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一檔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2》似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文 | 知 藍

以往我們看明星真人秀,是想看不平凡人的平凡事,現在我們看素人,是想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心動的信號2》,恰恰瞄準了後者,剛剛播出九期,就讓“不粉偶像劇久矣”的老阿姨們,打翻了少女心,冒出了滿屏的粉紅泡泡,更讓虎撲這個直男社區,掀起了戀愛與社交的大討論。


"

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一檔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2》似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文 | 知 藍

以往我們看明星真人秀,是想看不平凡人的平凡事,現在我們看素人,是想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心動的信號2》,恰恰瞄準了後者,剛剛播出九期,就讓“不粉偶像劇久矣”的老阿姨們,打翻了少女心,冒出了滿屏的粉紅泡泡,更讓虎撲這個直男社區,掀起了戀愛與社交的大討論。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近些年,綜藝類節目的探索似乎到了瓶頸,明星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處在巔峰沒幾年,就被詬病“挖不出新料,觀眾觀感疲勞”,熱詞“伐木累”、“天霸動霸tua”自動歸為“老掉牙”行列,曾經紅極一時的陳赫、羅志祥紛紛轉戰抖音,開闢“諧星”副業,試圖保持較高關注度。

就連“流量擔當”鄧超這幾年頻繁上綜藝,也間接影響到電影作品的觀感。比如,拍攝期間大吃苦頭的《影》,常有齣戲的感覺;近期上映的《銀河補習班》,票房也不盡如人意。諸多現象表明,明星之於綜藝不再是一張王牌,打出來就能贏的時代,早已過去,製作方開始挖空心思,突破創新,在這個背景下,觀察類綜藝頻頻出現在了公眾視野。

從探究婆媳關係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到研究親子關係的《我家那閨女》,再到展現夫妻關係的《妻子的浪漫旅行》,雖說看起來多了新鮮勁兒,但倒騰來倒騰去還是明星那點八卦。和大多數人一樣,筆者常常會抱有“真人秀都有劇本”和“攝像機下無真情”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對節目的忠誠度。


"

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一檔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2》似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文 | 知 藍

以往我們看明星真人秀,是想看不平凡人的平凡事,現在我們看素人,是想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心動的信號2》,恰恰瞄準了後者,剛剛播出九期,就讓“不粉偶像劇久矣”的老阿姨們,打翻了少女心,冒出了滿屏的粉紅泡泡,更讓虎撲這個直男社區,掀起了戀愛與社交的大討論。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近些年,綜藝類節目的探索似乎到了瓶頸,明星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處在巔峰沒幾年,就被詬病“挖不出新料,觀眾觀感疲勞”,熱詞“伐木累”、“天霸動霸tua”自動歸為“老掉牙”行列,曾經紅極一時的陳赫、羅志祥紛紛轉戰抖音,開闢“諧星”副業,試圖保持較高關注度。

就連“流量擔當”鄧超這幾年頻繁上綜藝,也間接影響到電影作品的觀感。比如,拍攝期間大吃苦頭的《影》,常有齣戲的感覺;近期上映的《銀河補習班》,票房也不盡如人意。諸多現象表明,明星之於綜藝不再是一張王牌,打出來就能贏的時代,早已過去,製作方開始挖空心思,突破創新,在這個背景下,觀察類綜藝頻頻出現在了公眾視野。

從探究婆媳關係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到研究親子關係的《我家那閨女》,再到展現夫妻關係的《妻子的浪漫旅行》,雖說看起來多了新鮮勁兒,但倒騰來倒騰去還是明星那點八卦。和大多數人一樣,筆者常常會抱有“真人秀都有劇本”和“攝像機下無真情”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對節目的忠誠度。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心動的信號2》則不同,它算得上是觀察類綜藝的一股清流,雖然是從韓國電視臺Channel A購買的版權,拷貝了節目模式,但在拍攝之初,製片人就做了大量戀愛功課,踩準了中國年輕人戀愛睏惑的空白點:“看明星戀愛太假,自己戀愛功底又很菜”,盯著這一現實困惑“猛攻”,用宋茜的話說,比偶像劇還偶像劇。

節目組在兩個空間,搭建起了“楚門的世界”。第一空間,心動小屋,八位青春男女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一個月,遵循遊戲規則,尋找真愛;第二空間,演播室,明星觀察團一邊猜測推理他們之間的感情戲,一邊評論與愛情相關的話題。明星換了一個空間,更加釋放本真自我,素人們真情流露,也讓觀眾更具共鳴。

其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圍觀素人戀愛有什麼可看的?要知道,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剛需,雖然中國單身年輕人已達2億,但單身並不代表他們不渴望愛情,反而證明他們對愛情及理想型的要求更高。更核心的問題是,在節目劇情推演的過程中,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止是心動: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

說起婚戀綜藝,自然避不開我國相親節目的C位:非誠勿擾。非誠勿擾作為一個速配類相親節目,男女方之間沒有機會進行日常互動,因此每個人必須提煉出自己的訴求和三觀,即時地進行碰撞。

一群年輕人在節目裡輾轉相親,面對一地雞毛,你很難感受到他們對愛情的信念感。而《心動的信號2》是走體驗派路子的。不得不說,製片人很會拿捏觀眾心理,甜點槽點,劇情跌宕起伏,一個不落。八位嘉賓雖然是素人,但個個都是盤靚條順,年齡在23—29歲不等,個性鮮明,職業身份也各具特色,在擇偶市場上可謂佔盡了優勢。


"

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一檔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2》似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文 | 知 藍

以往我們看明星真人秀,是想看不平凡人的平凡事,現在我們看素人,是想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心動的信號2》,恰恰瞄準了後者,剛剛播出九期,就讓“不粉偶像劇久矣”的老阿姨們,打翻了少女心,冒出了滿屏的粉紅泡泡,更讓虎撲這個直男社區,掀起了戀愛與社交的大討論。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近些年,綜藝類節目的探索似乎到了瓶頸,明星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處在巔峰沒幾年,就被詬病“挖不出新料,觀眾觀感疲勞”,熱詞“伐木累”、“天霸動霸tua”自動歸為“老掉牙”行列,曾經紅極一時的陳赫、羅志祥紛紛轉戰抖音,開闢“諧星”副業,試圖保持較高關注度。

就連“流量擔當”鄧超這幾年頻繁上綜藝,也間接影響到電影作品的觀感。比如,拍攝期間大吃苦頭的《影》,常有齣戲的感覺;近期上映的《銀河補習班》,票房也不盡如人意。諸多現象表明,明星之於綜藝不再是一張王牌,打出來就能贏的時代,早已過去,製作方開始挖空心思,突破創新,在這個背景下,觀察類綜藝頻頻出現在了公眾視野。

從探究婆媳關係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到研究親子關係的《我家那閨女》,再到展現夫妻關係的《妻子的浪漫旅行》,雖說看起來多了新鮮勁兒,但倒騰來倒騰去還是明星那點八卦。和大多數人一樣,筆者常常會抱有“真人秀都有劇本”和“攝像機下無真情”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對節目的忠誠度。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心動的信號2》則不同,它算得上是觀察類綜藝的一股清流,雖然是從韓國電視臺Channel A購買的版權,拷貝了節目模式,但在拍攝之初,製片人就做了大量戀愛功課,踩準了中國年輕人戀愛睏惑的空白點:“看明星戀愛太假,自己戀愛功底又很菜”,盯著這一現實困惑“猛攻”,用宋茜的話說,比偶像劇還偶像劇。

節目組在兩個空間,搭建起了“楚門的世界”。第一空間,心動小屋,八位青春男女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一個月,遵循遊戲規則,尋找真愛;第二空間,演播室,明星觀察團一邊猜測推理他們之間的感情戲,一邊評論與愛情相關的話題。明星換了一個空間,更加釋放本真自我,素人們真情流露,也讓觀眾更具共鳴。

其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圍觀素人戀愛有什麼可看的?要知道,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剛需,雖然中國單身年輕人已達2億,但單身並不代表他們不渴望愛情,反而證明他們對愛情及理想型的要求更高。更核心的問題是,在節目劇情推演的過程中,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止是心動: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

說起婚戀綜藝,自然避不開我國相親節目的C位:非誠勿擾。非誠勿擾作為一個速配類相親節目,男女方之間沒有機會進行日常互動,因此每個人必須提煉出自己的訴求和三觀,即時地進行碰撞。

一群年輕人在節目裡輾轉相親,面對一地雞毛,你很難感受到他們對愛情的信念感。而《心動的信號2》是走體驗派路子的。不得不說,製片人很會拿捏觀眾心理,甜點槽點,劇情跌宕起伏,一個不落。八位嘉賓雖然是素人,但個個都是盤靚條順,年齡在23—29歲不等,個性鮮明,職業身份也各具特色,在擇偶市場上可謂佔盡了優勢。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最想看什麼,當然是“感同身受”,體驗偶像劇式的愛情。比如情侶日常的衝突矛盾、“三角關係”中可能的醋意,甚至某一個微笑、某一首歌……這些“曖昧”的細枝末節乍看稀鬆平常,但在鏡頭的放大下,完全有了非比尋常的心動體驗。

趙琦君與楊凱雯坐在客廳寫小紙條,兩人默契地偷看對方,然後心領神會地笑說:“你能不能好好學習。”真的太甜太甜了,有人說,“讓我想起了自己七年的初戀”。


"

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一檔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2》似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文 | 知 藍

以往我們看明星真人秀,是想看不平凡人的平凡事,現在我們看素人,是想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心動的信號2》,恰恰瞄準了後者,剛剛播出九期,就讓“不粉偶像劇久矣”的老阿姨們,打翻了少女心,冒出了滿屏的粉紅泡泡,更讓虎撲這個直男社區,掀起了戀愛與社交的大討論。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近些年,綜藝類節目的探索似乎到了瓶頸,明星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處在巔峰沒幾年,就被詬病“挖不出新料,觀眾觀感疲勞”,熱詞“伐木累”、“天霸動霸tua”自動歸為“老掉牙”行列,曾經紅極一時的陳赫、羅志祥紛紛轉戰抖音,開闢“諧星”副業,試圖保持較高關注度。

就連“流量擔當”鄧超這幾年頻繁上綜藝,也間接影響到電影作品的觀感。比如,拍攝期間大吃苦頭的《影》,常有齣戲的感覺;近期上映的《銀河補習班》,票房也不盡如人意。諸多現象表明,明星之於綜藝不再是一張王牌,打出來就能贏的時代,早已過去,製作方開始挖空心思,突破創新,在這個背景下,觀察類綜藝頻頻出現在了公眾視野。

從探究婆媳關係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到研究親子關係的《我家那閨女》,再到展現夫妻關係的《妻子的浪漫旅行》,雖說看起來多了新鮮勁兒,但倒騰來倒騰去還是明星那點八卦。和大多數人一樣,筆者常常會抱有“真人秀都有劇本”和“攝像機下無真情”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對節目的忠誠度。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心動的信號2》則不同,它算得上是觀察類綜藝的一股清流,雖然是從韓國電視臺Channel A購買的版權,拷貝了節目模式,但在拍攝之初,製片人就做了大量戀愛功課,踩準了中國年輕人戀愛睏惑的空白點:“看明星戀愛太假,自己戀愛功底又很菜”,盯著這一現實困惑“猛攻”,用宋茜的話說,比偶像劇還偶像劇。

節目組在兩個空間,搭建起了“楚門的世界”。第一空間,心動小屋,八位青春男女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一個月,遵循遊戲規則,尋找真愛;第二空間,演播室,明星觀察團一邊猜測推理他們之間的感情戲,一邊評論與愛情相關的話題。明星換了一個空間,更加釋放本真自我,素人們真情流露,也讓觀眾更具共鳴。

其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圍觀素人戀愛有什麼可看的?要知道,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剛需,雖然中國單身年輕人已達2億,但單身並不代表他們不渴望愛情,反而證明他們對愛情及理想型的要求更高。更核心的問題是,在節目劇情推演的過程中,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止是心動: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

說起婚戀綜藝,自然避不開我國相親節目的C位:非誠勿擾。非誠勿擾作為一個速配類相親節目,男女方之間沒有機會進行日常互動,因此每個人必須提煉出自己的訴求和三觀,即時地進行碰撞。

一群年輕人在節目裡輾轉相親,面對一地雞毛,你很難感受到他們對愛情的信念感。而《心動的信號2》是走體驗派路子的。不得不說,製片人很會拿捏觀眾心理,甜點槽點,劇情跌宕起伏,一個不落。八位嘉賓雖然是素人,但個個都是盤靚條順,年齡在23—29歲不等,個性鮮明,職業身份也各具特色,在擇偶市場上可謂佔盡了優勢。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最想看什麼,當然是“感同身受”,體驗偶像劇式的愛情。比如情侶日常的衝突矛盾、“三角關係”中可能的醋意,甚至某一個微笑、某一首歌……這些“曖昧”的細枝末節乍看稀鬆平常,但在鏡頭的放大下,完全有了非比尋常的心動體驗。

趙琦君與楊凱雯坐在客廳寫小紙條,兩人默契地偷看對方,然後心領神會地笑說:“你能不能好好學習。”真的太甜太甜了,有人說,“讓我想起了自己七年的初戀”。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陳奕辰在接到張天“期待週末”的短信時,用手機擋住嘴角“偷著樂”。這一私人空間裡才有的微表情,通過鏡頭與剪輯加持,果斷超過偶像劇的設定,也難怪,“天意CP粉”跑到陳奕辰微博下面喊話:“甜總安排一下。”


"

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一檔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2》似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文 | 知 藍

以往我們看明星真人秀,是想看不平凡人的平凡事,現在我們看素人,是想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心動的信號2》,恰恰瞄準了後者,剛剛播出九期,就讓“不粉偶像劇久矣”的老阿姨們,打翻了少女心,冒出了滿屏的粉紅泡泡,更讓虎撲這個直男社區,掀起了戀愛與社交的大討論。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近些年,綜藝類節目的探索似乎到了瓶頸,明星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處在巔峰沒幾年,就被詬病“挖不出新料,觀眾觀感疲勞”,熱詞“伐木累”、“天霸動霸tua”自動歸為“老掉牙”行列,曾經紅極一時的陳赫、羅志祥紛紛轉戰抖音,開闢“諧星”副業,試圖保持較高關注度。

就連“流量擔當”鄧超這幾年頻繁上綜藝,也間接影響到電影作品的觀感。比如,拍攝期間大吃苦頭的《影》,常有齣戲的感覺;近期上映的《銀河補習班》,票房也不盡如人意。諸多現象表明,明星之於綜藝不再是一張王牌,打出來就能贏的時代,早已過去,製作方開始挖空心思,突破創新,在這個背景下,觀察類綜藝頻頻出現在了公眾視野。

