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背後刻意的文明滅絕和意外的文明傳承

一、三缺二的《易經》

中國人對《周易》都不算太陌生。在當代國學市場上,周易是最“熱”的國學學科。《周易》給人的感覺是包容萬象、蘊含無窮智慧,小可以啟悟人生真諦,大可以解開宇宙密碼。以《周易》自己的話說就是:“《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確然如此,《周易》是古代華夏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是“華夏文明智慧的源頭”。其豐富的內容極其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

不過《周易》只是《易經》中的一種,《周易》並不能完全代表《易經》的全貌。眾所周知,太極拳有陳式、楊氏、吳氏、孫氏等不同種類,《易經》亦是如此。《易經》的派別有三種,一謂《連山易》,二謂《歸藏易》,三謂《周易》。

孔穎達雲:“連山起於神農。”邵雍曰:“夏易曰連山。”也就是說《連山易》起於神農,興盛於夏朝。家鉉翁稱:“歸藏之書作於軒轅黃帝。而六十甲子與先天六十四卦並行者,乃中天歸藏易也。”《歸藏易》又稱為《商易》,因此可知《歸藏易》起於黃帝,興盛於商朝。至於《周易》,起於西周初期的周文王,完善於周公,也有說是孔子,總之截止目前《周易》都處於興盛繁榮的狀態。

《周易》雖然一直欣欣向榮,但是《連山易》和《歸藏易》卻早已沒有了蹤跡,據說是絕跡於東漢之後。為什麼說是在東漢後絕跡?因為東漢學者桓譚在《新論正經》中曾說道:“《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連山》藏於蘭臺,《歸藏》藏於太卜。”所謂蘭臺,乃是漢朝皇宮內的檔案典籍庫。桓譚此說就代表《連山易》和《歸藏易》在東漢時都曾保存在蘭臺,只是在東漢過後絕跡。其實不然,桓譚此論有誤。因為如果《連山易》和《歸藏易》東漢時在蘭臺,那麼為何西漢易學名家輩出、著作紛呈,卻未見一人留下過一句所引《歸藏易》之文。另外,西漢時期劉向、劉歆父子曾奉詔對朝廷所藏圖書進行過一次全面地清查校理,在此基礎上劉歆於哀帝時編著出了朝廷藏書目錄《七略》。《七略》的編著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群書整理工作。但《七略》並未記載有《連山易》和《歸藏易》。之後又有東漢的班固撰寫的《漢書·藝文志》,此書總共著錄圖書三十八種,五百九十六家,一萬三千二百六十九卷,比《七略》更加完備。但就是如此,《漢書·藝文志》也未曾提到《連山易》和《歸藏易》。要知道,班固在桓譚之後。桓譚逝世之時,班固才出生。最重要的是,班固就曾擔任過蘭臺令,所以他至少對漢代蘭臺是否收藏過《連山易》和《歸藏》應該是瞭解的。但是班固寧可“三易”缺二,也不在其《漢志·藝文志》中補入桓譚所指的《連山易》與《歸藏易》。可見桓譚要不說的是假話,要不就是看的是偽書。

《連山易》和《歸藏易》在歷史的長河中確實存在太多的偽書。舉一個例子,在1993年3月,考古學家在湖北江陵荊州鎮邱北村王家臺15號秦墓中出土了《歸藏易》竹簡394枚,約4000餘字。此簡一出土,就有專家認定這是上古時期的《歸藏易》。但也有專家認為此乃後人根據自己所理解的“歸藏”筮法重新編制的筮書,並非上古《歸藏易》,因此王家臺秦墓的《歸藏易》竹簡之真偽仍然存疑。因為中國人託古造偽之事,太屢見不鮮了。當然,此處指的後人,乃是商朝滅亡後至秦朝時期的人,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古人。因此,到目前為止,《連山易》和《歸藏易》何時絕跡仍是撲朔迷離。沒有任何實錘的證據能說明是絕跡於東漢之後。

