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為何成不了南宋?弘光帝朱由崧其實背了最大的黑鍋!

中國歷史 崇禎 李自成 音樂 小二喝口茶 2017-07-18

公元1644年三月,闖王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盡殉國,崇禎帝的幾個兒子或死於戰火,或不知所終。此後不久,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擊潰李自成部,大清遂入主北京。五月,江北四鎮擁立福王子朱由崧在南京即位為帝,史稱弘光帝,所建政權稱為南明。

南明為何成不了南宋?弘光帝朱由崧其實背了最大的黑鍋!

滿清入關

就當時形勢而言,南明依舊佔有安徽、河南部分、江蘇、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十多省的地方,且多為江南繁華富庶之地,同時南京保留了一整套現成的官僚機構,只要大統一定,國家機器便可正常運轉。更不用說北方大部分地區還有大批的仁人志士日夜翹首盼望王師,只待旌旗北指,便可趁機起事,光復大明。類比於南宋立國之時,其形勢其實要有利得多。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弘光朝立國不足一年便告覆亡,江南之地盡失,人民慘遭屠戮。此後南明遂失最有利的翻盤良機,儘管延續了十餘年的抗爭,也只是苟延殘喘而已。

南明為何成不了南宋?弘光帝朱由崧其實背了最大的黑鍋!

南明形勢圖

南明為何不能如南宋那般偏安,延續百年國運,人們常常把指責的矛頭對準弘光帝。明末文人張岱評價:“自古亡國之君,無過弘光者,漢獻之孱弱,劉禪之痴呆,楊廣之荒淫,合併而成一人”。按此說法,弘光帝簡直就是自古以來昏君的集大成者,南明亡國的最大原因就在於選了一個錯誤的君主。然而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其實弘光朝快速覆亡的關鍵原因並不在弘光帝身上,他只是替那些擁兵自重、黨爭誤國的文臣武將們背鍋罷了。

南明為何成不了南宋?弘光帝朱由崧其實背了最大的黑鍋!

弘光帝朱由崧

首先說弘光帝是否是合適的繼位君主人選。當時崇禎一系或死或失蹤,已不可能繼承皇位。神宗子孫中福王朱常洵一系血緣最親且居長。所以在正常情況下,立朱常洵的兒子朱由崧是理所當然的選擇。然而以史可法、姜曰廣等東林黨人為首的一派政治勢力卻以立賢為名,力主立潞王朱常淓為帝。潞王是明穆宗之孫、神宗之侄,血緣關係疏遠不說,其人以愛好音樂著稱,未見“賢”在何處。弘光帝被俘後他曾短暫監國,不到一月就降清,可見是個無能之輩。東林黨人非要保他上位,往好了說是沒有識人之明,往壞了說就是貪圖擁立之功,想借此機會掌控朝政。

南明為何成不了南宋?弘光帝朱由崧其實背了最大的黑鍋!

潞王朱常淓

東林黨人素有清流之稱,藉助輿論打壓對手很有一套。為了阻止弘光帝繼位,史可法就拋出了七不可之說,說朱由崧“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讀書、干預有司”等,說的就如親眼看著弘光帝長大一般,其實多是無憑無據的毀謗之言。弘光帝在位時的種種荒淫、昏庸劣跡,均見於東林黨、復社等遺老所著之書。這些著書立說之人其實並未在弘光朝中出仕要職,自然也沒有近距離觀察皇帝行為的機會,因此他們所記種種無非是道聽途說的傳言,其中大多是為了證明其“先見之明”,推卸自己黨爭誤國責任而炮製的流言。

南明為何成不了南宋?弘光帝朱由崧其實背了最大的黑鍋!

