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竹文物管理所自1995年成立以來,經20多年的收集、發掘、收購、接受捐贈,共有館藏文物930件,包括國家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169件,其中不乏宋代畫像磚、明代組合銅器、清代仿明青花瓷瓶這樣的“三珍”。從這些館藏文物中,我們能夠發現古代先民高超的技藝,感受古人厚重的禮儀文化,看到近代中國飽受列強欺凌、山河破碎的歷史。

畫像磚“訴說”宋代歷史

大竹文管所最為珍貴的藏品當數宋代博弈圖畫像磚,這是上世紀80年代,大竹縣竹陽鎮疏菜一隊社員張家福在擴建舊房挖地基時發現的。縣文化局趕赴現場的調查人員發現,畫像磚共有四塊,皆為長方形,以細泥為原料,經用印、燒製而成,磚質細密緊湊、扣之有聲,兩方保存較好的被認定為國家二級文物,磚面微有裂紋的兩方則被認定為國家三級文物。

"

大竹文物管理所自1995年成立以來,經20多年的收集、發掘、收購、接受捐贈,共有館藏文物930件,包括國家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169件,其中不乏宋代畫像磚、明代組合銅器、清代仿明青花瓷瓶這樣的“三珍”。從這些館藏文物中,我們能夠發現古代先民高超的技藝,感受古人厚重的禮儀文化,看到近代中國飽受列強欺凌、山河破碎的歷史。

畫像磚“訴說”宋代歷史

大竹文管所最為珍貴的藏品當數宋代博弈圖畫像磚,這是上世紀80年代,大竹縣竹陽鎮疏菜一隊社員張家福在擴建舊房挖地基時發現的。縣文化局趕赴現場的調查人員發現,畫像磚共有四塊,皆為長方形,以細泥為原料,經用印、燒製而成,磚質細密緊湊、扣之有聲,兩方保存較好的被認定為國家二級文物,磚面微有裂紋的兩方則被認定為國家三級文物。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清仿明“成化年制”款牡丹菊蝶紋青花瓶

四方畫像磚圖案相同,磚面左、右均刻有斜線、網格紋、回紋、規矩紋,頗似宋代之房門。中間刻一男一女,左邊斜身端坐一婦女,梳著蝴蝶髻,臉型豐滿,面目慈樣,身穿寬袖長裙,手挽長巾。對面恭立一男子,頭戴冠,身穿圓領對襟長袖衫。人物之間相隔一高足四方桌,相對博弈(下圍棋)。兩人周圍還刻有卷枝牡丹、卷枝菊花。

畫像磚起源於戰國時期,盛行於兩漢,多在墓室中構成壁畫,有的則用在宮殿建築上。畫像磚盛產於中原、西南和江南的廣大地區,尤以河南和四川兩省出土最多。

"

大竹文物管理所自1995年成立以來,經20多年的收集、發掘、收購、接受捐贈,共有館藏文物930件,包括國家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169件,其中不乏宋代畫像磚、明代組合銅器、清代仿明青花瓷瓶這樣的“三珍”。從這些館藏文物中,我們能夠發現古代先民高超的技藝,感受古人厚重的禮儀文化,看到近代中國飽受列強欺凌、山河破碎的歷史。

畫像磚“訴說”宋代歷史

大竹文管所最為珍貴的藏品當數宋代博弈圖畫像磚,這是上世紀80年代,大竹縣竹陽鎮疏菜一隊社員張家福在擴建舊房挖地基時發現的。縣文化局趕赴現場的調查人員發現,畫像磚共有四塊,皆為長方形,以細泥為原料,經用印、燒製而成,磚質細密緊湊、扣之有聲,兩方保存較好的被認定為國家二級文物,磚面微有裂紋的兩方則被認定為國家三級文物。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清仿明“成化年制”款牡丹菊蝶紋青花瓶

四方畫像磚圖案相同,磚面左、右均刻有斜線、網格紋、回紋、規矩紋,頗似宋代之房門。中間刻一男一女,左邊斜身端坐一婦女,梳著蝴蝶髻,臉型豐滿,面目慈樣,身穿寬袖長裙,手挽長巾。對面恭立一男子,頭戴冠,身穿圓領對襟長袖衫。人物之間相隔一高足四方桌,相對博弈(下圍棋)。兩人周圍還刻有卷枝牡丹、卷枝菊花。

畫像磚起源於戰國時期,盛行於兩漢,多在墓室中構成壁畫,有的則用在宮殿建築上。畫像磚盛產於中原、西南和江南的廣大地區,尤以河南和四川兩省出土最多。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銅爵

僅在四川出土的畫像磚已知的題材有數千種之多,從大竹出土的畫像磚來看,圖案構思巧妙、極富變化,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動形象地反映出宋代先民生活的社會面貌。

明代銅器凸顯厚重人文

文物,物只是文的載體,文才是物的靈魂。

1987年1月19日,大竹縣川主鄉梯子村6組村民在取土製磚時,發現了一個長方形窖藏坑,裡面出土了一批用作祭祀的明代銅器和錫器,經過專家考證,從中發現了古人厚重的人文歷史。

