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澀不堪乾眼症,別隻依靠眼藥水了,宣通眼部玄府少不了!

小 編 導 讀

流行病學及臨床調查發現,乾眼症的發病率遠較人們想象的要高。美國流行病學研究發現乾眼症患病率高達35%以上。該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組。隨著社會的發展,電腦、空調使用的不當,空氣汙染加重,乾眼症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良影響。

很多朋友靠滴眼液來緩解症狀,殊不知那是治標不治本。來聽聽眼科名家鄒菊生教授的“宣通玄府”法吧!

酸澀不堪乾眼症,別隻依靠眼藥水了,宣通眼部玄府少不了!


乾眼症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目前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乾眼症即角結膜乾燥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淚液質和量的異常或動力學異常,導致淚膜穩定性下降,並伴有眼部不適,引起眼表病變為特徵的多種病症的總稱。此類患者多以眼部乾燥、有異物感、燒灼感、瘙癢、畏光、視物模糊、視疲勞等不適為主訴。

該病目前尚無特效療法,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眼科鄒菊生教授從事中醫眼科臨床工作40多年,擅長治療各種難治性眼病。筆者有幸隨鄒老師學習,現將鄒老師治療乾眼症的臨床經驗總結如下。

酸澀不堪乾眼症,別隻依靠眼藥水了,宣通眼部玄府少不了!


一、運用現代解剖與傳統臟腑分屬方式探尋病因病機

中醫眼科以五輪學說指導臨床眼病的治療。《靈樞·大惑論》為五輪學說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五輪學說是把眼部由外向內分為胞瞼、兩眥、白睛、黑睛、瞳神,分別命名為肉輪、血輪、氣輪、風輪、水輪5個部分,並分屬五臟,藉以說明眼的生理、病理及與臟腑的關係,是指導中醫臨床診斷和治療眼病的基本理論。

本病多由淚腺分泌減少所致,屬中醫“神水將枯”範疇。《目經大成》謂:“此症輪廓無傷,但視而昏花,開閉則乾澀異常。”《審視瑤函》謂其“視珠外神水枯澀而不潤瑩。”目前國內對於眼症的中醫分型尚無明確標準,多數醫家臨床上主要採用辨證論治的方法治療本病,而鄒老師認為可在玄府理論的指導下治療本病。

玄府一詞最早見於《黃帝內經》。《素問·水熱穴論》記載: “玄府者,汗孔也。”可知玄府指皮膚之汗孔;《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眼科學》對眼科玄府的解釋為:“眼中玄府為精、氣、血等升運出入之通路門戶。”鄒老師依據中醫基本理論,率先開展現代眼部解剖與中醫臟腑分屬相結合方式,從而認識眼部疾病,同時受凌耀星教授“腺體屬玄府”觀點的啟發,從五輪、輪髒相關學說推論:肺主皮毛,白睛屬肺,結膜位於白睛表層,則結膜上皮中的杯狀細胞、副淚腺和開口於顳上穹窿部的淚腺均屬於玄府。故淚腺分泌減少的中醫病機為肺陰不足,玄府鬱滯,津液不輸,鬱久化熱,傷滓耗氣。正如《素問·調經論》所云:“上焦不通利……玄府不通,衛氣不得發越,故外熱。”《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眼科學》曰: “若玄府鬱滯,則目失滋養而減明;若玄府閉塞,目無滋養麗三光絕。”由此可見,綜合分析其病因病機,可藉此抓住疾病的根本。

二、從玄府論治乾眼症

鄒老師根據眼科玄府理論,結合輪髒相關學說,認為乾眼症的治療應在養陰基礎上採用宣通眼部玄府之法,可起潤澤之良效。

自擬治療乾眼症方:南沙蔘12g,北沙蔘12g,石斛12g,蠶砂(包)12g,麥冬12g,地膚子12g,熟地黃12g,黃精12g,枸杞子12g,烏梅12g,巴戟天12g,石菖蒲(包)10g,紫蘇12g,浮萍12g,西河柳12g,千里光12g。

方中南沙蔘、北沙蔘、石斛、麥冬養陰生津;熟地黃、枸杞子、黃精滋陰明目;烏梅酸甘化陰;浮萍、西河柳、石菖蒲、紫蘇通竅發汗利水;巴戟天溫陽行氣;千里光清熱明目。該方養陰與發汗同處,寒溫並用,有走有守,相得益彰。諸藥合方,共奏宣通玄府、養陰生津之效。且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地膚子含維生素A,蠶砂含有大量多種維生素。同時,鄒老師認為目前空調、電腦使用不當,導致眼球表面淚液蒸發過度,故在藥物用法上常囑患者用湯藥蒸汽先薰目,然後內服,內外同治,可提高療效。

三、治未病以防患於未然

《黃帝內經》首篇言“上工治未病”。鄒老師認為治未病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以預防為主;二是結合疾病的演變過程,超前考慮治療,也就是掌握疾病演變規律而治病之本。又如李東垣曰: “治標不治本,不明正理也。”乾眼症在過度面對電腦、工作疲勞時更易出現,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勞逸結合。中醫提倡飲食宜忌,食物、藥物皆具酸苦甘辛鹹五味,有些乾眼症患者病癒後服用辛辣之品宿疾又發,此即為飲食不節所致。又《審視瑤函》曰: “怒易傷肝,肝傷則目損。” 《祕傳眼科龍木論》指出:“病者喜怒不節,憂思兼併,致髒氣不平,鬱而生涎,隨氣上厥,逢腦之虛,浸淫眼系,輕則昏澀,重則障翳,眵淚胬肉,白膜遮睛。”因此,情志和調,放懷息慮,則玄府氣機升降自如,百脈通暢,氣血充沛,為防患目疾途徑之一。

好 書 推 薦



酸澀不堪乾眼症,別隻依靠眼藥水了,宣通眼部玄府少不了!


《眼科名家臨證精華》

該書收集了國內60位中醫及中西醫結合眼科名家的眼科學術思想及臨床診療經驗,經認真篩選,編撰成而成。為體現本書的權威性,收入本書的名老中醫均為國家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准的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或為中華中醫藥學會眼科分會及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眼科專業委員會的委員或名譽委員,或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或為博士及碩士研究生導師,或為省級名中醫,或有主任醫師或相應職稱。本書主要針對中醫治療有一定優勢或特色的眼科疾病進行專家經驗收集和整理,因篇幅限制,主要取其精華部分,且以近二十年發表的文獻為主。根據內容的不同,分為名老中醫經驗、眼病病因病機與辨證、眼病治法、治眼病方藥、眼瞼結膜鞏膜病、角膜病、青光眼、葡萄膜病、玻璃體病、視網膜病、視神經病、眼科血證、其他眼病等十三章,每章下分別介紹不同眼科名家的學術思想或臨床診療經驗。(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眼科名家臨證精華》(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彭清華 彭俊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