從探究婆媳關係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到研究親子關係的《我家那閨女》,再到展現夫妻關係的《妻子的浪漫旅行》,雖說看起來多了新鮮勁兒,但倒騰來倒騰去還是明星那點八卦。和大多數人一樣,筆者常常會抱有“真人秀都有劇本”和“攝像機下無真情”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對節目的忠誠度。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心動的信號2》則不同,它算得上是觀察類綜藝的一股清流,雖然是從韓國電視臺Channel A購買的版權,拷貝了節目模式,但在拍攝之初,製片人就做了大量戀愛功課,踩準了中國年輕人戀愛睏惑的空白點:“看明星戀愛太假,自己戀愛功底又很菜”,盯著這一現實困惑“猛攻”,用宋茜的話說,比偶像劇還偶像劇。

節目組在兩個空間,搭建起了“楚門的世界”。第一空間,心動小屋,八位青春男女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一個月,遵循遊戲規則,尋找真愛;第二空間,演播室,明星觀察團一邊猜測推理他們之間的感情戲,一邊評論與愛情相關的話題。明星換了一個空間,更加釋放本真自我,素人們真情流露,也讓觀眾更具共鳴。

其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圍觀素人戀愛有什麼可看的?要知道,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剛需,雖然中國單身年輕人已達2億,但單身並不代表他們不渴望愛情,反而證明他們對愛情及理想型的要求更高。更核心的問題是,在節目劇情推演的過程中,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止是心動: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

說起婚戀綜藝,自然避不開我國相親節目的C位:非誠勿擾。非誠勿擾作為一個速配類相親節目,男女方之間沒有機會進行日常互動,因此每個人必須提煉出自己的訴求和三觀,即時地進行碰撞。

一群年輕人在節目裡輾轉相親,面對一地雞毛,你很難感受到他們對愛情的信念感。而《心動的信號2》是走體驗派路子的。不得不說,製片人很會拿捏觀眾心理,甜點槽點,劇情跌宕起伏,一個不落。八位嘉賓雖然是素人,但個個都是盤靚條順,年齡在23—29歲不等,個性鮮明,職業身份也各具特色,在擇偶市場上可謂佔盡了優勢。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最想看什麼,當然是“感同身受”,體驗偶像劇式的愛情。比如情侶日常的衝突矛盾、“三角關係”中可能的醋意,甚至某一個微笑、某一首歌……這些“曖昧”的細枝末節乍看稀鬆平常,但在鏡頭的放大下,完全有了非比尋常的心動體驗。

趙琦君與楊凱雯坐在客廳寫小紙條,兩人默契地偷看對方,然後心領神會地笑說:“你能不能好好學習。”真的太甜太甜了,有人說,“讓我想起了自己七年的初戀”。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陳奕辰在接到張天“期待週末”的短信時,用手機擋住嘴角“偷著樂”。這一私人空間裡才有的微表情,通過鏡頭與剪輯加持,果斷超過偶像劇的設定,也難怪,“天意CP粉”跑到陳奕辰微博下面喊話:“甜總安排一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期待著有情人終成眷屬,也擔心“心悅君兮君不知”的遺憾發生。作為男女嘉賓,誰都不想成為落單的那一個,因此,小到廚房幹活,大到短信配對,都能窺見戀愛中的男女各種心理鬥爭。

第二期楊凱雯、趙琦君和吳翔威的“廚房三角戰役”,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在吳翔威的各種“發力”下,以趙琦君毫無還擊之力的“敗北”而告終。

雖然十分心疼以健身填補空虛的琦君,但霸道總裁與軟萌少女,這對言情小說標準人設,還是相當圈粉的,男主吳翔威生活精緻,有品味,會料理,對“貓系女友”楊凱雯進行魚塘式的圈養,一拍即合,完美!


"

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一檔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2》似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文 | 知 藍

以往我們看明星真人秀,是想看不平凡人的平凡事,現在我們看素人,是想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心動的信號2》,恰恰瞄準了後者,剛剛播出九期,就讓“不粉偶像劇久矣”的老阿姨們,打翻了少女心,冒出了滿屏的粉紅泡泡,更讓虎撲這個直男社區,掀起了戀愛與社交的大討論。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近些年,綜藝類節目的探索似乎到了瓶頸,明星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處在巔峰沒幾年,就被詬病“挖不出新料,觀眾觀感疲勞”,熱詞“伐木累”、“天霸動霸tua”自動歸為“老掉牙”行列,曾經紅極一時的陳赫、羅志祥紛紛轉戰抖音,開闢“諧星”副業,試圖保持較高關注度。

就連“流量擔當”鄧超這幾年頻繁上綜藝,也間接影響到電影作品的觀感。比如,拍攝期間大吃苦頭的《影》,常有齣戲的感覺;近期上映的《銀河補習班》,票房也不盡如人意。諸多現象表明,明星之於綜藝不再是一張王牌,打出來就能贏的時代,早已過去,製作方開始挖空心思,突破創新,在這個背景下,觀察類綜藝頻頻出現在了公眾視野。

從探究婆媳關係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到研究親子關係的《我家那閨女》,再到展現夫妻關係的《妻子的浪漫旅行》,雖說看起來多了新鮮勁兒,但倒騰來倒騰去還是明星那點八卦。和大多數人一樣,筆者常常會抱有“真人秀都有劇本”和“攝像機下無真情”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對節目的忠誠度。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心動的信號2》則不同,它算得上是觀察類綜藝的一股清流,雖然是從韓國電視臺Channel A購買的版權,拷貝了節目模式,但在拍攝之初,製片人就做了大量戀愛功課,踩準了中國年輕人戀愛睏惑的空白點:“看明星戀愛太假,自己戀愛功底又很菜”,盯著這一現實困惑“猛攻”,用宋茜的話說,比偶像劇還偶像劇。

節目組在兩個空間,搭建起了“楚門的世界”。第一空間,心動小屋,八位青春男女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一個月,遵循遊戲規則,尋找真愛;第二空間,演播室,明星觀察團一邊猜測推理他們之間的感情戲,一邊評論與愛情相關的話題。明星換了一個空間,更加釋放本真自我,素人們真情流露,也讓觀眾更具共鳴。

其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圍觀素人戀愛有什麼可看的?要知道,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剛需,雖然中國單身年輕人已達2億,但單身並不代表他們不渴望愛情,反而證明他們對愛情及理想型的要求更高。更核心的問題是,在節目劇情推演的過程中,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止是心動: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

說起婚戀綜藝,自然避不開我國相親節目的C位:非誠勿擾。非誠勿擾作為一個速配類相親節目,男女方之間沒有機會進行日常互動,因此每個人必須提煉出自己的訴求和三觀,即時地進行碰撞。

一群年輕人在節目裡輾轉相親,面對一地雞毛,你很難感受到他們對愛情的信念感。而《心動的信號2》是走體驗派路子的。不得不說,製片人很會拿捏觀眾心理,甜點槽點,劇情跌宕起伏,一個不落。八位嘉賓雖然是素人,但個個都是盤靚條順,年齡在23—29歲不等,個性鮮明,職業身份也各具特色,在擇偶市場上可謂佔盡了優勢。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最想看什麼,當然是“感同身受”,體驗偶像劇式的愛情。比如情侶日常的衝突矛盾、“三角關係”中可能的醋意,甚至某一個微笑、某一首歌……這些“曖昧”的細枝末節乍看稀鬆平常,但在鏡頭的放大下,完全有了非比尋常的心動體驗。

趙琦君與楊凱雯坐在客廳寫小紙條,兩人默契地偷看對方,然後心領神會地笑說:“你能不能好好學習。”真的太甜太甜了,有人說,“讓我想起了自己七年的初戀”。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陳奕辰在接到張天“期待週末”的短信時,用手機擋住嘴角“偷著樂”。這一私人空間裡才有的微表情,通過鏡頭與剪輯加持,果斷超過偶像劇的設定,也難怪,“天意CP粉”跑到陳奕辰微博下面喊話:“甜總安排一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期待著有情人終成眷屬,也擔心“心悅君兮君不知”的遺憾發生。作為男女嘉賓,誰都不想成為落單的那一個,因此,小到廚房幹活,大到短信配對,都能窺見戀愛中的男女各種心理鬥爭。

第二期楊凱雯、趙琦君和吳翔威的“廚房三角戰役”,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在吳翔威的各種“發力”下,以趙琦君毫無還擊之力的“敗北”而告終。

雖然十分心疼以健身填補空虛的琦君,但霸道總裁與軟萌少女,這對言情小說標準人設,還是相當圈粉的,男主吳翔威生活精緻,有品味,會料理,對“貓系女友”楊凱雯進行魚塘式的圈養,一拍即合,完美!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但《心動的信號2》走紅的祕訣恰恰就在於,你永遠猜不到接下來的劇情走向。第四期,新入男女嘉賓作為“活體鯰魚”打破了原本CP設定,潘政如試圖拆掉“天意CP”,打岔做飯,當面撒嬌,讓場外的宋茜、楊超越紛紛氣得直跺腳,而陳奕辰當著張天的面誇潘政如“裙子好看”,更被網友怒懟“渣男”、“中央空調”。


"

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一檔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2》似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文 | 知 藍

以往我們看明星真人秀,是想看不平凡人的平凡事,現在我們看素人,是想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心動的信號2》,恰恰瞄準了後者,剛剛播出九期,就讓“不粉偶像劇久矣”的老阿姨們,打翻了少女心,冒出了滿屏的粉紅泡泡,更讓虎撲這個直男社區,掀起了戀愛與社交的大討論。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近些年,綜藝類節目的探索似乎到了瓶頸,明星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處在巔峰沒幾年,就被詬病“挖不出新料,觀眾觀感疲勞”,熱詞“伐木累”、“天霸動霸tua”自動歸為“老掉牙”行列,曾經紅極一時的陳赫、羅志祥紛紛轉戰抖音,開闢“諧星”副業,試圖保持較高關注度。

就連“流量擔當”鄧超這幾年頻繁上綜藝,也間接影響到電影作品的觀感。比如,拍攝期間大吃苦頭的《影》,常有齣戲的感覺;近期上映的《銀河補習班》,票房也不盡如人意。諸多現象表明,明星之於綜藝不再是一張王牌,打出來就能贏的時代,早已過去,製作方開始挖空心思,突破創新,在這個背景下,觀察類綜藝頻頻出現在了公眾視野。

從探究婆媳關係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到研究親子關係的《我家那閨女》,再到展現夫妻關係的《妻子的浪漫旅行》,雖說看起來多了新鮮勁兒,但倒騰來倒騰去還是明星那點八卦。和大多數人一樣,筆者常常會抱有“真人秀都有劇本”和“攝像機下無真情”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對節目的忠誠度。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心動的信號2》則不同,它算得上是觀察類綜藝的一股清流,雖然是從韓國電視臺Channel A購買的版權,拷貝了節目模式,但在拍攝之初,製片人就做了大量戀愛功課,踩準了中國年輕人戀愛睏惑的空白點:“看明星戀愛太假,自己戀愛功底又很菜”,盯著這一現實困惑“猛攻”,用宋茜的話說,比偶像劇還偶像劇。

節目組在兩個空間,搭建起了“楚門的世界”。第一空間,心動小屋,八位青春男女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一個月,遵循遊戲規則,尋找真愛;第二空間,演播室,明星觀察團一邊猜測推理他們之間的感情戲,一邊評論與愛情相關的話題。明星換了一個空間,更加釋放本真自我,素人們真情流露,也讓觀眾更具共鳴。

其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圍觀素人戀愛有什麼可看的?要知道,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剛需,雖然中國單身年輕人已達2億,但單身並不代表他們不渴望愛情,反而證明他們對愛情及理想型的要求更高。更核心的問題是,在節目劇情推演的過程中,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止是心動: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

說起婚戀綜藝,自然避不開我國相親節目的C位:非誠勿擾。非誠勿擾作為一個速配類相親節目,男女方之間沒有機會進行日常互動,因此每個人必須提煉出自己的訴求和三觀,即時地進行碰撞。

一群年輕人在節目裡輾轉相親,面對一地雞毛,你很難感受到他們對愛情的信念感。而《心動的信號2》是走體驗派路子的。不得不說,製片人很會拿捏觀眾心理,甜點槽點,劇情跌宕起伏,一個不落。八位嘉賓雖然是素人,但個個都是盤靚條順,年齡在23—29歲不等,個性鮮明,職業身份也各具特色,在擇偶市場上可謂佔盡了優勢。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最想看什麼,當然是“感同身受”,體驗偶像劇式的愛情。比如情侶日常的衝突矛盾、“三角關係”中可能的醋意,甚至某一個微笑、某一首歌……這些“曖昧”的細枝末節乍看稀鬆平常,但在鏡頭的放大下,完全有了非比尋常的心動體驗。

趙琦君與楊凱雯坐在客廳寫小紙條,兩人默契地偷看對方,然後心領神會地笑說:“你能不能好好學習。”真的太甜太甜了,有人說,“讓我想起了自己七年的初戀”。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陳奕辰在接到張天“期待週末”的短信時,用手機擋住嘴角“偷著樂”。這一私人空間裡才有的微表情,通過鏡頭與剪輯加持,果斷超過偶像劇的設定,也難怪,“天意CP粉”跑到陳奕辰微博下面喊話:“甜總安排一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期待著有情人終成眷屬,也擔心“心悅君兮君不知”的遺憾發生。作為男女嘉賓,誰都不想成為落單的那一個,因此,小到廚房幹活,大到短信配對,都能窺見戀愛中的男女各種心理鬥爭。

第二期楊凱雯、趙琦君和吳翔威的“廚房三角戰役”,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在吳翔威的各種“發力”下,以趙琦君毫無還擊之力的“敗北”而告終。

雖然十分心疼以健身填補空虛的琦君,但霸道總裁與軟萌少女,這對言情小說標準人設,還是相當圈粉的,男主吳翔威生活精緻,有品味,會料理,對“貓系女友”楊凱雯進行魚塘式的圈養,一拍即合,完美!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但《心動的信號2》走紅的祕訣恰恰就在於,你永遠猜不到接下來的劇情走向。第四期,新入男女嘉賓作為“活體鯰魚”打破了原本CP設定,潘政如試圖拆掉“天意CP”,打岔做飯,當面撒嬌,讓場外的宋茜、楊超越紛紛氣得直跺腳,而陳奕辰當著張天的面誇潘政如“裙子好看”,更被網友怒懟“渣男”、“中央空調”。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與此同時,趙琦君趁吳翔威外出為楊凱雯買冰激凌時,主動提出和她一起DIY棉拖鞋,後來為客廳熟睡的楊凱雯披上西裝的畫面更是成為觀察團口中的偶像劇名場面。觀察員鄭愷說,CP的分分合合教會我們一個道理:“在愛情的道路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這就和人生一樣,我們要隨時做好失去的準備。”