這批文物經清理收回,計銅爵128件、銅方爐15件、錫器3件。銅爵分有正殿爵、東哲爵、西哲爵、東配爵、東廡爵、西廡爵和無銘文爵。其中,正殿爵腹部圖案為雙龍戲珠,採用深浮雕手法雕刻而成,四爪如輪,翔遊雲間,形態生動。其餘銘文爵多為獸頭犧首鋬,腹部外飾為海水紋。在器物的形制規格、尺寸、厚薄、菌柱大小、粗細、足的變化和輕重等均有所不同。

而銅爐則有正殿鉶、正殿登、顏鉶、顏登、思鉶、思登等15件。在類型上分為兩類,除正殿鉶爐腹底內飾為蛟龍海水紋外,餘下器物基本鑄造工藝技術、造型、紋飾均相同。據大竹文管所所長餘和平介紹,這批銅器數量多,類型豐富,功能齊全,絕大多數器物都有確切記年款,完整度在川東北地區實屬罕見,出土後一度引來中外學者競相鑽研。

"

大竹文物管理所自1995年成立以來,經20多年的收集、發掘、收購、接受捐贈,共有館藏文物930件,包括國家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169件,其中不乏宋代畫像磚、明代組合銅器、清代仿明青花瓷瓶這樣的“三珍”。從這些館藏文物中,我們能夠發現古代先民高超的技藝,感受古人厚重的禮儀文化,看到近代中國飽受列強欺凌、山河破碎的歷史。

畫像磚“訴說”宋代歷史

大竹文管所最為珍貴的藏品當數宋代博弈圖畫像磚,這是上世紀80年代,大竹縣竹陽鎮疏菜一隊社員張家福在擴建舊房挖地基時發現的。縣文化局趕赴現場的調查人員發現,畫像磚共有四塊,皆為長方形,以細泥為原料,經用印、燒製而成,磚質細密緊湊、扣之有聲,兩方保存較好的被認定為國家二級文物,磚面微有裂紋的兩方則被認定為國家三級文物。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清仿明“成化年制”款牡丹菊蝶紋青花瓶

四方畫像磚圖案相同,磚面左、右均刻有斜線、網格紋、回紋、規矩紋,頗似宋代之房門。中間刻一男一女,左邊斜身端坐一婦女,梳著蝴蝶髻,臉型豐滿,面目慈樣,身穿寬袖長裙,手挽長巾。對面恭立一男子,頭戴冠,身穿圓領對襟長袖衫。人物之間相隔一高足四方桌,相對博弈(下圍棋)。兩人周圍還刻有卷枝牡丹、卷枝菊花。

畫像磚起源於戰國時期,盛行於兩漢,多在墓室中構成壁畫,有的則用在宮殿建築上。畫像磚盛產於中原、西南和江南的廣大地區,尤以河南和四川兩省出土最多。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銅爵

僅在四川出土的畫像磚已知的題材有數千種之多,從大竹出土的畫像磚來看,圖案構思巧妙、極富變化,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動形象地反映出宋代先民生活的社會面貌。

明代銅器凸顯厚重人文

文物,物只是文的載體,文才是物的靈魂。

1987年1月19日,大竹縣川主鄉梯子村6組村民在取土製磚時,發現了一個長方形窖藏坑,裡面出土了一批用作祭祀的明代銅器和錫器,經過專家考證,從中發現了古人厚重的人文歷史。

這批文物經清理收回,計銅爵128件、銅方爐15件、錫器3件。銅爵分有正殿爵、東哲爵、西哲爵、東配爵、東廡爵、西廡爵和無銘文爵。其中,正殿爵腹部圖案為雙龍戲珠,採用深浮雕手法雕刻而成,四爪如輪,翔遊雲間,形態生動。其餘銘文爵多為獸頭犧首鋬,腹部外飾為海水紋。在器物的形制規格、尺寸、厚薄、菌柱大小、粗細、足的變化和輕重等均有所不同。

而銅爐則有正殿鉶、正殿登、顏鉶、顏登、思鉶、思登等15件。在類型上分為兩類,除正殿鉶爐腹底內飾為蛟龍海水紋外,餘下器物基本鑄造工藝技術、造型、紋飾均相同。據大竹文管所所長餘和平介紹,這批銅器數量多,類型豐富,功能齊全,絕大多數器物都有確切記年款,完整度在川東北地區實屬罕見,出土後一度引來中外學者競相鑽研。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正殿鉶銅爐

爵在春秋戰國時期,從一種實用飲酒器逐漸演變成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禮器。在文廟的祭祀禮儀活動中,爵往往與其他器物組合出現,如鉶(古代盛羹之器)、簠(古人盛放黍、稷、稻、粱的器皿)、登(古代盛肉的用具)等。