東林黨人

弘光帝即位後,不計較一直反對和痛罵自己的東林黨人前嫌,安排史可法、姜曰廣等人在朝中擔任要職,表現出了一個政治家的寬大心胸。而祭奠撫卹靖難之役中死難的建文帝臣子,則表現出了難得的責任擔當和自我批判勇氣,此舉遂無益於戰事,但於收拾民心,增強朝廷凝聚力不無裨益。在位一年間,以馬士英等為代表的擁立功臣與東林黨人一直彼此傾軋,相互掣肘。弘光帝並未因擁立之功而偏袒馬派,而是周旋於兩派之間,竭力調和黨爭,其所作所為雖未能有功,但也並無大過。弘光帝被俘被殺,始終未有一語乞憐,比起主動投降的潞王,其氣節表現要好得多。總而言之,弘光帝並非昏庸無道之君,其亡國喪身,實是大勢所迫,非個人過失導致。

南明為何成不了南宋?弘光帝朱由崧其實背了最大的黑鍋!

馬士英

那麼弘光朝覆亡的真正原因何在呢?小二認為至少有如下三點:其一是國策失誤,坐失良機。面對大舉南下的清軍,南明朝廷最佳的策略其實是聯合農民起義軍共同抵禦外侮。但南明君臣根本沒有認識到亡國滅種之禍,反而沉浸在“聯虜平寇”的幻想之中。在這一點上,史可法與馬士英並無分歧,他們都認為應先聯合清軍力量勦滅農民軍賊寇。正因為如此,弘光朝廷對於有心歸附的農民起義軍力量一概排斥,同時對於北方清軍佔領區卻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惹怒清軍,破壞平寇大計。本來弘光帝即位後,北方清佔區起義風起雲湧,紛紛響應南方明軍,清軍一時難以應付。但由於弘光朝廷國策失誤,明軍遲疑不進,這些起義被清軍一一平定,整個北方遂失去了收復的希望。等到弘光君臣看清滿清的真正用心,良機已逝,局勢已不可挽回。

南明為何成不了南宋?弘光帝朱由崧其實背了最大的黑鍋!

南明黨爭

其二是黨爭嚴重,內耗不斷。終弘光一朝,黨爭始終未能停歇,雙方彼此排擠,朝堂政令難行,更遑論同仇敵愾一致對外。在這方面,一直作為正面形象出現的東林黨人其實起到了極壞的作用。就在弘光帝繼位已成定局之後,東林黨人仍不甘心失敗,大肆散佈弘光帝失德無道的流言,同時藉著南渡三案(大悲案、太子案、董妃案)大做文章,質疑朱由崧繼統的合法性,這進一步削弱了南明朝廷的威望和凝聚力,使得許多地方軍徘徊觀望,或者乾脆投入清軍陣營。地方軍閥左良玉也是在這種流言的煽動下,藉助入朝“清君側”來實現其個人野心,導致弘光政權不得不調江北四鎮之兵去防禦,令得江淮防線更加空虛,清軍得以乘虛而入。

南明為何成不了南宋?弘光帝朱由崧其實背了最大的黑鍋!

史可法

其三是武將跋扈,文臣無能。南明與南宋很大一點不同在於宋代重文抑武,武將功勞再大也得乖乖聽命於朝廷。岳飛這樣掌握重兵之人,一旦被朝廷召回,也只能束手就擒。而南明朝廷系由武將擁立,江北四鎮跋扈不法,不聽朝廷節制,弘光帝也無可奈何。這些武將內心各存私利,並沒有幾個真心忠於朝廷,因此在清軍南下的時候很少有盡忠禦敵者,多半望風而降。而以馬士英、史可法為代表的文官集團對於天下局勢缺乏清醒的認識,制定不出切實可行的戰略路線,更缺乏統帥禦敵之才。例如史可法在江淮督師一年,始終無法將抗清力量聚合成團,不能北進而收復半寸失地,其固守的揚州僅僅一日就城破地失,昏庸無能可知。雖然最終他寧死不屈,表現出了可貴的民族氣節,但作為朝廷上下倚重的柱石,其誤國之責也是不可推卸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