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心海︱周作人淪陷時期的一篇重要訪談

並非小說家言的周作人自辯

最近,偶爾翻閱1948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吳巖短篇小說集《株守》,閱讀同名小說《株守》時,赫然發現這麼一段話:

真是活見鬼,今天有一位老同學不遠千里而對我遊說了。他一進門就用“幽默”的口吻報告道:“老X,我落水了!”。面孔上賊忒嘻嘻的,彷彿說的是別人的事。接著又把臉色一變,辯解道:“其實我們這種算什麼漢奸,賣國輪不到我們這種小公務員。我們是‘漢飯’,老老實實是為了要吃飯,要生活。我不當公務員就不能活!我們幾個公務員說過一個笑話:我們也是抗戰派,我們吃敵偽的飯,拿敵偽的錢,我們是在經濟上進行消耗戰。老X,你不要小看這笑話,至少有三分道理呢!”。給自己點了一支菸他引經據典地說到了周作人,“我倒很佩服他的一句話,他說:‘我們這種人固然很糟,可是假使我們不出來做事,還有比我們更糟的人要出來做的。”你看到這幾句話嗎?是對一個記者發表的談話,登在《中華日報》上的。你看他說得多坦白多中肯!

吳心海︱周作人淪陷時期的一篇重要訪談

吳巖著作《株守》(1948)談及周作人為自己落水的辯解

關於周作人落水自辯問題,這些年探討為文者頗多,論者多半會援引《周作人與鮑耀明通信集 1960-1966》(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中周作人1964年7月18日致鮑耀明的信。周作人在信中自辯說:

關於督辦事,既非脅迫,亦非自動(後來確有費氣力去自己運動的人)當然,是由日方發動,經過考慮後就答應了,因為自己相信比較可靠,對於教育可以比別人出來,少一點反動行為也。

和《株守》中周的話“我們這種人固然很糟,可是假使我們不出來做事,還有比我們更糟的人要出來做的”相比,表達方式雖然不一樣,但意思大體一致,當然,小說中的文字更通俗,更大眾化一些。然而,小說《株守》雖然經歷了初刊(1946年《文藝復興》第四期)、收入文集(1948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同名小說集)、再版(198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上海抗戰時期文學叢書”《軛下集》),書中周作人自辯這麼重要的材料(且早於周致鮑信中的自辯十八年,早於此信的公開當然更早),迄今沒有被論者注意到,也未見任何人引用。究其原因,可能和抗戰初期開始文學創作、本名孫家晉的吳巖(1918-2000),1949年後長期在上海從事文學翻譯(曾任上海譯文出版社社長),與文學創作疏離、與現代文學研究領域隔膜有關。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性,就是有論者注意到《株守》中的文字,不過,只是視其為小說家言,沒有當真,更沒有去查實。

不過,我閱讀之後當真了。自然,“當真”這兩個字敲進電腦裡去,一秒的時間都不用,但要從沒有全文索引、浩如煙海的淪陷時期上海汪偽政權機關報《中華日報》裡找到周作人對記者的這麼一篇談話,那可真是好比大海撈針,殊非易事。當然,再不容易,這枚大海中的針,還是有幸被我撈到了。其中辛苦,不必多說,還是言歸正傳,周作人是何時何地對記者說的上述這番話,又刊登在《中華日報》上的呢?

吳心海︱周作人淪陷時期的一篇重要訪談

薛慧子《北國縱橫記——和周作人一席談》,刊於1942年11月24日《中華日報》

1942年11月23日,《中華日報》開始連載薛慧子的《北國縱橫記》,這是薛同年10月“奉命”隨同汪偽政府首腦汪精衛“北巡”系列文章的第二部分。此前幾天,薛慧子還在《中華日報》連載過《主席北巡歷程》,為汪精衛“出巡”華北大肆吹捧。刊登在11月24日《中華日報》第二版上的《北國縱橫記(二)》,是他在北平採訪周作人的記錄《苦茶庵·周作人一席談》。這篇並沒有註明日期的對周作人的訪談,不但涉及周作人對落水的自辯、對當時中日關係的表態,還罕見地透露了周作人對自己和魯迅“做人寫文”上的態度,雖然每個問題著墨不多,卻是研究周作人心態的珍貴史料。遺憾的是,這麼一篇重要的訪談文字,竟然在故紙堆裡蒙塵大半個世紀,未見於任何周作人的研究論文或專著,也未見其年表(年譜)、傳記提及。

周作人的“幽默”

《苦茶庵·周作人一席談》一文中,周作人對自己出任偽職辯解,是以幽默的方式表達的:

從寫文章說到做官,他說得很幽默:“這並非什麼官興勃發,實在的,我們這種人很糟,但,如果不做吧,恐怕還有更糟的人來做”。

薛慧子對此的評價是:“淡淡的一笑,寄沉痛於悠閒。”

薛文中引用的周作人自辯語,和小說《株守》中周作人的話,表述基本一致,行文略有差別,由此可見,淪陷時期在上海(暨南大學)讀書和創作的吳巖,當年肯定是注意到《中華日報》上薛慧子對周作人的這篇訪談,且留下深刻印象,並在日後的創作中靠記憶加以引用的。

訪談中,周作人為自己辯解時,還稱胡適在“七七事變”前和他說的一番為什麼中國人要堅持抗戰的原因:因為打敗了,猶可博得民族英雄的光榮;而堅持和平的話,和不了就要容易給人唾罵。

一般認為,“七七事變”之前,胡適堅持的是“主戰亦主和的雙管齊下的思想”(胡慧娥《胡適抗戰思想新探》,《長沙大學學報》 2017年第1期,頁58-63),周的說法,到底是真是假,抑或只是周為自己辯白的一種手法,恕我孤陋寡聞。如果確實有,不知胡適是在什麼場合和周談及抗戰之事,是否留有書面文字,希望知情者不吝賜教。

此外,《苦茶庵·周作人一席談》值得注意的另一點,就是周作人罕見地提及了魯迅:

我與魯迅,從小都在寒苦中生長;做人寫文,不過是方法上的不同而已。

薛慧子說,這是“作人先生最後很懇切地自我解釋”。我們知道,自從周氏兄弟1923年失和不再來往後,周作人在1949年前極少談及魯迅,遑論把自己和乃兄在“做人和寫文”方面對比。在落水之後,他“很懇切地自我解釋”自己和魯迅只是“方法上的不同而已”,是頗耐人尋味的。

薛慧子在文章中,吹捧周是“日本通”,其知己知彼的卓見,日本人也肅然起敬,並借周口說“要促進全面和平,日本也要負起一半責任”。

從題詞推斷訪談時間

在此文中,還附錄了周作人給薛慧子的題詞:

愛中國必須兼愛東亞愛中國亦即可以愛東亞 慧子先生囑書

卅一年十月廿五。作人

薛慧子的《苦茶庵·周作人一席談》,本未註明訪談時間,好在這段題詞的落款時間,提供了線索。薛慧子在文中提及,“這次第一天向他索書,第二天專誠去訪問,這題字竟蒙他一逕寄到南京去了”。

查《周作人年譜 1885-1967》(張菊香、張鐵榮編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 2000年4月),1942年10月25日有如下記載:

同在北京的偽宣傳部長林柏生及王揖唐、王蔭泰、殷同等偽華北政務委員會諸漢奸赴機場迎接為出席1942年度偽新民會全體聯合協議會,由南京專程飛抵北平的汪精衛、褚民誼、梅思平等人。

晚,往外交大樓,參加王揖唐為汪精衛等舉行的招待宴。同座有偽華北政務委員會諸漢奸。

上述薛慧子所言“這次第一天”,自然就是10月25日,可以推斷薛作為隨行記者陪同汪精衛抵達北平,而接機者裡就有周作人。按照薛的說法,他和周此前在去日本中轉時曾在新京(長春)見過面,這次再度做揖,自然算是熟人了,因此,薛抽了個機會向周“求書”。令薛意外的是,他第二天(10月26日)前往“門口有幾位壯漢守衛”的八道灣十一號訪問周作人時,“這題字竟蒙他一逕寄到南京去了”。從題字落款“十月二十五日”看,周作人是薛求書當天,雖然行程非常忙碌,仍然抽空寫成,而且當即寄去了南京。對一名年輕記者(薛出生於1914年,當時還不到三十歲),周的表現不免太過殷勤。當然,鑑於薛慧子是汪精衛的隨行記者(甚至當年有傳言不少汪精衛的演說詞都是薛慧子草擬),周的行為也就好理解了,尤其題詞所謂“愛中國必須兼愛東亞”,更迎合了當時日偽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圖謀。

再查《周作人年譜 1885-1967》,周作人10月26日的行程也十分緊湊:

上午,往北京大學醫學院,赴醫學院成立三十週年紀念會。

下午,赴日本華北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次為汪精衛舉行的招待宴會。同座有偽華北政務委員會諸漢奸。