這批銅器外壁鑄刻有“弘治乙丑知大竹縣事洮陽劉永成造”等字跡,記錄了它的製造年月。據《大竹縣誌》記載,時任大竹縣知府的劉永成積極倡導儒學,營建聖廟和學校,大力興辦教育,這批銅器就是在劉永成親自督導下,於大竹縣竹陽鎮(古稱木頭鎮)鑄造加工完成,專門用以祭祀孔子、四配和十二哲人。

仿青花瓷瓶重現精湛工藝

被大竹文管所視為“鎮館之寶”的是一個清仿明“成化年制”款牡丹菊蝶紋青花瓶。

"

大竹文物管理所自1995年成立以來,經20多年的收集、發掘、收購、接受捐贈,共有館藏文物930件,包括國家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169件,其中不乏宋代畫像磚、明代組合銅器、清代仿明青花瓷瓶這樣的“三珍”。從這些館藏文物中,我們能夠發現古代先民高超的技藝,感受古人厚重的禮儀文化,看到近代中國飽受列強欺凌、山河破碎的歷史。

畫像磚“訴說”宋代歷史

大竹文管所最為珍貴的藏品當數宋代博弈圖畫像磚,這是上世紀80年代,大竹縣竹陽鎮疏菜一隊社員張家福在擴建舊房挖地基時發現的。縣文化局趕赴現場的調查人員發現,畫像磚共有四塊,皆為長方形,以細泥為原料,經用印、燒製而成,磚質細密緊湊、扣之有聲,兩方保存較好的被認定為國家二級文物,磚面微有裂紋的兩方則被認定為國家三級文物。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清仿明“成化年制”款牡丹菊蝶紋青花瓶

四方畫像磚圖案相同,磚面左、右均刻有斜線、網格紋、回紋、規矩紋,頗似宋代之房門。中間刻一男一女,左邊斜身端坐一婦女,梳著蝴蝶髻,臉型豐滿,面目慈樣,身穿寬袖長裙,手挽長巾。對面恭立一男子,頭戴冠,身穿圓領對襟長袖衫。人物之間相隔一高足四方桌,相對博弈(下圍棋)。兩人周圍還刻有卷枝牡丹、卷枝菊花。

畫像磚起源於戰國時期,盛行於兩漢,多在墓室中構成壁畫,有的則用在宮殿建築上。畫像磚盛產於中原、西南和江南的廣大地區,尤以河南和四川兩省出土最多。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銅爵

僅在四川出土的畫像磚已知的題材有數千種之多,從大竹出土的畫像磚來看,圖案構思巧妙、極富變化,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動形象地反映出宋代先民生活的社會面貌。

明代銅器凸顯厚重人文

文物,物只是文的載體,文才是物的靈魂。

1987年1月19日,大竹縣川主鄉梯子村6組村民在取土製磚時,發現了一個長方形窖藏坑,裡面出土了一批用作祭祀的明代銅器和錫器,經過專家考證,從中發現了古人厚重的人文歷史。

這批文物經清理收回,計銅爵128件、銅方爐15件、錫器3件。銅爵分有正殿爵、東哲爵、西哲爵、東配爵、東廡爵、西廡爵和無銘文爵。其中,正殿爵腹部圖案為雙龍戲珠,採用深浮雕手法雕刻而成,四爪如輪,翔遊雲間,形態生動。其餘銘文爵多為獸頭犧首鋬,腹部外飾為海水紋。在器物的形制規格、尺寸、厚薄、菌柱大小、粗細、足的變化和輕重等均有所不同。

而銅爐則有正殿鉶、正殿登、顏鉶、顏登、思鉶、思登等15件。在類型上分為兩類,除正殿鉶爐腹底內飾為蛟龍海水紋外,餘下器物基本鑄造工藝技術、造型、紋飾均相同。據大竹文管所所長餘和平介紹,這批銅器數量多,類型豐富,功能齊全,絕大多數器物都有確切記年款,完整度在川東北地區實屬罕見,出土後一度引來中外學者競相鑽研。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正殿鉶銅爐

爵在春秋戰國時期,從一種實用飲酒器逐漸演變成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禮器。在文廟的祭祀禮儀活動中,爵往往與其他器物組合出現,如鉶(古代盛羹之器)、簠(古人盛放黍、稷、稻、粱的器皿)、登(古代盛肉的用具)等。

這批銅器外壁鑄刻有“弘治乙丑知大竹縣事洮陽劉永成造”等字跡,記錄了它的製造年月。據《大竹縣誌》記載,時任大竹縣知府的劉永成積極倡導儒學,營建聖廟和學校,大力興辦教育,這批銅器就是在劉永成親自督導下,於大竹縣竹陽鎮(古稱木頭鎮)鑄造加工完成,專門用以祭祀孔子、四配和十二哲人。

仿青花瓷瓶重現精湛工藝

被大竹文管所視為“鎮館之寶”的是一個清仿明“成化年制”款牡丹菊蝶紋青花瓶。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漢五銖錢

明成化朝是我國瓷器燒造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此時的瓷器造型玲瓏秀奇,胎質細潤晶瑩,彩料精選純正,色調柔和寧靜,繪畫淡雅幽婉,其輕盈秀雅的風格獨步一時,使後人對成化朝瓷器有著極高的評價。因其價值和美觀,清代對明朝成華年間的瓷器多有一些仿製。

