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英

九十年代開始,中國社會進入市場經濟發展時期,先鋒派文學崛起,周梅森暫別他的寫實小說,投入到火熱的生活裡去。在文學上,高爾基和巴爾扎克,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兩個作家,都是人生經歷豐富、社會閱歷廣闊的人。

周梅森先是到徐州市政府掛職當副祕書長,然後創辦實業下海經商,從高速公路修建到糧油公司,從地皮炒賣到房地產開發,從炒股票股權投資到影視劇投資,這三十年裡,周梅森進入的經濟領域,每一次的選擇和轉身,都與中國經濟的變化發展和轉折吻合。

"

張英

九十年代開始,中國社會進入市場經濟發展時期,先鋒派文學崛起,周梅森暫別他的寫實小說,投入到火熱的生活裡去。在文學上,高爾基和巴爾扎克,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兩個作家,都是人生經歷豐富、社會閱歷廣闊的人。

周梅森先是到徐州市政府掛職當副祕書長,然後創辦實業下海經商,從高速公路修建到糧油公司,從地皮炒賣到房地產開發,從炒股票股權投資到影視劇投資,這三十年裡,周梅森進入的經濟領域,每一次的選擇和轉身,都與中國經濟的變化發展和轉折吻合。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更難得的是,這麼多年裡,周梅森一直在堅持現實主義文學立場,一直在堅持文學創作。他對中國社會發展變化的理解,他在不同行業闖蕩的經歷,權力、金錢、人性的複雜碰撞,都在周梅森《人間正道》至今的十幾部長篇小說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在當代文學作家裡,像周梅森這樣的作家不多見。從早期的“新歷史”的純文學經典化寫作,到中後期的 “政治”、“官場”、“反腐” 的現實主義寫作,周梅森的文學寫作前後風格變化之大,給文學評論家除了一個難題:該如何評價周梅森的文學成就和價值呢?

而周梅森是不在意評論家們怎麼說的,也不在乎他們的文學史上怎麼評述自己。

"

張英

九十年代開始,中國社會進入市場經濟發展時期,先鋒派文學崛起,周梅森暫別他的寫實小說,投入到火熱的生活裡去。在文學上,高爾基和巴爾扎克,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兩個作家,都是人生經歷豐富、社會閱歷廣闊的人。

周梅森先是到徐州市政府掛職當副祕書長,然後創辦實業下海經商,從高速公路修建到糧油公司,從地皮炒賣到房地產開發,從炒股票股權投資到影視劇投資,這三十年裡,周梅森進入的經濟領域,每一次的選擇和轉身,都與中國經濟的變化發展和轉折吻合。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更難得的是,這麼多年裡,周梅森一直在堅持現實主義文學立場,一直在堅持文學創作。他對中國社會發展變化的理解,他在不同行業闖蕩的經歷,權力、金錢、人性的複雜碰撞,都在周梅森《人間正道》至今的十幾部長篇小說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在當代文學作家裡,像周梅森這樣的作家不多見。從早期的“新歷史”的純文學經典化寫作,到中後期的 “政治”、“官場”、“反腐” 的現實主義寫作,周梅森的文學寫作前後風格變化之大,給文學評論家除了一個難題:該如何評價周梅森的文學成就和價值呢?

而周梅森是不在意評論家們怎麼說的,也不在乎他們的文學史上怎麼評述自己。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巴爾扎克

周梅森野心勃勃,心裡有一個價值評判,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像巴爾扎克那樣的作家,因91部《人間喜劇》系列小說,完整記錄了18世紀上半葉的法國社會的變遷與風貌,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的代言人。

要達到這個目的,在創作上成為中國的“巴爾扎克”,周梅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一名記者,我有幸在不同的階段,看到周梅森不同時期的變化。

"

張英

九十年代開始,中國社會進入市場經濟發展時期,先鋒派文學崛起,周梅森暫別他的寫實小說,投入到火熱的生活裡去。在文學上,高爾基和巴爾扎克,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兩個作家,都是人生經歷豐富、社會閱歷廣闊的人。

周梅森先是到徐州市政府掛職當副祕書長,然後創辦實業下海經商,從高速公路修建到糧油公司,從地皮炒賣到房地產開發,從炒股票股權投資到影視劇投資,這三十年裡,周梅森進入的經濟領域,每一次的選擇和轉身,都與中國經濟的變化發展和轉折吻合。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更難得的是,這麼多年裡,周梅森一直在堅持現實主義文學立場,一直在堅持文學創作。他對中國社會發展變化的理解,他在不同行業闖蕩的經歷,權力、金錢、人性的複雜碰撞,都在周梅森《人間正道》至今的十幾部長篇小說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在當代文學作家裡,像周梅森這樣的作家不多見。從早期的“新歷史”的純文學經典化寫作,到中後期的 “政治”、“官場”、“反腐” 的現實主義寫作,周梅森的文學寫作前後風格變化之大,給文學評論家除了一個難題:該如何評價周梅森的文學成就和價值呢?

而周梅森是不在意評論家們怎麼說的,也不在乎他們的文學史上怎麼評述自己。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巴爾扎克

周梅森野心勃勃,心裡有一個價值評判,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像巴爾扎克那樣的作家,因91部《人間喜劇》系列小說,完整記錄了18世紀上半葉的法國社會的變遷與風貌,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的代言人。

要達到這個目的,在創作上成為中國的“巴爾扎克”,周梅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一名記者,我有幸在不同的階段,看到周梅森不同時期的變化。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1996年,周梅森結束徐州市政府副祕書長的掛職,以長篇小說《人間正道》復出,造訪上海。那是我第一次採訪周梅森。採訪結束後,《文學報》總編輯酈國義請客,吳亮等人作陪,一起在外灘附近吃了個飯,聽他講述了闖蕩商海的傳奇故事。

另外一次是2001年,周梅森在作家出版社出版《至高利益》、《中國製造》、《絕對權力》、《我本英雄》等一系列長篇小說。剛好周梅森在北京開會,和他合作的作家出版社編輯張懿翎請我採訪周梅森。這時候,周梅森越正是大紅的時候,很多小說改編成了電視劇。

之後就是2017年4月,周梅森的長篇小說《人民的名義》出版3個月,發行量高達183萬冊,十月文藝出版社辦了《人民的名義》座談會慶功,我再次見到周梅森,此時他已經從作家,轉變成為一名成功的影視製片人了。

"

張英

九十年代開始,中國社會進入市場經濟發展時期,先鋒派文學崛起,周梅森暫別他的寫實小說,投入到火熱的生活裡去。在文學上,高爾基和巴爾扎克,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兩個作家,都是人生經歷豐富、社會閱歷廣闊的人。

周梅森先是到徐州市政府掛職當副祕書長,然後創辦實業下海經商,從高速公路修建到糧油公司,從地皮炒賣到房地產開發,從炒股票股權投資到影視劇投資,這三十年裡,周梅森進入的經濟領域,每一次的選擇和轉身,都與中國經濟的變化發展和轉折吻合。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更難得的是,這麼多年裡,周梅森一直在堅持現實主義文學立場,一直在堅持文學創作。他對中國社會發展變化的理解,他在不同行業闖蕩的經歷,權力、金錢、人性的複雜碰撞,都在周梅森《人間正道》至今的十幾部長篇小說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在當代文學作家裡,像周梅森這樣的作家不多見。從早期的“新歷史”的純文學經典化寫作,到中後期的 “政治”、“官場”、“反腐” 的現實主義寫作,周梅森的文學寫作前後風格變化之大,給文學評論家除了一個難題:該如何評價周梅森的文學成就和價值呢?

