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兵老年鬱證辨治經驗分享,非常寶貴的中醫經驗

中醫 中藥 枳實 白朮 神黃中醫智庫 2017-05-27

盧永兵老年鬱證辨治經驗分享,非常寶貴的中醫經驗

鬱證是以情志不舒、氣鬱不暢為主要特徵的一類疾病,也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是加快人類衰老,影響生活質量,危害健康的一類嚴重疾病,也是老年高血壓、腦中風、冠心病等許多疾病的重要誘因,越來越受社會關注。廣東省揭陽市中醫醫院盧永兵根據多年臨床觀察,發現老年鬱證有很多證型,要辨證論治。

盧永兵老年鬱證辨治經驗分享,非常寶貴的中醫經驗

中醫對鬱證的認識很早, 《內經》雖無鬱證病名,但對情志所傷致病早有論述,指出“喜傷心” “思傷脾” “憂傷肺” “怒傷肝” “恐傷腎”均能致病。此後歷代醫家對由鬱致病作為一個專門病證研究,朱丹溪明確指出“人身諸病,多生於鬱” ,足見對氣機鬱滯所致疾病的重視。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點,可分為以下幾方面進行辨治。

肝氣鬱結

常見精神抑鬱,情緒不安,面無表情,急躁少言,唉聲嘆氣,胸脅脹痛,痛無定處,納呆少食,大便失常。臨床以疏肝解鬱、順氣和中為治則,方劑用柴胡疏肝散加鬱金、白朮、

太子參:柴胡、香附、鬱金、枳殼、川芎、白芍、白朮、太子參等。

肝氣鬱結,為諸鬱之首。情志所傷,肝失條達,因而抑鬱不安。肝經循少腹挾胃布胸脅,肝絡不和,氣滯血瘀,又肝氣犯胃,故有胸、脅、腹脹痛,食少納呆,大便失調。治當疏理肝氣順暢為先,正如費伯雄曰: “凡鬱病必先治氣,氣得疏通,鬱於何在?”上方柴胡、香附、鬱金、枳殼疏理肝氣鬱結,川芎、白芍活血柔肝,白朮、太子參益氣健脾。

氣鬱痰結

盧永兵老年鬱證辨治經驗分享,非常寶貴的中醫經驗

神志抑鬱、胸部痞悶、頭眩暈、喉中似有痰、但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常覺咽有梗塞感、顧慮多多、食少但吞之順暢。臨床以解鬱下氣、化痰散結來治療。方用半夏厚朴湯加枳實。

鬱氣與痰溼互結,迫近喉部,食道蠕動失常,常有異物感,是典型的“梅核氣” 。半夏厚朴湯順氣而解痰結,枳實、茯苓更能下氣化痰溼,對氣鬱痰結之“梅核氣”而無器質性病有明顯抑制喉反射作用,改善“梅核氣”症狀,消除顧慮。

肝鬱化火

暴躁易怒,面目紅赤,胸脅脹痛,頭脹耳鳴,失眠噩夢,口苦口乾,便結溲赤,舌紅苔黃。以清肝洩熱為治,用龍膽瀉肝湯去當歸,加白芍、麥冬、大黃。

肝為剛髒,最怕抑鬱而喜條達。鬱久化火上亢, 《臨證指南》曰: “鬱則氣滯,久必化熱。 ”陽火亢盛則易暴躁發怒,肝火上炎面目紅赤、頭痛耳鳴,肝主兩脅,鬱則經氣逆而胸脅脹痛。鬱火擾心則失眠噩夢,如《靈樞》所說的“悲哀愁憂則心動” 。方中龍膽草、黃芩、梔子瀉肝經溼熱,白芍、生地、麥冬柔肝養心;更有大黃、車前、澤瀉引溼熱從二便分解,療效更佳。

心脾氣虛

多思多慮,面色無華,飲食減少,心悸易驚,頭暈乏力,怕事喜靜,失眠健忘。以補益心脾為治。用歸脾湯合甘麥大棗湯。

多思傷脾,木鬱克土,脾失健運,生化之源受阻,心脾氣血兩虛,故出現面色無華,體倦乏力,心悸易驚,食少,失眠等心脾虛像。法當益氣養血,補養心脾,氣足血充,諸虛之症悉除。

氣鬱血瘀

心情抑鬱,暴躁,面色晦暗,頭痛,胸脅痛,痛有定處,健忘,舌紫瘀,舌下靜脈曲張。以疏肝活血,益氣去滯為治。藥用血府逐瘀湯加黃芪、田七、丹蔘、人蔘。

肝藏血,肝鬱失條達則血鬱,血循環障礙,導致面色晦暗,性情暴躁、頭痛、胸脅痛、健忘、舌紫瘀等許多血瘀症狀。治當行氣活血,改善血循環。血府逐瘀湯疏肝行氣活血,田七、丹蔘活血和血,為理血藥之佳品。行氣活血藥配益氣藥參芪,更有力促進氣血運行,對消除血瘀證,改善血循環效果更佳。肝鬱得疏,氣血順暢,鬱證亦除。正如王清任曰: “氣通血活,百病不生。 ”

鬱火傷陰

盧永兵老年鬱證辨治經驗分享,非常寶貴的中醫經驗

性情急躁,心悸,失眠,目赤昏花,五心煩熱,盜汗,口咽乾燥,大便乾結,舌紅少津。以柔肝滋腎養心為治。用知柏地黃湯加麥冬、五味子、白芍、杭菊花。

肝氣鬱結,鬱久化火,耗傷心肝腎陰液,虛火亢盛,故出現陰虧燥火諸症。治當滋養心肝。腎之陰,陰足則火降,鬱火除則安。

中醫文獻所述的鬱證與現代醫學的抑鬱症相似,屬情志病。主要表現為對個人、家庭前途悲觀失望,對周圍事物缺少興趣,言語、動作減少,社會交往淡,疲倦乏力,工作效率低,頭暈痛,胸脅痛,失眠多夢健忘,飲食減少,性慾減退,甚或時有幻覺或有自殺念頭。其致病原因多為思想、工作、待遇受到挫折,志願不遂,憂思過度所致,正如《雜病源流犀燭·諸鬱源流》所說的“諸鬱,髒氣病也,其原本于思慮過深” 。病因與症狀,中醫與現代醫學的認識基本一致。老年人氣血虛弱,陰陽失調,承受能力差,性格偏於孤僻,稍有刺激,容易引起植物神經系統失調,免疫功能下降而致病,因此鬱證在老年人發病率很高。正如陳直在《養老壽親書》中說: “老人之性,孤僻易於傷感,才覺孤寂,便生鬱悶。 ”在治療上,中藥比西藥有明顯優勢,中醫通過辨證分型,處方用藥,療效滿意。但本病應重視做患者思想解釋工作,並與患者周圍人員配合,解除患者抑鬱原因,才能收到更好療效。正如《臨證指南醫案》曰: “內傷情懷起病,務以寬懷解釋。 ”只要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結合,本病預後良好,仍能延年益壽。

友情提示: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中醫智庫”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