目前,大竹文管所藏有清仿明“成化年制”青花釉裡紅獅紋侈口雙耳瓷瓶,從這些傳世的成化瓷器和眾多仿品可見該朝瓷器廣受追逐的景象。目前,兩件文物的資料尚處於考證中。

錢幣記載朝代更迭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歷朝歷代的錢幣有哪些特點?蘊含了當時怎樣的文化?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能從大竹文管所收藏的眾多錢幣中找到。

"

大竹文物管理所自1995年成立以來,經20多年的收集、發掘、收購、接受捐贈,共有館藏文物930件,包括國家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169件,其中不乏宋代畫像磚、明代組合銅器、清代仿明青花瓷瓶這樣的“三珍”。從這些館藏文物中,我們能夠發現古代先民高超的技藝,感受古人厚重的禮儀文化,看到近代中國飽受列強欺凌、山河破碎的歷史。

畫像磚“訴說”宋代歷史

大竹文管所最為珍貴的藏品當數宋代博弈圖畫像磚,這是上世紀80年代,大竹縣竹陽鎮疏菜一隊社員張家福在擴建舊房挖地基時發現的。縣文化局趕赴現場的調查人員發現,畫像磚共有四塊,皆為長方形,以細泥為原料,經用印、燒製而成,磚質細密緊湊、扣之有聲,兩方保存較好的被認定為國家二級文物,磚面微有裂紋的兩方則被認定為國家三級文物。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清仿明“成化年制”款牡丹菊蝶紋青花瓶

四方畫像磚圖案相同,磚面左、右均刻有斜線、網格紋、回紋、規矩紋,頗似宋代之房門。中間刻一男一女,左邊斜身端坐一婦女,梳著蝴蝶髻,臉型豐滿,面目慈樣,身穿寬袖長裙,手挽長巾。對面恭立一男子,頭戴冠,身穿圓領對襟長袖衫。人物之間相隔一高足四方桌,相對博弈(下圍棋)。兩人周圍還刻有卷枝牡丹、卷枝菊花。

畫像磚起源於戰國時期,盛行於兩漢,多在墓室中構成壁畫,有的則用在宮殿建築上。畫像磚盛產於中原、西南和江南的廣大地區,尤以河南和四川兩省出土最多。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銅爵

僅在四川出土的畫像磚已知的題材有數千種之多,從大竹出土的畫像磚來看,圖案構思巧妙、極富變化,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動形象地反映出宋代先民生活的社會面貌。

明代銅器凸顯厚重人文

文物,物只是文的載體,文才是物的靈魂。

1987年1月19日,大竹縣川主鄉梯子村6組村民在取土製磚時,發現了一個長方形窖藏坑,裡面出土了一批用作祭祀的明代銅器和錫器,經過專家考證,從中發現了古人厚重的人文歷史。

這批文物經清理收回,計銅爵128件、銅方爐15件、錫器3件。銅爵分有正殿爵、東哲爵、西哲爵、東配爵、東廡爵、西廡爵和無銘文爵。其中,正殿爵腹部圖案為雙龍戲珠,採用深浮雕手法雕刻而成,四爪如輪,翔遊雲間,形態生動。其餘銘文爵多為獸頭犧首鋬,腹部外飾為海水紋。在器物的形制規格、尺寸、厚薄、菌柱大小、粗細、足的變化和輕重等均有所不同。

而銅爐則有正殿鉶、正殿登、顏鉶、顏登、思鉶、思登等15件。在類型上分為兩類,除正殿鉶爐腹底內飾為蛟龍海水紋外,餘下器物基本鑄造工藝技術、造型、紋飾均相同。據大竹文管所所長餘和平介紹,這批銅器數量多,類型豐富,功能齊全,絕大多數器物都有確切記年款,完整度在川東北地區實屬罕見,出土後一度引來中外學者競相鑽研。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正殿鉶銅爐

爵在春秋戰國時期,從一種實用飲酒器逐漸演變成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禮器。在文廟的祭祀禮儀活動中,爵往往與其他器物組合出現,如鉶(古代盛羹之器)、簠(古人盛放黍、稷、稻、粱的器皿)、登(古代盛肉的用具)等。

這批銅器外壁鑄刻有“弘治乙丑知大竹縣事洮陽劉永成造”等字跡,記錄了它的製造年月。據《大竹縣誌》記載,時任大竹縣知府的劉永成積極倡導儒學,營建聖廟和學校,大力興辦教育,這批銅器就是在劉永成親自督導下,於大竹縣竹陽鎮(古稱木頭鎮)鑄造加工完成,專門用以祭祀孔子、四配和十二哲人。

仿青花瓷瓶重現精湛工藝

被大竹文管所視為“鎮館之寶”的是一個清仿明“成化年制”款牡丹菊蝶紋青花瓶。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漢五銖錢