"

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一檔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2》似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文 | 知 藍

以往我們看明星真人秀,是想看不平凡人的平凡事,現在我們看素人,是想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心動的信號2》,恰恰瞄準了後者,剛剛播出九期,就讓“不粉偶像劇久矣”的老阿姨們,打翻了少女心,冒出了滿屏的粉紅泡泡,更讓虎撲這個直男社區,掀起了戀愛與社交的大討論。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近些年,綜藝類節目的探索似乎到了瓶頸,明星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處在巔峰沒幾年,就被詬病“挖不出新料,觀眾觀感疲勞”,熱詞“伐木累”、“天霸動霸tua”自動歸為“老掉牙”行列,曾經紅極一時的陳赫、羅志祥紛紛轉戰抖音,開闢“諧星”副業,試圖保持較高關注度。

就連“流量擔當”鄧超這幾年頻繁上綜藝,也間接影響到電影作品的觀感。比如,拍攝期間大吃苦頭的《影》,常有齣戲的感覺;近期上映的《銀河補習班》,票房也不盡如人意。諸多現象表明,明星之於綜藝不再是一張王牌,打出來就能贏的時代,早已過去,製作方開始挖空心思,突破創新,在這個背景下,觀察類綜藝頻頻出現在了公眾視野。

從探究婆媳關係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到研究親子關係的《我家那閨女》,再到展現夫妻關係的《妻子的浪漫旅行》,雖說看起來多了新鮮勁兒,但倒騰來倒騰去還是明星那點八卦。和大多數人一樣,筆者常常會抱有“真人秀都有劇本”和“攝像機下無真情”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對節目的忠誠度。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心動的信號2》則不同,它算得上是觀察類綜藝的一股清流,雖然是從韓國電視臺Channel A購買的版權,拷貝了節目模式,但在拍攝之初,製片人就做了大量戀愛功課,踩準了中國年輕人戀愛睏惑的空白點:“看明星戀愛太假,自己戀愛功底又很菜”,盯著這一現實困惑“猛攻”,用宋茜的話說,比偶像劇還偶像劇。

節目組在兩個空間,搭建起了“楚門的世界”。第一空間,心動小屋,八位青春男女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一個月,遵循遊戲規則,尋找真愛;第二空間,演播室,明星觀察團一邊猜測推理他們之間的感情戲,一邊評論與愛情相關的話題。明星換了一個空間,更加釋放本真自我,素人們真情流露,也讓觀眾更具共鳴。

其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圍觀素人戀愛有什麼可看的?要知道,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剛需,雖然中國單身年輕人已達2億,但單身並不代表他們不渴望愛情,反而證明他們對愛情及理想型的要求更高。更核心的問題是,在節目劇情推演的過程中,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止是心動: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

說起婚戀綜藝,自然避不開我國相親節目的C位:非誠勿擾。非誠勿擾作為一個速配類相親節目,男女方之間沒有機會進行日常互動,因此每個人必須提煉出自己的訴求和三觀,即時地進行碰撞。

一群年輕人在節目裡輾轉相親,面對一地雞毛,你很難感受到他們對愛情的信念感。而《心動的信號2》是走體驗派路子的。不得不說,製片人很會拿捏觀眾心理,甜點槽點,劇情跌宕起伏,一個不落。八位嘉賓雖然是素人,但個個都是盤靚條順,年齡在23—29歲不等,個性鮮明,職業身份也各具特色,在擇偶市場上可謂佔盡了優勢。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最想看什麼,當然是“感同身受”,體驗偶像劇式的愛情。比如情侶日常的衝突矛盾、“三角關係”中可能的醋意,甚至某一個微笑、某一首歌……這些“曖昧”的細枝末節乍看稀鬆平常,但在鏡頭的放大下,完全有了非比尋常的心動體驗。

趙琦君與楊凱雯坐在客廳寫小紙條,兩人默契地偷看對方,然後心領神會地笑說:“你能不能好好學習。”真的太甜太甜了,有人說,“讓我想起了自己七年的初戀”。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陳奕辰在接到張天“期待週末”的短信時,用手機擋住嘴角“偷著樂”。這一私人空間裡才有的微表情,通過鏡頭與剪輯加持,果斷超過偶像劇的設定,也難怪,“天意CP粉”跑到陳奕辰微博下面喊話:“甜總安排一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期待著有情人終成眷屬,也擔心“心悅君兮君不知”的遺憾發生。作為男女嘉賓,誰都不想成為落單的那一個,因此,小到廚房幹活,大到短信配對,都能窺見戀愛中的男女各種心理鬥爭。

第二期楊凱雯、趙琦君和吳翔威的“廚房三角戰役”,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在吳翔威的各種“發力”下,以趙琦君毫無還擊之力的“敗北”而告終。

雖然十分心疼以健身填補空虛的琦君,但霸道總裁與軟萌少女,這對言情小說標準人設,還是相當圈粉的,男主吳翔威生活精緻,有品味,會料理,對“貓系女友”楊凱雯進行魚塘式的圈養,一拍即合,完美!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但《心動的信號2》走紅的祕訣恰恰就在於,你永遠猜不到接下來的劇情走向。第四期,新入男女嘉賓作為“活體鯰魚”打破了原本CP設定,潘政如試圖拆掉“天意CP”,打岔做飯,當面撒嬌,讓場外的宋茜、楊超越紛紛氣得直跺腳,而陳奕辰當著張天的面誇潘政如“裙子好看”,更被網友怒懟“渣男”、“中央空調”。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與此同時,趙琦君趁吳翔威外出為楊凱雯買冰激凌時,主動提出和她一起DIY棉拖鞋,後來為客廳熟睡的楊凱雯披上西裝的畫面更是成為觀察團口中的偶像劇名場面。觀察員鄭愷說,CP的分分合合教會我們一個道理:“在愛情的道路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這就和人生一樣,我們要隨時做好失去的準備。”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當然,《心動的信號2》玩的不止是心動,它還試圖在微小的細節上,給戀愛中的年輕人一些友情提示。比如,從對心儀女孩的行為舉止上看,吳翔威和趙琦君屬於典型的阿爾法男,也就是掌控性極強的“老大型”男性。別看一個是霸道總裁,一個是幽默直男,但都喜歡掌控局勢,都有較強佔有欲,都喜歡用攻擊性語言。

相反,陳奕辰則是典型的貝塔男。在與別人聊天時,不會用競爭性的語言,卻很會搭橋樑,會主動找兩人之間的共同話題。以第一期為例,吳沛說自己養了一隻貓,他就會說自己也有貓,這期到最後,看上去話最少的他,憑藉貝塔男的優勢,最終成為了第一期的“全票王”。


"

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一檔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2》似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文 | 知 藍

以往我們看明星真人秀,是想看不平凡人的平凡事,現在我們看素人,是想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心動的信號2》,恰恰瞄準了後者,剛剛播出九期,就讓“不粉偶像劇久矣”的老阿姨們,打翻了少女心,冒出了滿屏的粉紅泡泡,更讓虎撲這個直男社區,掀起了戀愛與社交的大討論。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近些年,綜藝類節目的探索似乎到了瓶頸,明星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處在巔峰沒幾年,就被詬病“挖不出新料,觀眾觀感疲勞”,熱詞“伐木累”、“天霸動霸tua”自動歸為“老掉牙”行列,曾經紅極一時的陳赫、羅志祥紛紛轉戰抖音,開闢“諧星”副業,試圖保持較高關注度。

就連“流量擔當”鄧超這幾年頻繁上綜藝,也間接影響到電影作品的觀感。比如,拍攝期間大吃苦頭的《影》,常有齣戲的感覺;近期上映的《銀河補習班》,票房也不盡如人意。諸多現象表明,明星之於綜藝不再是一張王牌,打出來就能贏的時代,早已過去,製作方開始挖空心思,突破創新,在這個背景下,觀察類綜藝頻頻出現在了公眾視野。

從探究婆媳關係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到研究親子關係的《我家那閨女》,再到展現夫妻關係的《妻子的浪漫旅行》,雖說看起來多了新鮮勁兒,但倒騰來倒騰去還是明星那點八卦。和大多數人一樣,筆者常常會抱有“真人秀都有劇本”和“攝像機下無真情”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對節目的忠誠度。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心動的信號2》則不同,它算得上是觀察類綜藝的一股清流,雖然是從韓國電視臺Channel A購買的版權,拷貝了節目模式,但在拍攝之初,製片人就做了大量戀愛功課,踩準了中國年輕人戀愛睏惑的空白點:“看明星戀愛太假,自己戀愛功底又很菜”,盯著這一現實困惑“猛攻”,用宋茜的話說,比偶像劇還偶像劇。

節目組在兩個空間,搭建起了“楚門的世界”。第一空間,心動小屋,八位青春男女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一個月,遵循遊戲規則,尋找真愛;第二空間,演播室,明星觀察團一邊猜測推理他們之間的感情戲,一邊評論與愛情相關的話題。明星換了一個空間,更加釋放本真自我,素人們真情流露,也讓觀眾更具共鳴。

其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圍觀素人戀愛有什麼可看的?要知道,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剛需,雖然中國單身年輕人已達2億,但單身並不代表他們不渴望愛情,反而證明他們對愛情及理想型的要求更高。更核心的問題是,在節目劇情推演的過程中,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止是心動: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

說起婚戀綜藝,自然避不開我國相親節目的C位:非誠勿擾。非誠勿擾作為一個速配類相親節目,男女方之間沒有機會進行日常互動,因此每個人必須提煉出自己的訴求和三觀,即時地進行碰撞。

一群年輕人在節目裡輾轉相親,面對一地雞毛,你很難感受到他們對愛情的信念感。而《心動的信號2》是走體驗派路子的。不得不說,製片人很會拿捏觀眾心理,甜點槽點,劇情跌宕起伏,一個不落。八位嘉賓雖然是素人,但個個都是盤靚條順,年齡在23—29歲不等,個性鮮明,職業身份也各具特色,在擇偶市場上可謂佔盡了優勢。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最想看什麼,當然是“感同身受”,體驗偶像劇式的愛情。比如情侶日常的衝突矛盾、“三角關係”中可能的醋意,甚至某一個微笑、某一首歌……這些“曖昧”的細枝末節乍看稀鬆平常,但在鏡頭的放大下,完全有了非比尋常的心動體驗。

趙琦君與楊凱雯坐在客廳寫小紙條,兩人默契地偷看對方,然後心領神會地笑說:“你能不能好好學習。”真的太甜太甜了,有人說,“讓我想起了自己七年的初戀”。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陳奕辰在接到張天“期待週末”的短信時,用手機擋住嘴角“偷著樂”。這一私人空間裡才有的微表情,通過鏡頭與剪輯加持,果斷超過偶像劇的設定,也難怪,“天意CP粉”跑到陳奕辰微博下面喊話:“甜總安排一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期待著有情人終成眷屬,也擔心“心悅君兮君不知”的遺憾發生。作為男女嘉賓,誰都不想成為落單的那一個,因此,小到廚房幹活,大到短信配對,都能窺見戀愛中的男女各種心理鬥爭。

第二期楊凱雯、趙琦君和吳翔威的“廚房三角戰役”,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在吳翔威的各種“發力”下,以趙琦君毫無還擊之力的“敗北”而告終。

雖然十分心疼以健身填補空虛的琦君,但霸道總裁與軟萌少女,這對言情小說標準人設,還是相當圈粉的,男主吳翔威生活精緻,有品味,會料理,對“貓系女友”楊凱雯進行魚塘式的圈養,一拍即合,完美!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但《心動的信號2》走紅的祕訣恰恰就在於,你永遠猜不到接下來的劇情走向。第四期,新入男女嘉賓作為“活體鯰魚”打破了原本CP設定,潘政如試圖拆掉“天意CP”,打岔做飯,當面撒嬌,讓場外的宋茜、楊超越紛紛氣得直跺腳,而陳奕辰當著張天的面誇潘政如“裙子好看”,更被網友怒懟“渣男”、“中央空調”。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與此同時,趙琦君趁吳翔威外出為楊凱雯買冰激凌時,主動提出和她一起DIY棉拖鞋,後來為客廳熟睡的楊凱雯披上西裝的畫面更是成為觀察團口中的偶像劇名場面。觀察員鄭愷說,CP的分分合合教會我們一個道理:“在愛情的道路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這就和人生一樣,我們要隨時做好失去的準備。”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當然,《心動的信號2》玩的不止是心動,它還試圖在微小的細節上,給戀愛中的年輕人一些友情提示。比如,從對心儀女孩的行為舉止上看,吳翔威和趙琦君屬於典型的阿爾法男,也就是掌控性極強的“老大型”男性。別看一個是霸道總裁,一個是幽默直男,但都喜歡掌控局勢,都有較強佔有欲,都喜歡用攻擊性語言。

相反,陳奕辰則是典型的貝塔男。在與別人聊天時,不會用競爭性的語言,卻很會搭橋樑,會主動找兩人之間的共同話題。以第一期為例,吳沛說自己養了一隻貓,他就會說自己也有貓,這期到最後,看上去話最少的他,憑藉貝塔男的優勢,最終成為了第一期的“全票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當然,你對《心動的信號2》的態度,還能映射出你對感情的選擇與放棄,如果你不喜歡吳沛,是不是因為你本身對這種工作狂型的情敵抱有偏見?如果你喜歡吳翔威,可能說明生活裡你喜歡被別人約束,如果還是單身,要不要多留意一下這樣類型的人?《心動的信號2》就像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處處有學問。

楚門世界的“圍觀者”:打開年輕人的社交圖鑑

當然,綜藝逆襲的邏輯不止於此,第二空間的“吃瓜”明星觀察員,從被觀察者變身觀察者,其表達的觀點更能引發話題。有趣的是,在這小小的演播室裡,一個大明星的身上可以有無數故事,卻不需要用親身經歷為自己的任何一段發言做註解。

換言之,在圍觀的環境裡,他們終於可以跳脫出這個框架,擁有更生動的自我表達,這種隱私披露的豁免,對一個公眾人物而言是難得的體驗。


"

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一檔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2》似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文 | 知 藍