而周梅森是不在意評論家們怎麼說的,也不在乎他們的文學史上怎麼評述自己。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巴爾扎克

周梅森野心勃勃,心裡有一個價值評判,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像巴爾扎克那樣的作家,因91部《人間喜劇》系列小說,完整記錄了18世紀上半葉的法國社會的變遷與風貌,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的代言人。

要達到這個目的,在創作上成為中國的“巴爾扎克”,周梅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一名記者,我有幸在不同的階段,看到周梅森不同時期的變化。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1996年,周梅森結束徐州市政府副祕書長的掛職,以長篇小說《人間正道》復出,造訪上海。那是我第一次採訪周梅森。採訪結束後,《文學報》總編輯酈國義請客,吳亮等人作陪,一起在外灘附近吃了個飯,聽他講述了闖蕩商海的傳奇故事。

另外一次是2001年,周梅森在作家出版社出版《至高利益》、《中國製造》、《絕對權力》、《我本英雄》等一系列長篇小說。剛好周梅森在北京開會,和他合作的作家出版社編輯張懿翎請我採訪周梅森。這時候,周梅森越正是大紅的時候,很多小說改編成了電視劇。

之後就是2017年4月,周梅森的長篇小說《人民的名義》出版3個月,發行量高達183萬冊,十月文藝出版社辦了《人民的名義》座談會慶功,我再次見到周梅森,此時他已經從作家,轉變成為一名成功的影視製片人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陸毅,人民的名義主演

“大時代變遷的軌跡與我的人生是契合的,我始終是一位在場的作家。”

本文為周梅森專訪之二。

在南京的作家裡,我應該是最早炒股的人之一。

上世紀90年代初,社會上出現了全民經商熱。那時候,文學陷入低潮,社會上沒有什麼人讀小說,文學雜誌和文學出版物,印量很低,也沒有什麼反響。再好的文學作品,也就是在文學圈內有點響動,就是一些評論家會看看小說,寫點評論。

即使是小說改編成電影,待遇也很低,版權也就800元人民幣。而且小說就算拍成電影,也沒有什麼人看,更談不上什麼社會影響。我從1983年到1993年,幾乎每年出一本小說, 5部拍成電影,我們家十年的全部積蓄,卻只有8萬塊錢。

"

張英

九十年代開始,中國社會進入市場經濟發展時期,先鋒派文學崛起,周梅森暫別他的寫實小說,投入到火熱的生活裡去。在文學上,高爾基和巴爾扎克,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兩個作家,都是人生經歷豐富、社會閱歷廣闊的人。

周梅森先是到徐州市政府掛職當副祕書長,然後創辦實業下海經商,從高速公路修建到糧油公司,從地皮炒賣到房地產開發,從炒股票股權投資到影視劇投資,這三十年裡,周梅森進入的經濟領域,每一次的選擇和轉身,都與中國經濟的變化發展和轉折吻合。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更難得的是,這麼多年裡,周梅森一直在堅持現實主義文學立場,一直在堅持文學創作。他對中國社會發展變化的理解,他在不同行業闖蕩的經歷,權力、金錢、人性的複雜碰撞,都在周梅森《人間正道》至今的十幾部長篇小說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在當代文學作家裡,像周梅森這樣的作家不多見。從早期的“新歷史”的純文學經典化寫作,到中後期的 “政治”、“官場”、“反腐” 的現實主義寫作,周梅森的文學寫作前後風格變化之大,給文學評論家除了一個難題:該如何評價周梅森的文學成就和價值呢?

而周梅森是不在意評論家們怎麼說的,也不在乎他們的文學史上怎麼評述自己。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巴爾扎克

周梅森野心勃勃,心裡有一個價值評判,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像巴爾扎克那樣的作家,因91部《人間喜劇》系列小說,完整記錄了18世紀上半葉的法國社會的變遷與風貌,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的代言人。

要達到這個目的,在創作上成為中國的“巴爾扎克”,周梅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一名記者,我有幸在不同的階段,看到周梅森不同時期的變化。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1996年,周梅森結束徐州市政府副祕書長的掛職,以長篇小說《人間正道》復出,造訪上海。那是我第一次採訪周梅森。採訪結束後,《文學報》總編輯酈國義請客,吳亮等人作陪,一起在外灘附近吃了個飯,聽他講述了闖蕩商海的傳奇故事。

另外一次是2001年,周梅森在作家出版社出版《至高利益》、《中國製造》、《絕對權力》、《我本英雄》等一系列長篇小說。剛好周梅森在北京開會,和他合作的作家出版社編輯張懿翎請我採訪周梅森。這時候,周梅森越正是大紅的時候,很多小說改編成了電視劇。

之後就是2017年4月,周梅森的長篇小說《人民的名義》出版3個月,發行量高達183萬冊,十月文藝出版社辦了《人民的名義》座談會慶功,我再次見到周梅森,此時他已經從作家,轉變成為一名成功的影視製片人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陸毅,人民的名義主演

“大時代變遷的軌跡與我的人生是契合的,我始終是一位在場的作家。”

本文為周梅森專訪之二。

在南京的作家裡,我應該是最早炒股的人之一。

上世紀90年代初,社會上出現了全民經商熱。那時候,文學陷入低潮,社會上沒有什麼人讀小說,文學雜誌和文學出版物,印量很低,也沒有什麼反響。再好的文學作品,也就是在文學圈內有點響動,就是一些評論家會看看小說,寫點評論。

即使是小說改編成電影,待遇也很低,版權也就800元人民幣。而且小說就算拍成電影,也沒有什麼人看,更談不上什麼社會影響。我從1983年到1993年,幾乎每年出一本小說, 5部拍成電影,我們家十年的全部積蓄,卻只有8萬塊錢。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南京秦淮河

我想讓生活更好一些。我的朋友,山東煙臺的作家矯健把我帶入了商海。矯健比我大,是《膠東文學》主編,又有才華,小說寫得好看,拿過兩次全國小說獎。我們也聊得來,後來就成為很好的朋友。

我記得有一年,我寫了中篇小說《大捷》,《收穫》雜誌李小林看了覺得不錯,讓我去上海改稿子。當時我住在上海電影製片廠,矯健也住在這個招待所裡。有一天他神神祕祕的找我,手裡提著一密碼箱鈔票,應該有個二三十萬元,那是他通過股票交易套現了一筆資金,為了安全起見,拉我充當保鏢,一同去銀行把錢存了起來。

"

張英

九十年代開始,中國社會進入市場經濟發展時期,先鋒派文學崛起,周梅森暫別他的寫實小說,投入到火熱的生活裡去。在文學上,高爾基和巴爾扎克,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兩個作家,都是人生經歷豐富、社會閱歷廣闊的人。

周梅森先是到徐州市政府掛職當副祕書長,然後創辦實業下海經商,從高速公路修建到糧油公司,從地皮炒賣到房地產開發,從炒股票股權投資到影視劇投資,這三十年裡,周梅森進入的經濟領域,每一次的選擇和轉身,都與中國經濟的變化發展和轉折吻合。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更難得的是,這麼多年裡,周梅森一直在堅持現實主義文學立場,一直在堅持文學創作。他對中國社會發展變化的理解,他在不同行業闖蕩的經歷,權力、金錢、人性的複雜碰撞,都在周梅森《人間正道》至今的十幾部長篇小說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在當代文學作家裡,像周梅森這樣的作家不多見。從早期的“新歷史”的純文學經典化寫作,到中後期的 “政治”、“官場”、“反腐” 的現實主義寫作,周梅森的文學寫作前後風格變化之大,給文學評論家除了一個難題:該如何評價周梅森的文學成就和價值呢?