明成化朝是我國瓷器燒造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此時的瓷器造型玲瓏秀奇,胎質細潤晶瑩,彩料精選純正,色調柔和寧靜,繪畫淡雅幽婉,其輕盈秀雅的風格獨步一時,使後人對成化朝瓷器有著極高的評價。因其價值和美觀,清代對明朝成華年間的瓷器多有一些仿製。

目前,大竹文管所藏有清仿明“成化年制”青花釉裡紅獅紋侈口雙耳瓷瓶,從這些傳世的成化瓷器和眾多仿品可見該朝瓷器廣受追逐的景象。目前,兩件文物的資料尚處於考證中。

錢幣記載朝代更迭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歷朝歷代的錢幣有哪些特點?蘊含了當時怎樣的文化?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能從大竹文管所收藏的眾多錢幣中找到。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四川軍政府造錢幣

漢五銖銅錢,錢紋嚴謹規矩、鑄工精細,因錢上有“五銖”二篆字,故名。唐高祖武德四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開鑄“開元通寶”。它的出現,使中國貨幣從記重的銖兩制演進到按數記值的貨幣制度,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

大竹文物管理所自1995年成立以來,經20多年的收集、發掘、收購、接受捐贈,共有館藏文物930件,包括國家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169件,其中不乏宋代畫像磚、明代組合銅器、清代仿明青花瓷瓶這樣的“三珍”。從這些館藏文物中,我們能夠發現古代先民高超的技藝,感受古人厚重的禮儀文化,看到近代中國飽受列強欺凌、山河破碎的歷史。

畫像磚“訴說”宋代歷史

大竹文管所最為珍貴的藏品當數宋代博弈圖畫像磚,這是上世紀80年代,大竹縣竹陽鎮疏菜一隊社員張家福在擴建舊房挖地基時發現的。縣文化局趕赴現場的調查人員發現,畫像磚共有四塊,皆為長方形,以細泥為原料,經用印、燒製而成,磚質細密緊湊、扣之有聲,兩方保存較好的被認定為國家二級文物,磚面微有裂紋的兩方則被認定為國家三級文物。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清仿明“成化年制”款牡丹菊蝶紋青花瓶

四方畫像磚圖案相同,磚面左、右均刻有斜線、網格紋、回紋、規矩紋,頗似宋代之房門。中間刻一男一女,左邊斜身端坐一婦女,梳著蝴蝶髻,臉型豐滿,面目慈樣,身穿寬袖長裙,手挽長巾。對面恭立一男子,頭戴冠,身穿圓領對襟長袖衫。人物之間相隔一高足四方桌,相對博弈(下圍棋)。兩人周圍還刻有卷枝牡丹、卷枝菊花。

畫像磚起源於戰國時期,盛行於兩漢,多在墓室中構成壁畫,有的則用在宮殿建築上。畫像磚盛產於中原、西南和江南的廣大地區,尤以河南和四川兩省出土最多。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銅爵

僅在四川出土的畫像磚已知的題材有數千種之多,從大竹出土的畫像磚來看,圖案構思巧妙、極富變化,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動形象地反映出宋代先民生活的社會面貌。

明代銅器凸顯厚重人文

文物,物只是文的載體,文才是物的靈魂。

1987年1月19日,大竹縣川主鄉梯子村6組村民在取土製磚時,發現了一個長方形窖藏坑,裡面出土了一批用作祭祀的明代銅器和錫器,經過專家考證,從中發現了古人厚重的人文歷史。

這批文物經清理收回,計銅爵128件、銅方爐15件、錫器3件。銅爵分有正殿爵、東哲爵、西哲爵、東配爵、東廡爵、西廡爵和無銘文爵。其中,正殿爵腹部圖案為雙龍戲珠,採用深浮雕手法雕刻而成,四爪如輪,翔遊雲間,形態生動。其餘銘文爵多為獸頭犧首鋬,腹部外飾為海水紋。在器物的形制規格、尺寸、厚薄、菌柱大小、粗細、足的變化和輕重等均有所不同。

而銅爐則有正殿鉶、正殿登、顏鉶、顏登、思鉶、思登等15件。在類型上分為兩類,除正殿鉶爐腹底內飾為蛟龍海水紋外,餘下器物基本鑄造工藝技術、造型、紋飾均相同。據大竹文管所所長餘和平介紹,這批銅器數量多,類型豐富,功能齊全,絕大多數器物都有確切記年款,完整度在川東北地區實屬罕見,出土後一度引來中外學者競相鑽研。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正殿鉶銅爐

爵在春秋戰國時期,從一種實用飲酒器逐漸演變成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禮器。在文廟的祭祀禮儀活動中,爵往往與其他器物組合出現,如鉶(古代盛羹之器)、簠(古人盛放黍、稷、稻、粱的器皿)、登(古代盛肉的用具)等。

這批銅器外壁鑄刻有“弘治乙丑知大竹縣事洮陽劉永成造”等字跡,記錄了它的製造年月。據《大竹縣誌》記載,時任大竹縣知府的劉永成積極倡導儒學,營建聖廟和學校,大力興辦教育,這批銅器就是在劉永成親自督導下,於大竹縣竹陽鎮(古稱木頭鎮)鑄造加工完成,專門用以祭祀孔子、四配和十二哲人。