《周易》背後刻意的文明滅絕和意外的文明傳承

二、《連山易》滅絕

秦始皇焚書,但不焚燬醫書和卜筮種樹之書(注:《史記·秦始皇本紀》:“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因此,如果東漢桓譚之言不能支撐《連山易》和《歸藏易》曾確實出現在蘭臺,那麼此二易或許早已消失在更早的時期。準確的說,在周朝建立後,《連山易》和《歸藏易》就已經被周朝官方滅絕於歷史的黃沙之中。

卜筮,乃是古代帝王尤為看重的事情,也是古代宮廷中最重要的政治活動之一。卜筮,代表著與神靈溝通,意味著天賦君權。此等要事,只能由帝王掌握和由帝王任命的專人主持。唯有這樣,帝王就能代表天地神靈的“指示”在人世間名正言順地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使主宰一切的權力。對此,《史記·龜策列傳》中寫到:“自古聖王將建國受命,興動事業,何嘗不寶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記已。自三代之興,各據禎祥。塗山之兆從而夏啟世,飛燕之卜順故殷興,百穀之筮吉故周王。王者決定諸疑,參以卜筮,斷以蓍龜,不易之道也。”所以,用於卜筮的《易經》乃是一個王朝思想文明的象徵,天賦君權的權利象徵。《易經》從誕生的那天開始,就已經烙印上了國家政治合法性、帝王權力、王朝命運以及王朝思想文明等元素,從一開始就密不可分,無法剝離。

所以,當商朝取代夏朝的時候,商王朝的帝王就必須要用心地抹去夏王朝的思想文明象徵,即《連山易》。只抹去還不行,還得新建,破是為了立。因此商朝還必須建立自己的思想文明體系,即《歸藏易》。

《商易》的發展並不是一蹴而就。“就目前所知,全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凡是能夠確切判定年代的,都是武丁時期為最早。迄今為止,還未找出確切屬於武丁以前的甲骨刻辭。”(摘自李學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綜上所述,甲骨卜辭,是殷王武丁治下的五十餘年間,經一二百貞人之手初具雛形,並在其後八位殷王,一百五十年的時間中走向完備。與神靈通話之記錄、既滿足了殷王的宗教追求,又撈取了敵手無法複製的政治合法性,此說對卜辭初創之動因具有相當的解釋力。”(摘自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中華書局)。

《易經》被商人發揮到了極致。商人構建的《歸藏易》體系包含的內容超越了《連山易》,其“易”融合文字、佔算和溝通鬼神的通靈術於一身。特別是通過龜甲占卜而鑄就的文字文明,讓商王朝同時期的青銅文明都黯然失色不少。在商王朝的《歸藏易》走向完善、邁向巔峰的歷史歲月中,代表夏王朝的《連山易》被刻意的抹去了歷史的痕跡。

《周易》背後刻意的文明滅絕和意外的文明傳承

三、《歸藏易》滅絕

商人深知掌握《易經》解釋權和通過《歸藏易》構建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性。因此,商人決不允許周邊的蠻夷小邦偷學《易經》以動搖自己的文明根基。這些蠻夷中也包括地處西陲的周部落,即後來的周朝。

說西周是蠻夷一點不為過。童書業先生在《春秋左傳研究》一書中寫到:“殷已入青銅器全盛時代,周則文王以上之青銅彝器迄未有明確發現,周在彼時支野蠻落後,從可知矣。”說西周是小邦也並非信口雌黃。童書業先生還在《春秋左傳研究》一書中寫到:“則商紂時殷人蓋甚重,國力強與周人遠甚,故周人屢稱殷為‘大國’,自稱‘小邦’,牧野之戰時猶戰戰兢兢也。” 周人原來生活在深山之中,和野蠻民族沒什麼區別。古公亶父帶著族人遷出深山,沿著一條小河來到渭河平原的邊緣,開始進行農業墾殖,從此脫離野蠻,進入了一種相對“文明”的生活方式。而此時的商王朝擁有先進的青銅冶煉技術,兵器堅固而鋒利。他們還擁有《易經》文明及由其而產生的文字文明。

