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灸療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鍼灸帶頭人石學敏艾灸灸法

中醫 艾灸 鍼灸 附子 中醫灸療師說艾灸 中醫灸療師說艾灸 2017-09-03

中醫灸療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鍼灸帶頭人石學敏艾灸灸法

1、如何選擇艾絨?

選用野生向陽處,5月份長成的艾葉,風乾後放置一年,此為陳年熟艾。5月成熟的艾草陽氣最足。

中醫灸療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鍼灸帶頭人石學敏艾灸灸法

2、瘢痕灸灸法

又名化膿灸,選擇俞穴,塗以大蒜汁,目的是增加粘性和刺激俞穴,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俞穴,每壯燃盡去除灰燼,方可繼續下一壯,施灸時直接燒灼皮膚,所以會比較疼痛,可以在施灸部位輕輕拍打,藉以緩解疼痛,一般情況下,施灸部位一週後化膿,5-6周痊癒。化膿灸治療慢性病比較給力。(古人謂若要安三里長不幹,就是足三裡化膿灸)。

中醫灸療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鍼灸帶頭人石學敏艾灸灸法

2、無瘢痕灸灸法

施灸部位塗少量凡士林,放置適量艾柱,當艾柱燃燒2/5左右,患者覺得微有灼痛時,換用第二壯艾柱施灸,一般灸至皮膚紅暈不起泡,所以不化膿不留瘢痕。解決虛寒性疾病比較給力。

中醫灸療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鍼灸帶頭人石學敏艾灸灸法

3、隔姜灸灸法

鮮姜,直徑2-3釐米,厚0.2-0.3釐米,中間用針刺數孔,然後把薑片置於俞穴,艾柱放於薑片上,以皮膚髮紅不起泡為度。主要用於寒吐、腹痛、腹瀉、風寒痺痛等。

中醫灸療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鍼灸帶頭人石學敏艾灸灸法

4、隔蒜灸灸法

鮮大頭蒜,切成厚0.2-0.3釐米蒜片,中間針刺數孔,置於俞穴之上,點燃艾炷數壯。多用於腫瘍。

中醫灸療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鍼灸帶頭人石學敏艾灸灸法

5、隔鹽灸灸法

純淨食鹽填敷於臍,鹽上置薑片如隔姜灸,放大艾炷。多用於傷寒陰證、上吐下瀉、中風脫症等。

中醫灸療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鍼灸帶頭人石學敏艾灸灸法

6、隔附子餅灸

把附子餅研磨成粉,用酒調和成直徑3釐米,厚0.8釐米的附子餅,中間針刺數孔,放置俞穴上,點燃艾炷,多用於治療命門火衰、陽痿、早洩、瘡瘍不斂等。

中醫灸療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鍼灸帶頭人石學敏艾灸灸法

7、艾藥灸灸法

艾絨24克,加上肉桂、乾薑、丁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等量共6克,捲成一個艾條。點燃一端,距離皮膚2-3釐米,燻烤俞穴,有溫熱而無灼痛,5-7分鐘;或者施灸部位不定,來回移動或上下移動艾條,稱為雀啄灸。

中醫灸療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鍼灸帶頭人石學敏艾灸灸法

8、溫鍼灸灸法

針刺和艾灸結合,適用於留針有需要艾灸的病症,操作時,將針刺入俞穴得氣後,並給予適當的補瀉手法而留針,繼而將艾絨固定在針尾上,或選用2釐米左右的艾條,燃盡去針。

中醫灸療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鍼灸帶頭人石學敏艾灸灸法

石學敏院士艾灸施灸順序

先上後下,先陰後陽,壯先少後多、柱先小後大。

石學敏院士艾灸禁忌

實熱症或陰虛發熱、邪熱內熾等禁灸;

高熱、高血壓危象、肺結核晚期、大量咯血禁灸;

嘔吐、嚴重貧血、急性傳染病禁灸;

皮膚癰疽、癤腫並伴有發熱禁灸。

注意事項

艾灸後如有不適者,如身熱感、頭昏、煩躁,可令患者適當活動身體,飲水少量,針刺合谷、後溪,可迅速緩解;注意用火安全。

中醫灸療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鍼灸帶頭人石學敏艾灸灸法

國家中醫藥適宜技術“中醫灸療師”培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