而周梅森是不在意評論家們怎麼說的,也不在乎他們的文學史上怎麼評述自己。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巴爾扎克

周梅森野心勃勃,心裡有一個價值評判,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像巴爾扎克那樣的作家,因91部《人間喜劇》系列小說,完整記錄了18世紀上半葉的法國社會的變遷與風貌,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的代言人。

要達到這個目的,在創作上成為中國的“巴爾扎克”,周梅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一名記者,我有幸在不同的階段,看到周梅森不同時期的變化。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1996年,周梅森結束徐州市政府副祕書長的掛職,以長篇小說《人間正道》復出,造訪上海。那是我第一次採訪周梅森。採訪結束後,《文學報》總編輯酈國義請客,吳亮等人作陪,一起在外灘附近吃了個飯,聽他講述了闖蕩商海的傳奇故事。

另外一次是2001年,周梅森在作家出版社出版《至高利益》、《中國製造》、《絕對權力》、《我本英雄》等一系列長篇小說。剛好周梅森在北京開會,和他合作的作家出版社編輯張懿翎請我採訪周梅森。這時候,周梅森越正是大紅的時候,很多小說改編成了電視劇。

之後就是2017年4月,周梅森的長篇小說《人民的名義》出版3個月,發行量高達183萬冊,十月文藝出版社辦了《人民的名義》座談會慶功,我再次見到周梅森,此時他已經從作家,轉變成為一名成功的影視製片人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陸毅,人民的名義主演

“大時代變遷的軌跡與我的人生是契合的,我始終是一位在場的作家。”

本文為周梅森專訪之二。

在南京的作家裡,我應該是最早炒股的人之一。

上世紀90年代初,社會上出現了全民經商熱。那時候,文學陷入低潮,社會上沒有什麼人讀小說,文學雜誌和文學出版物,印量很低,也沒有什麼反響。再好的文學作品,也就是在文學圈內有點響動,就是一些評論家會看看小說,寫點評論。

即使是小說改編成電影,待遇也很低,版權也就800元人民幣。而且小說就算拍成電影,也沒有什麼人看,更談不上什麼社會影響。我從1983年到1993年,幾乎每年出一本小說, 5部拍成電影,我們家十年的全部積蓄,卻只有8萬塊錢。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南京秦淮河

我想讓生活更好一些。我的朋友,山東煙臺的作家矯健把我帶入了商海。矯健比我大,是《膠東文學》主編,又有才華,小說寫得好看,拿過兩次全國小說獎。我們也聊得來,後來就成為很好的朋友。

我記得有一年,我寫了中篇小說《大捷》,《收穫》雜誌李小林看了覺得不錯,讓我去上海改稿子。當時我住在上海電影製片廠,矯健也住在這個招待所裡。有一天他神神祕祕的找我,手裡提著一密碼箱鈔票,應該有個二三十萬元,那是他通過股票交易套現了一筆資金,為了安全起見,拉我充當保鏢,一同去銀行把錢存了起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美金

那天,他請我吃了個飯,有一起去洗浴中心洗澡,價格很貴,每人三十八元。我當時很好奇,他是怎麼賺錢的。他也沒有隱瞞,給我講了很多賺錢的方式,買國庫券,股票認購權證買賣。然後,我們就一起合夥,下海了。

我開始炒過股票。我是江蘇省最早的10個大戶之一。當時,我們江蘇這幫作家,蘇童、葉兆言、黃蓓佳,他們個個都炒股,都是我帶動起來的。一開始,我、蘇童等幾個人,我12萬,其他人8萬,合用一個賬戶投資。後來為了操作方便,我們就分立賬號了。

"

張英

九十年代開始,中國社會進入市場經濟發展時期,先鋒派文學崛起,周梅森暫別他的寫實小說,投入到火熱的生活裡去。在文學上,高爾基和巴爾扎克,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兩個作家,都是人生經歷豐富、社會閱歷廣闊的人。

周梅森先是到徐州市政府掛職當副祕書長,然後創辦實業下海經商,從高速公路修建到糧油公司,從地皮炒賣到房地產開發,從炒股票股權投資到影視劇投資,這三十年裡,周梅森進入的經濟領域,每一次的選擇和轉身,都與中國經濟的變化發展和轉折吻合。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更難得的是,這麼多年裡,周梅森一直在堅持現實主義文學立場,一直在堅持文學創作。他對中國社會發展變化的理解,他在不同行業闖蕩的經歷,權力、金錢、人性的複雜碰撞,都在周梅森《人間正道》至今的十幾部長篇小說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在當代文學作家裡,像周梅森這樣的作家不多見。從早期的“新歷史”的純文學經典化寫作,到中後期的 “政治”、“官場”、“反腐” 的現實主義寫作,周梅森的文學寫作前後風格變化之大,給文學評論家除了一個難題:該如何評價周梅森的文學成就和價值呢?

而周梅森是不在意評論家們怎麼說的,也不在乎他們的文學史上怎麼評述自己。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巴爾扎克

周梅森野心勃勃,心裡有一個價值評判,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像巴爾扎克那樣的作家,因91部《人間喜劇》系列小說,完整記錄了18世紀上半葉的法國社會的變遷與風貌,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的代言人。

要達到這個目的,在創作上成為中國的“巴爾扎克”,周梅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一名記者,我有幸在不同的階段,看到周梅森不同時期的變化。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1996年,周梅森結束徐州市政府副祕書長的掛職,以長篇小說《人間正道》復出,造訪上海。那是我第一次採訪周梅森。採訪結束後,《文學報》總編輯酈國義請客,吳亮等人作陪,一起在外灘附近吃了個飯,聽他講述了闖蕩商海的傳奇故事。

另外一次是2001年,周梅森在作家出版社出版《至高利益》、《中國製造》、《絕對權力》、《我本英雄》等一系列長篇小說。剛好周梅森在北京開會,和他合作的作家出版社編輯張懿翎請我採訪周梅森。這時候,周梅森越正是大紅的時候,很多小說改編成了電視劇。

之後就是2017年4月,周梅森的長篇小說《人民的名義》出版3個月,發行量高達183萬冊,十月文藝出版社辦了《人民的名義》座談會慶功,我再次見到周梅森,此時他已經從作家,轉變成為一名成功的影視製片人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陸毅,人民的名義主演

“大時代變遷的軌跡與我的人生是契合的,我始終是一位在場的作家。”

本文為周梅森專訪之二。

在南京的作家裡,我應該是最早炒股的人之一。

上世紀90年代初,社會上出現了全民經商熱。那時候,文學陷入低潮,社會上沒有什麼人讀小說,文學雜誌和文學出版物,印量很低,也沒有什麼反響。再好的文學作品,也就是在文學圈內有點響動,就是一些評論家會看看小說,寫點評論。

即使是小說改編成電影,待遇也很低,版權也就800元人民幣。而且小說就算拍成電影,也沒有什麼人看,更談不上什麼社會影響。我從1983年到1993年,幾乎每年出一本小說, 5部拍成電影,我們家十年的全部積蓄,卻只有8萬塊錢。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南京秦淮河

我想讓生活更好一些。我的朋友,山東煙臺的作家矯健把我帶入了商海。矯健比我大,是《膠東文學》主編,又有才華,小說寫得好看,拿過兩次全國小說獎。我們也聊得來,後來就成為很好的朋友。

我記得有一年,我寫了中篇小說《大捷》,《收穫》雜誌李小林看了覺得不錯,讓我去上海改稿子。當時我住在上海電影製片廠,矯健也住在這個招待所裡。有一天他神神祕祕的找我,手裡提著一密碼箱鈔票,應該有個二三十萬元,那是他通過股票交易套現了一筆資金,為了安全起見,拉我充當保鏢,一同去銀行把錢存了起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美金

