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從醫路,切切經方情,記30餘年的中醫史

中醫 睡眠 中藥 大學 調理那點事 2017-05-16

之前給大家說了那麼多疾病的問題,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從醫史,從醫30餘年,什麼樣的病症基本都見過了。但是要說起當初學中醫的緣由,其實很簡單,年少的時候母親體弱多病,記憶中母親總是在吃藥的,當時就一心想著如何才能治好母親的病,護母親安康,正好舅舅是很有名氣的中醫,每次回到當地後上門求醫的街坊鄰居盈門,家裡也常常充溢著各種草藥的味道,親眼目睹了中醫的神奇,所以後來的生活中對中醫逐漸萌生出了濃厚的興趣。也正是因為舅舅對母親的精心調治,母親的身體日益好轉,家裡人都很高興,由此更堅定了我學醫的想法,最終報考了中醫。

漫漫從醫路,切切經方情,記30餘年的中醫史

但學醫之路並不是那麼容易,幾乎每個醫學生都有一段孜孜以求寢食俱廢的經歷,我也不例外。

習醫之人首先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中醫,不僅要懂得中醫的理法方藥,還要掌握西醫的基礎理論。為了學好醫學,上學的時候就開始從《黃帝內經》、《神農架草本》、《傷寒論》到《西醫內科學》,中醫四十多門課程,古文晦澀難懂我卻看得別有滋味,從一遍又一遍的咬文嚼字中領略感悟精華。大學期間常常埋首於圖書館“啃”書,學習之路外人看去可能是艱辛枯燥,我卻獨得其中滋味,從未有過放棄學醫的念頭。

但是中醫博大精深,不單單是讀書就好,還需要不斷地在臨床跟師學習,在臨床實踐中領悟到中醫精髓,這意味著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機緣巧合下,我遇到了我的恩師、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張世筠先生。張先生畢業於中國中醫研究院,師從中醫界泰斗嶽美中先生、董德懋先生。追隨張世筠先生,我不僅學習感悟到中醫博大精深的專業知識,更是在恩師的教導過程中,領會傳承到嶽美中先生對中醫文化與國學的追求與敬畏。

漫漫從醫路,切切經方情,記30餘年的中醫史

也正因為這樣的堅持,以及從醫以後對中醫臨床的不斷實踐、不斷鑽研,讓我有了一番對中醫治療疾病的獨特見解。無論是在校研習還是拜師學習,都樂在其中,潛心專研。每一步行來,雖然簡單,但心中踏實。時至今日,我依然每週跟隨老師出診學習。

學醫的初衷雖然簡單,只是想著治好母親的病,但是在後來行醫的過程中,我發現可以為越來越多的人免除疾病的痛苦,這讓我感到快樂幸福,併成為我人生今後的目標,我沒有辦法停下來。

自行醫以來,父母及其他家人的身體都保持的很不錯,行動也很靈活。母親將近80歲的時候突然股骨頸骨折,只能臥床,去了很多家醫院都建議手術治療,當時醫院的說法是歲數大了,想要再走就得做手術。由於母親體型偏胖,骨質疏鬆,考慮到手術風險和預後效果,家人商議後採取了保留療法。我當時為母親用了一些中藥,持續約半年的時間,母親骨折部位逐漸痊癒,直至行走自如。

我認為醫者仁心仁術,應當知道患者需要的不僅僅是身體的救治,更需要心靈的幫助與安慰。所以我看病總是“慢吞吞”,仔細詢問患者病史、症狀等日常情況,不僅是從病情出發,還要幫助患者疏解情緒,往往一個患者看下來至少四十多分鐘。

漫漫從醫路,切切經方情,記30餘年的中醫史

今年62歲的張大爺,已有5年的失眠病程了,但是最近兩個月突然加重,僅能睡2—3個小時,並盜汗嚴重,口乾舌燥,凌晨的時候出現頭痛的情況。自訴上熱下寒十餘年,如服涼性藥則會大便失禁。剛來的時候,我觀察到這位患者舌紅苔薄白,脈沉弦細數實。腎虛肝鬱,陰陽兩虧,病屬厥陰。腎陽虧虛,肝氣升達不利,鬱熱伐陰,蒸而汗出,陰火在上,不能下濟,心腎不交,夜不能寐。少陽不達,凌晨頭痛。治法則需溫補腎陽、達肝透熱,養陰清熱。診脈完畢,一番溫和輕鬆聊天后,引得張大爺更是吐出引發失眠的心病根由。我在在耐心為張大爺講解病情的同時,也告誡他情志疏解、調節心情是疾病治癒的重要方法。

開出藥方約一週後,張大爺欣然前來複診,告知我說睡眠好轉了很多,盜汗和口乾明顯減輕。一番把脈問診後,根據病情變化,對藥方進行調整。第四次複診時,張大爺表示已能睡上5-6小時,睡眠質量不錯,盜汗消失,頭痛、口乾明顯減輕,解除了多年的失眠煩惱。

在防病治病過程中,心態很重要。不管如何,人要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心態,心情好了,身體就不容易出問題。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以達到防病健身的目的。我現在只想和時間賽跑,多治幾個病人,這讓我感到幸福。

中醫不僅是一門醫學,更是一門哲學。中醫的治療原則是平衡陰陽,針對病人的具體情況調節身體內部的臟器以達到陰陽平衡的效果。這就好比一艘小船,如果船上根據每個人的體重合理安排所做的位置,使船體平衡,小船就會順暢航行,否則就會遇到麻煩甚至出危險。中醫治療也是如此,要把患者身體調理的陰陽平衡,這樣身體各部分機能才能協調配合,共同發揮作用。

三十餘年投身醫路,堅定前行。對於我來說,這不僅是保持初心,更是一份情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