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我已經變了,可還能來得及嗎?

隨著工信部主張的提速降費、攜號轉網等惠民政策,逐步完善和深入,三大運營商之間的競爭也在持續升溫,為儘可能的減少老用戶流失,各大電信運營商紛紛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業務和流量資費調整。尤其是用戶體量最大、資費標準最高的中國移動終於醒悟,在意識到攜號轉網和市場競爭加劇的危機後,從飽受老用戶詬病的流量套餐資費、服務質量等方面入手,針對消費者需求做出多項調整。不惜一口氣為老用戶送出三大“福利”,試圖在面臨5G和攜號轉網正式開啟前,鞏固用戶留存率。

中國移動:我已經變了,可還能來得及嗎?

迫切的需要留住老用戶的中國移動,在面對兩大競爭對手和攜號轉網時,一口氣送出三大福利,分別為:套餐資費的調整、降低流量費用,以及簡化辦理套餐流程。

首先,對於普通消費者和老用戶而言,最直觀的感受到運營商是否有誠意的基本在於流量和套餐資費。雖說一分價錢一分貨,但隨著電信和聯通的持續發力後,信號質量穩定、覆蓋地區廣泛已經不再是中國移動的獨門祕籍,在同價位的套餐中,中國移動的套餐內容少、收費標準高是不爭的事實,包括流量資費虛高不下、隱蔽性扣費、區別對待老用戶等弊端,也是一直以來飽受老用戶吐槽的通病。最近,中國移動終於在套餐和流量資費方面下手。

中國移動:我已經變了,可還能來得及嗎?

例如,在最近的五一勞動節期間,不少網友參加了中國移動的查網齡送流量活動。根據用戶的網齡不同贈送階梯性福利,具體為:網齡低於等於一年的用戶將獲贈每月1GB流量,網齡在1-3的用戶為每月2GB,網齡3-5年每月獲贈3GB,5-10年的為5GB,網齡達到十年以上的用戶每月獲贈10GB流量,並且免費贈送三個月。相比於以往善於和用戶玩文字遊戲和套路而言,中國移動的此次優惠活動不僅不收取任何費用,而且不存在任何隱蔽性套路,誠意滿滿,實屬罕見。

中國移動:我已經變了,可還能來得及嗎?

其次,降低整體資費和簡化套餐辦理流程,也逐漸得到中國移動的重視。為改善用戶體驗和提升套餐辦理效率,不再拘泥於線下營業廳和人工客服,在官網和官方App中增加了多項功能和套餐辦理入口,最大限度的提升老用戶在辦理套餐和常規業務時的效率,服務更加人性化。流量和整體套餐資費,也迎來顯著的下調,和善於打價格戰的電信、聯通之間的價格差正在逐步縮減。而導致中國移動一改往日的常態,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走上親民路線的主要因素,主要歸功於即將到來的攜號轉網。

中國移動:我已經變了,可還能來得及嗎?

攜號轉網的初衷,是為了把自由選擇權交換給消費者,在無需更換手機號碼的前提下讓消費者最大限度的掌握自主權。從而間接的為三大電信運營商營造可持續化發展的良性競爭環境,從最早的2010年首批試點至今,攜號轉網在國內的試點階段已經進入尾聲,按照工信部的要求在今年年底前,攜號轉網必須在全國全面啟動,這將意味著用戶的權益得到充足的保障,同時運營商也將面臨能否經得起消費者和市場的嚴峻考驗。

雖然在業內,各項業務均遙遙領先於電信、聯通,但老用戶對於中國移動的評價卻是一面倒的不滿意和吐槽。而隨著距離攜號轉網全面開展的日子一天天逼近,能否在短時間內提升用戶口碑、扭轉頹勢,如同是壓在中國移動心中的絆腳石。

中國移動:我已經變了,可還能來得及嗎?

但對於“遲到的醒悟”的中國移動,大多數網友並不領情,紛紛吐槽“現在悔改太晚了,早幹嘛了”。畢竟在提速降費方面,完成混改的聯通、通過多款互聯網套餐深得人心的中國電信,流量資費更低、比中國移動更有誠意。那麼,大家認為中國移動的轉變能否在攜號轉網前,留住老用戶的心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