那天,他請我吃了個飯,有一起去洗浴中心洗澡,價格很貴,每人三十八元。我當時很好奇,他是怎麼賺錢的。他也沒有隱瞞,給我講了很多賺錢的方式,買國庫券,股票認購權證買賣。然後,我們就一起合夥,下海了。

我開始炒過股票。我是江蘇省最早的10個大戶之一。當時,我們江蘇這幫作家,蘇童、葉兆言、黃蓓佳,他們個個都炒股,都是我帶動起來的。一開始,我、蘇童等幾個人,我12萬,其他人8萬,合用一個賬戶投資。後來為了操作方便,我們就分立賬號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寫作

當時,我稿費一拿到手,就拿去買股票,正是在股市上,我掘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那個時候,我其實不太懂股票。炒股完全靠自學,我的炒股理論是:不聽內幕消息,不迷信K線圖,不買虧損股和ST。

當時的股市,基本上都是看內幕消息的,還有莊家聯合抬莊的,我當時炒股票,一般都看大勢,不做今天買明天賣的短線,我就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奉行價值投資。這些經驗,其實都是通過閱讀,和自己股市上的摸索總結出來的。

後來,我和矯健一起做房地產生意,他當董事長,我當總經理,到廣東惠陽大亞灣搞房地產。後來,我們又到蘇州郊區蓋房子,在蘇州陽澄湖旁的一個小鎮子上。

"

張英

九十年代開始,中國社會進入市場經濟發展時期,先鋒派文學崛起,周梅森暫別他的寫實小說,投入到火熱的生活裡去。在文學上,高爾基和巴爾扎克,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兩個作家,都是人生經歷豐富、社會閱歷廣闊的人。

周梅森先是到徐州市政府掛職當副祕書長,然後創辦實業下海經商,從高速公路修建到糧油公司,從地皮炒賣到房地產開發,從炒股票股權投資到影視劇投資,這三十年裡,周梅森進入的經濟領域,每一次的選擇和轉身,都與中國經濟的變化發展和轉折吻合。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更難得的是,這麼多年裡,周梅森一直在堅持現實主義文學立場,一直在堅持文學創作。他對中國社會發展變化的理解,他在不同行業闖蕩的經歷,權力、金錢、人性的複雜碰撞,都在周梅森《人間正道》至今的十幾部長篇小說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在當代文學作家裡,像周梅森這樣的作家不多見。從早期的“新歷史”的純文學經典化寫作,到中後期的 “政治”、“官場”、“反腐” 的現實主義寫作,周梅森的文學寫作前後風格變化之大,給文學評論家除了一個難題:該如何評價周梅森的文學成就和價值呢?

而周梅森是不在意評論家們怎麼說的,也不在乎他們的文學史上怎麼評述自己。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巴爾扎克

周梅森野心勃勃,心裡有一個價值評判,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像巴爾扎克那樣的作家,因91部《人間喜劇》系列小說,完整記錄了18世紀上半葉的法國社會的變遷與風貌,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的代言人。

要達到這個目的,在創作上成為中國的“巴爾扎克”,周梅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一名記者,我有幸在不同的階段,看到周梅森不同時期的變化。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1996年,周梅森結束徐州市政府副祕書長的掛職,以長篇小說《人間正道》復出,造訪上海。那是我第一次採訪周梅森。採訪結束後,《文學報》總編輯酈國義請客,吳亮等人作陪,一起在外灘附近吃了個飯,聽他講述了闖蕩商海的傳奇故事。

另外一次是2001年,周梅森在作家出版社出版《至高利益》、《中國製造》、《絕對權力》、《我本英雄》等一系列長篇小說。剛好周梅森在北京開會,和他合作的作家出版社編輯張懿翎請我採訪周梅森。這時候,周梅森越正是大紅的時候,很多小說改編成了電視劇。

之後就是2017年4月,周梅森的長篇小說《人民的名義》出版3個月,發行量高達183萬冊,十月文藝出版社辦了《人民的名義》座談會慶功,我再次見到周梅森,此時他已經從作家,轉變成為一名成功的影視製片人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陸毅,人民的名義主演

“大時代變遷的軌跡與我的人生是契合的,我始終是一位在場的作家。”

本文為周梅森專訪之二。

在南京的作家裡,我應該是最早炒股的人之一。

上世紀90年代初,社會上出現了全民經商熱。那時候,文學陷入低潮,社會上沒有什麼人讀小說,文學雜誌和文學出版物,印量很低,也沒有什麼反響。再好的文學作品,也就是在文學圈內有點響動,就是一些評論家會看看小說,寫點評論。

即使是小說改編成電影,待遇也很低,版權也就800元人民幣。而且小說就算拍成電影,也沒有什麼人看,更談不上什麼社會影響。我從1983年到1993年,幾乎每年出一本小說, 5部拍成電影,我們家十年的全部積蓄,卻只有8萬塊錢。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南京秦淮河

我想讓生活更好一些。我的朋友,山東煙臺的作家矯健把我帶入了商海。矯健比我大,是《膠東文學》主編,又有才華,小說寫得好看,拿過兩次全國小說獎。我們也聊得來,後來就成為很好的朋友。

我記得有一年,我寫了中篇小說《大捷》,《收穫》雜誌李小林看了覺得不錯,讓我去上海改稿子。當時我住在上海電影製片廠,矯健也住在這個招待所裡。有一天他神神祕祕的找我,手裡提著一密碼箱鈔票,應該有個二三十萬元,那是他通過股票交易套現了一筆資金,為了安全起見,拉我充當保鏢,一同去銀行把錢存了起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美金

那天,他請我吃了個飯,有一起去洗浴中心洗澡,價格很貴,每人三十八元。我當時很好奇,他是怎麼賺錢的。他也沒有隱瞞,給我講了很多賺錢的方式,買國庫券,股票認購權證買賣。然後,我們就一起合夥,下海了。

我開始炒過股票。我是江蘇省最早的10個大戶之一。當時,我們江蘇這幫作家,蘇童、葉兆言、黃蓓佳,他們個個都炒股,都是我帶動起來的。一開始,我、蘇童等幾個人,我12萬,其他人8萬,合用一個賬戶投資。後來為了操作方便,我們就分立賬號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寫作

當時,我稿費一拿到手,就拿去買股票,正是在股市上,我掘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那個時候,我其實不太懂股票。炒股完全靠自學,我的炒股理論是:不聽內幕消息,不迷信K線圖,不買虧損股和ST。

當時的股市,基本上都是看內幕消息的,還有莊家聯合抬莊的,我當時炒股票,一般都看大勢,不做今天買明天賣的短線,我就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奉行價值投資。這些經驗,其實都是通過閱讀,和自己股市上的摸索總結出來的。

後來,我和矯健一起做房地產生意,他當董事長,我當總經理,到廣東惠陽大亞灣搞房地產。後來,我們又到蘇州郊區蓋房子,在蘇州陽澄湖旁的一個小鎮子上。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蘇州

從1990年到1994年,那幾年,我做生意也算長了見識,和江湖上各色人等,各路英雄騙子打交道,生意做得不大,體會頗不少。隨著國家宏觀調控,經濟危機到來,銀行抽回資金,受衝擊最大的是房地產行業,公司資金鍊斷裂,我們的項目也擱淺了,項目變成了爛尾樓。再後來,矯健迷上了地下外匯期貨,開始瞞著我炒期貨,不斷輸錢,以至於讓我忍無可忍,終至被迫和他分手,另立山頭。

我又到南京江寧祿口,在外秦淮河邊,買了64畝地,搞了一個叫文豪花園的別墅項目。這個項目,是當時南京最早的別墅區之一。我現在在裡頭還有幾套房。

"

