱縱容豪強的西晉比較一下。


傾四川之力也要去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真這麼自私嗎?


▲西晉版圖,對西域的控制力遠勝曹魏

據《晉書·地理志》記載,太康元年,全國有“戶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百六十三”。佔田、課田法頒佈後的第三年,即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國家“戶有三百七十七萬”。按一戶6口計算,西晉王朝的賬面戶口多達2400萬口,相對於3500萬的實際人口,統計比例可圈可點。晉武帝司馬炎在解放屯田戶,破除部曲制,將人口納入統一的戶籍管理的同時,也大規模丈量土地。佔田法雖然保護了士族和官僚佔有比普通百姓為多的特權,但亦限制了士族官僚佔有田地的上限,因此也一定程度起到了抑制土地兼併的作用。


傾四川之力也要去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真這麼自私嗎?


▲被低估的晉武帝司馬炎

西晉王朝代表了士族的利益,打壓寒族,寒族只有如張華、王濬、馬隆、孟觀、石苞等人這樣確有突出才能,才能得到重用。因此西晉王朝的統治遭到廣大庶族地主的憤恨。


傾四川之力也要去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真這麼自私嗎?


▲九品中正制排擠寒門的趨勢在晉朝顯得越發明顯

由於奪走了庶族地主口中的大量蛋糕,西晉王朝得以將大量被兼併的土地清查出來,交給底層百姓,所以人口統計效率較高,經濟快速發展。但晉王朝的這一執政方針,令寒族地主憤恨於厚重的階級壁壘,紛紛有好亂樂禍之心。當五胡亂華開始後,大量寒族地主選擇與胡人合作,摧毀晉王朝的統治。


傾四川之力也要去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真這麼自私嗎?


曹魏後期大將——汝南太守王頎的孫子王彌起初參與劉伯根流民起義,繼而效命於匈奴人劉淵,在攻陷洛陽時出力極多,後來更是與羯人石勒聯手發動了慘無人道的苦縣大屠殺。王彌之弟王璋率領庶族地主的反動軍隊,和羯人一同將俘獲的西晉官僚士族們活活燒死後,做成人肉料理享用。很好,回到我們的主題。既然曹魏既要確保最廣泛的庶族地主的利益,也要一定程度上任用經學傳家的士族們,那麼土地兼併的程度可想而知了。既然如此,曹魏如何解決財政問題呢?


傾四川之力也要去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真這麼自私嗎?


這裡必須提一下曹操著名的屯田制度。不得不說,曹操堪稱“鐵血強宋”虐待士兵的老師。由於縱容地主隱匿民戶,納稅戶口不足,曹操不得不使用屯田來解決財政問題。於是曹丞相發明了一個叫士家的制度。當然不是士族的士家,而是士兵的士家。漢獻帝建安十年(205),曹操平定冀州後,把大批士兵家屬遷至鄴城附近,將從袁家俘虜和投降過來的士兵都全家貶為賤民。


傾四川之力也要去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真這麼自私嗎?


比如《蜀記》載晉武帝詔曰:蜀將軍傅僉,前在關城,身拒官軍,致死不顧。僉父肜,復為劉備戰亡。天下之善一也,豈由彼此以為異?僉息著、募,後沒入奚官,免為庶人。


傾四川之力也要去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真這麼自私嗎?


▲蜀漢後期大將傅僉戰死後,兩個兒子被沒入奚官

也就是說,魏滅蜀的時候,蜀國烈士傅僉的兩個兒子被沒入奚官養馬(應當是士家一部分),後來經過司馬炎特赦才成為庶人。由此可見,魏滅蜀之後,應當有大量蜀國士卒及家屬被沒為士家。曹操制定的士家制度,地位高於奴婢,低於平民。自己要提著腦袋給國家打仗,家人則是國家的農奴,要負責屯田。士家不準改行轉業;婚配只能限於同類,不準與平民通婚;士逃亡,家屬要受嚴酷的懲罰;士家的子女稱為“士息”、“士女”,兄終弟及,父死子承,世代為兵。


傾四川之力也要去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真這麼自私嗎?


士家們的士兵只有立下戰功,才能擺脫軍戶身份,全家成為自由民。但是這種屯田兵的戰鬥力其實是指望不上的。除了少數精銳部隊和募兵之外,大部分曹魏軍隊實質上就是國家農奴,哪怕特殊情況被逼著上戰場,也缺乏作戰積極性,戰鬥力極為疲弱。曹魏後期擁有60萬以上軍隊,按一戶六口計算就是近400萬口士家,他們並不計入戶籍而是另行計算,也就意味著大魏王朝擁有多達400萬的國家農奴。到曹魏後期,對軍屯戶的剝削重達70-80%,堪稱慘無人道,士家大量逃亡。到司馬炎代魏立晉,才將軍屯戶的剝削率改回曹操時代的50-60%,並通過裁撤州郡兵,將大量作為國家農奴的士家赦免為平民。這種曹魏士家軍隊的作戰能力自然是沒法指望的。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


傾四川之力也要去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真這麼自私嗎?


▲諸葛恪新城之戰並非大敗,卻被保守、反對北伐的江東士族們抓到把柄而殺害。

建興二年(253年)春,吳國丞相諸葛恪率領二十萬吳軍(包含民夫輔兵)對合肥新城發起進攻,不克。司馬懿之弟司馬孚率領號稱20萬的軍隊逼近,卻只能圍觀諸葛恪攻城,最後諸葛恪因軍隊疲勞疾病撤軍,司馬孚也不敢發起進攻,只能徐徐尾隨,目送吳軍而去;僅有猛將文欽率領少量戰兵追擊,取得一定戰果。


傾四川之力也要去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真這麼自私嗎?


▲司馬懿之弟司馬孚

這正是因為淮南是曹魏的屯田大區,司馬孚麾下的所謂20萬大軍絕大部分根本就是國家農奴,基本沒有戰鬥力。而蜀國末期賬面戶口只有94萬(沒有計算漢中戶口),那是因為諸葛亮死後朝政日益腐敗,漸漸縱容豪強。諸葛亮在世時,戶口統計率要遠高於此,南中、汶山等地的少數民族雖然不納入戶籍統計,也要為蜀漢朝廷提供兵員和物資。所以蜀漢300萬的人口,都能有效轉化為戰爭潛力。曹魏與蜀漢相對的雍涼地區人口也不過300萬以上,雖然能取得山西、河南的支援,但沿著黃河、渭水逆流而上輸送兵源物資,成本極高。再考慮到曹魏縱容豪強,戰爭潛力發揮率低下,以及士家屯田兵缺乏戰鬥力,蜀漢的北伐可行性其實是很高的。


傾四川之力也要去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真這麼自私嗎?


▲“天水麒麟兒”姜維九伐中原

若非蜀道艱險,從益州出兵雍涼實在物資損耗太大,以及曹魏湧現出司馬懿、郭淮、鄧艾等一干名將與諸葛亮、姜維相抗,而且諸葛丞相天不假年,也許雍涼還真被蜀漢給拿下來了。如果硬說以一州之力對抗整個中原是不智,那麼明末後金的崛起與清軍的入關又如何解釋?畢竟在古代戰爭裡,國力未必能真轉化為軍事實力,而軍事行動的成功與否,又與軍事統帥的壽命和敵方是否有“豬對手”有莫大的關係……

參考資料:

《三國志》

《晉書》

樑方仲《中國曆代戶口、田賦、田地統計》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曲墨封,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