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溼疹為風、溼、熱客於肌膚所為,當以祛風除溼、清熱解毒、解肌止癢為治。

可選用下列外治法。中藥熱熨鮮魚腥草、松樹內層皮各半,切碎共搗爛,紗布包緊。將藥包加熱後揉擦患處,藥包愈熱,效果愈顯,但不可熨傷皮膚。每日2次。

外敷中藥

①土茯苓適量,研為細末,外敷患處,每日3~5次,連續5天。

②蒼朮、黃柏、青黛、滑石、龍骨各30g,冰片、輕粉各10g,上藥擇淨共研細末,裝乾淨瓶備用。局部常規消毒後,用藥用凡士林調糊外塗患處,每日1次,10天為1個療程,連續用1~3個療程。

③茉莉花茶2份,雄黃1份共研細末,裝瓶備用。局部常規清洗後,取藥末適量,用溫水少許調為糊狀,棉籤蘸藥糊外塗患處,每日1~2次,7天為1個療程,連續1~2個療程。可清熱燥溼,祛風止癢。

藥浴

①芒硝50g,蛇床子30g,苦蔘、白鮮皮各20g。將上述諸藥(芒硝除外)擇淨,水煎取汁,加芒硝,放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用紗布蘸藥液洗浴患處,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鐘,連續3~5天。

②吳茱萸25g,蛇床子20g,苦蔘10g,枯礬、雄黃各5g,如上法水煎取汁洗浴患處,連續5天。

③銀花、連翹、蒲公英、生地、水牛角、丹皮各10g,薄荷、竹葉、甘草各5g,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溫時薰洗患處,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鐘,連續2~3天。

④蒲公英、赤芍、茅根、紅紫草、魚腥草各10g;竹葉、通草、甘草各5g。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溫時薰洗患處。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鐘,連續2~3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