張英

九十年代開始,中國社會進入市場經濟發展時期,先鋒派文學崛起,周梅森暫別他的寫實小說,投入到火熱的生活裡去。在文學上,高爾基和巴爾扎克,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兩個作家,都是人生經歷豐富、社會閱歷廣闊的人。

周梅森先是到徐州市政府掛職當副祕書長,然後創辦實業下海經商,從高速公路修建到糧油公司,從地皮炒賣到房地產開發,從炒股票股權投資到影視劇投資,這三十年裡,周梅森進入的經濟領域,每一次的選擇和轉身,都與中國經濟的變化發展和轉折吻合。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更難得的是,這麼多年裡,周梅森一直在堅持現實主義文學立場,一直在堅持文學創作。他對中國社會發展變化的理解,他在不同行業闖蕩的經歷,權力、金錢、人性的複雜碰撞,都在周梅森《人間正道》至今的十幾部長篇小說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在當代文學作家裡,像周梅森這樣的作家不多見。從早期的“新歷史”的純文學經典化寫作,到中後期的 “政治”、“官場”、“反腐” 的現實主義寫作,周梅森的文學寫作前後風格變化之大,給文學評論家除了一個難題:該如何評價周梅森的文學成就和價值呢?

而周梅森是不在意評論家們怎麼說的,也不在乎他們的文學史上怎麼評述自己。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巴爾扎克

周梅森野心勃勃,心裡有一個價值評判,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像巴爾扎克那樣的作家,因91部《人間喜劇》系列小說,完整記錄了18世紀上半葉的法國社會的變遷與風貌,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的代言人。

要達到這個目的,在創作上成為中國的“巴爾扎克”,周梅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一名記者,我有幸在不同的階段,看到周梅森不同時期的變化。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1996年,周梅森結束徐州市政府副祕書長的掛職,以長篇小說《人間正道》復出,造訪上海。那是我第一次採訪周梅森。採訪結束後,《文學報》總編輯酈國義請客,吳亮等人作陪,一起在外灘附近吃了個飯,聽他講述了闖蕩商海的傳奇故事。

另外一次是2001年,周梅森在作家出版社出版《至高利益》、《中國製造》、《絕對權力》、《我本英雄》等一系列長篇小說。剛好周梅森在北京開會,和他合作的作家出版社編輯張懿翎請我採訪周梅森。這時候,周梅森越正是大紅的時候,很多小說改編成了電視劇。

之後就是2017年4月,周梅森的長篇小說《人民的名義》出版3個月,發行量高達183萬冊,十月文藝出版社辦了《人民的名義》座談會慶功,我再次見到周梅森,此時他已經從作家,轉變成為一名成功的影視製片人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陸毅,人民的名義主演

“大時代變遷的軌跡與我的人生是契合的,我始終是一位在場的作家。”

本文為周梅森專訪之二。

在南京的作家裡,我應該是最早炒股的人之一。

上世紀90年代初,社會上出現了全民經商熱。那時候,文學陷入低潮,社會上沒有什麼人讀小說,文學雜誌和文學出版物,印量很低,也沒有什麼反響。再好的文學作品,也就是在文學圈內有點響動,就是一些評論家會看看小說,寫點評論。

即使是小說改編成電影,待遇也很低,版權也就800元人民幣。而且小說就算拍成電影,也沒有什麼人看,更談不上什麼社會影響。我從1983年到1993年,幾乎每年出一本小說, 5部拍成電影,我們家十年的全部積蓄,卻只有8萬塊錢。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南京秦淮河

我想讓生活更好一些。我的朋友,山東煙臺的作家矯健把我帶入了商海。矯健比我大,是《膠東文學》主編,又有才華,小說寫得好看,拿過兩次全國小說獎。我們也聊得來,後來就成為很好的朋友。

我記得有一年,我寫了中篇小說《大捷》,《收穫》雜誌李小林看了覺得不錯,讓我去上海改稿子。當時我住在上海電影製片廠,矯健也住在這個招待所裡。有一天他神神祕祕的找我,手裡提著一密碼箱鈔票,應該有個二三十萬元,那是他通過股票交易套現了一筆資金,為了安全起見,拉我充當保鏢,一同去銀行把錢存了起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美金

那天,他請我吃了個飯,有一起去洗浴中心洗澡,價格很貴,每人三十八元。我當時很好奇,他是怎麼賺錢的。他也沒有隱瞞,給我講了很多賺錢的方式,買國庫券,股票認購權證買賣。然後,我們就一起合夥,下海了。

我開始炒過股票。我是江蘇省最早的10個大戶之一。當時,我們江蘇這幫作家,蘇童、葉兆言、黃蓓佳,他們個個都炒股,都是我帶動起來的。一開始,我、蘇童等幾個人,我12萬,其他人8萬,合用一個賬戶投資。後來為了操作方便,我們就分立賬號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寫作

當時,我稿費一拿到手,就拿去買股票,正是在股市上,我掘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那個時候,我其實不太懂股票。炒股完全靠自學,我的炒股理論是:不聽內幕消息,不迷信K線圖,不買虧損股和ST。

當時的股市,基本上都是看內幕消息的,還有莊家聯合抬莊的,我當時炒股票,一般都看大勢,不做今天買明天賣的短線,我就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奉行價值投資。這些經驗,其實都是通過閱讀,和自己股市上的摸索總結出來的。

後來,我和矯健一起做房地產生意,他當董事長,我當總經理,到廣東惠陽大亞灣搞房地產。後來,我們又到蘇州郊區蓋房子,在蘇州陽澄湖旁的一個小鎮子上。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蘇州

從1990年到1994年,那幾年,我做生意也算長了見識,和江湖上各色人等,各路英雄騙子打交道,生意做得不大,體會頗不少。隨著國家宏觀調控,經濟危機到來,銀行抽回資金,受衝擊最大的是房地產行業,公司資金鍊斷裂,我們的項目也擱淺了,項目變成了爛尾樓。再後來,矯健迷上了地下外匯期貨,開始瞞著我炒期貨,不斷輸錢,以至於讓我忍無可忍,終至被迫和他分手,另立山頭。

我又到南京江寧祿口,在外秦淮河邊,買了64畝地,搞了一個叫文豪花園的別墅項目。這個項目,是當時南京最早的別墅區之一。我現在在裡頭還有幾套房。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下海幾年,多少賺了一些錢。但我畢竟是個作家,下海讀書寫字。金錢並不能夠讓我的靈魂安慰。

有一次在深圳,我遇到一個做生意的朋友,他和我聊起了我的小說。我當時突然就想,幾年的經商生涯,除了口袋裡多了一點錢,心裡空蕩蕩的。我當時就想,該回家寫小說了,中國不缺好商人,但缺好作家,我就轉身上岸了。

我回家寫小說,同時也繼續投資股市。

"

張英

九十年代開始,中國社會進入市場經濟發展時期,先鋒派文學崛起,周梅森暫別他的寫實小說,投入到火熱的生活裡去。在文學上,高爾基和巴爾扎克,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兩個作家,都是人生經歷豐富、社會閱歷廣闊的人。

周梅森先是到徐州市政府掛職當副祕書長,然後創辦實業下海經商,從高速公路修建到糧油公司,從地皮炒賣到房地產開發,從炒股票股權投資到影視劇投資,這三十年裡,周梅森進入的經濟領域,每一次的選擇和轉身,都與中國經濟的變化發展和轉折吻合。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更難得的是,這麼多年裡,周梅森一直在堅持現實主義文學立場,一直在堅持文學創作。他對中國社會發展變化的理解,他在不同行業闖蕩的經歷,權力、金錢、人性的複雜碰撞,都在周梅森《人間正道》至今的十幾部長篇小說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在當代文學作家裡,像周梅森這樣的作家不多見。從早期的“新歷史”的純文學經典化寫作,到中後期的 “政治”、“官場”、“反腐” 的現實主義寫作,周梅森的文學寫作前後風格變化之大,給文學評論家除了一個難題:該如何評價周梅森的文學成就和價值呢?