由此推斷,薛慧子前往八道灣十一號拜訪周作人,應該是26日晚,否則,很難有充裕的時間“主賓對坐,隨便談談”。薛文雖然沒有提及具體時間,但對周作人“寒齋”不寒用“火爐很旺”四字描述,還是依稀透露出晚間的氣息來,畢竟只有天暗才能襯托出火旺來。當然,這只是我的判斷,但無論早中晚,薛周訪談在10月26日進行,則是毫無疑義的了。

薛慧子認為周作人為文有“談言微中”的妙處,但他又指出:

年青的叫囂的讀者,對這妙處決不能領略得,把他一筆抹殺,看做“玩物喪志,無補時艱”的時代落伍者,思想反叛者,這是“冤獄”,我相信總有一天會給他一個翻案。

這段文字,不由讓我聯想到一年後第二屆東亞文學者大會上發生的,針對周作人的“掃蕩反動老作家”風波。看來,對周作人的“抹殺”其來有自。此處不贅。

薛慧子《北國縱橫記——和周作人一席談》,刊於1942年11月24日《中華日報》

1942年11月23日,《中華日報》開始連載薛慧子的《北國縱橫記》,這是薛同年10月“奉命”隨同汪偽政府首腦汪精衛“北巡”系列文章的第二部分。此前幾天,薛慧子還在《中華日報》連載過《主席北巡歷程》,為汪精衛“出巡”華北大肆吹捧。刊登在11月24日《中華日報》第二版上的《北國縱橫記(二)》,是他在北平採訪周作人的記錄《苦茶庵·周作人一席談》。這篇並沒有註明日期的對周作人的訪談,不但涉及周作人對落水的自辯、對當時中日關係的表態,還罕見地透露了周作人對自己和魯迅“做人寫文”上的態度,雖然每個問題著墨不多,卻是研究周作人心態的珍貴史料。遺憾的是,這麼一篇重要的訪談文字,竟然在故紙堆裡蒙塵大半個世紀,未見於任何周作人的研究論文或專著,也未見其年表(年譜)、傳記提及。

周作人的“幽默”

《苦茶庵·周作人一席談》一文中,周作人對自己出任偽職辯解,是以幽默的方式表達的:

從寫文章說到做官,他說得很幽默:“這並非什麼官興勃發,實在的,我們這種人很糟,但,如果不做吧,恐怕還有更糟的人來做”。

薛慧子對此的評價是:“淡淡的一笑,寄沉痛於悠閒。”

薛文中引用的周作人自辯語,和小說《株守》中周作人的話,表述基本一致,行文略有差別,由此可見,淪陷時期在上海(暨南大學)讀書和創作的吳巖,當年肯定是注意到《中華日報》上薛慧子對周作人的這篇訪談,且留下深刻印象,並在日後的創作中靠記憶加以引用的。

訪談中,周作人為自己辯解時,還稱胡適在“七七事變”前和他說的一番為什麼中國人要堅持抗戰的原因:因為打敗了,猶可博得民族英雄的光榮;而堅持和平的話,和不了就要容易給人唾罵。

一般認為,“七七事變”之前,胡適堅持的是“主戰亦主和的雙管齊下的思想”(胡慧娥《胡適抗戰思想新探》,《長沙大學學報》 2017年第1期,頁58-63),周的說法,到底是真是假,抑或只是周為自己辯白的一種手法,恕我孤陋寡聞。如果確實有,不知胡適是在什麼場合和周談及抗戰之事,是否留有書面文字,希望知情者不吝賜教。

此外,《苦茶庵·周作人一席談》值得注意的另一點,就是周作人罕見地提及了魯迅:

我與魯迅,從小都在寒苦中生長;做人寫文,不過是方法上的不同而已。

薛慧子說,這是“作人先生最後很懇切地自我解釋”。我們知道,自從周氏兄弟1923年失和不再來往後,周作人在1949年前極少談及魯迅,遑論把自己和乃兄在“做人和寫文”方面對比。在落水之後,他“很懇切地自我解釋”自己和魯迅只是“方法上的不同而已”,是頗耐人尋味的。

薛慧子在文章中,吹捧周是“日本通”,其知己知彼的卓見,日本人也肅然起敬,並借周口說“要促進全面和平,日本也要負起一半責任”。

從題詞推斷訪談時間

在此文中,還附錄了周作人給薛慧子的題詞:

愛中國必須兼愛東亞愛中國亦即可以愛東亞 慧子先生囑書

卅一年十月廿五。作人

薛慧子的《苦茶庵·周作人一席談》,本未註明訪談時間,好在這段題詞的落款時間,提供了線索。薛慧子在文中提及,“這次第一天向他索書,第二天專誠去訪問,這題字竟蒙他一逕寄到南京去了”。

查《周作人年譜 1885-1967》(張菊香、張鐵榮編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 2000年4月),1942年10月25日有如下記載:

同在北京的偽宣傳部長林柏生及王揖唐、王蔭泰、殷同等偽華北政務委員會諸漢奸赴機場迎接為出席1942年度偽新民會全體聯合協議會,由南京專程飛抵北平的汪精衛、褚民誼、梅思平等人。

晚,往外交大樓,參加王揖唐為汪精衛等舉行的招待宴。同座有偽華北政務委員會諸漢奸。

上述薛慧子所言“這次第一天”,自然就是10月25日,可以推斷薛作為隨行記者陪同汪精衛抵達北平,而接機者裡就有周作人。按照薛的說法,他和周此前在去日本中轉時曾在新京(長春)見過面,這次再度做揖,自然算是熟人了,因此,薛抽了個機會向周“求書”。令薛意外的是,他第二天(10月26日)前往“門口有幾位壯漢守衛”的八道灣十一號訪問周作人時,“這題字竟蒙他一逕寄到南京去了”。從題字落款“十月二十五日”看,周作人是薛求書當天,雖然行程非常忙碌,仍然抽空寫成,而且當即寄去了南京。對一名年輕記者(薛出生於1914年,當時還不到三十歲),周的表現不免太過殷勤。當然,鑑於薛慧子是汪精衛的隨行記者(甚至當年有傳言不少汪精衛的演說詞都是薛慧子草擬),周的行為也就好理解了,尤其題詞所謂“愛中國必須兼愛東亞”,更迎合了當時日偽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圖謀。

再查《周作人年譜 1885-1967》,周作人10月26日的行程也十分緊湊:

上午,往北京大學醫學院,赴醫學院成立三十週年紀念會。

下午,赴日本華北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次為汪精衛舉行的招待宴會。同座有偽華北政務委員會諸漢奸。

由此推斷,薛慧子前往八道灣十一號拜訪周作人,應該是26日晚,否則,很難有充裕的時間“主賓對坐,隨便談談”。薛文雖然沒有提及具體時間,但對周作人“寒齋”不寒用“火爐很旺”四字描述,還是依稀透露出晚間的氣息來,畢竟只有天暗才能襯托出火旺來。當然,這只是我的判斷,但無論早中晚,薛周訪談在10月26日進行,則是毫無疑義的了。

薛慧子認為周作人為文有“談言微中”的妙處,但他又指出:

年青的叫囂的讀者,對這妙處決不能領略得,把他一筆抹殺,看做“玩物喪志,無補時艱”的時代落伍者,思想反叛者,這是“冤獄”,我相信總有一天會給他一個翻案。

這段文字,不由讓我聯想到一年後第二屆東亞文學者大會上發生的,針對周作人的“掃蕩反動老作家”風波。看來,對周作人的“抹殺”其來有自。此處不贅。

吳心海︱周作人淪陷時期的一篇重要訪談

收入《文壇史料》一書的薛慧子《周作人先生近作》,最初發表於1943年3月10日《中華日報·中華副刊》

順便說一句,薛慧子一年後曾在《中華日報》發表過一篇《周作人先生近作》,因被收入楊之華所編《文壇史料》(中華日報社 , 1944年1月)而知者甚多,六十年後還被收錄進《回望周作人:其文其書》(孫鬱、黃喬生主編,河南大學出版社 , 2004年4月)一書。事實上,從現在看來,這篇發表在“中華副刊”上的文章的重要性,遠遜於刊登在《中華日報》新聞版裡的《苦茶庵·周作人一席談》的史料價值。畢竟,昨天的新聞,就是今天的歷史。

吳心海︱周作人淪陷時期的一篇重要訪談

《文化漢奸逃亡薛慧子被遭通緝》,刊於1946年7月24日《羅賓漢》

吳心海︱周作人淪陷時期的一篇重要訪談

章克標回憶錄中的薛慧子

走筆至此,這麼重要的歷史文獻自然是不能“專美”的,特整理出來,個別字跡漫漶,實在無法辨認者,以£標識出來,如有其他錯誤,懇請高明賜教。至於籍貫為江蘇無錫的薛慧子,又名薛白雪,蘇州美專畢業,淪陷時間曾擔任過汪偽“中央社”特派記者、《中華日報》通訊主任,日本投降後,曾被作為文化漢奸遭通緝(當年小報報道甚多),但似乎一直沒有歸案,還有投奔郝鵬舉麾下之說。章克標在回憶錄《世紀揮手:百歲老人章克標自傳》(海天出版社 , 1999年7月)中說,1947年暑假(或1948年)他曾應邀去臺灣參與《平言日報》的創辦,同去的有薛慧子及王予,“是‘後漢’時代在金陵和姑蘇相交往認識的文字同道”,並稱薛“活動能力很強”。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薛慧子在香港從事新聞工作,在《真報》發表文章時用過“斯人”這個筆名,1957年6月曾和徐訏等人以香港新聞文化界人士的名義訪問臺灣,還受到過蔣介石的接見。後來改名薛慧山,定居臺灣,成為知名的書畫家及書畫評論家。

