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圍城兩年,攻破這一城門才滅了太平天國,這城門什麼來頭?

天平天國1853年3月定都南京,改名為天京。太平天國運動在清政府的征討中,曾國藩的湘軍在1862年便將天京城圍住,但由於城高牆厚,圍城兩年遲遲未能破城。後來因南京內城十三個城門之一的天平門段城牆被炸燬,才結束了長達13年的天平天國運動。

太平門不保,天平天國即亡。這太平門到底是什麼來頭?

清軍圍城兩年,攻破這一城門才滅了太平天國,這城門什麼來頭?

太平門舊影

城門名的由來

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白馬,帶把刀,城門底下走一遭。”這是南京人耳熟能詳的童謠,這也說明了南京的城門、城牆對南京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吳敬梓在《儒林外史》記載“三山聚寶臨通濟,正陽朝陽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鍾阜,儀鳳定淮清石城”,按逆時針方向排列了京城十三座城門的順序。

南京明城牆1366年開建,據記載,1368年太平門就基本定型。因城門外是“天牢”位置所在,希望城內太平和諧,所以取名“太平”。另外有個說法是,修建城牆時,當時的人認為,京城內十三門要上應星宿。太平門,屬於北斗七星中的“天權”星,位於斗柄與鬥勺連接處,而太平門一帶則為“貫索”——紫微斗數星曜之一,主“詞訟”,就是打官司。於是,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天牢就設在太平門外。

對於太平門的描述,明朝的《南都察院志》記載:“本門衝要,東至朝陽門界,西至後湖小門界,長八百四十五丈,垛口一千三百二十七座。本門券上城頭實砌垛口三十一座。”

清軍圍城兩年,攻破這一城門才滅了太平天國,這城門什麼來頭?

太平門舊影

太平門的特別之處

城牆寬厚不一。南京城牆的各段寬厚是不一致的,尤其是內側是山體的地段,城牆頂部和城牆的牆身、牆基的厚度不一致尤其明顯。有的城牆,甚至將山體的堅石部分直接裸露在城牆外側。南京城牆太平門龍脖子段,城牆內側向東的頂部,厚度為10.6米;向西城牆頂部厚度為3.6米。這是由於南京的城牆“因山就水”,且“築有先後,分段而築”,所以城垣內部結構,呈不統一的現象。

無護城河扼守。明城牆的13城門中,幾乎都有護城河作為扼守的障礙,並有橋樑連接城裡城外的交通。而太平門偏偏就無護城河可扼守。唯有城門位於南京鐘山的西南麓,因為作為扼守鐘山通向城內最近的通道,是兵家必爭之地。

清軍圍城兩年,攻破這一城門才滅了太平天國,這城門什麼來頭?

新建的太平門

太平天國因太平門被炸覆滅?

太平天國覆滅,最直接的原因,確實是因為太平門被炸開,南京城防失守。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是個打仗不要命的主,特別喜歡圍城,被稱為“曾鐵桶”。從1862年到1864年,他打到天京城郊後,圍城達2年之久。由於南京城高牆厚,太平軍死死抵抗,曾國荃一時無法得手。

等到曾國荃功破龍脖子後,太平軍只剩下最後一道屏障——太平門城牆。湘軍決定在“龍脖子”附近掘地道,安置炸藥。數十座炮臺猛轟,600多袋火藥引爆,1864年7月19日,隨著天崩地裂地巨響,太平門城牆垮塌,當晚,天京陷落。

太平門城牆炸開後,史料記載,當時“轟開城垣二十餘丈”,直到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清廷才有財力重修這段城牆缺口,並立碑記事。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重建被毀的太平門城樓。

清軍圍城兩年,攻破這一城門才滅了太平天國,這城門什麼來頭?

清軍圍剿太平軍

表面上看,太平天國的失敗,是沒守住太平門,但實際上,它的失敗有著深層次的原因。毛主席指出,太平天國的失敗是因為鬥爭手段錯了,而且內部兩權對立,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取得勝利後驕傲自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