雖然商王朝想扼殺所有蠻夷小邦對文明的涉及,但阻止不了周部落嚮往文明的決心。不僅如此,周部落還擁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實質性行動,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往商文明靠攏。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婚嫁。當然,商王朝很重視商人貴族高貴血統的純潔性,他們絕對不允許將王室之女嫁給遠方的蠻夷小邦。但是這阻止不了周部落的人打擦邊球。周部落雖然無法贏取商王朝貴族女子,但是他們積極通婚臣服於商王朝的東方外圍小國。雖然商王朝這些周邊小國文明程度稍遜一籌,但是其文明的輝煌對於周部落已經是高山仰止。

亶父的兒子季歷和孫子周昌,即後來的周文王,兩代人都是從東方迎娶的夫人。周人自我炫耀這二位夫人乃是商人貴族之女,其實不然。商人是“子”姓,而季歷和周昌的兩位夫人,分別姓“任”和“姒”,可見並非是商人貴族之女,而是商王朝外圍小國貴族之女子。即使如此,也難以掩飾周人興奮的心情。他們在《詩經·大雅·大明》中寫到:“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於周,曰嬪於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維此文王,小心翼翼。”又在《詩經·大雅·思齊》中寫到:“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周人稱呼此二女子為“大任”、“大姒”,自豪和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以至於後來周文王著《周易·歸妹卦》時,專門在六五爻辭上寫到:“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

周部落通過這種擦邊球式的通婚獲得了切身的實惠。因為來自商文明附庸的兩代夫人給周部落高層帶來了商王朝最核心的卜筮文明,即《易經》。雖然這兩位夫人帶來的《歸藏易》還不是最地道“商易”,但是這獨特的卜筮文明已經讓在這方面具有天賦異稟的周昌沉溺其中,開啟了他廢寢忘食的學習鑽研之旅。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周昌學習《易經》的消息被商紂王得知,這也成為他被商紂王抓捕而囚於羑里的重要原因之一。

周昌雖被囚於羑里,但並不能阻止他繼續鑽研《易經》的熱忱。反而因為被囚禁而騰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供其深入思考。周昌在被囚期間,推演八卦,調整期組合和卦位,並系之以卦辭,自己獨創出了後天八卦,開啟了《易經》的新篇章,《周易》在羑里誕生了。司馬遷在《史記·報任安書》中對此事寫到:“蓋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易》的產生,標誌著周人掌握了思想文明的鑰匙,更是標誌著他們也可以與鬼神溝通,也可以代表天地鬼神行使合法的政治權力。通向天賦君權的鑰匙不再是商朝貴族的唯一,周部落的貴族也巧妙的配置了一把。所以當西周伐商成功之後,周人在《詩經·大雅·文王》中寫到:“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有周不顯,帝命不時。假哉天命,有商孫子。商之孫子,其麗不億。上帝既命,侯於周服。”總結下來就是一句話:周代商,乃是上天的意志,不可阻擋

商朝的軍隊當初能夠輕易地在岐山帶走周昌,說明當時周人的實力完全無法與商王朝對抗,只能任其擺佈。不過從周昌被捕囚於羑里之時,其謀反替商之心已經在其心中生根並迅速發芽,這些徵兆都在《周易》中變現得淋漓盡致。在《周易》的卦辭和彖辭部分,多次出現“利建侯”、“宜建侯”、“履帝位”、“建侯行師”這類用語。這顯然不應該是一個臣服國貴族應該使用的語言。坤卦卦辭的“西南得朋,東北喪朋”,更是殺氣騰騰。“東北喪朋”,商人統治中心河北河南一代,正是周人的東北方,這無疑預示著周昌要帶領部落與商朝決裂。“西南得朋”,說明周昌已經有聯絡西南地區各蠻夷小邦共同伐商的想法。後來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後來武王滅商時,西南民族蜀、髳、微等蠻邦確實參與了伐商。《周易·彖辭》中出現最多的“利涉大川”一詞,更是反應了周昌已經在詳細考慮以後部落討伐商朝的行軍路線問題了。從關中到朝歌,必須渡過黃河。如何順利渡過黃河,是行軍路線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成敗的樞紐之一,因此也成為了《周易·彖辭》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