而周梅森是不在意評論家們怎麼說的,也不在乎他們的文學史上怎麼評述自己。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巴爾扎克

周梅森野心勃勃,心裡有一個價值評判,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像巴爾扎克那樣的作家,因91部《人間喜劇》系列小說,完整記錄了18世紀上半葉的法國社會的變遷與風貌,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的代言人。

要達到這個目的,在創作上成為中國的“巴爾扎克”,周梅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一名記者,我有幸在不同的階段,看到周梅森不同時期的變化。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1996年,周梅森結束徐州市政府副祕書長的掛職,以長篇小說《人間正道》復出,造訪上海。那是我第一次採訪周梅森。採訪結束後,《文學報》總編輯酈國義請客,吳亮等人作陪,一起在外灘附近吃了個飯,聽他講述了闖蕩商海的傳奇故事。

另外一次是2001年,周梅森在作家出版社出版《至高利益》、《中國製造》、《絕對權力》、《我本英雄》等一系列長篇小說。剛好周梅森在北京開會,和他合作的作家出版社編輯張懿翎請我採訪周梅森。這時候,周梅森越正是大紅的時候,很多小說改編成了電視劇。

之後就是2017年4月,周梅森的長篇小說《人民的名義》出版3個月,發行量高達183萬冊,十月文藝出版社辦了《人民的名義》座談會慶功,我再次見到周梅森,此時他已經從作家,轉變成為一名成功的影視製片人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陸毅,人民的名義主演

“大時代變遷的軌跡與我的人生是契合的,我始終是一位在場的作家。”

本文為周梅森專訪之二。

在南京的作家裡,我應該是最早炒股的人之一。

上世紀90年代初,社會上出現了全民經商熱。那時候,文學陷入低潮,社會上沒有什麼人讀小說,文學雜誌和文學出版物,印量很低,也沒有什麼反響。再好的文學作品,也就是在文學圈內有點響動,就是一些評論家會看看小說,寫點評論。

即使是小說改編成電影,待遇也很低,版權也就800元人民幣。而且小說就算拍成電影,也沒有什麼人看,更談不上什麼社會影響。我從1983年到1993年,幾乎每年出一本小說, 5部拍成電影,我們家十年的全部積蓄,卻只有8萬塊錢。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南京秦淮河

我想讓生活更好一些。我的朋友,山東煙臺的作家矯健把我帶入了商海。矯健比我大,是《膠東文學》主編,又有才華,小說寫得好看,拿過兩次全國小說獎。我們也聊得來,後來就成為很好的朋友。

我記得有一年,我寫了中篇小說《大捷》,《收穫》雜誌李小林看了覺得不錯,讓我去上海改稿子。當時我住在上海電影製片廠,矯健也住在這個招待所裡。有一天他神神祕祕的找我,手裡提著一密碼箱鈔票,應該有個二三十萬元,那是他通過股票交易套現了一筆資金,為了安全起見,拉我充當保鏢,一同去銀行把錢存了起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美金

那天,他請我吃了個飯,有一起去洗浴中心洗澡,價格很貴,每人三十八元。我當時很好奇,他是怎麼賺錢的。他也沒有隱瞞,給我講了很多賺錢的方式,買國庫券,股票認購權證買賣。然後,我們就一起合夥,下海了。

我開始炒過股票。我是江蘇省最早的10個大戶之一。當時,我們江蘇這幫作家,蘇童、葉兆言、黃蓓佳,他們個個都炒股,都是我帶動起來的。一開始,我、蘇童等幾個人,我12萬,其他人8萬,合用一個賬戶投資。後來為了操作方便,我們就分立賬號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寫作

當時,我稿費一拿到手,就拿去買股票,正是在股市上,我掘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那個時候,我其實不太懂股票。炒股完全靠自學,我的炒股理論是:不聽內幕消息,不迷信K線圖,不買虧損股和ST。

當時的股市,基本上都是看內幕消息的,還有莊家聯合抬莊的,我當時炒股票,一般都看大勢,不做今天買明天賣的短線,我就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奉行價值投資。這些經驗,其實都是通過閱讀,和自己股市上的摸索總結出來的。

後來,我和矯健一起做房地產生意,他當董事長,我當總經理,到廣東惠陽大亞灣搞房地產。後來,我們又到蘇州郊區蓋房子,在蘇州陽澄湖旁的一個小鎮子上。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蘇州

從1990年到1994年,那幾年,我做生意也算長了見識,和江湖上各色人等,各路英雄騙子打交道,生意做得不大,體會頗不少。隨著國家宏觀調控,經濟危機到來,銀行抽回資金,受衝擊最大的是房地產行業,公司資金鍊斷裂,我們的項目也擱淺了,項目變成了爛尾樓。再後來,矯健迷上了地下外匯期貨,開始瞞著我炒期貨,不斷輸錢,以至於讓我忍無可忍,終至被迫和他分手,另立山頭。

我又到南京江寧祿口,在外秦淮河邊,買了64畝地,搞了一個叫文豪花園的別墅項目。這個項目,是當時南京最早的別墅區之一。我現在在裡頭還有幾套房。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下海幾年,多少賺了一些錢。但我畢竟是個作家,下海讀書寫字。金錢並不能夠讓我的靈魂安慰。

有一次在深圳,我遇到一個做生意的朋友,他和我聊起了我的小說。我當時突然就想,幾年的經商生涯,除了口袋裡多了一點錢,心裡空蕩蕩的。我當時就想,該回家寫小說了,中國不缺好商人,但缺好作家,我就轉身上岸了。

我回家寫小說,同時也繼續投資股市。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股票市場

2005年,中國資本市場發生的最大的事件,就是正式啟動股權分置改革。原來不上市的非流通股,現在要上市流通,那麼就需要給那些持有流通股的股東,按比例給予對價補償。這個政策一推出,就出現了波瀾壯闊的大牛市。

當年10月,金豐投資(現為綠地控股)啟動股改,我當時是金豐投資的第一大流通股股東持股約為70.25萬股,總價在200多萬,因為A股連年下跌,我在這隻股票上虧了不少錢。

當時,金豐投資的股改方案是10股送3.2股時,我覺得不公平,對價應該在10股送4股,最起碼也要在3.8股以上。

"

張英

九十年代開始,中國社會進入市場經濟發展時期,先鋒派文學崛起,周梅森暫別他的寫實小說,投入到火熱的生活裡去。在文學上,高爾基和巴爾扎克,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兩個作家,都是人生經歷豐富、社會閱歷廣闊的人。

周梅森先是到徐州市政府掛職當副祕書長,然後創辦實業下海經商,從高速公路修建到糧油公司,從地皮炒賣到房地產開發,從炒股票股權投資到影視劇投資,這三十年裡,周梅森進入的經濟領域,每一次的選擇和轉身,都與中國經濟的變化發展和轉折吻合。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更難得的是,這麼多年裡,周梅森一直在堅持現實主義文學立場,一直在堅持文學創作。他對中國社會發展變化的理解,他在不同行業闖蕩的經歷,權力、金錢、人性的複雜碰撞,都在周梅森《人間正道》至今的十幾部長篇小說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在當代文學作家裡,像周梅森這樣的作家不多見。從早期的“新歷史”的純文學經典化寫作,到中後期的 “政治”、“官場”、“反腐” 的現實主義寫作,周梅森的文學寫作前後風格變化之大,給文學評論家除了一個難題:該如何評價周梅森的文學成就和價值呢?

