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名利為寄託之物,摒棄對於名利的妄求,避免本末倒置

莊子 春節家書 國學 國學書舍 2019-07-03

莊子:名利為寄託之物,摒棄對於名利的妄求,避免本末倒置。

莊子:名利為寄託之物,摒棄對於名利的妄求,避免本末倒置

很多人窮其一生不斷在奔波,不斷在努力著,為的是一個目的,就是讓自己活得更幸福更舒服。

但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因為外界物質層面的一些對於我們人生的一些影響,大多數人誤把自己人生活著的幸福與否,寄託於外事外物之上。

外界的物質,能給我們提供身體上的舒適,感官上的滿足,但是未必能夠解決內心的一種灑脫。

所以在道家思想中,就提出了“絕聖棄智”這樣一個理念,所謂的“絕聖棄智”就是摒棄外在對於慾望的機巧之心。

莊子:名利為寄託之物,摒棄對於名利的妄求,避免本末倒置

也就是所謂的大多數人,以“術”的手段去為自己人生謀取福利的一些行為,因為總有很多人為了名利富貴趨炎附勢,肆意放縱自我的行為,背離了人生的本質,導致了本末倒置的結果。

所以道家提出的“絕聖棄智”,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我們這樣一種不合適的行為。

在《莊子》這本書中,有這樣一種智慧,這本書中說:古人生活在混沌矇昧之中,那時的人平淡無為,互不相求,互不打擾。四季也遵循著世界而變,萬物不曾傷害,人們雖有心智,卻沒有派上用場,一切合乎自然規律。

《莊子》之中的這個理念,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以淳樸的心去對待人生,不以妄念主導自身,不以機巧和小聰明為自己謀取福利。也就是說,內心沒有太多的利慾之心,而只是持守一種平淡和坦然。

莊子:名利為寄託之物,摒棄對於名利的妄求,避免本末倒置

這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修身養性,修身養性養的就是自我的一個性情,養的是自我內心的一個涵養。不要在人生路上,因為了那些外在的名利,而困擾了自我的內心。

大多數人生活中的痛苦,來源是在什麼地方呢。其實是來源於自己的執念,這一些執念就是對於人生名利的一些要求。

因為當一件事情超出一個人能力之外的時候,也就是說這個人本身無法達到這樣一種地步,但是這樣一個人還整天奢望去滿足這樣一種需求,這就是妄念。

妄念並不會給你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善,只會讓你在不斷追逐,不斷妄想的一個過程中,迷失了自我,讓自己感到更沮喪和痛苦。

莊子:名利為寄託之物,摒棄對於名利的妄求,避免本末倒置

所以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之後,就應該持守平淡。對於外界的一些名利富貴,如果在生命中出現了,那我們就欣然的接受,如果沒有出現,不要好高騖遠的追求。

而且最重要的是,像名利富貴這一些東西,它是屬於寄託於外身之物,一個人活著的是否開心是否舒適,其實和外事外物並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自我內心的一個調節。

一些人持守人生平淡的時候,同樣能夠活得開心和坦然。一個人擁有名利富貴的時候,也會經歷一些困苦和磨難,即便是身處富貴之中,同樣會有相關的一些負擔。

而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卻不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總是為了外在的名利富貴,而喪失自我人生的底線,喪失自我的本性,違背生命的規律,使黑白顛倒,導致人生的狀態本末倒置。

莊子:名利為寄託之物,摒棄對於名利的妄求,避免本末倒置

這樣的追求其實是一種得不償失,我們不妨早日摒棄,以淳樸之心對待人生,向內尋求人生的一種舒適和坦然,而不是寄託於外物之上,這就是最好的修行。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您對於這一篇章的智慧怎麼理解的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