當紂王敗於牧野,自焚於鹿臺之時,也宣示著《周易》即將替代《歸藏易》。當年《連山易》如何絕跡,《歸藏易》也將重蹈覆轍,其被滅絕的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雖然周王朝對商人並未趕盡殺絕,並給予商人後裔以封地建立宋國,但是《歸藏易》從此再也不能得見天日。連研究《易經》韋編三絕的最資深粉絲孔子也發出了“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的感嘆。周朝代商已成定局,《周易》替代《歸藏易》也是一個註定的必然。

《周易》背後刻意的文明滅絕和意外的文明傳承

四、《周易》的薪火傳承

那為什麼周朝滅亡後,《周易》能夠一直薪火傳承至今,而沒有重蹈《連山易》和《歸藏易》被滅絕的覆轍?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課題。究其根本原因,並非是《周易》比《連山易》和《歸藏易》更加先進,而是官學的衰落和私學的興起讓《周易》在無意之中逃過了被埋進歷史塵沙中的厄運。

何謂官學?是指在夏商二朝和西周王朝初期,王室壟斷著所有圖書典籍和卜筮之術。掌管典籍的貴族官吏和掌握卜筮之術的卜人都是世襲繼承製。這些掌握著王朝核心文明的貴族把持著文化要職,又採取父死子繼的制度,文化禮儀、典籍和卜筮之術只能在貴族內部傳承。普通貴族和下層百姓無緣接觸,民間無學術,也無學校教育。清人章學誠說:“官守學業,皆出於一。而天下以同文為治,故私門無著述文字。如果一個王朝僅以官學體制承載文明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一旦這個王朝的政治樞紐崩潰,王朝掌握文化的貴族群體被誅殺,那麼這個王朝的文明就面臨著被滅絕的危險。在夏商周時期,最核心的文明就是卜筮之術,也就是《易經》。因為此文明代表著政治的合法性和與天地鬼神交流的權力。所以其他文明尚可酌情保留,但是前朝的《易經》文明必須先予摧毀,再建屬於當朝的《易經》文明。官學的體制造成了《易經》文明易受集中打擊的危險,而且一旦前朝王室文化貴族群體被一鍋端,《易經》文明亦即宣告滅絕。夏商二朝,就是如此。因此當年《歸藏易》替代《連山易》,《周易》替代《歸藏易》的背後,伴隨的應該是一場場人為刻意製造的血腥屠戮。

《周易》卻是十分幸運。首先公元前841年,發生在西周首都鎬京以平民為主體的暴動,讓第一批文化精英從周王室的文化職官系統中分離了出來,王朝文化官員開始失守本職,流落四方。史稱“國人暴動”,中國歷史也開始有了確切的紀年。孔子在《論語·微子篇》中對王朝文化官員流落四方的情形做了記載:“大師摯適齊,亞飯幹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鞀武入於漢,少師陽、擊馨襄入於海。” 這批當時的王朝文化精英散落在民間,以教習禮樂文化為生,標誌著教師開始從文化官吏中漸漸獨立出來。他們就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靠在民間傳授知識維持生計。《周易》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從西周王室走向了普通貴族和普通百姓之間。