以往我們看明星真人秀,是想看不平凡人的平凡事,現在我們看素人,是想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心動的信號2》,恰恰瞄準了後者,剛剛播出九期,就讓“不粉偶像劇久矣”的老阿姨們,打翻了少女心,冒出了滿屏的粉紅泡泡,更讓虎撲這個直男社區,掀起了戀愛與社交的大討論。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近些年,綜藝類節目的探索似乎到了瓶頸,明星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處在巔峰沒幾年,就被詬病“挖不出新料,觀眾觀感疲勞”,熱詞“伐木累”、“天霸動霸tua”自動歸為“老掉牙”行列,曾經紅極一時的陳赫、羅志祥紛紛轉戰抖音,開闢“諧星”副業,試圖保持較高關注度。

就連“流量擔當”鄧超這幾年頻繁上綜藝,也間接影響到電影作品的觀感。比如,拍攝期間大吃苦頭的《影》,常有齣戲的感覺;近期上映的《銀河補習班》,票房也不盡如人意。諸多現象表明,明星之於綜藝不再是一張王牌,打出來就能贏的時代,早已過去,製作方開始挖空心思,突破創新,在這個背景下,觀察類綜藝頻頻出現在了公眾視野。

從探究婆媳關係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到研究親子關係的《我家那閨女》,再到展現夫妻關係的《妻子的浪漫旅行》,雖說看起來多了新鮮勁兒,但倒騰來倒騰去還是明星那點八卦。和大多數人一樣,筆者常常會抱有“真人秀都有劇本”和“攝像機下無真情”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對節目的忠誠度。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心動的信號2》則不同,它算得上是觀察類綜藝的一股清流,雖然是從韓國電視臺Channel A購買的版權,拷貝了節目模式,但在拍攝之初,製片人就做了大量戀愛功課,踩準了中國年輕人戀愛睏惑的空白點:“看明星戀愛太假,自己戀愛功底又很菜”,盯著這一現實困惑“猛攻”,用宋茜的話說,比偶像劇還偶像劇。

節目組在兩個空間,搭建起了“楚門的世界”。第一空間,心動小屋,八位青春男女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一個月,遵循遊戲規則,尋找真愛;第二空間,演播室,明星觀察團一邊猜測推理他們之間的感情戲,一邊評論與愛情相關的話題。明星換了一個空間,更加釋放本真自我,素人們真情流露,也讓觀眾更具共鳴。

其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圍觀素人戀愛有什麼可看的?要知道,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剛需,雖然中國單身年輕人已達2億,但單身並不代表他們不渴望愛情,反而證明他們對愛情及理想型的要求更高。更核心的問題是,在節目劇情推演的過程中,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止是心動: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

說起婚戀綜藝,自然避不開我國相親節目的C位:非誠勿擾。非誠勿擾作為一個速配類相親節目,男女方之間沒有機會進行日常互動,因此每個人必須提煉出自己的訴求和三觀,即時地進行碰撞。

一群年輕人在節目裡輾轉相親,面對一地雞毛,你很難感受到他們對愛情的信念感。而《心動的信號2》是走體驗派路子的。不得不說,製片人很會拿捏觀眾心理,甜點槽點,劇情跌宕起伏,一個不落。八位嘉賓雖然是素人,但個個都是盤靚條順,年齡在23—29歲不等,個性鮮明,職業身份也各具特色,在擇偶市場上可謂佔盡了優勢。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最想看什麼,當然是“感同身受”,體驗偶像劇式的愛情。比如情侶日常的衝突矛盾、“三角關係”中可能的醋意,甚至某一個微笑、某一首歌……這些“曖昧”的細枝末節乍看稀鬆平常,但在鏡頭的放大下,完全有了非比尋常的心動體驗。

趙琦君與楊凱雯坐在客廳寫小紙條,兩人默契地偷看對方,然後心領神會地笑說:“你能不能好好學習。”真的太甜太甜了,有人說,“讓我想起了自己七年的初戀”。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陳奕辰在接到張天“期待週末”的短信時,用手機擋住嘴角“偷著樂”。這一私人空間裡才有的微表情,通過鏡頭與剪輯加持,果斷超過偶像劇的設定,也難怪,“天意CP粉”跑到陳奕辰微博下面喊話:“甜總安排一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期待著有情人終成眷屬,也擔心“心悅君兮君不知”的遺憾發生。作為男女嘉賓,誰都不想成為落單的那一個,因此,小到廚房幹活,大到短信配對,都能窺見戀愛中的男女各種心理鬥爭。

第二期楊凱雯、趙琦君和吳翔威的“廚房三角戰役”,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在吳翔威的各種“發力”下,以趙琦君毫無還擊之力的“敗北”而告終。

雖然十分心疼以健身填補空虛的琦君,但霸道總裁與軟萌少女,這對言情小說標準人設,還是相當圈粉的,男主吳翔威生活精緻,有品味,會料理,對“貓系女友”楊凱雯進行魚塘式的圈養,一拍即合,完美!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但《心動的信號2》走紅的祕訣恰恰就在於,你永遠猜不到接下來的劇情走向。第四期,新入男女嘉賓作為“活體鯰魚”打破了原本CP設定,潘政如試圖拆掉“天意CP”,打岔做飯,當面撒嬌,讓場外的宋茜、楊超越紛紛氣得直跺腳,而陳奕辰當著張天的面誇潘政如“裙子好看”,更被網友怒懟“渣男”、“中央空調”。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與此同時,趙琦君趁吳翔威外出為楊凱雯買冰激凌時,主動提出和她一起DIY棉拖鞋,後來為客廳熟睡的楊凱雯披上西裝的畫面更是成為觀察團口中的偶像劇名場面。觀察員鄭愷說,CP的分分合合教會我們一個道理:“在愛情的道路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這就和人生一樣,我們要隨時做好失去的準備。”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當然,《心動的信號2》玩的不止是心動,它還試圖在微小的細節上,給戀愛中的年輕人一些友情提示。比如,從對心儀女孩的行為舉止上看,吳翔威和趙琦君屬於典型的阿爾法男,也就是掌控性極強的“老大型”男性。別看一個是霸道總裁,一個是幽默直男,但都喜歡掌控局勢,都有較強佔有欲,都喜歡用攻擊性語言。

相反,陳奕辰則是典型的貝塔男。在與別人聊天時,不會用競爭性的語言,卻很會搭橋樑,會主動找兩人之間的共同話題。以第一期為例,吳沛說自己養了一隻貓,他就會說自己也有貓,這期到最後,看上去話最少的他,憑藉貝塔男的優勢,最終成為了第一期的“全票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當然,你對《心動的信號2》的態度,還能映射出你對感情的選擇與放棄,如果你不喜歡吳沛,是不是因為你本身對這種工作狂型的情敵抱有偏見?如果你喜歡吳翔威,可能說明生活裡你喜歡被別人約束,如果還是單身,要不要多留意一下這樣類型的人?《心動的信號2》就像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處處有學問。

楚門世界的“圍觀者”:打開年輕人的社交圖鑑

當然,綜藝逆襲的邏輯不止於此,第二空間的“吃瓜”明星觀察員,從被觀察者變身觀察者,其表達的觀點更能引發話題。有趣的是,在這小小的演播室裡,一個大明星的身上可以有無數故事,卻不需要用親身經歷為自己的任何一段發言做註解。

換言之,在圍觀的環境裡,他們終於可以跳脫出這個框架,擁有更生動的自我表達,這種隱私披露的豁免,對一個公眾人物而言是難得的體驗。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節目中年齡最大的1990年的吳沛,在前兩期中,表現出對陳奕辰的喜歡,但考慮到年齡、職業等因素,尤其當看到張天和陳奕辰彼此互生好感的情況下,多少表現出了一絲猶豫。


"

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一檔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2》似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文 | 知 藍

以往我們看明星真人秀,是想看不平凡人的平凡事,現在我們看素人,是想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心動的信號2》,恰恰瞄準了後者,剛剛播出九期,就讓“不粉偶像劇久矣”的老阿姨們,打翻了少女心,冒出了滿屏的粉紅泡泡,更讓虎撲這個直男社區,掀起了戀愛與社交的大討論。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近些年,綜藝類節目的探索似乎到了瓶頸,明星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處在巔峰沒幾年,就被詬病“挖不出新料,觀眾觀感疲勞”,熱詞“伐木累”、“天霸動霸tua”自動歸為“老掉牙”行列,曾經紅極一時的陳赫、羅志祥紛紛轉戰抖音,開闢“諧星”副業,試圖保持較高關注度。

就連“流量擔當”鄧超這幾年頻繁上綜藝,也間接影響到電影作品的觀感。比如,拍攝期間大吃苦頭的《影》,常有齣戲的感覺;近期上映的《銀河補習班》,票房也不盡如人意。諸多現象表明,明星之於綜藝不再是一張王牌,打出來就能贏的時代,早已過去,製作方開始挖空心思,突破創新,在這個背景下,觀察類綜藝頻頻出現在了公眾視野。

從探究婆媳關係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到研究親子關係的《我家那閨女》,再到展現夫妻關係的《妻子的浪漫旅行》,雖說看起來多了新鮮勁兒,但倒騰來倒騰去還是明星那點八卦。和大多數人一樣,筆者常常會抱有“真人秀都有劇本”和“攝像機下無真情”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對節目的忠誠度。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心動的信號2》則不同,它算得上是觀察類綜藝的一股清流,雖然是從韓國電視臺Channel A購買的版權,拷貝了節目模式,但在拍攝之初,製片人就做了大量戀愛功課,踩準了中國年輕人戀愛睏惑的空白點:“看明星戀愛太假,自己戀愛功底又很菜”,盯著這一現實困惑“猛攻”,用宋茜的話說,比偶像劇還偶像劇。

節目組在兩個空間,搭建起了“楚門的世界”。第一空間,心動小屋,八位青春男女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一個月,遵循遊戲規則,尋找真愛;第二空間,演播室,明星觀察團一邊猜測推理他們之間的感情戲,一邊評論與愛情相關的話題。明星換了一個空間,更加釋放本真自我,素人們真情流露,也讓觀眾更具共鳴。

其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圍觀素人戀愛有什麼可看的?要知道,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剛需,雖然中國單身年輕人已達2億,但單身並不代表他們不渴望愛情,反而證明他們對愛情及理想型的要求更高。更核心的問題是,在節目劇情推演的過程中,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止是心動: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

說起婚戀綜藝,自然避不開我國相親節目的C位:非誠勿擾。非誠勿擾作為一個速配類相親節目,男女方之間沒有機會進行日常互動,因此每個人必須提煉出自己的訴求和三觀,即時地進行碰撞。

一群年輕人在節目裡輾轉相親,面對一地雞毛,你很難感受到他們對愛情的信念感。而《心動的信號2》是走體驗派路子的。不得不說,製片人很會拿捏觀眾心理,甜點槽點,劇情跌宕起伏,一個不落。八位嘉賓雖然是素人,但個個都是盤靚條順,年齡在23—29歲不等,個性鮮明,職業身份也各具特色,在擇偶市場上可謂佔盡了優勢。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最想看什麼,當然是“感同身受”,體驗偶像劇式的愛情。比如情侶日常的衝突矛盾、“三角關係”中可能的醋意,甚至某一個微笑、某一首歌……這些“曖昧”的細枝末節乍看稀鬆平常,但在鏡頭的放大下,完全有了非比尋常的心動體驗。

趙琦君與楊凱雯坐在客廳寫小紙條,兩人默契地偷看對方,然後心領神會地笑說:“你能不能好好學習。”真的太甜太甜了,有人說,“讓我想起了自己七年的初戀”。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陳奕辰在接到張天“期待週末”的短信時,用手機擋住嘴角“偷著樂”。這一私人空間裡才有的微表情,通過鏡頭與剪輯加持,果斷超過偶像劇的設定,也難怪,“天意CP粉”跑到陳奕辰微博下面喊話:“甜總安排一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期待著有情人終成眷屬,也擔心“心悅君兮君不知”的遺憾發生。作為男女嘉賓,誰都不想成為落單的那一個,因此,小到廚房幹活,大到短信配對,都能窺見戀愛中的男女各種心理鬥爭。

第二期楊凱雯、趙琦君和吳翔威的“廚房三角戰役”,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在吳翔威的各種“發力”下,以趙琦君毫無還擊之力的“敗北”而告終。

雖然十分心疼以健身填補空虛的琦君,但霸道總裁與軟萌少女,這對言情小說標準人設,還是相當圈粉的,男主吳翔威生活精緻,有品味,會料理,對“貓系女友”楊凱雯進行魚塘式的圈養,一拍即合,完美!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但《心動的信號2》走紅的祕訣恰恰就在於,你永遠猜不到接下來的劇情走向。第四期,新入男女嘉賓作為“活體鯰魚”打破了原本CP設定,潘政如試圖拆掉“天意CP”,打岔做飯,當面撒嬌,讓場外的宋茜、楊超越紛紛氣得直跺腳,而陳奕辰當著張天的面誇潘政如“裙子好看”,更被網友怒懟“渣男”、“中央空調”。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與此同時,趙琦君趁吳翔威外出為楊凱雯買冰激凌時,主動提出和她一起DIY棉拖鞋,後來為客廳熟睡的楊凱雯披上西裝的畫面更是成為觀察團口中的偶像劇名場面。觀察員鄭愷說,CP的分分合合教會我們一個道理:“在愛情的道路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這就和人生一樣,我們要隨時做好失去的準備。”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當然,《心動的信號2》玩的不止是心動,它還試圖在微小的細節上,給戀愛中的年輕人一些友情提示。比如,從對心儀女孩的行為舉止上看,吳翔威和趙琦君屬於典型的阿爾法男,也就是掌控性極強的“老大型”男性。別看一個是霸道總裁,一個是幽默直男,但都喜歡掌控局勢,都有較強佔有欲,都喜歡用攻擊性語言。

相反,陳奕辰則是典型的貝塔男。在與別人聊天時,不會用競爭性的語言,卻很會搭橋樑,會主動找兩人之間的共同話題。以第一期為例,吳沛說自己養了一隻貓,他就會說自己也有貓,這期到最後,看上去話最少的他,憑藉貝塔男的優勢,最終成為了第一期的“全票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當然,你對《心動的信號2》的態度,還能映射出你對感情的選擇與放棄,如果你不喜歡吳沛,是不是因為你本身對這種工作狂型的情敵抱有偏見?如果你喜歡吳翔威,可能說明生活裡你喜歡被別人約束,如果還是單身,要不要多留意一下這樣類型的人?《心動的信號2》就像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處處有學問。

楚門世界的“圍觀者”:打開年輕人的社交圖鑑

當然,綜藝逆襲的邏輯不止於此,第二空間的“吃瓜”明星觀察員,從被觀察者變身觀察者,其表達的觀點更能引發話題。有趣的是,在這小小的演播室裡,一個大明星的身上可以有無數故事,卻不需要用親身經歷為自己的任何一段發言做註解。