仿青花瓷瓶重現精湛工藝

被大竹文管所視為“鎮館之寶”的是一個清仿明“成化年制”款牡丹菊蝶紋青花瓶。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漢五銖錢

明成化朝是我國瓷器燒造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此時的瓷器造型玲瓏秀奇,胎質細潤晶瑩,彩料精選純正,色調柔和寧靜,繪畫淡雅幽婉,其輕盈秀雅的風格獨步一時,使後人對成化朝瓷器有著極高的評價。因其價值和美觀,清代對明朝成華年間的瓷器多有一些仿製。

目前,大竹文管所藏有清仿明“成化年制”青花釉裡紅獅紋侈口雙耳瓷瓶,從這些傳世的成化瓷器和眾多仿品可見該朝瓷器廣受追逐的景象。目前,兩件文物的資料尚處於考證中。

錢幣記載朝代更迭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歷朝歷代的錢幣有哪些特點?蘊含了當時怎樣的文化?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能從大竹文管所收藏的眾多錢幣中找到。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四川軍政府造錢幣

漢五銖銅錢,錢紋嚴謹規矩、鑄工精細,因錢上有“五銖”二篆字,故名。唐高祖武德四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開鑄“開元通寶”。它的出現,使中國貨幣從記重的銖兩制演進到按數記值的貨幣制度,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四川軍政府造錢幣

清代錢幣銅錢、紙幣和機制幣並存。大竹文管所存有的清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等銅錢,不僅是清錢的絕響,也成了封建王朝方孔錢的最後一縷青煙。而俗稱“龍洋”的清“光緒元寶”是中國最早的機制洋式銀元。從簽訂《南京條約》開始,清末政府賠款銀元皆用“洋錢”,當時中國還沒有銀元,它是庫存洋錢不足抵銷對外賠款而被迫鑄造的。

"

大竹文物管理所自1995年成立以來,經20多年的收集、發掘、收購、接受捐贈,共有館藏文物930件,包括國家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169件,其中不乏宋代畫像磚、明代組合銅器、清代仿明青花瓷瓶這樣的“三珍”。從這些館藏文物中,我們能夠發現古代先民高超的技藝,感受古人厚重的禮儀文化,看到近代中國飽受列強欺凌、山河破碎的歷史。

畫像磚“訴說”宋代歷史

大竹文管所最為珍貴的藏品當數宋代博弈圖畫像磚,這是上世紀80年代,大竹縣竹陽鎮疏菜一隊社員張家福在擴建舊房挖地基時發現的。縣文化局趕赴現場的調查人員發現,畫像磚共有四塊,皆為長方形,以細泥為原料,經用印、燒製而成,磚質細密緊湊、扣之有聲,兩方保存較好的被認定為國家二級文物,磚面微有裂紋的兩方則被認定為國家三級文物。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清仿明“成化年制”款牡丹菊蝶紋青花瓶

四方畫像磚圖案相同,磚面左、右均刻有斜線、網格紋、回紋、規矩紋,頗似宋代之房門。中間刻一男一女,左邊斜身端坐一婦女,梳著蝴蝶髻,臉型豐滿,面目慈樣,身穿寬袖長裙,手挽長巾。對面恭立一男子,頭戴冠,身穿圓領對襟長袖衫。人物之間相隔一高足四方桌,相對博弈(下圍棋)。兩人周圍還刻有卷枝牡丹、卷枝菊花。

畫像磚起源於戰國時期,盛行於兩漢,多在墓室中構成壁畫,有的則用在宮殿建築上。畫像磚盛產於中原、西南和江南的廣大地區,尤以河南和四川兩省出土最多。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銅爵

僅在四川出土的畫像磚已知的題材有數千種之多,從大竹出土的畫像磚來看,圖案構思巧妙、極富變化,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動形象地反映出宋代先民生活的社會面貌。

明代銅器凸顯厚重人文

文物,物只是文的載體,文才是物的靈魂。

1987年1月19日,大竹縣川主鄉梯子村6組村民在取土製磚時,發現了一個長方形窖藏坑,裡面出土了一批用作祭祀的明代銅器和錫器,經過專家考證,從中發現了古人厚重的人文歷史。

這批文物經清理收回,計銅爵128件、銅方爐15件、錫器3件。銅爵分有正殿爵、東哲爵、西哲爵、東配爵、東廡爵、西廡爵和無銘文爵。其中,正殿爵腹部圖案為雙龍戲珠,採用深浮雕手法雕刻而成,四爪如輪,翔遊雲間,形態生動。其餘銘文爵多為獸頭犧首鋬,腹部外飾為海水紋。在器物的形制規格、尺寸、厚薄、菌柱大小、粗細、足的變化和輕重等均有所不同。