而周梅森是不在意評論家們怎麼說的,也不在乎他們的文學史上怎麼評述自己。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巴爾扎克

周梅森野心勃勃,心裡有一個價值評判,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像巴爾扎克那樣的作家,因91部《人間喜劇》系列小說,完整記錄了18世紀上半葉的法國社會的變遷與風貌,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的代言人。

要達到這個目的,在創作上成為中國的“巴爾扎克”,周梅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一名記者,我有幸在不同的階段,看到周梅森不同時期的變化。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1996年,周梅森結束徐州市政府副祕書長的掛職,以長篇小說《人間正道》復出,造訪上海。那是我第一次採訪周梅森。採訪結束後,《文學報》總編輯酈國義請客,吳亮等人作陪,一起在外灘附近吃了個飯,聽他講述了闖蕩商海的傳奇故事。

另外一次是2001年,周梅森在作家出版社出版《至高利益》、《中國製造》、《絕對權力》、《我本英雄》等一系列長篇小說。剛好周梅森在北京開會,和他合作的作家出版社編輯張懿翎請我採訪周梅森。這時候,周梅森越正是大紅的時候,很多小說改編成了電視劇。

之後就是2017年4月,周梅森的長篇小說《人民的名義》出版3個月,發行量高達183萬冊,十月文藝出版社辦了《人民的名義》座談會慶功,我再次見到周梅森,此時他已經從作家,轉變成為一名成功的影視製片人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陸毅,人民的名義主演

“大時代變遷的軌跡與我的人生是契合的,我始終是一位在場的作家。”

本文為周梅森專訪之二。

在南京的作家裡,我應該是最早炒股的人之一。

上世紀90年代初,社會上出現了全民經商熱。那時候,文學陷入低潮,社會上沒有什麼人讀小說,文學雜誌和文學出版物,印量很低,也沒有什麼反響。再好的文學作品,也就是在文學圈內有點響動,就是一些評論家會看看小說,寫點評論。

即使是小說改編成電影,待遇也很低,版權也就800元人民幣。而且小說就算拍成電影,也沒有什麼人看,更談不上什麼社會影響。我從1983年到1993年,幾乎每年出一本小說, 5部拍成電影,我們家十年的全部積蓄,卻只有8萬塊錢。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南京秦淮河

我想讓生活更好一些。我的朋友,山東煙臺的作家矯健把我帶入了商海。矯健比我大,是《膠東文學》主編,又有才華,小說寫得好看,拿過兩次全國小說獎。我們也聊得來,後來就成為很好的朋友。

我記得有一年,我寫了中篇小說《大捷》,《收穫》雜誌李小林看了覺得不錯,讓我去上海改稿子。當時我住在上海電影製片廠,矯健也住在這個招待所裡。有一天他神神祕祕的找我,手裡提著一密碼箱鈔票,應該有個二三十萬元,那是他通過股票交易套現了一筆資金,為了安全起見,拉我充當保鏢,一同去銀行把錢存了起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美金

那天,他請我吃了個飯,有一起去洗浴中心洗澡,價格很貴,每人三十八元。我當時很好奇,他是怎麼賺錢的。他也沒有隱瞞,給我講了很多賺錢的方式,買國庫券,股票認購權證買賣。然後,我們就一起合夥,下海了。

我開始炒過股票。我是江蘇省最早的10個大戶之一。當時,我們江蘇這幫作家,蘇童、葉兆言、黃蓓佳,他們個個都炒股,都是我帶動起來的。一開始,我、蘇童等幾個人,我12萬,其他人8萬,合用一個賬戶投資。後來為了操作方便,我們就分立賬號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寫作

當時,我稿費一拿到手,就拿去買股票,正是在股市上,我掘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那個時候,我其實不太懂股票。炒股完全靠自學,我的炒股理論是:不聽內幕消息,不迷信K線圖,不買虧損股和ST。

當時的股市,基本上都是看內幕消息的,還有莊家聯合抬莊的,我當時炒股票,一般都看大勢,不做今天買明天賣的短線,我就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奉行價值投資。這些經驗,其實都是通過閱讀,和自己股市上的摸索總結出來的。

後來,我和矯健一起做房地產生意,他當董事長,我當總經理,到廣東惠陽大亞灣搞房地產。後來,我們又到蘇州郊區蓋房子,在蘇州陽澄湖旁的一個小鎮子上。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蘇州

從1990年到1994年,那幾年,我做生意也算長了見識,和江湖上各色人等,各路英雄騙子打交道,生意做得不大,體會頗不少。隨著國家宏觀調控,經濟危機到來,銀行抽回資金,受衝擊最大的是房地產行業,公司資金鍊斷裂,我們的項目也擱淺了,項目變成了爛尾樓。再後來,矯健迷上了地下外匯期貨,開始瞞著我炒期貨,不斷輸錢,以至於讓我忍無可忍,終至被迫和他分手,另立山頭。

我又到南京江寧祿口,在外秦淮河邊,買了64畝地,搞了一個叫文豪花園的別墅項目。這個項目,是當時南京最早的別墅區之一。我現在在裡頭還有幾套房。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下海幾年,多少賺了一些錢。但我畢竟是個作家,下海讀書寫字。金錢並不能夠讓我的靈魂安慰。

有一次在深圳,我遇到一個做生意的朋友,他和我聊起了我的小說。我當時突然就想,幾年的經商生涯,除了口袋裡多了一點錢,心裡空蕩蕩的。我當時就想,該回家寫小說了,中國不缺好商人,但缺好作家,我就轉身上岸了。

我回家寫小說,同時也繼續投資股市。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股票市場

2005年,中國資本市場發生的最大的事件,就是正式啟動股權分置改革。原來不上市的非流通股,現在要上市流通,那麼就需要給那些持有流通股的股東,按比例給予對價補償。這個政策一推出,就出現了波瀾壯闊的大牛市。

當年10月,金豐投資(現為綠地控股)啟動股改,我當時是金豐投資的第一大流通股股東持股約為70.25萬股,總價在200多萬,因為A股連年下跌,我在這隻股票上虧了不少錢。

當時,金豐投資的股改方案是10股送3.2股時,我覺得不公平,對價應該在10股送4股,最起碼也要在3.8股以上。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我當時在報紙上連續寫多了三封公開信,《作家周梅森致全國流通股股東的一封公開信》、《周梅森致非流通大股東並國資部門的公開信》和《周梅森致管理層的公開信》,呼籲中小散戶團結起來,在股東大會上投票否決大股東的股改方案。

公開信發表之後,我的電話幾乎被散戶股民打爆了,他們紛紛表示對我的公開信的支持。2005年11月28日,參與投票的流通股股東中,約41%的流通股股東對金豐投資股改方案投了反對票,從而使該股改方案沒有達到法定贊成比例而被否決。

"

張英

九十年代開始,中國社會進入市場經濟發展時期,先鋒派文學崛起,周梅森暫別他的寫實小說,投入到火熱的生活裡去。在文學上,高爾基和巴爾扎克,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兩個作家,都是人生經歷豐富、社會閱歷廣闊的人。

周梅森先是到徐州市政府掛職當副祕書長,然後創辦實業下海經商,從高速公路修建到糧油公司,從地皮炒賣到房地產開發,從炒股票股權投資到影視劇投資,這三十年裡,周梅森進入的經濟領域,每一次的選擇和轉身,都與中國經濟的變化發展和轉折吻合。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更難得的是,這麼多年裡,周梅森一直在堅持現實主義文學立場,一直在堅持文學創作。他對中國社會發展變化的理解,他在不同行業闖蕩的經歷,權力、金錢、人性的複雜碰撞,都在周梅森《人間正道》至今的十幾部長篇小說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在當代文學作家裡,像周梅森這樣的作家不多見。從早期的“新歷史”的純文學經典化寫作,到中後期的 “政治”、“官場”、“反腐” 的現實主義寫作,周梅森的文學寫作前後風格變化之大,給文學評論家除了一個難題:該如何評價周梅森的文學成就和價值呢?