附錄

北國縱橫記(二):苦茶庵·周作人一席談

以前,印象是如此:作人先生是魯迅先生的胞弟,昆仲之間的“作風”迥然不同,一個是咆哮嗔怒的戰士,一個似乎是溫雅言笑的隱士,“一母生九龍”,甚矣同胞性格之異也。

但是,這一次的會談,我對於他這個人的理解,竟勝於讀他十年書。

見面倒不止一次了,上次,£東京在新京,這次在北平,都曾與他做過揖,舉止彬彬有禮,說話老是低聲下氣,走起路來有些臥龍山人風度。這次第一天向他索書,第二天專誠去訪問,這題字竟蒙他一逕寄到南京去了。

冒著寒風,尋到八道灣十一號,門面很堂皇,有幾條壯漢守衛著,怕是弄錯了地方,一問,還好,像主人一樣的謙和迎接入內。

走入西屋客廳,佈置整齊雅潔,牆上粉飾一新,沙發也是新的,卻並不見到古色古香,就是北平人家照例的古董陳設也沒有,在文章裡,久已知其名為“苦雨齋”“苦茶庵”,因記得先生有詩曰:“且到寒齋吃苦茶”。但,這寒齋,並不寒,火爐很旺,決非想像中的紙窗茅屋,淡淡的一盞茶,也並不怎麼苦,如果是這樣的所謂苦寒,無論在什麼時候,我也願處。

作人先生不久就緩步而來。主賓對坐,隨便談談。

說實話,在過去血氣方剛,年少氣盛的時代,愛看魯迅先生作品,而對作人先生作品,迄不感到興趣。這一點,他在近作《藥味集序》上也說:“拙文貌似閒適,往往誤人, 唯一二舊友知其苦味,”現在他又重新提起,自認其作品不為一般青年所喜,只適合於中年人的口味,“不自諱言其苦”。但,我自己未屆中年,已傷哀樂,讀其作品,卻漸漸理解與愛好起來。猶如吃茶,苦茶的滋味,愈吃愈有味。

淡淡的一笑,寄沉痛於悠閒。談到中日問題,竟滔滔不絕的發表了許多驚人的議論,開口說:

“……七七事變前夕,胡適之先生和我說:中日一定要打,打仗無法避免,非打不可,為什麼?打敗了,猶可博得民族英雄的光榮,和平呢?和不了就要容易給人唾罵。所以,至今一般人堅持抗戰,而不肯言和,還是抱著這樣的觀念而已。……”

其次,說到要促進全面和平,日本也要負起一半責任。其實,如果,說中國真有“日本通”其人,周先生應該引人一席地,其知己知彼的卓見,有誰個日本人不為之肅然敬佩呢?

微言欣其知之為誨,

道心側於人不勝天,

這是廢名贈給他的一幅聯,可作為他全人格的表現,世界在周先生的眼中是何等平凡渺小呀!在他的文章裡,談話裡,無不含有一種苦味,正有“談言微中”的妙處。但是,年青的叫囂的讀者,對這妙處決不能領略得,把他一筆抹殺,看做“玩物喪志,無補時艱”的時代落伍者,思想反叛者,這是“冤獄”,我相信總有一天會給他一個翻案。

“……我與魯迅,從小都在寒苦中生長;做人寫文,不過是方法上的不同而已。”

作人先生最後很懇切地自我解釋。臨行,他還股股垂詢上海文化人的近況,如通信而未見過面陶亢德諸君。他的一席議論,說得警闢透徹,使人感動,暫時卻不便發表,總之,此次他給我的印象是,正與大多數的北平人一樣,這人你聽他瀟灑自在他固然開心,但前面有了風暴的時候他也照樣開心。

英國溫源寧對於作人先生的結論是:

“風暴!提起這兩個字我們就想到海,提起海就想到船,命運的播弄真是奇巧,小品文家的周先生從前竟是一個海軍學校學生!但實在講起來,這也並沒有什麼奇怪。還有什麼比一艘乘風破浪的鐵甲艦更溫雅的呢?是的,周先生在這一點上正像一艘鐵甲艦,他有鐵與溫雅!”

1942年11月24日《中華日報》第二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