換言之,在圍觀的環境裡,他們終於可以跳脫出這個框架,擁有更生動的自我表達,這種隱私披露的豁免,對一個公眾人物而言是難得的體驗。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節目中年齡最大的1990年的吳沛,在前兩期中,表現出對陳奕辰的喜歡,但考慮到年齡、職業等因素,尤其當看到張天和陳奕辰彼此互生好感的情況下,多少表現出了一絲猶豫。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演播室的觀察團在討論情侶年齡差時,楊丞琳就直言,很贊同姐弟戀,沒有關係啊。她舉例說陳妍希和陳曉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真正的原因不外乎自己與李榮浩也同樣是姐弟戀。但試想一下,如果換個場合說出這樣的話,明星可能會相對收斂,對於主持人的八卦追問保持禮貌且友好,給予圈內所謂的官方迴應。

當明星成為圍觀群眾,他們得以短暫地逃離這個社會的凝視,而他們的意見也終於擁有了獨立的價值。比方說,在節目中,很少談及感情的鄭愷,就說出了一番不太常見的話,鄭愷用自己做了一個男大女小的假設案例,說年齡差會給自己造成一種不同代的認知,認為年齡大的男性在感情關係中,顯得過於成熟而格格不入。


"

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一檔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2》似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文 | 知 藍

以往我們看明星真人秀,是想看不平凡人的平凡事,現在我們看素人,是想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心動的信號2》,恰恰瞄準了後者,剛剛播出九期,就讓“不粉偶像劇久矣”的老阿姨們,打翻了少女心,冒出了滿屏的粉紅泡泡,更讓虎撲這個直男社區,掀起了戀愛與社交的大討論。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近些年,綜藝類節目的探索似乎到了瓶頸,明星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處在巔峰沒幾年,就被詬病“挖不出新料,觀眾觀感疲勞”,熱詞“伐木累”、“天霸動霸tua”自動歸為“老掉牙”行列,曾經紅極一時的陳赫、羅志祥紛紛轉戰抖音,開闢“諧星”副業,試圖保持較高關注度。

就連“流量擔當”鄧超這幾年頻繁上綜藝,也間接影響到電影作品的觀感。比如,拍攝期間大吃苦頭的《影》,常有齣戲的感覺;近期上映的《銀河補習班》,票房也不盡如人意。諸多現象表明,明星之於綜藝不再是一張王牌,打出來就能贏的時代,早已過去,製作方開始挖空心思,突破創新,在這個背景下,觀察類綜藝頻頻出現在了公眾視野。

從探究婆媳關係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到研究親子關係的《我家那閨女》,再到展現夫妻關係的《妻子的浪漫旅行》,雖說看起來多了新鮮勁兒,但倒騰來倒騰去還是明星那點八卦。和大多數人一樣,筆者常常會抱有“真人秀都有劇本”和“攝像機下無真情”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對節目的忠誠度。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心動的信號2》則不同,它算得上是觀察類綜藝的一股清流,雖然是從韓國電視臺Channel A購買的版權,拷貝了節目模式,但在拍攝之初,製片人就做了大量戀愛功課,踩準了中國年輕人戀愛睏惑的空白點:“看明星戀愛太假,自己戀愛功底又很菜”,盯著這一現實困惑“猛攻”,用宋茜的話說,比偶像劇還偶像劇。

節目組在兩個空間,搭建起了“楚門的世界”。第一空間,心動小屋,八位青春男女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一個月,遵循遊戲規則,尋找真愛;第二空間,演播室,明星觀察團一邊猜測推理他們之間的感情戲,一邊評論與愛情相關的話題。明星換了一個空間,更加釋放本真自我,素人們真情流露,也讓觀眾更具共鳴。

其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圍觀素人戀愛有什麼可看的?要知道,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剛需,雖然中國單身年輕人已達2億,但單身並不代表他們不渴望愛情,反而證明他們對愛情及理想型的要求更高。更核心的問題是,在節目劇情推演的過程中,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止是心動: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

說起婚戀綜藝,自然避不開我國相親節目的C位:非誠勿擾。非誠勿擾作為一個速配類相親節目,男女方之間沒有機會進行日常互動,因此每個人必須提煉出自己的訴求和三觀,即時地進行碰撞。

一群年輕人在節目裡輾轉相親,面對一地雞毛,你很難感受到他們對愛情的信念感。而《心動的信號2》是走體驗派路子的。不得不說,製片人很會拿捏觀眾心理,甜點槽點,劇情跌宕起伏,一個不落。八位嘉賓雖然是素人,但個個都是盤靚條順,年齡在23—29歲不等,個性鮮明,職業身份也各具特色,在擇偶市場上可謂佔盡了優勢。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最想看什麼,當然是“感同身受”,體驗偶像劇式的愛情。比如情侶日常的衝突矛盾、“三角關係”中可能的醋意,甚至某一個微笑、某一首歌……這些“曖昧”的細枝末節乍看稀鬆平常,但在鏡頭的放大下,完全有了非比尋常的心動體驗。

趙琦君與楊凱雯坐在客廳寫小紙條,兩人默契地偷看對方,然後心領神會地笑說:“你能不能好好學習。”真的太甜太甜了,有人說,“讓我想起了自己七年的初戀”。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陳奕辰在接到張天“期待週末”的短信時,用手機擋住嘴角“偷著樂”。這一私人空間裡才有的微表情,通過鏡頭與剪輯加持,果斷超過偶像劇的設定,也難怪,“天意CP粉”跑到陳奕辰微博下面喊話:“甜總安排一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期待著有情人終成眷屬,也擔心“心悅君兮君不知”的遺憾發生。作為男女嘉賓,誰都不想成為落單的那一個,因此,小到廚房幹活,大到短信配對,都能窺見戀愛中的男女各種心理鬥爭。

第二期楊凱雯、趙琦君和吳翔威的“廚房三角戰役”,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在吳翔威的各種“發力”下,以趙琦君毫無還擊之力的“敗北”而告終。

雖然十分心疼以健身填補空虛的琦君,但霸道總裁與軟萌少女,這對言情小說標準人設,還是相當圈粉的,男主吳翔威生活精緻,有品味,會料理,對“貓系女友”楊凱雯進行魚塘式的圈養,一拍即合,完美!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但《心動的信號2》走紅的祕訣恰恰就在於,你永遠猜不到接下來的劇情走向。第四期,新入男女嘉賓作為“活體鯰魚”打破了原本CP設定,潘政如試圖拆掉“天意CP”,打岔做飯,當面撒嬌,讓場外的宋茜、楊超越紛紛氣得直跺腳,而陳奕辰當著張天的面誇潘政如“裙子好看”,更被網友怒懟“渣男”、“中央空調”。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與此同時,趙琦君趁吳翔威外出為楊凱雯買冰激凌時,主動提出和她一起DIY棉拖鞋,後來為客廳熟睡的楊凱雯披上西裝的畫面更是成為觀察團口中的偶像劇名場面。觀察員鄭愷說,CP的分分合合教會我們一個道理:“在愛情的道路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這就和人生一樣,我們要隨時做好失去的準備。”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當然,《心動的信號2》玩的不止是心動,它還試圖在微小的細節上,給戀愛中的年輕人一些友情提示。比如,從對心儀女孩的行為舉止上看,吳翔威和趙琦君屬於典型的阿爾法男,也就是掌控性極強的“老大型”男性。別看一個是霸道總裁,一個是幽默直男,但都喜歡掌控局勢,都有較強佔有欲,都喜歡用攻擊性語言。

相反,陳奕辰則是典型的貝塔男。在與別人聊天時,不會用競爭性的語言,卻很會搭橋樑,會主動找兩人之間的共同話題。以第一期為例,吳沛說自己養了一隻貓,他就會說自己也有貓,這期到最後,看上去話最少的他,憑藉貝塔男的優勢,最終成為了第一期的“全票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當然,你對《心動的信號2》的態度,還能映射出你對感情的選擇與放棄,如果你不喜歡吳沛,是不是因為你本身對這種工作狂型的情敵抱有偏見?如果你喜歡吳翔威,可能說明生活裡你喜歡被別人約束,如果還是單身,要不要多留意一下這樣類型的人?《心動的信號2》就像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處處有學問。

楚門世界的“圍觀者”:打開年輕人的社交圖鑑

當然,綜藝逆襲的邏輯不止於此,第二空間的“吃瓜”明星觀察員,從被觀察者變身觀察者,其表達的觀點更能引發話題。有趣的是,在這小小的演播室裡,一個大明星的身上可以有無數故事,卻不需要用親身經歷為自己的任何一段發言做註解。

換言之,在圍觀的環境裡,他們終於可以跳脫出這個框架,擁有更生動的自我表達,這種隱私披露的豁免,對一個公眾人物而言是難得的體驗。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節目中年齡最大的1990年的吳沛,在前兩期中,表現出對陳奕辰的喜歡,但考慮到年齡、職業等因素,尤其當看到張天和陳奕辰彼此互生好感的情況下,多少表現出了一絲猶豫。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演播室的觀察團在討論情侶年齡差時,楊丞琳就直言,很贊同姐弟戀,沒有關係啊。她舉例說陳妍希和陳曉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真正的原因不外乎自己與李榮浩也同樣是姐弟戀。但試想一下,如果換個場合說出這樣的話,明星可能會相對收斂,對於主持人的八卦追問保持禮貌且友好,給予圈內所謂的官方迴應。

當明星成為圍觀群眾,他們得以短暫地逃離這個社會的凝視,而他們的意見也終於擁有了獨立的價值。比方說,在節目中,很少談及感情的鄭愷,就說出了一番不太常見的話,鄭愷用自己做了一個男大女小的假設案例,說年齡差會給自己造成一種不同代的認知,認為年齡大的男性在感情關係中,顯得過於成熟而格格不入。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

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一檔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2》似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文 | 知 藍

以往我們看明星真人秀,是想看不平凡人的平凡事,現在我們看素人,是想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心動的信號2》,恰恰瞄準了後者,剛剛播出九期,就讓“不粉偶像劇久矣”的老阿姨們,打翻了少女心,冒出了滿屏的粉紅泡泡,更讓虎撲這個直男社區,掀起了戀愛與社交的大討論。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近些年,綜藝類節目的探索似乎到了瓶頸,明星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處在巔峰沒幾年,就被詬病“挖不出新料,觀眾觀感疲勞”,熱詞“伐木累”、“天霸動霸tua”自動歸為“老掉牙”行列,曾經紅極一時的陳赫、羅志祥紛紛轉戰抖音,開闢“諧星”副業,試圖保持較高關注度。

就連“流量擔當”鄧超這幾年頻繁上綜藝,也間接影響到電影作品的觀感。比如,拍攝期間大吃苦頭的《影》,常有齣戲的感覺;近期上映的《銀河補習班》,票房也不盡如人意。諸多現象表明,明星之於綜藝不再是一張王牌,打出來就能贏的時代,早已過去,製作方開始挖空心思,突破創新,在這個背景下,觀察類綜藝頻頻出現在了公眾視野。

從探究婆媳關係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到研究親子關係的《我家那閨女》,再到展現夫妻關係的《妻子的浪漫旅行》,雖說看起來多了新鮮勁兒,但倒騰來倒騰去還是明星那點八卦。和大多數人一樣,筆者常常會抱有“真人秀都有劇本”和“攝像機下無真情”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對節目的忠誠度。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心動的信號2》則不同,它算得上是觀察類綜藝的一股清流,雖然是從韓國電視臺Channel A購買的版權,拷貝了節目模式,但在拍攝之初,製片人就做了大量戀愛功課,踩準了中國年輕人戀愛睏惑的空白點:“看明星戀愛太假,自己戀愛功底又很菜”,盯著這一現實困惑“猛攻”,用宋茜的話說,比偶像劇還偶像劇。

節目組在兩個空間,搭建起了“楚門的世界”。第一空間,心動小屋,八位青春男女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一個月,遵循遊戲規則,尋找真愛;第二空間,演播室,明星觀察團一邊猜測推理他們之間的感情戲,一邊評論與愛情相關的話題。明星換了一個空間,更加釋放本真自我,素人們真情流露,也讓觀眾更具共鳴。

其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圍觀素人戀愛有什麼可看的?要知道,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剛需,雖然中國單身年輕人已達2億,但單身並不代表他們不渴望愛情,反而證明他們對愛情及理想型的要求更高。更核心的問題是,在節目劇情推演的過程中,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止是心動: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

說起婚戀綜藝,自然避不開我國相親節目的C位:非誠勿擾。非誠勿擾作為一個速配類相親節目,男女方之間沒有機會進行日常互動,因此每個人必須提煉出自己的訴求和三觀,即時地進行碰撞。

一群年輕人在節目裡輾轉相親,面對一地雞毛,你很難感受到他們對愛情的信念感。而《心動的信號2》是走體驗派路子的。不得不說,製片人很會拿捏觀眾心理,甜點槽點,劇情跌宕起伏,一個不落。八位嘉賓雖然是素人,但個個都是盤靚條順,年齡在23—29歲不等,個性鮮明,職業身份也各具特色,在擇偶市場上可謂佔盡了優勢。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最想看什麼,當然是“感同身受”,體驗偶像劇式的愛情。比如情侶日常的衝突矛盾、“三角關係”中可能的醋意,甚至某一個微笑、某一首歌……這些“曖昧”的細枝末節乍看稀鬆平常,但在鏡頭的放大下,完全有了非比尋常的心動體驗。

趙琦君與楊凱雯坐在客廳寫小紙條,兩人默契地偷看對方,然後心領神會地笑說:“你能不能好好學習。”真的太甜太甜了,有人說,“讓我想起了自己七年的初戀”。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陳奕辰在接到張天“期待週末”的短信時,用手機擋住嘴角“偷著樂”。這一私人空間裡才有的微表情,通過鏡頭與剪輯加持,果斷超過偶像劇的設定,也難怪,“天意CP粉”跑到陳奕辰微博下面喊話:“甜總安排一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期待著有情人終成眷屬,也擔心“心悅君兮君不知”的遺憾發生。作為男女嘉賓,誰都不想成為落單的那一個,因此,小到廚房幹活,大到短信配對,都能窺見戀愛中的男女各種心理鬥爭。

第二期楊凱雯、趙琦君和吳翔威的“廚房三角戰役”,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在吳翔威的各種“發力”下,以趙琦君毫無還擊之力的“敗北”而告終。

