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耐藥後怎麼辦? 尼達尼布聯合化療, 控制率80%!

腫瘤 肺癌 勃林格殷格翰 藥品 腹瀉 德國 咚咚腫瘤科 2019-05-02

​這幾年,腫瘤治療領域最大的突破就是PD-1/PD-L1抗體藥物,它開啟了全新的腫瘤治療模式,“治癒”腫瘤不再是夢。

2018年,被稱為中國腫瘤免疫治療的元年。隨著多個PD-1抗體在國內上市,中國腫瘤治療正式踏入“免疫時代”,患者在家門口就能用上最先進的抗癌藥。

PD-1耐藥後怎麼辦? 尼達尼布聯合化療, 控制率80%!

PD-1/PD-L1抗體最吸引患者朋友以及最令學術界興奮的,是治療有效的病人,療效大多可以長期保持,已經有病人維持了5年、甚至10年!

PD-1起效後,15%-35%的患者也會耐藥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如此幸運。PD-1抗體在歐美最早啟動臨床試驗是2006年,也就是說12年前,世界上就有病人陸陸續續接受PD-1的治療。總結這些最早的病例,臨床醫生髮現:

PD-1起效後,約15%-35%的患者還是會出現復發,也就是耐藥了。

2016年4月份,權威的JAMA雜誌發表了一份臨床數據:205名使用Keytruda有效的惡黑患者,經過21個月的隨訪,74%的患者依然有效,耐藥的比例在26%。

2016年7月份,全世界最權威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關於PD-1耐藥的研究成果:42名PD-1有效的惡黑患者,經過長期隨訪,有15名發生了耐藥,耐藥比例在35%。

那麼,問題就來了,PD-1耐藥之後該怎麼辦?

PD-1耐藥新策略:尼達尼布+多西他賽

在剛剛結束的歐洲肺癌大會(ELCC)上,一種聯合治療方案吸引了大家的關注,小規模臨床數據顯示:針對PD-1抗體耐藥的非小肺癌患者,尼達尼布聯合多西他賽作為三線治療方案,有效率58%,控制率83%。

尼達尼布(Nintedanib,BIBF 1120)是由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公司(BI)研發的血管生成抑制劑,作用靶點包括VEGFR(1-3)、FGFR(1-3)、PDGFR(α和β)。2014年,尼達尼布被美國和歐盟批准用於特發性肺纖維化(IPF)的治療,歐盟同時批准尼達尼布+多西他賽用於肺腺癌患者的二線治療;2017年,尼達尼布在中國獲批上市,用於特發性肺纖維化(IPF)的治療。

臨床設計:招募了22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這些患者的一線治療方案是化療,二線治療方案是PD-1抗體,PD-1耐藥後接受尼達尼布+多西他賽的聯合治療。

臨床數據:22位患者中,12位患者可進行評估,其餘患者還未評估或者剛開始治療。其中,7位患者腫瘤明顯縮小,客觀緩解率58%,還有3位患者腫瘤穩定,疾病控制率83%。無進展生存期5.5個月。

PD-1耐藥後怎麼辦? 尼達尼布聯合化療, 控制率80%!

副作用:常見的治療相關的副作用包括腹瀉、疲勞、噁心、白細胞減少等,三級以上副作用包括白細胞減少、口腔炎症、惡性等。

重要提醒:

  1. 該臨床試驗尚處於早期階段,入組人數比較少,數據僅供參考,我們會後續跟蹤更新數據,不排除隨著入組人數增加,有效率降低;
  2. 腦轉移患者慎重使用該方案。



參考文獻:

[1] Ribas, A., et al., Association of Pembrolizumab With Tumor Responseand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elanoma. JAMA, 2016. 315(15): p.1600-9.

[2] Jesse M. Zaretsky, etal. Mutations Associated with AcquiredResistance to PD-1 Blockade in Melanoma. July 13, 2016, at NEJM.org

[3] ELCC 2019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