緊接著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西周滅亡。隨著周王朝的首都從鎬京遷都洛陽,周王朝邁入了東周時代。而東周隨著“周鄭交質”及鄭莊公打敗王師,鄭將祝聃箭射周桓王開始,周王朝名存實亡,諸侯開始坐大。接下來楚莊王問國之神器九鼎的輕重,季氏‘八佾舞於庭’,魯國用天子才能用的大社祭等事件接踵而至。在這個禮崩樂壞,瓦釜雷鳴的時期,周王室已經無法再承載文明的創新和延續,王朝的文化精英選擇了再次出走,良禽擇木而棲。比如老子,曾在周王室任守藏室史,也就是國家圖書館管理員。過後因為周王室的衰落和權貴的爭鬥而離開王室中心,開始著書出關。《周易》文明再一次伴隨這些王室文化精英的出走,再次在民間開枝散葉。

最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井田制的瓦解,各諸侯國開始爭霸。為了爭取在諸侯混戰的軍事政治鬥爭中掌握主動權,諸侯們紛紛“舉賢才”,大力攬“士”。史載“諸侯並爭,厚召遊學”,列國君主採取積極主動的措施,大力招攬人才。但這個時期恰恰周王室文化官員失守本職,衰落的周王室舊貴族又無法推動文化發展,諸侯又不興文教,於是學術傳承的歷史使命呼喚著私學的產生。

確實如此,官學廢並非等於教育廢,更不等於文明廢。孔子說:“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孔子率先做起了“私塾老師”。窮其一生,教出了三千個“本科生”,七十二個“研究生”。對於《周易》,孔子對其研究達到了“韋編三絕”的狀態。並寫出了自己對於《周易》研究的論文,史稱《周易·繫辭》。《周易》在孔子手上變得更加熠熠生輝。繼孔子以後,百家爭鳴,諸侯貴族養士成風,像鄒衍這些“陰陽家”,更是活躍在諸侯、新貴族和民間的歷史舞臺上。

雖後來作為《易經》迷的始皇帝在焚書之時特下旨不得焚燬卜筮之書。但其實此時要想滅絕《周易》已經不再像滅絕《連山易》和《歸藏易》這樣容易。此時的《周易》經過西周中後期的“國人暴動”、春秋戰國時期的官學衰而私學興,數百年時間期間,《周易》的發展狀態已經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此時哪怕強如秦始皇,要做到對《周易》斬草除根已經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周易》此時在中華文明中的真實生命力恰恰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周易》之所以能在西周中後期到戰國後期周王朝滅亡的數百年間,完成從官到私,從王庭到民間的逐步擴散和生根發芽。與周武王當年發明的宗親分封制和周公創立的《周禮》密不可分。“宗親分封制”和《周禮》在政治制度上和政治思想上讓周王朝的政治生命力具備了強大的彈性。哪怕是周王室在極度衰落,諸侯迅速坐大的動盪歲月中,周王朝都做到了不會像夏王朝和商王朝那樣因為一場戰役而亡國。畢竟夏王朝和商王朝的政治體系設計讓其無法“享受到像“尊王攘夷”等類似的政治福利”。但就因為周王朝極強的政治生命力,也給予了《周易》由“官”到“私”的時間保障。

當歷史的車輪來再到兩漢時期,《周易》終於迎來了其全面怒放的時代。不過,《周易》的背後卻是意味著人為刻意的文明滅絕和無意之間的薪火傳承。

《周易》背後刻意的文明滅絕和意外的文明傳承

參考引用資料:

《殷墟甲骨分期研究》 作者:李學勤、彭裕商

《殷墟卜辭綜述》 作者:陳夢家

《春秋左傳研究》 作者:童書業

《論語》

《詩經》

《禮記》

《史記》 作者:司馬遷

《周滅商與華夏新生》 作者:李碩(載於《讀庫1205》)

百度百科《歸藏易》

百度百科《連山易》

《周易六十四卦淺解》 作者:汪忠長

淵淵讀史記”頭條號:“讀的是《史記》,品的是人生”。更多有意思的文章請關注“淵海雜談”原創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