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書記和萬曆十五年

年度反腐大局《人民的名義》創下的收視奇蹟,不說絕後,必然空前。然而這部劇火的居然是一眾配角,而非主角,其中又尤其以李達康、祁同偉和高育良三個角色最為突出,折射出大眾對於政治人物的看法,今天主要談一談高育良書記和他生命中極其重要的一本書《萬曆十五年》。

高育良書記和萬曆十五年

高育良書記和萬曆十五年

高育良書記時任漢東省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外在的高育良是個和藹易人、平靜淡定、與世無爭的清廉官員,對違法犯罪的官職要員並不留情。事實上他最初的確是個公平正義的好官,歷經風雨、飽經滄桑的他早已看破世間紅塵,官場上的勾心鬥角和貪腐墜落對他而言已司空見慣、不足為奇。正因為這樣,所以高育良才會叫趙瑞龍見好就收、好自為之,才會苦苦婆心為弟子祁同偉指點迷津、叫其不要總想著高攀副省長職位而失足翻船。他一度對穩定漢東政治格局發揮著重要作用。但英雄難過美人關、官大一級壓死人,趙瑞龍一夥人的硬軟並施最終將原本潔身自好的高育良腐蝕下水、陷入黑白兩道的泥潭。他在背後欺瞞組織,和髮妻離婚,做名義上的夫妻;暗地裡娶了高小琴的同胞妹妹高小鳳為新歡;濫用職權為趙瑞龍大斂錢財鋪路,對其違法犯罪行為故作不知。儘管他本人反感趙瑞龍的胡作非為、較少光顧山水莊園、對侯亮平的恪盡職守感到欣慰,自己試圖竭盡全力遠離犯罪深淵,但終究未能逃出罪惡的魔爪。

在高育良書記人生的轉折點,是因為高小鳳,而高小鳳的人生轉折點則是抓住了一本《萬曆十五年》,或許就像高育良書記家的吳老師所說的,即使沒有高小鳳也會有什麼李小鳳、張小鳳把咱們的高育良書記拉下水,而且論及談論歷史又有誰能比得上家裡的教授吳老師呢,所以只能說高育良書記確實英雄難過美人關。

高育良書記和萬曆十五年

那麼劇中為什麼要選擇《萬曆十五年》這樣一本書來作為一個重要的切入點呢?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背後又蘊含什麼樣的深意?

萬曆十五年》是美籍華裔作家黃仁宇的作品,最初是英文版的,後來由黃仁宇自行譯寫成中文版,在國內出版。萬曆十五年也就是明朝萬曆皇帝當政的第十五個年頭,公元1587年,在歷史上,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黃仁宇又為什麼要選擇這樣一個平淡的年份來闡述歷史?書中的說法是,時年雖只是發生一些微末事件,然而卻是後來明朝大事的癥結所在,是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具有相當重要的因果關係。書中重點闡述了幾位人物,其中一位就是張居正。

萬曆皇帝年幼即位,身邊最為親近的便是帝師張居正,因此在萬曆皇帝未成年的時期,張居正實際上是掌握著大明江山的權柄,年幼的萬曆皇帝不僅僅要在學業上聽從張居正,在國家大事上更要依靠張居正,簡單來說萬曆皇帝只需要在張居正的批示意見上,寫上同意,他作為皇帝的職責就完成。張居正自是權柄在手,百官來朝,奢靡成風,然而張居正又對萬曆皇帝極為苛求,要求其節約克儉,遇到預示災禍的星象還要其昭告己罪。到萬曆皇帝逐漸成年之後,身邊的宦官便開始想著辦法讓皇帝高興,聽聽歌舞、泡泡美女什麼的,這可不得了,讓張居正知道了,萬曆皇帝可就悲劇了,所以在萬曆皇帝的前半生完全是畏著張居正的。然而,權臣的下場總是殊途同歸的,張居正病逝之後,萬曆皇帝就開始清算了,在歷數完張居正的罪行之後,萬曆皇帝還念著張居正畢竟有苦勞,也就沒查抄他的家產,然而兩年後萬曆皇帝就改變主意對張居正開始追贓了,還逼死了張居正的長子。

仔細看來,其實高育良跟書中的張居正有著頗多的相似之處。他們以主上之權柄,行個人之私事,最終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高育良以人民賦予的權利和法律的威嚴來掩蓋祁同偉、高小琴的違法違紀事實,張居正挾萬曆皇帝之權柄以令百官;高育良表面上公正無私,嚴於律已,堅持與違法犯罪做鬥爭,實際上自己鑽空子維持表面婚姻,包庇祁同偉,張居正表面上是名嚴格的帝師,帶著一心為民的面具,實際上貪圖享受、大肆受賄;高育良最終還是沒能逃過人民的審判,而張居正即使在死後也被萬曆皇帝加以罪行查抄家產。 劇中用這樣一本書做引子,或許本身就在暗示著高育良這個角色的本質和下場,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以史為鑑,方能明得失。不得不讚一下,這部劇是良心劇,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