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除了賣書、文創和咖啡,還能賣「故事」……

裝修 臺灣 京東 楊錦麟 新店商研習社 2017-06-15

與顧客互動,不只有白天,晚上也可以......

為什麼京東和亞馬遜的圖書板塊賠錢,還是堅持做?因為書是他們吸流量的入口,能促進其他產品的銷量。

有數據統計,方所給廣州太古匯貢獻10%客流量,可想而知,圖書的客流不容小覷額。

「 自殺重生、他殺淘汰 」這八個字似乎最能形容當今實體書店的痛處,因為如今活著的書店,都經歷了鳳凰磐涅的過程。

它們摒棄之前單一老套的賣書形式,開創了吃飯社交,甚至能睡覺的全新閱讀場所,並憑藉“人文”、“文藝”、“跨界”字樣,重新獲得購物中心青睞。

有這樣一家書店:

  • 24小時不打烊。

  • 書店面積大到2000㎡,小到能隨時流動的20㎡小型書鋪。

  • 店內開設沙發客,供“揹包客”及其他顧客閱讀和過夜所用。

  • 注重與顧客進行故事性的情感交流,書店每個角落,有不同的主題故事。

  • 是HI百貨合作伙伴,也是生活館及商業綜合體的精神社交體驗搭檔。

  • 它還是一座城市的景點,來旅遊的人都慕名而來,看看這裡的圖書和文化。

如果你關注實體書店

一定知道這家店

「1200bookshop 」

24小時不打烊

為書店提供更多的贏利點

▌關鍵點:開書店沒點兒人文底蘊,很難做下去,畢竟這是一個向社會傳達文化的平臺。

書店除了賣書、文創和咖啡,還能賣「故事」……

▲1200bookshop 創辦人 劉二囍

劉二囍,1200bookshop的創辦人,做過建築師 / 在臺灣深造建築學 / 寫過書 / 徒步旅行 / 書店老闆……人們都叫他斜槓青年,因為很難定義他。

涉足書店這一行業,是源於二囍在臺灣深造時,被巷子裡獨立書店的悠然、隨性、半隱居的經營方式和生活態度所打動。

2014年,1200bookshop(以下統稱1200)創立,主打為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店內融合圖書、文創、咖啡館(自有原創品牌)三種主要業態,還不定期地舉辦音樂會、讀書分享會、沙龍等活動。

目前,在廣州有4家門店,平均面積200~300㎡,客群定位在16~36歲,熱愛文藝、熱愛生活的人們。店面選址在繁華的商業街鋪和購物中心。

書店除了賣書、文創和咖啡,還能賣「故事」……

和其他書店品牌相比,24小時不打烊是1200的最大特色和運營模式,它賦予了書店不同的功能。

比如,可以是24小時的休憩站,24小時的讀書室,24小時的情感表達空間,或是24小時的文創零售空間……

從商業角度來看,24小時經營也給1200帶來更多可能性:

  • 新老顧客頻繁到店的可能性。這就體現在消費者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可達性。

  • 拓展不同消費群體的可能性。打開了除了白天固定消費者以外的另兩部分客群:清晨和夜間的閱讀者。

  • 擴大了1200的文化屬性、服務範圍和市場佔有率。

從人文的角度來看,24小時全天經營,為消費者提供了心靈的棲息之地的同時,也為城市點燃了一盞深夜的燈。

書店除了賣書、文創和咖啡,還能賣「故事」……

書店除了賣書、文創和咖啡,還能賣「故事」……

▲資深媒體人楊錦麟 籤售活動

- 小編有話說 -

影響顧客進店消費的因素有很多種:價格、產品種類、店鋪位置、裝潢設計、營業時長。當前面四個因素都達到一定標準時,“營業時長”往往會變成消費的決定因素。

1200在保證產品和圖書品質的情況下,通過用“24小時”這一節點,讓越來越多的人發現,書店所提供的功能不只是“看書”這樣簡單,還有更多基於“書”輻射出的其他業態和體驗。

每個店都賦予故事性

用情感交流搭建顧客對品牌的信任感

▌關鍵點:最極致的書店應該是,既要有人文感,也要有人情味。

書店除了賣書、文創和咖啡,還能賣「故事」……

▲用「 衣架 」陳列書籍

如今,人人都在談論“消費升級”,它體現的不僅是產品升級,還有品牌跟消費者之間溝通的升級。

的確,當品牌和顧客的互動,升級到情感層面時,似乎是消費者對這家店產生信任感的過程。

1200與顧客之間的情感交流抓住了三點:

