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牧心者,牧天下

資治通鑑:牧心者,牧天下


據說《資治通鑑》這名兒是宋神宗起的,

宋神宗看畢後說道: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

鑑者,鏡子也。通鑑,就是共同的鏡子。

也就是說這本書看後,

“可以借鑑往事,以資參考治理天下”。

司馬光當初編寫這書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的為了記錄歷史,而是為了從龐雜廣袤的歷史裡,挑揀出對皇帝治理國家有參考意義的一些案例,透過歷史,讓皇帝看清事物的規律,做事的法則,成功的經驗,以及慘痛的教訓。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臣專取關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史”。就是為了讓皇帝“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嘉善矜惡,取是槍非”。


01

為何同樣記述歷史

《史記》卻從未被稱為帝王書?


《史記》是以紀傳體的表現方式呈現,為帝王將相,忠臣孝子列紀傳,從而記載歷史,它更像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家譜”,讓我們能更好的瞭解一個人,瞭解那個古時候的人們是什麼樣子的,他做了什麼事,達成了什麼功業。

《資治通鑑》則是編年體。編年體,不以人為主要座標,而是以時間為座標。人和人做的事,都沿著時間的線索展開,編年體能讓我們更好的看清一件事,這件事何時開始,何時結束,有什麼人蔘與,最後結果如何。

所以如果要了解歷史的目的是仰慕先賢,那就看《史記》。但是如果你要從歷史中學習經驗,學習古人做事的方法技巧,那無疑要看《資治通鑑》


02

1400年的政治爭鬥、軍事成敗

以及勢力鬥爭皆融合在《資治通鑑》

對於上位者來說,通鑑可以說是極好的教材。

朝代更替,帝王輪轉。如何統治,如何韜光養晦,如何奪取權力,如何鞏固政權,如何開闢事業。書的每一頁,都能看到成功和鮮血鑄成的王位。從而從書中獲得教訓,讓自己往清明方向發展。

對於一位中間階級,

更加能從通鑑中獲得無數的寶貴經驗。

上面是領導,下面是百姓,要怎樣才能做一個合時宜又堅強的橋樑。瞭解那些歷史人物是怎麼活的怎麼死的,反思自己該如何自處,這個位置很可能在某一天也能成為改變某些事件的推動力。通鑑中的歷史經驗,將是加固你的最好的材料。

一個普通人閱讀這將近1400年,用無數人鮮血鑄成的百姓史,就更能從中找到自己和一種心態,一種面對大勢的心態。

所以當19歲的毛澤東第一次閱讀《資治通鑑》,就入了迷。

他的護士孟錦雲曾回憶毛主席讀《資治通鑑》一讀就是半天,累了,就翻個身,繼續讀。這部書毛主席一生曾經讀了十七遍,一直放在他枕邊觸手可及的位置。

毛澤東評價說:“一十七遍,每讀都獲益匪淺,一部難得的好書。恐怕現在是最後一遍了,不是不想讀而是沒那個時間囉……《通鑑》裡寫戰爭,真是寫得神采飛揚,傳神得很,充滿了辯證法。”

03

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

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


資治通鑑:牧心者,牧天下


要了解本書的傳神之處切不可看節選本,也不要只看白話本,因為作者都會注入個人的想法,看後會影響自己對人物的判斷,所以並不建議看。


資治通鑑:牧心者,牧天下


《資治通鑑》一共294卷,一卷一萬多字,讀起來並不困難。手持一杯香茗,細細品讀其中風雲變幻,滄海桑田。

讀史書不可急於求成,欲速則不達。

閱讀這本書的人也不必擔心都是原文看不懂,首先原文語言優美,其次古有石勒不知書,使人讀漢書。石勒不識字只能讓別人念給他聽,但是卻根本不影響他的理解。

因此,真的想讀這部書的人,不必擔心其篇幅巨大,只要找到好的本子,閱讀舒適,讀完並非難事。

千萬人的生死彷彿被我一頁頁輕輕翻過,

千萬年的故事正被我一行行細細撫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