而銅爐則有正殿鉶、正殿登、顏鉶、顏登、思鉶、思登等15件。在類型上分為兩類,除正殿鉶爐腹底內飾為蛟龍海水紋外,餘下器物基本鑄造工藝技術、造型、紋飾均相同。據大竹文管所所長餘和平介紹,這批銅器數量多,類型豐富,功能齊全,絕大多數器物都有確切記年款,完整度在川東北地區實屬罕見,出土後一度引來中外學者競相鑽研。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正殿鉶銅爐

爵在春秋戰國時期,從一種實用飲酒器逐漸演變成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禮器。在文廟的祭祀禮儀活動中,爵往往與其他器物組合出現,如鉶(古代盛羹之器)、簠(古人盛放黍、稷、稻、粱的器皿)、登(古代盛肉的用具)等。

這批銅器外壁鑄刻有“弘治乙丑知大竹縣事洮陽劉永成造”等字跡,記錄了它的製造年月。據《大竹縣誌》記載,時任大竹縣知府的劉永成積極倡導儒學,營建聖廟和學校,大力興辦教育,這批銅器就是在劉永成親自督導下,於大竹縣竹陽鎮(古稱木頭鎮)鑄造加工完成,專門用以祭祀孔子、四配和十二哲人。

仿青花瓷瓶重現精湛工藝

被大竹文管所視為“鎮館之寶”的是一個清仿明“成化年制”款牡丹菊蝶紋青花瓶。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漢五銖錢

明成化朝是我國瓷器燒造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此時的瓷器造型玲瓏秀奇,胎質細潤晶瑩,彩料精選純正,色調柔和寧靜,繪畫淡雅幽婉,其輕盈秀雅的風格獨步一時,使後人對成化朝瓷器有著極高的評價。因其價值和美觀,清代對明朝成華年間的瓷器多有一些仿製。

目前,大竹文管所藏有清仿明“成化年制”青花釉裡紅獅紋侈口雙耳瓷瓶,從這些傳世的成化瓷器和眾多仿品可見該朝瓷器廣受追逐的景象。目前,兩件文物的資料尚處於考證中。

錢幣記載朝代更迭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歷朝歷代的錢幣有哪些特點?蘊含了當時怎樣的文化?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能從大竹文管所收藏的眾多錢幣中找到。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四川軍政府造錢幣

漢五銖銅錢,錢紋嚴謹規矩、鑄工精細,因錢上有“五銖”二篆字,故名。唐高祖武德四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開鑄“開元通寶”。它的出現,使中國貨幣從記重的銖兩制演進到按數記值的貨幣制度,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四川軍政府造錢幣

清代錢幣銅錢、紙幣和機制幣並存。大竹文管所存有的清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等銅錢,不僅是清錢的絕響,也成了封建王朝方孔錢的最後一縷青煙。而俗稱“龍洋”的清“光緒元寶”是中國最早的機制洋式銀元。從簽訂《南京條約》開始,清末政府賠款銀元皆用“洋錢”,當時中國還沒有銀元,它是庫存洋錢不足抵銷對外賠款而被迫鑄造的。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光緒通寶錢幣

1911年11月27日,以一場鐵路紛爭為開端,四川這個大清帝國人口最多的省份宣佈獨立,建立大漢四川軍政府。發行的中華民國軍政府造錢幣成為地方政權獨立的象徵。

"

大竹文物管理所自1995年成立以來,經20多年的收集、發掘、收購、接受捐贈,共有館藏文物930件,包括國家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169件,其中不乏宋代畫像磚、明代組合銅器、清代仿明青花瓷瓶這樣的“三珍”。從這些館藏文物中,我們能夠發現古代先民高超的技藝,感受古人厚重的禮儀文化,看到近代中國飽受列強欺凌、山河破碎的歷史。

畫像磚“訴說”宋代歷史

大竹文管所最為珍貴的藏品當數宋代博弈圖畫像磚,這是上世紀80年代,大竹縣竹陽鎮疏菜一隊社員張家福在擴建舊房挖地基時發現的。縣文化局趕赴現場的調查人員發現,畫像磚共有四塊,皆為長方形,以細泥為原料,經用印、燒製而成,磚質細密緊湊、扣之有聲,兩方保存較好的被認定為國家二級文物,磚面微有裂紋的兩方則被認定為國家三級文物。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清仿明“成化年制”款牡丹菊蝶紋青花瓶

四方畫像磚圖案相同,磚面左、右均刻有斜線、網格紋、回紋、規矩紋,頗似宋代之房門。中間刻一男一女,左邊斜身端坐一婦女,梳著蝴蝶髻,臉型豐滿,面目慈樣,身穿寬袖長裙,手挽長巾。對面恭立一男子,頭戴冠,身穿圓領對襟長袖衫。人物之間相隔一高足四方桌,相對博弈(下圍棋)。兩人周圍還刻有卷枝牡丹、卷枝菊花。

畫像磚起源於戰國時期,盛行於兩漢,多在墓室中構成壁畫,有的則用在宮殿建築上。畫像磚盛產於中原、西南和江南的廣大地區,尤以河南和四川兩省出土最多。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銅爵