雖然十分心疼以健身填補空虛的琦君,但霸道總裁與軟萌少女,這對言情小說標準人設,還是相當圈粉的,男主吳翔威生活精緻,有品味,會料理,對“貓系女友”楊凱雯進行魚塘式的圈養,一拍即合,完美!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但《心動的信號2》走紅的祕訣恰恰就在於,你永遠猜不到接下來的劇情走向。第四期,新入男女嘉賓作為“活體鯰魚”打破了原本CP設定,潘政如試圖拆掉“天意CP”,打岔做飯,當面撒嬌,讓場外的宋茜、楊超越紛紛氣得直跺腳,而陳奕辰當著張天的面誇潘政如“裙子好看”,更被網友怒懟“渣男”、“中央空調”。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與此同時,趙琦君趁吳翔威外出為楊凱雯買冰激凌時,主動提出和她一起DIY棉拖鞋,後來為客廳熟睡的楊凱雯披上西裝的畫面更是成為觀察團口中的偶像劇名場面。觀察員鄭愷說,CP的分分合合教會我們一個道理:“在愛情的道路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這就和人生一樣,我們要隨時做好失去的準備。”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當然,《心動的信號2》玩的不止是心動,它還試圖在微小的細節上,給戀愛中的年輕人一些友情提示。比如,從對心儀女孩的行為舉止上看,吳翔威和趙琦君屬於典型的阿爾法男,也就是掌控性極強的“老大型”男性。別看一個是霸道總裁,一個是幽默直男,但都喜歡掌控局勢,都有較強佔有欲,都喜歡用攻擊性語言。

相反,陳奕辰則是典型的貝塔男。在與別人聊天時,不會用競爭性的語言,卻很會搭橋樑,會主動找兩人之間的共同話題。以第一期為例,吳沛說自己養了一隻貓,他就會說自己也有貓,這期到最後,看上去話最少的他,憑藉貝塔男的優勢,最終成為了第一期的“全票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當然,你對《心動的信號2》的態度,還能映射出你對感情的選擇與放棄,如果你不喜歡吳沛,是不是因為你本身對這種工作狂型的情敵抱有偏見?如果你喜歡吳翔威,可能說明生活裡你喜歡被別人約束,如果還是單身,要不要多留意一下這樣類型的人?《心動的信號2》就像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處處有學問。

楚門世界的“圍觀者”:打開年輕人的社交圖鑑

當然,綜藝逆襲的邏輯不止於此,第二空間的“吃瓜”明星觀察員,從被觀察者變身觀察者,其表達的觀點更能引發話題。有趣的是,在這小小的演播室裡,一個大明星的身上可以有無數故事,卻不需要用親身經歷為自己的任何一段發言做註解。

換言之,在圍觀的環境裡,他們終於可以跳脫出這個框架,擁有更生動的自我表達,這種隱私披露的豁免,對一個公眾人物而言是難得的體驗。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節目中年齡最大的1990年的吳沛,在前兩期中,表現出對陳奕辰的喜歡,但考慮到年齡、職業等因素,尤其當看到張天和陳奕辰彼此互生好感的情況下,多少表現出了一絲猶豫。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演播室的觀察團在討論情侶年齡差時,楊丞琳就直言,很贊同姐弟戀,沒有關係啊。她舉例說陳妍希和陳曉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真正的原因不外乎自己與李榮浩也同樣是姐弟戀。但試想一下,如果換個場合說出這樣的話,明星可能會相對收斂,對於主持人的八卦追問保持禮貌且友好,給予圈內所謂的官方迴應。

當明星成為圍觀群眾,他們得以短暫地逃離這個社會的凝視,而他們的意見也終於擁有了獨立的價值。比方說,在節目中,很少談及感情的鄭愷,就說出了一番不太常見的話,鄭愷用自己做了一個男大女小的假設案例,說年齡差會給自己造成一種不同代的認知,認為年齡大的男性在感情關係中,顯得過於成熟而格格不入。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鄭愷表明了自己身為大齡男性的困擾,也是為男性發聲,讓大眾改掉這個偏見。而在豆瓣、微博等社交媒體的熱議反饋,也跳脫出了純粹戀愛的議題,不再是誰和誰配對是否成功,而是一些更具普遍意義的話題。比如“996”工作影響談戀愛嗎,如何讓年齡不再成為勇敢追求愛情的阻礙,如何把職場和生活更好地調度等等。

可以說,時下年輕人的社交圖鑑,在節目中也有了具象的表達。當楊凱雯帶著趙琦君回到大學校園吃飯時,趙琦君看著旁邊成雙成對的男男女女,問楊凱雯:“那時候你是不是都像這些學生一樣,男男女女坐在一起。”

長相可愛,給人第一印象都是小妹妹的楊凱雯回答:“我都自己。”用楊凱雯自己的話來說,這種狀態,其實是因為自己給自己的安全感很足。


"

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一檔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2》似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文 | 知 藍

以往我們看明星真人秀,是想看不平凡人的平凡事,現在我們看素人,是想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心動的信號2》,恰恰瞄準了後者,剛剛播出九期,就讓“不粉偶像劇久矣”的老阿姨們,打翻了少女心,冒出了滿屏的粉紅泡泡,更讓虎撲這個直男社區,掀起了戀愛與社交的大討論。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近些年,綜藝類節目的探索似乎到了瓶頸,明星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處在巔峰沒幾年,就被詬病“挖不出新料,觀眾觀感疲勞”,熱詞“伐木累”、“天霸動霸tua”自動歸為“老掉牙”行列,曾經紅極一時的陳赫、羅志祥紛紛轉戰抖音,開闢“諧星”副業,試圖保持較高關注度。

就連“流量擔當”鄧超這幾年頻繁上綜藝,也間接影響到電影作品的觀感。比如,拍攝期間大吃苦頭的《影》,常有齣戲的感覺;近期上映的《銀河補習班》,票房也不盡如人意。諸多現象表明,明星之於綜藝不再是一張王牌,打出來就能贏的時代,早已過去,製作方開始挖空心思,突破創新,在這個背景下,觀察類綜藝頻頻出現在了公眾視野。

從探究婆媳關係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到研究親子關係的《我家那閨女》,再到展現夫妻關係的《妻子的浪漫旅行》,雖說看起來多了新鮮勁兒,但倒騰來倒騰去還是明星那點八卦。和大多數人一樣,筆者常常會抱有“真人秀都有劇本”和“攝像機下無真情”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對節目的忠誠度。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心動的信號2》則不同,它算得上是觀察類綜藝的一股清流,雖然是從韓國電視臺Channel A購買的版權,拷貝了節目模式,但在拍攝之初,製片人就做了大量戀愛功課,踩準了中國年輕人戀愛睏惑的空白點:“看明星戀愛太假,自己戀愛功底又很菜”,盯著這一現實困惑“猛攻”,用宋茜的話說,比偶像劇還偶像劇。

節目組在兩個空間,搭建起了“楚門的世界”。第一空間,心動小屋,八位青春男女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一個月,遵循遊戲規則,尋找真愛;第二空間,演播室,明星觀察團一邊猜測推理他們之間的感情戲,一邊評論與愛情相關的話題。明星換了一個空間,更加釋放本真自我,素人們真情流露,也讓觀眾更具共鳴。

其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圍觀素人戀愛有什麼可看的?要知道,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剛需,雖然中國單身年輕人已達2億,但單身並不代表他們不渴望愛情,反而證明他們對愛情及理想型的要求更高。更核心的問題是,在節目劇情推演的過程中,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止是心動: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

說起婚戀綜藝,自然避不開我國相親節目的C位:非誠勿擾。非誠勿擾作為一個速配類相親節目,男女方之間沒有機會進行日常互動,因此每個人必須提煉出自己的訴求和三觀,即時地進行碰撞。

一群年輕人在節目裡輾轉相親,面對一地雞毛,你很難感受到他們對愛情的信念感。而《心動的信號2》是走體驗派路子的。不得不說,製片人很會拿捏觀眾心理,甜點槽點,劇情跌宕起伏,一個不落。八位嘉賓雖然是素人,但個個都是盤靚條順,年齡在23—29歲不等,個性鮮明,職業身份也各具特色,在擇偶市場上可謂佔盡了優勢。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最想看什麼,當然是“感同身受”,體驗偶像劇式的愛情。比如情侶日常的衝突矛盾、“三角關係”中可能的醋意,甚至某一個微笑、某一首歌……這些“曖昧”的細枝末節乍看稀鬆平常,但在鏡頭的放大下,完全有了非比尋常的心動體驗。

趙琦君與楊凱雯坐在客廳寫小紙條,兩人默契地偷看對方,然後心領神會地笑說:“你能不能好好學習。”真的太甜太甜了,有人說,“讓我想起了自己七年的初戀”。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陳奕辰在接到張天“期待週末”的短信時,用手機擋住嘴角“偷著樂”。這一私人空間裡才有的微表情,通過鏡頭與剪輯加持,果斷超過偶像劇的設定,也難怪,“天意CP粉”跑到陳奕辰微博下面喊話:“甜總安排一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期待著有情人終成眷屬,也擔心“心悅君兮君不知”的遺憾發生。作為男女嘉賓,誰都不想成為落單的那一個,因此,小到廚房幹活,大到短信配對,都能窺見戀愛中的男女各種心理鬥爭。

第二期楊凱雯、趙琦君和吳翔威的“廚房三角戰役”,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在吳翔威的各種“發力”下,以趙琦君毫無還擊之力的“敗北”而告終。

雖然十分心疼以健身填補空虛的琦君,但霸道總裁與軟萌少女,這對言情小說標準人設,還是相當圈粉的,男主吳翔威生活精緻,有品味,會料理,對“貓系女友”楊凱雯進行魚塘式的圈養,一拍即合,完美!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但《心動的信號2》走紅的祕訣恰恰就在於,你永遠猜不到接下來的劇情走向。第四期,新入男女嘉賓作為“活體鯰魚”打破了原本CP設定,潘政如試圖拆掉“天意CP”,打岔做飯,當面撒嬌,讓場外的宋茜、楊超越紛紛氣得直跺腳,而陳奕辰當著張天的面誇潘政如“裙子好看”,更被網友怒懟“渣男”、“中央空調”。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與此同時,趙琦君趁吳翔威外出為楊凱雯買冰激凌時,主動提出和她一起DIY棉拖鞋,後來為客廳熟睡的楊凱雯披上西裝的畫面更是成為觀察團口中的偶像劇名場面。觀察員鄭愷說,CP的分分合合教會我們一個道理:“在愛情的道路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這就和人生一樣,我們要隨時做好失去的準備。”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當然,《心動的信號2》玩的不止是心動,它還試圖在微小的細節上,給戀愛中的年輕人一些友情提示。比如,從對心儀女孩的行為舉止上看,吳翔威和趙琦君屬於典型的阿爾法男,也就是掌控性極強的“老大型”男性。別看一個是霸道總裁,一個是幽默直男,但都喜歡掌控局勢,都有較強佔有欲,都喜歡用攻擊性語言。

相反,陳奕辰則是典型的貝塔男。在與別人聊天時,不會用競爭性的語言,卻很會搭橋樑,會主動找兩人之間的共同話題。以第一期為例,吳沛說自己養了一隻貓,他就會說自己也有貓,這期到最後,看上去話最少的他,憑藉貝塔男的優勢,最終成為了第一期的“全票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當然,你對《心動的信號2》的態度,還能映射出你對感情的選擇與放棄,如果你不喜歡吳沛,是不是因為你本身對這種工作狂型的情敵抱有偏見?如果你喜歡吳翔威,可能說明生活裡你喜歡被別人約束,如果還是單身,要不要多留意一下這樣類型的人?《心動的信號2》就像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處處有學問。

楚門世界的“圍觀者”:打開年輕人的社交圖鑑

當然,綜藝逆襲的邏輯不止於此,第二空間的“吃瓜”明星觀察員,從被觀察者變身觀察者,其表達的觀點更能引發話題。有趣的是,在這小小的演播室裡,一個大明星的身上可以有無數故事,卻不需要用親身經歷為自己的任何一段發言做註解。

換言之,在圍觀的環境裡,他們終於可以跳脫出這個框架,擁有更生動的自我表達,這種隱私披露的豁免,對一個公眾人物而言是難得的體驗。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節目中年齡最大的1990年的吳沛,在前兩期中,表現出對陳奕辰的喜歡,但考慮到年齡、職業等因素,尤其當看到張天和陳奕辰彼此互生好感的情況下,多少表現出了一絲猶豫。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演播室的觀察團在討論情侶年齡差時,楊丞琳就直言,很贊同姐弟戀,沒有關係啊。她舉例說陳妍希和陳曉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真正的原因不外乎自己與李榮浩也同樣是姐弟戀。但試想一下,如果換個場合說出這樣的話,明星可能會相對收斂,對於主持人的八卦追問保持禮貌且友好,給予圈內所謂的官方迴應。

當明星成為圍觀群眾,他們得以短暫地逃離這個社會的凝視,而他們的意見也終於擁有了獨立的價值。比方說,在節目中,很少談及感情的鄭愷,就說出了一番不太常見的話,鄭愷用自己做了一個男大女小的假設案例,說年齡差會給自己造成一種不同代的認知,認為年齡大的男性在感情關係中,顯得過於成熟而格格不入。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鄭愷表明了自己身為大齡男性的困擾,也是為男性發聲,讓大眾改掉這個偏見。而在豆瓣、微博等社交媒體的熱議反饋,也跳脫出了純粹戀愛的議題,不再是誰和誰配對是否成功,而是一些更具普遍意義的話題。比如“996”工作影響談戀愛嗎,如何讓年齡不再成為勇敢追求愛情的阻礙,如何把職場和生活更好地調度等等。

可以說,時下年輕人的社交圖鑑,在節目中也有了具象的表達。當楊凱雯帶著趙琦君回到大學校園吃飯時,趙琦君看著旁邊成雙成對的男男女女,問楊凱雯:“那時候你是不是都像這些學生一樣,男男女女坐在一起。”

長相可愛,給人第一印象都是小妹妹的楊凱雯回答:“我都自己。”用楊凱雯自己的話來說,這種狀態,其實是因為自己給自己的安全感很足。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

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一檔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2》似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文 | 知 藍

以往我們看明星真人秀,是想看不平凡人的平凡事,現在我們看素人,是想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心動的信號2》,恰恰瞄準了後者,剛剛播出九期,就讓“不粉偶像劇久矣”的老阿姨們,打翻了少女心,冒出了滿屏的粉紅泡泡,更讓虎撲這個直男社區,掀起了戀愛與社交的大討論。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近些年,綜藝類節目的探索似乎到了瓶頸,明星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處在巔峰沒幾年,就被詬病“挖不出新料,觀眾觀感疲勞”,熱詞“伐木累”、“天霸動霸tua”自動歸為“老掉牙”行列,曾經紅極一時的陳赫、羅志祥紛紛轉戰抖音,開闢“諧星”副業,試圖保持較高關注度。

