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沒有衛生紙,上完廁所用什麼擦屁股?

人有三急,這排洩也是人天生就有的自然行為,只是,在古代,沒有衛生紙的情況下,人們大便之後是怎麼拭穢的呢?在港劇《尋秦記》中就提出了這個問題。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香港特警項少龍被時空穿梭機送到戰國時代的趙國,夜宿一居民家中,內急要上廁所,項少龍向老翁要“衛生紙”,老翁懵然不知何物,項說:“怎麼擦屁股”?老翁從茅坑邊拿起一塊竹片說“這就是啊!請隨便用”。看到此處,不禁使人失笑。對呀,古人用什麼擦屁股呢?

古代人沒有衛生紙,上完廁所用什麼擦屁股?

古代人沒有衛生紙,上完廁所用什麼擦屁股?

古代人沒有衛生紙,上完廁所用什麼擦屁股?

對,就是這種小竹條或木片。這種木片或竹條在史料中被稱為“廁籌”(也叫廁簡),在三國時期隨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上個世紀末,日本就出土了中國唐朝時期日本人上廁所所用的廁籌。

古代人沒有衛生紙,上完廁所用什麼擦屁股?

古代人沒有衛生紙,上完廁所用什麼擦屁股?

現代復原的廁籌的大致樣式

只是,古人在大便完用這種木片或竹條“刮擦”屁股,也不怕刮出痔瘡來;更讓人難以想象的是這種竹片還會被反覆利用。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用紙張來拭穢終究是個趨勢。但畢竟在古代,自造紙術發明以後,人們意識中的“惜紙如金”的意識根深蒂固。到了元代,大概是因為元朝統治者文化落後,沒有漢民族“敬惜字紙”的意識,開始使用紙張代替廁籌,但是這種紙大多是沒有字的“粗”紙。到了清朝,清朝人用紙拭穢已經很普及了,有多處文獻可以考證。此處僅舉一例,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有段劉姥姥拉肚子的文字:劉姥姥覺得腹內一陣亂響, 忙的拉著一個小丫頭,要了兩張紙就解衣。眾人又是笑,又忙喝他“這裡使不得!”忙命一個婆子帶了東北上去了。這段描寫說明,在曹雪芹生活時期,無論是大觀園還是鄉下的人物,都已經使用手紙拭穢了。 至於皇室貴胄所用的廁紙,可能會比較昂貴,但較現代而言還是比較粗糙的。

古代人沒有衛生紙,上完廁所用什麼擦屁股?

專家還原的明清時期的廁紙


最後小結一下,從中國古代拭穢風俗之流變可見中華文化的開放性,同時也說明中華民族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的優良傳統一直不斷髮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