僅在四川出土的畫像磚已知的題材有數千種之多,從大竹出土的畫像磚來看,圖案構思巧妙、極富變化,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動形象地反映出宋代先民生活的社會面貌。

明代銅器凸顯厚重人文

文物,物只是文的載體,文才是物的靈魂。

1987年1月19日,大竹縣川主鄉梯子村6組村民在取土製磚時,發現了一個長方形窖藏坑,裡面出土了一批用作祭祀的明代銅器和錫器,經過專家考證,從中發現了古人厚重的人文歷史。

這批文物經清理收回,計銅爵128件、銅方爐15件、錫器3件。銅爵分有正殿爵、東哲爵、西哲爵、東配爵、東廡爵、西廡爵和無銘文爵。其中,正殿爵腹部圖案為雙龍戲珠,採用深浮雕手法雕刻而成,四爪如輪,翔遊雲間,形態生動。其餘銘文爵多為獸頭犧首鋬,腹部外飾為海水紋。在器物的形制規格、尺寸、厚薄、菌柱大小、粗細、足的變化和輕重等均有所不同。

而銅爐則有正殿鉶、正殿登、顏鉶、顏登、思鉶、思登等15件。在類型上分為兩類,除正殿鉶爐腹底內飾為蛟龍海水紋外,餘下器物基本鑄造工藝技術、造型、紋飾均相同。據大竹文管所所長餘和平介紹,這批銅器數量多,類型豐富,功能齊全,絕大多數器物都有確切記年款,完整度在川東北地區實屬罕見,出土後一度引來中外學者競相鑽研。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正殿鉶銅爐

爵在春秋戰國時期,從一種實用飲酒器逐漸演變成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禮器。在文廟的祭祀禮儀活動中,爵往往與其他器物組合出現,如鉶(古代盛羹之器)、簠(古人盛放黍、稷、稻、粱的器皿)、登(古代盛肉的用具)等。

這批銅器外壁鑄刻有“弘治乙丑知大竹縣事洮陽劉永成造”等字跡,記錄了它的製造年月。據《大竹縣誌》記載,時任大竹縣知府的劉永成積極倡導儒學,營建聖廟和學校,大力興辦教育,這批銅器就是在劉永成親自督導下,於大竹縣竹陽鎮(古稱木頭鎮)鑄造加工完成,專門用以祭祀孔子、四配和十二哲人。

仿青花瓷瓶重現精湛工藝

被大竹文管所視為“鎮館之寶”的是一個清仿明“成化年制”款牡丹菊蝶紋青花瓶。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漢五銖錢

明成化朝是我國瓷器燒造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此時的瓷器造型玲瓏秀奇,胎質細潤晶瑩,彩料精選純正,色調柔和寧靜,繪畫淡雅幽婉,其輕盈秀雅的風格獨步一時,使後人對成化朝瓷器有著極高的評價。因其價值和美觀,清代對明朝成華年間的瓷器多有一些仿製。

目前,大竹文管所藏有清仿明“成化年制”青花釉裡紅獅紋侈口雙耳瓷瓶,從這些傳世的成化瓷器和眾多仿品可見該朝瓷器廣受追逐的景象。目前,兩件文物的資料尚處於考證中。

錢幣記載朝代更迭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歷朝歷代的錢幣有哪些特點?蘊含了當時怎樣的文化?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能從大竹文管所收藏的眾多錢幣中找到。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四川軍政府造錢幣

漢五銖銅錢,錢紋嚴謹規矩、鑄工精細,因錢上有“五銖”二篆字,故名。唐高祖武德四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開鑄“開元通寶”。它的出現,使中國貨幣從記重的銖兩制演進到按數記值的貨幣制度,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四川軍政府造錢幣

清代錢幣銅錢、紙幣和機制幣並存。大竹文管所存有的清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等銅錢,不僅是清錢的絕響,也成了封建王朝方孔錢的最後一縷青煙。而俗稱“龍洋”的清“光緒元寶”是中國最早的機制洋式銀元。從簽訂《南京條約》開始,清末政府賠款銀元皆用“洋錢”,當時中國還沒有銀元,它是庫存洋錢不足抵銷對外賠款而被迫鑄造的。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光緒通寶錢幣

1911年11月27日,以一場鐵路紛爭為開端,四川這個大清帝國人口最多的省份宣佈獨立,建立大漢四川軍政府。發行的中華民國軍政府造錢幣成為地方政權獨立的象徵。

“三珍”的文明密碼!探祕達州館藏文物——大竹篇

光緒通寶錢幣

辛亥革命之後,袁世凱成為大總統。為了鞏固國內政局穩定,發展民族經濟,為“制憲”和“稱帝”做準備,毅然決定在全國“統一幣制”,即中華民國三年造、十年造等銀幣(又稱袁世凱壹元銀幣,俗稱“袁大頭”)。它促進了銀元的統一,為“廢兩改元”準備了條件,是我國近代貨幣史上劃時代的成就,在近代中國貨幣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從中,我們亦可窺視那個動盪年代的縮影。

來源:達州日報

編 輯:賀夏可

責 編:徐東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