就連“流量擔當”鄧超這幾年頻繁上綜藝,也間接影響到電影作品的觀感。比如,拍攝期間大吃苦頭的《影》,常有齣戲的感覺;近期上映的《銀河補習班》,票房也不盡如人意。諸多現象表明,明星之於綜藝不再是一張王牌,打出來就能贏的時代,早已過去,製作方開始挖空心思,突破創新,在這個背景下,觀察類綜藝頻頻出現在了公眾視野。

從探究婆媳關係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到研究親子關係的《我家那閨女》,再到展現夫妻關係的《妻子的浪漫旅行》,雖說看起來多了新鮮勁兒,但倒騰來倒騰去還是明星那點八卦。和大多數人一樣,筆者常常會抱有“真人秀都有劇本”和“攝像機下無真情”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對節目的忠誠度。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心動的信號2》則不同,它算得上是觀察類綜藝的一股清流,雖然是從韓國電視臺Channel A購買的版權,拷貝了節目模式,但在拍攝之初,製片人就做了大量戀愛功課,踩準了中國年輕人戀愛睏惑的空白點:“看明星戀愛太假,自己戀愛功底又很菜”,盯著這一現實困惑“猛攻”,用宋茜的話說,比偶像劇還偶像劇。

節目組在兩個空間,搭建起了“楚門的世界”。第一空間,心動小屋,八位青春男女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一個月,遵循遊戲規則,尋找真愛;第二空間,演播室,明星觀察團一邊猜測推理他們之間的感情戲,一邊評論與愛情相關的話題。明星換了一個空間,更加釋放本真自我,素人們真情流露,也讓觀眾更具共鳴。

其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圍觀素人戀愛有什麼可看的?要知道,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剛需,雖然中國單身年輕人已達2億,但單身並不代表他們不渴望愛情,反而證明他們對愛情及理想型的要求更高。更核心的問題是,在節目劇情推演的過程中,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止是心動: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

說起婚戀綜藝,自然避不開我國相親節目的C位:非誠勿擾。非誠勿擾作為一個速配類相親節目,男女方之間沒有機會進行日常互動,因此每個人必須提煉出自己的訴求和三觀,即時地進行碰撞。

一群年輕人在節目裡輾轉相親,面對一地雞毛,你很難感受到他們對愛情的信念感。而《心動的信號2》是走體驗派路子的。不得不說,製片人很會拿捏觀眾心理,甜點槽點,劇情跌宕起伏,一個不落。八位嘉賓雖然是素人,但個個都是盤靚條順,年齡在23—29歲不等,個性鮮明,職業身份也各具特色,在擇偶市場上可謂佔盡了優勢。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最想看什麼,當然是“感同身受”,體驗偶像劇式的愛情。比如情侶日常的衝突矛盾、“三角關係”中可能的醋意,甚至某一個微笑、某一首歌……這些“曖昧”的細枝末節乍看稀鬆平常,但在鏡頭的放大下,完全有了非比尋常的心動體驗。

趙琦君與楊凱雯坐在客廳寫小紙條,兩人默契地偷看對方,然後心領神會地笑說:“你能不能好好學習。”真的太甜太甜了,有人說,“讓我想起了自己七年的初戀”。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陳奕辰在接到張天“期待週末”的短信時,用手機擋住嘴角“偷著樂”。這一私人空間裡才有的微表情,通過鏡頭與剪輯加持,果斷超過偶像劇的設定,也難怪,“天意CP粉”跑到陳奕辰微博下面喊話:“甜總安排一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期待著有情人終成眷屬,也擔心“心悅君兮君不知”的遺憾發生。作為男女嘉賓,誰都不想成為落單的那一個,因此,小到廚房幹活,大到短信配對,都能窺見戀愛中的男女各種心理鬥爭。

第二期楊凱雯、趙琦君和吳翔威的“廚房三角戰役”,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在吳翔威的各種“發力”下,以趙琦君毫無還擊之力的“敗北”而告終。

雖然十分心疼以健身填補空虛的琦君,但霸道總裁與軟萌少女,這對言情小說標準人設,還是相當圈粉的,男主吳翔威生活精緻,有品味,會料理,對“貓系女友”楊凱雯進行魚塘式的圈養,一拍即合,完美!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但《心動的信號2》走紅的祕訣恰恰就在於,你永遠猜不到接下來的劇情走向。第四期,新入男女嘉賓作為“活體鯰魚”打破了原本CP設定,潘政如試圖拆掉“天意CP”,打岔做飯,當面撒嬌,讓場外的宋茜、楊超越紛紛氣得直跺腳,而陳奕辰當著張天的面誇潘政如“裙子好看”,更被網友怒懟“渣男”、“中央空調”。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與此同時,趙琦君趁吳翔威外出為楊凱雯買冰激凌時,主動提出和她一起DIY棉拖鞋,後來為客廳熟睡的楊凱雯披上西裝的畫面更是成為觀察團口中的偶像劇名場面。觀察員鄭愷說,CP的分分合合教會我們一個道理:“在愛情的道路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這就和人生一樣,我們要隨時做好失去的準備。”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當然,《心動的信號2》玩的不止是心動,它還試圖在微小的細節上,給戀愛中的年輕人一些友情提示。比如,從對心儀女孩的行為舉止上看,吳翔威和趙琦君屬於典型的阿爾法男,也就是掌控性極強的“老大型”男性。別看一個是霸道總裁,一個是幽默直男,但都喜歡掌控局勢,都有較強佔有欲,都喜歡用攻擊性語言。

相反,陳奕辰則是典型的貝塔男。在與別人聊天時,不會用競爭性的語言,卻很會搭橋樑,會主動找兩人之間的共同話題。以第一期為例,吳沛說自己養了一隻貓,他就會說自己也有貓,這期到最後,看上去話最少的他,憑藉貝塔男的優勢,最終成為了第一期的“全票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當然,你對《心動的信號2》的態度,還能映射出你對感情的選擇與放棄,如果你不喜歡吳沛,是不是因為你本身對這種工作狂型的情敵抱有偏見?如果你喜歡吳翔威,可能說明生活裡你喜歡被別人約束,如果還是單身,要不要多留意一下這樣類型的人?《心動的信號2》就像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處處有學問。

楚門世界的“圍觀者”:打開年輕人的社交圖鑑

當然,綜藝逆襲的邏輯不止於此,第二空間的“吃瓜”明星觀察員,從被觀察者變身觀察者,其表達的觀點更能引發話題。有趣的是,在這小小的演播室裡,一個大明星的身上可以有無數故事,卻不需要用親身經歷為自己的任何一段發言做註解。

換言之,在圍觀的環境裡,他們終於可以跳脫出這個框架,擁有更生動的自我表達,這種隱私披露的豁免,對一個公眾人物而言是難得的體驗。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節目中年齡最大的1990年的吳沛,在前兩期中,表現出對陳奕辰的喜歡,但考慮到年齡、職業等因素,尤其當看到張天和陳奕辰彼此互生好感的情況下,多少表現出了一絲猶豫。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演播室的觀察團在討論情侶年齡差時,楊丞琳就直言,很贊同姐弟戀,沒有關係啊。她舉例說陳妍希和陳曉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真正的原因不外乎自己與李榮浩也同樣是姐弟戀。但試想一下,如果換個場合說出這樣的話,明星可能會相對收斂,對於主持人的八卦追問保持禮貌且友好,給予圈內所謂的官方迴應。

當明星成為圍觀群眾,他們得以短暫地逃離這個社會的凝視,而他們的意見也終於擁有了獨立的價值。比方說,在節目中,很少談及感情的鄭愷,就說出了一番不太常見的話,鄭愷用自己做了一個男大女小的假設案例,說年齡差會給自己造成一種不同代的認知,認為年齡大的男性在感情關係中,顯得過於成熟而格格不入。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鄭愷表明了自己身為大齡男性的困擾,也是為男性發聲,讓大眾改掉這個偏見。而在豆瓣、微博等社交媒體的熱議反饋,也跳脫出了純粹戀愛的議題,不再是誰和誰配對是否成功,而是一些更具普遍意義的話題。比如“996”工作影響談戀愛嗎,如何讓年齡不再成為勇敢追求愛情的阻礙,如何把職場和生活更好地調度等等。

可以說,時下年輕人的社交圖鑑,在節目中也有了具象的表達。當楊凱雯帶著趙琦君回到大學校園吃飯時,趙琦君看著旁邊成雙成對的男男女女,問楊凱雯:“那時候你是不是都像這些學生一樣,男男女女坐在一起。”

長相可愛,給人第一印象都是小妹妹的楊凱雯回答:“我都自己。”用楊凱雯自己的話來說,這種狀態,其實是因為自己給自己的安全感很足。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演播室的心動偵探們為此也展開了大討論,像楊凱雯這樣平時有自己的世界和生活的人,如果突然多了另外一個人,無微不至地照顧你,會不會反而不適應。這種真正意義上的“獨行俠”當然是真實存在的,因為習慣了一個人,所以任何人的加入都會讓他們不適應。

但人畢竟是社會性的動物,正如楊丞琳一語道破,我覺得更多的人“可以自己”,卻不等於大家都“只要自己”。楊凱雯的心理狀態,恰恰反映了現代年輕單身群體普遍存在的“孤獨樣本”。


"

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一檔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2》似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文 | 知 藍

以往我們看明星真人秀,是想看不平凡人的平凡事,現在我們看素人,是想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心動的信號2》,恰恰瞄準了後者,剛剛播出九期,就讓“不粉偶像劇久矣”的老阿姨們,打翻了少女心,冒出了滿屏的粉紅泡泡,更讓虎撲這個直男社區,掀起了戀愛與社交的大討論。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近些年,綜藝類節目的探索似乎到了瓶頸,明星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處在巔峰沒幾年,就被詬病“挖不出新料,觀眾觀感疲勞”,熱詞“伐木累”、“天霸動霸tua”自動歸為“老掉牙”行列,曾經紅極一時的陳赫、羅志祥紛紛轉戰抖音,開闢“諧星”副業,試圖保持較高關注度。

就連“流量擔當”鄧超這幾年頻繁上綜藝,也間接影響到電影作品的觀感。比如,拍攝期間大吃苦頭的《影》,常有齣戲的感覺;近期上映的《銀河補習班》,票房也不盡如人意。諸多現象表明,明星之於綜藝不再是一張王牌,打出來就能贏的時代,早已過去,製作方開始挖空心思,突破創新,在這個背景下,觀察類綜藝頻頻出現在了公眾視野。

從探究婆媳關係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到研究親子關係的《我家那閨女》,再到展現夫妻關係的《妻子的浪漫旅行》,雖說看起來多了新鮮勁兒,但倒騰來倒騰去還是明星那點八卦。和大多數人一樣,筆者常常會抱有“真人秀都有劇本”和“攝像機下無真情”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對節目的忠誠度。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心動的信號2》則不同,它算得上是觀察類綜藝的一股清流,雖然是從韓國電視臺Channel A購買的版權,拷貝了節目模式,但在拍攝之初,製片人就做了大量戀愛功課,踩準了中國年輕人戀愛睏惑的空白點:“看明星戀愛太假,自己戀愛功底又很菜”,盯著這一現實困惑“猛攻”,用宋茜的話說,比偶像劇還偶像劇。

節目組在兩個空間,搭建起了“楚門的世界”。第一空間,心動小屋,八位青春男女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一個月,遵循遊戲規則,尋找真愛;第二空間,演播室,明星觀察團一邊猜測推理他們之間的感情戲,一邊評論與愛情相關的話題。明星換了一個空間,更加釋放本真自我,素人們真情流露,也讓觀眾更具共鳴。

其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圍觀素人戀愛有什麼可看的?要知道,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剛需,雖然中國單身年輕人已達2億,但單身並不代表他們不渴望愛情,反而證明他們對愛情及理想型的要求更高。更核心的問題是,在節目劇情推演的過程中,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止是心動: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

說起婚戀綜藝,自然避不開我國相親節目的C位:非誠勿擾。非誠勿擾作為一個速配類相親節目,男女方之間沒有機會進行日常互動,因此每個人必須提煉出自己的訴求和三觀,即時地進行碰撞。

一群年輕人在節目裡輾轉相親,面對一地雞毛,你很難感受到他們對愛情的信念感。而《心動的信號2》是走體驗派路子的。不得不說,製片人很會拿捏觀眾心理,甜點槽點,劇情跌宕起伏,一個不落。八位嘉賓雖然是素人,但個個都是盤靚條順,年齡在23—29歲不等,個性鮮明,職業身份也各具特色,在擇偶市場上可謂佔盡了優勢。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最想看什麼,當然是“感同身受”,體驗偶像劇式的愛情。比如情侶日常的衝突矛盾、“三角關係”中可能的醋意,甚至某一個微笑、某一首歌……這些“曖昧”的細枝末節乍看稀鬆平常,但在鏡頭的放大下,完全有了非比尋常的心動體驗。

趙琦君與楊凱雯坐在客廳寫小紙條,兩人默契地偷看對方,然後心領神會地笑說:“你能不能好好學習。”真的太甜太甜了,有人說,“讓我想起了自己七年的初戀”。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陳奕辰在接到張天“期待週末”的短信時,用手機擋住嘴角“偷著樂”。這一私人空間裡才有的微表情,通過鏡頭與剪輯加持,果斷超過偶像劇的設定,也難怪,“天意CP粉”跑到陳奕辰微博下面喊話:“甜總安排一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期待著有情人終成眷屬,也擔心“心悅君兮君不知”的遺憾發生。作為男女嘉賓,誰都不想成為落單的那一個,因此,小到廚房幹活,大到短信配對,都能窺見戀愛中的男女各種心理鬥爭。

第二期楊凱雯、趙琦君和吳翔威的“廚房三角戰役”,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在吳翔威的各種“發力”下,以趙琦君毫無還擊之力的“敗北”而告終。

雖然十分心疼以健身填補空虛的琦君,但霸道總裁與軟萌少女,這對言情小說標準人設,還是相當圈粉的,男主吳翔威生活精緻,有品味,會料理,對“貓系女友”楊凱雯進行魚塘式的圈養,一拍即合,完美!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但《心動的信號2》走紅的祕訣恰恰就在於,你永遠猜不到接下來的劇情走向。第四期,新入男女嘉賓作為“活體鯰魚”打破了原本CP設定,潘政如試圖拆掉“天意CP”,打岔做飯,當面撒嬌,讓場外的宋茜、楊超越紛紛氣得直跺腳,而陳奕辰當著張天的面誇潘政如“裙子好看”,更被網友怒懟“渣男”、“中央空調”。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與此同時,趙琦君趁吳翔威外出為楊凱雯買冰激凌時,主動提出和她一起DIY棉拖鞋,後來為客廳熟睡的楊凱雯披上西裝的畫面更是成為觀察團口中的偶像劇名場面。觀察員鄭愷說,CP的分分合合教會我們一個道理:“在愛情的道路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這就和人生一樣,我們要隨時做好失去的準備。”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當然,《心動的信號2》玩的不止是心動,它還試圖在微小的細節上,給戀愛中的年輕人一些友情提示。比如,從對心儀女孩的行為舉止上看,吳翔威和趙琦君屬於典型的阿爾法男,也就是掌控性極強的“老大型”男性。別看一個是霸道總裁,一個是幽默直男,但都喜歡掌控局勢,都有較強佔有欲,都喜歡用攻擊性語言。