故事性、生活性、實用性。

➀ 故事性,體現的是品牌故事、活動故事和顧客自身故事的呈現,比如,每週末晚上零點舉辦“深夜故事”活動,每期主題不同,單憑這一活動,就能為1200吸引好幾百人的客流量。

或者,通過每天採訪一位顧客,在1200的公眾號更新一篇“一人一事”文章,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如今已有1000多個故事了。

➁ 生活性和實用性,則體現在它的裝潢和區域分配上,更接地氣更加符合人們的體驗感,比如,桌椅舒適度、生活化的陳列書籍書架、針對揹包客設計的“沙發客”等等。

書店除了賣書、文創和咖啡,還能賣「故事」……

▲1200bookshop 廣州體育東路店

書店除了賣書、文創和咖啡,還能賣「故事」……

▲書店簽名牆

- 以1200體育東路的門店為例 -

  • 一樓,面積較小,大部分的區域都被通往二樓的樓梯所佔據,但其貼滿明信片的牆壁,和坐滿顧客的樓梯,更加搶人眼球。

  • 二樓,則是1200的圖書、文創零售(個別文創是由1200設計)、咖啡甜品(自有原創品牌)、免費閱讀和沙發客、郵寄明信片(每週定期郵寄)等區域。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閱讀區佔整個店面的1/2。

  • 其中,“沙發客”是1200除了24小時經營以外的另一個亮點,它由一張床和一個小桌子組成,幾平米的小屋子,可以給予顧客更私密的空間。

在店內,書籍的擺放也打破了只用大書架的傳統方式,而是利用舊式的木箱、櫃子、桌椅以及木質的“衣架”來陳列,以表達圖書和門店的個性化。

書店除了賣書、文創和咖啡,還能賣「故事」……

▲書店內「 沙發客 」區域

- 小編有話說 -

在二囍看來,一個書店的體驗性可分為三個部分:好看(設計層面)、好用(實用層面)、情景故事和人文關懷。

值得肯定的是,1200的體驗形態,一定是基於二囍的人生經歷,如果不是建築師,他就不會對書店裡的裝潢設計有獨特見解;如果沒有臺灣深造,他也不會對書店情有獨鍾;

如果沒有寫書,他也不會與顧客之間的交流千姿百態;如果沒有徒步旅行,他也不會對文化產生如此大的人情味。

他將這些經歷和感受都融入到書店的運營中,這種融入是獨特的,帶有他的風格和姿態。

用包容性帶動客流量

“麥當勞”式的細節體驗

▌關鍵點:只靠活動引來的客流只是一時的,增強店面的公共屬性和包容性,才是永久的。

書店除了賣書、文創和咖啡,還能賣「故事」……

▲1200舉辦的設計演講活動

書店除了賣書、文創和咖啡,還能賣「故事」……

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都有一個共同點:“為顧客提供更多的共享空間和便利性”,比如,約人、等人、免費取水區、充電等附加服務。

作為書店,以上那些服務在1200都有體現,它能為更多人提供免費自習室的公共空間。另外,1200的每個店內都有1~2個聽障服務人員,目的是幫助弱勢殘障群體實現自身價值,得到社會尊重。

二囍認為:

“書店就像手機,由最初只能打電話發短信,到現在可以下載各種APP,可以聽音樂、看電影、玩遊戲、社交等等。同理,書店也由最初只賣書的平臺,變成現在集文創、咖啡、服飾、旅館等等為一體的綜合體。”

在這一變化的過程中,書店所能承載的包容性也就愈來愈大。除了附加的服務以外,1200還將開出20㎡的小書店,遊走在購物中心裡,得到更多消費者的關注。

書店除了賣書、文創和咖啡,還能賣「故事」……

▲1200bookshop「 正佳 HI百貨 」店

書店除了賣書、文創和咖啡,還能賣「故事」……

▲除本子手機殼以外,體現「 生活方式 」的商品

- 小編有話說 -

正如二囍所說:“如果一個書店只有圖書+文創+咖啡模塊,這家書店一定是落後的。”

市場不斷變化,另類的商業模式層出不窮,如果一個品牌不注重自身“原創”產品的打造,就不會有市場話語權。因此,未來的1200將注重文創和圖書的原創設計。

最後,用這段話形容1200bookshop 再合適不過了:它是一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獨立書店。

在這個商業締造的時代裡,很多書店都被商業復刻成同一種樣子,而1200經營出了創始人劉二囍的樣子。

書店除了賣書、文創和咖啡,還能賣「故事」……

本文為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告知

作者 | Barbara 圖片 | 1200bookshop

書店除了賣書、文創和咖啡,還能賣「故事」……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