而周梅森是不在意評論家們怎麼說的,也不在乎他們的文學史上怎麼評述自己。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巴爾扎克

周梅森野心勃勃,心裡有一個價值評判,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像巴爾扎克那樣的作家,因91部《人間喜劇》系列小說,完整記錄了18世紀上半葉的法國社會的變遷與風貌,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的代言人。

要達到這個目的,在創作上成為中國的“巴爾扎克”,周梅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一名記者,我有幸在不同的階段,看到周梅森不同時期的變化。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1996年,周梅森結束徐州市政府副祕書長的掛職,以長篇小說《人間正道》復出,造訪上海。那是我第一次採訪周梅森。採訪結束後,《文學報》總編輯酈國義請客,吳亮等人作陪,一起在外灘附近吃了個飯,聽他講述了闖蕩商海的傳奇故事。

另外一次是2001年,周梅森在作家出版社出版《至高利益》、《中國製造》、《絕對權力》、《我本英雄》等一系列長篇小說。剛好周梅森在北京開會,和他合作的作家出版社編輯張懿翎請我採訪周梅森。這時候,周梅森越正是大紅的時候,很多小說改編成了電視劇。

之後就是2017年4月,周梅森的長篇小說《人民的名義》出版3個月,發行量高達183萬冊,十月文藝出版社辦了《人民的名義》座談會慶功,我再次見到周梅森,此時他已經從作家,轉變成為一名成功的影視製片人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陸毅,人民的名義主演

“大時代變遷的軌跡與我的人生是契合的,我始終是一位在場的作家。”

本文為周梅森專訪之二。

在南京的作家裡,我應該是最早炒股的人之一。

上世紀90年代初,社會上出現了全民經商熱。那時候,文學陷入低潮,社會上沒有什麼人讀小說,文學雜誌和文學出版物,印量很低,也沒有什麼反響。再好的文學作品,也就是在文學圈內有點響動,就是一些評論家會看看小說,寫點評論。

即使是小說改編成電影,待遇也很低,版權也就800元人民幣。而且小說就算拍成電影,也沒有什麼人看,更談不上什麼社會影響。我從1983年到1993年,幾乎每年出一本小說, 5部拍成電影,我們家十年的全部積蓄,卻只有8萬塊錢。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南京秦淮河

我想讓生活更好一些。我的朋友,山東煙臺的作家矯健把我帶入了商海。矯健比我大,是《膠東文學》主編,又有才華,小說寫得好看,拿過兩次全國小說獎。我們也聊得來,後來就成為很好的朋友。

我記得有一年,我寫了中篇小說《大捷》,《收穫》雜誌李小林看了覺得不錯,讓我去上海改稿子。當時我住在上海電影製片廠,矯健也住在這個招待所裡。有一天他神神祕祕的找我,手裡提著一密碼箱鈔票,應該有個二三十萬元,那是他通過股票交易套現了一筆資金,為了安全起見,拉我充當保鏢,一同去銀行把錢存了起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美金

那天,他請我吃了個飯,有一起去洗浴中心洗澡,價格很貴,每人三十八元。我當時很好奇,他是怎麼賺錢的。他也沒有隱瞞,給我講了很多賺錢的方式,買國庫券,股票認購權證買賣。然後,我們就一起合夥,下海了。

我開始炒過股票。我是江蘇省最早的10個大戶之一。當時,我們江蘇這幫作家,蘇童、葉兆言、黃蓓佳,他們個個都炒股,都是我帶動起來的。一開始,我、蘇童等幾個人,我12萬,其他人8萬,合用一個賬戶投資。後來為了操作方便,我們就分立賬號了。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寫作

當時,我稿費一拿到手,就拿去買股票,正是在股市上,我掘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那個時候,我其實不太懂股票。炒股完全靠自學,我的炒股理論是:不聽內幕消息,不迷信K線圖,不買虧損股和ST。

當時的股市,基本上都是看內幕消息的,還有莊家聯合抬莊的,我當時炒股票,一般都看大勢,不做今天買明天賣的短線,我就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奉行價值投資。這些經驗,其實都是通過閱讀,和自己股市上的摸索總結出來的。

後來,我和矯健一起做房地產生意,他當董事長,我當總經理,到廣東惠陽大亞灣搞房地產。後來,我們又到蘇州郊區蓋房子,在蘇州陽澄湖旁的一個小鎮子上。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蘇州

從1990年到1994年,那幾年,我做生意也算長了見識,和江湖上各色人等,各路英雄騙子打交道,生意做得不大,體會頗不少。隨著國家宏觀調控,經濟危機到來,銀行抽回資金,受衝擊最大的是房地產行業,公司資金鍊斷裂,我們的項目也擱淺了,項目變成了爛尾樓。再後來,矯健迷上了地下外匯期貨,開始瞞著我炒期貨,不斷輸錢,以至於讓我忍無可忍,終至被迫和他分手,另立山頭。

我又到南京江寧祿口,在外秦淮河邊,買了64畝地,搞了一個叫文豪花園的別墅項目。這個項目,是當時南京最早的別墅區之一。我現在在裡頭還有幾套房。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

下海幾年,多少賺了一些錢。但我畢竟是個作家,下海讀書寫字。金錢並不能夠讓我的靈魂安慰。

有一次在深圳,我遇到一個做生意的朋友,他和我聊起了我的小說。我當時突然就想,幾年的經商生涯,除了口袋裡多了一點錢,心裡空蕩蕩的。我當時就想,該回家寫小說了,中國不缺好商人,但缺好作家,我就轉身上岸了。

我回家寫小說,同時也繼續投資股市。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股票市場

2005年,中國資本市場發生的最大的事件,就是正式啟動股權分置改革。原來不上市的非流通股,現在要上市流通,那麼就需要給那些持有流通股的股東,按比例給予對價補償。這個政策一推出,就出現了波瀾壯闊的大牛市。

當年10月,金豐投資(現為綠地控股)啟動股改,我當時是金豐投資的第一大流通股股東持股約為70.25萬股,總價在200多萬,因為A股連年下跌,我在這隻股票上虧了不少錢。

當時,金豐投資的股改方案是10股送3.2股時,我覺得不公平,對價應該在10股送4股,最起碼也要在3.8股以上。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我當時在報紙上連續寫多了三封公開信,《作家周梅森致全國流通股股東的一封公開信》、《周梅森致非流通大股東並國資部門的公開信》和《周梅森致管理層的公開信》,呼籲中小散戶團結起來,在股東大會上投票否決大股東的股改方案。

公開信發表之後,我的電話幾乎被散戶股民打爆了,他們紛紛表示對我的公開信的支持。2005年11月28日,參與投票的流通股股東中,約41%的流通股股東對金豐投資股改方案投了反對票,從而使該股改方案沒有達到法定贊成比例而被否決。

《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最早炒股票的作家

這在當時是個奇蹟:金豐投資成為全面股改開始之後,唯一一家因中小流通股東維權被否決的上市公司。因為這件事,我成為了那一年中央電視臺年度十大經濟人物其中社會公益人物的候選人。

總的來說,這些年,我在股市上的收益還不錯,後面的牛市我也都趕上了,賺了不少錢。足夠保障我在家裡,可以安心寫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