相反,陳奕辰則是典型的貝塔男。在與別人聊天時,不會用競爭性的語言,卻很會搭橋樑,會主動找兩人之間的共同話題。以第一期為例,吳沛說自己養了一隻貓,他就會說自己也有貓,這期到最後,看上去話最少的他,憑藉貝塔男的優勢,最終成為了第一期的“全票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當然,你對《心動的信號2》的態度,還能映射出你對感情的選擇與放棄,如果你不喜歡吳沛,是不是因為你本身對這種工作狂型的情敵抱有偏見?如果你喜歡吳翔威,可能說明生活裡你喜歡被別人約束,如果還是單身,要不要多留意一下這樣類型的人?《心動的信號2》就像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處處有學問。

楚門世界的“圍觀者”:打開年輕人的社交圖鑑

當然,綜藝逆襲的邏輯不止於此,第二空間的“吃瓜”明星觀察員,從被觀察者變身觀察者,其表達的觀點更能引發話題。有趣的是,在這小小的演播室裡,一個大明星的身上可以有無數故事,卻不需要用親身經歷為自己的任何一段發言做註解。

換言之,在圍觀的環境裡,他們終於可以跳脫出這個框架,擁有更生動的自我表達,這種隱私披露的豁免,對一個公眾人物而言是難得的體驗。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節目中年齡最大的1990年的吳沛,在前兩期中,表現出對陳奕辰的喜歡,但考慮到年齡、職業等因素,尤其當看到張天和陳奕辰彼此互生好感的情況下,多少表現出了一絲猶豫。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演播室的觀察團在討論情侶年齡差時,楊丞琳就直言,很贊同姐弟戀,沒有關係啊。她舉例說陳妍希和陳曉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真正的原因不外乎自己與李榮浩也同樣是姐弟戀。但試想一下,如果換個場合說出這樣的話,明星可能會相對收斂,對於主持人的八卦追問保持禮貌且友好,給予圈內所謂的官方迴應。

當明星成為圍觀群眾,他們得以短暫地逃離這個社會的凝視,而他們的意見也終於擁有了獨立的價值。比方說,在節目中,很少談及感情的鄭愷,就說出了一番不太常見的話,鄭愷用自己做了一個男大女小的假設案例,說年齡差會給自己造成一種不同代的認知,認為年齡大的男性在感情關係中,顯得過於成熟而格格不入。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鄭愷表明了自己身為大齡男性的困擾,也是為男性發聲,讓大眾改掉這個偏見。而在豆瓣、微博等社交媒體的熱議反饋,也跳脫出了純粹戀愛的議題,不再是誰和誰配對是否成功,而是一些更具普遍意義的話題。比如“996”工作影響談戀愛嗎,如何讓年齡不再成為勇敢追求愛情的阻礙,如何把職場和生活更好地調度等等。

可以說,時下年輕人的社交圖鑑,在節目中也有了具象的表達。當楊凱雯帶著趙琦君回到大學校園吃飯時,趙琦君看著旁邊成雙成對的男男女女,問楊凱雯:“那時候你是不是都像這些學生一樣,男男女女坐在一起。”

長相可愛,給人第一印象都是小妹妹的楊凱雯回答:“我都自己。”用楊凱雯自己的話來說,這種狀態,其實是因為自己給自己的安全感很足。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演播室的心動偵探們為此也展開了大討論,像楊凱雯這樣平時有自己的世界和生活的人,如果突然多了另外一個人,無微不至地照顧你,會不會反而不適應。這種真正意義上的“獨行俠”當然是真實存在的,因為習慣了一個人,所以任何人的加入都會讓他們不適應。

但人畢竟是社會性的動物,正如楊丞琳一語道破,我覺得更多的人“可以自己”,卻不等於大家都“只要自己”。楊凱雯的心理狀態,恰恰反映了現代年輕單身群體普遍存在的“孤獨樣本”。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

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一檔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2》似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文 | 知 藍

以往我們看明星真人秀,是想看不平凡人的平凡事,現在我們看素人,是想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心動的信號2》,恰恰瞄準了後者,剛剛播出九期,就讓“不粉偶像劇久矣”的老阿姨們,打翻了少女心,冒出了滿屏的粉紅泡泡,更讓虎撲這個直男社區,掀起了戀愛與社交的大討論。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近些年,綜藝類節目的探索似乎到了瓶頸,明星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處在巔峰沒幾年,就被詬病“挖不出新料,觀眾觀感疲勞”,熱詞“伐木累”、“天霸動霸tua”自動歸為“老掉牙”行列,曾經紅極一時的陳赫、羅志祥紛紛轉戰抖音,開闢“諧星”副業,試圖保持較高關注度。

就連“流量擔當”鄧超這幾年頻繁上綜藝,也間接影響到電影作品的觀感。比如,拍攝期間大吃苦頭的《影》,常有齣戲的感覺;近期上映的《銀河補習班》,票房也不盡如人意。諸多現象表明,明星之於綜藝不再是一張王牌,打出來就能贏的時代,早已過去,製作方開始挖空心思,突破創新,在這個背景下,觀察類綜藝頻頻出現在了公眾視野。

從探究婆媳關係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到研究親子關係的《我家那閨女》,再到展現夫妻關係的《妻子的浪漫旅行》,雖說看起來多了新鮮勁兒,但倒騰來倒騰去還是明星那點八卦。和大多數人一樣,筆者常常會抱有“真人秀都有劇本”和“攝像機下無真情”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對節目的忠誠度。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心動的信號2》則不同,它算得上是觀察類綜藝的一股清流,雖然是從韓國電視臺Channel A購買的版權,拷貝了節目模式,但在拍攝之初,製片人就做了大量戀愛功課,踩準了中國年輕人戀愛睏惑的空白點:“看明星戀愛太假,自己戀愛功底又很菜”,盯著這一現實困惑“猛攻”,用宋茜的話說,比偶像劇還偶像劇。

節目組在兩個空間,搭建起了“楚門的世界”。第一空間,心動小屋,八位青春男女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一個月,遵循遊戲規則,尋找真愛;第二空間,演播室,明星觀察團一邊猜測推理他們之間的感情戲,一邊評論與愛情相關的話題。明星換了一個空間,更加釋放本真自我,素人們真情流露,也讓觀眾更具共鳴。

其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圍觀素人戀愛有什麼可看的?要知道,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剛需,雖然中國單身年輕人已達2億,但單身並不代表他們不渴望愛情,反而證明他們對愛情及理想型的要求更高。更核心的問題是,在節目劇情推演的過程中,不同的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止是心動: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

說起婚戀綜藝,自然避不開我國相親節目的C位:非誠勿擾。非誠勿擾作為一個速配類相親節目,男女方之間沒有機會進行日常互動,因此每個人必須提煉出自己的訴求和三觀,即時地進行碰撞。

一群年輕人在節目裡輾轉相親,面對一地雞毛,你很難感受到他們對愛情的信念感。而《心動的信號2》是走體驗派路子的。不得不說,製片人很會拿捏觀眾心理,甜點槽點,劇情跌宕起伏,一個不落。八位嘉賓雖然是素人,但個個都是盤靚條順,年齡在23—29歲不等,個性鮮明,職業身份也各具特色,在擇偶市場上可謂佔盡了優勢。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最想看什麼,當然是“感同身受”,體驗偶像劇式的愛情。比如情侶日常的衝突矛盾、“三角關係”中可能的醋意,甚至某一個微笑、某一首歌……這些“曖昧”的細枝末節乍看稀鬆平常,但在鏡頭的放大下,完全有了非比尋常的心動體驗。

趙琦君與楊凱雯坐在客廳寫小紙條,兩人默契地偷看對方,然後心領神會地笑說:“你能不能好好學習。”真的太甜太甜了,有人說,“讓我想起了自己七年的初戀”。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陳奕辰在接到張天“期待週末”的短信時,用手機擋住嘴角“偷著樂”。這一私人空間裡才有的微表情,通過鏡頭與剪輯加持,果斷超過偶像劇的設定,也難怪,“天意CP粉”跑到陳奕辰微博下面喊話:“甜總安排一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觀眾期待著有情人終成眷屬,也擔心“心悅君兮君不知”的遺憾發生。作為男女嘉賓,誰都不想成為落單的那一個,因此,小到廚房幹活,大到短信配對,都能窺見戀愛中的男女各種心理鬥爭。

第二期楊凱雯、趙琦君和吳翔威的“廚房三角戰役”,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在吳翔威的各種“發力”下,以趙琦君毫無還擊之力的“敗北”而告終。

雖然十分心疼以健身填補空虛的琦君,但霸道總裁與軟萌少女,這對言情小說標準人設,還是相當圈粉的,男主吳翔威生活精緻,有品味,會料理,對“貓系女友”楊凱雯進行魚塘式的圈養,一拍即合,完美!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但《心動的信號2》走紅的祕訣恰恰就在於,你永遠猜不到接下來的劇情走向。第四期,新入男女嘉賓作為“活體鯰魚”打破了原本CP設定,潘政如試圖拆掉“天意CP”,打岔做飯,當面撒嬌,讓場外的宋茜、楊超越紛紛氣得直跺腳,而陳奕辰當著張天的面誇潘政如“裙子好看”,更被網友怒懟“渣男”、“中央空調”。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與此同時,趙琦君趁吳翔威外出為楊凱雯買冰激凌時,主動提出和她一起DIY棉拖鞋,後來為客廳熟睡的楊凱雯披上西裝的畫面更是成為觀察團口中的偶像劇名場面。觀察員鄭愷說,CP的分分合合教會我們一個道理:“在愛情的道路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這就和人生一樣,我們要隨時做好失去的準備。”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當然,《心動的信號2》玩的不止是心動,它還試圖在微小的細節上,給戀愛中的年輕人一些友情提示。比如,從對心儀女孩的行為舉止上看,吳翔威和趙琦君屬於典型的阿爾法男,也就是掌控性極強的“老大型”男性。別看一個是霸道總裁,一個是幽默直男,但都喜歡掌控局勢,都有較強佔有欲,都喜歡用攻擊性語言。

相反,陳奕辰則是典型的貝塔男。在與別人聊天時,不會用競爭性的語言,卻很會搭橋樑,會主動找兩人之間的共同話題。以第一期為例,吳沛說自己養了一隻貓,他就會說自己也有貓,這期到最後,看上去話最少的他,憑藉貝塔男的優勢,最終成為了第一期的“全票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當然,你對《心動的信號2》的態度,還能映射出你對感情的選擇與放棄,如果你不喜歡吳沛,是不是因為你本身對這種工作狂型的情敵抱有偏見?如果你喜歡吳翔威,可能說明生活裡你喜歡被別人約束,如果還是單身,要不要多留意一下這樣類型的人?《心動的信號2》就像一張關於戀商的答卷,處處有學問。

楚門世界的“圍觀者”:打開年輕人的社交圖鑑

當然,綜藝逆襲的邏輯不止於此,第二空間的“吃瓜”明星觀察員,從被觀察者變身觀察者,其表達的觀點更能引發話題。有趣的是,在這小小的演播室裡,一個大明星的身上可以有無數故事,卻不需要用親身經歷為自己的任何一段發言做註解。

換言之,在圍觀的環境裡,他們終於可以跳脫出這個框架,擁有更生動的自我表達,這種隱私披露的豁免,對一個公眾人物而言是難得的體驗。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節目中年齡最大的1990年的吳沛,在前兩期中,表現出對陳奕辰的喜歡,但考慮到年齡、職業等因素,尤其當看到張天和陳奕辰彼此互生好感的情況下,多少表現出了一絲猶豫。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演播室的觀察團在討論情侶年齡差時,楊丞琳就直言,很贊同姐弟戀,沒有關係啊。她舉例說陳妍希和陳曉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真正的原因不外乎自己與李榮浩也同樣是姐弟戀。但試想一下,如果換個場合說出這樣的話,明星可能會相對收斂,對於主持人的八卦追問保持禮貌且友好,給予圈內所謂的官方迴應。

當明星成為圍觀群眾,他們得以短暫地逃離這個社會的凝視,而他們的意見也終於擁有了獨立的價值。比方說,在節目中,很少談及感情的鄭愷,就說出了一番不太常見的話,鄭愷用自己做了一個男大女小的假設案例,說年齡差會給自己造成一種不同代的認知,認為年齡大的男性在感情關係中,顯得過於成熟而格格不入。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鄭愷表明了自己身為大齡男性的困擾,也是為男性發聲,讓大眾改掉這個偏見。而在豆瓣、微博等社交媒體的熱議反饋,也跳脫出了純粹戀愛的議題,不再是誰和誰配對是否成功,而是一些更具普遍意義的話題。比如“996”工作影響談戀愛嗎,如何讓年齡不再成為勇敢追求愛情的阻礙,如何把職場和生活更好地調度等等。

可以說,時下年輕人的社交圖鑑,在節目中也有了具象的表達。當楊凱雯帶著趙琦君回到大學校園吃飯時,趙琦君看著旁邊成雙成對的男男女女,問楊凱雯:“那時候你是不是都像這些學生一樣,男男女女坐在一起。”

長相可愛,給人第一印象都是小妹妹的楊凱雯回答:“我都自己。”用楊凱雯自己的話來說,這種狀態,其實是因為自己給自己的安全感很足。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演播室的心動偵探們為此也展開了大討論,像楊凱雯這樣平時有自己的世界和生活的人,如果突然多了另外一個人,無微不至地照顧你,會不會反而不適應。這種真正意義上的“獨行俠”當然是真實存在的,因為習慣了一個人,所以任何人的加入都會讓他們不適應。

但人畢竟是社會性的動物,正如楊丞琳一語道破,我覺得更多的人“可以自己”,卻不等於大家都“只要自己”。楊凱雯的心理狀態,恰恰反映了現代年輕單身群體普遍存在的“孤獨樣本”。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為什麼綜藝《心動的信號》比偶像劇還好看?


萬物皆有法,戀愛如人生。有的人在《心動的信號2》裡收穫了磕CP的快樂;有的人在這裡追了一部甜甜的青春偶像劇;有的人,在這裡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讀懂了人生困惑。作為一檔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2》似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