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網報道 記者 朱馬烈】1954年,中國發現第一塊鈾礦石;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一聲巨響成為了中國立於世界之林的安全基石,也是我國揚眉吐氣挺起脊樑的關鍵;1991年,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秦山核電一期建成,被譽為“國之光榮”。“開業之石”到“國之光榮”,見證了中國核工業的起步發展與輝煌,從此我國踏上了核工業的創新之路。

核工業的發展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以來,尤其是近40年來不斷深化改革開放、持續融入世界的一個縮影。中國的核工業人本著自主創新、自力更生的精神,通過幾代人的努力與共和國共成長創造了核工業的輝煌。近年來,核電技術研發與工程設計取得重大突破,華龍一號就是核工業發展歷程的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

自主創新鑄華龍重器

7月23日,“與共和國共成長 新媒體走進新國企”——“核鑄強國夢”採訪活動走進中核集團福清核電站,近距離了解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現場直擊中國核電基地的工業化力量與美感。

遠遠望去,高大的穹頂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工地上的建築吊塔直插雲霄,非常壯觀。走進“華龍一號”5號機組核心區,設計師、工人們正在如火如荼的工作,為了能夠打破國際核電站建設首堆必拖期的魔咒,上萬名工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勞作,為了實現2020年首堆成功。

“華龍一號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能動+非能動的安全系統汲取了福島事故後的安全教訓,擁有雙層安全殼,可以抵禦大飛機的撞擊,能抗9級地震。”中核集團福清核電黨委宣傳部部長成利向記者介紹。

2017年5月25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完成內穹頂吊裝。內穹頂是一個直徑46.8米、重約340噸的半球體,受沿海天氣影響,要將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精準安裝到45米高的反應堆廠房,難度可想而知。7月14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福清核電5號機組外穹頂封頂混凝土澆築圓滿完成,至此華龍一號全球首堆高度達到73.98米,為全球在建核電機組中工程量最大的殼體結構。

華龍一號作為中國製造名片正走向世界

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最關鍵最核心的技術要立足自主創新、自立自強。隨著“一帶一路”加速推進,華龍一號作為當今最能代表中國高端製造業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之一。

巴基斯坦是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落戶海外的第一站,也是歷史上中國核電項目出口海外的第一站。1991年底,中國大陸第一座30萬千瓦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併網發電;16天后,中巴兩國在北京簽定了合作建設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站的協議,中國從此跨入了核電站出口國的行列。時至今日,巴基斯坦K-2/K-3核電項目是華龍一號海外首堆,是中核集團向巴方總承包交鑰匙工程,也是我國“一帶一路”上的重點項目。

中核集團秦山核電宣傳科長夏建軍告訴記者,“近期正好有一批從巴基斯坦卡拉奇項目來秦山核電參加海外華龍一號操縱員培訓。”從側面反映,中巴核電合作不斷向縱深發展,中國不僅在項目建設、設備維護等方面對巴基斯坦給予技術支持,同時更探索“授之以漁”,通過培訓、交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幫助他們提高運行管理水平。通過核電人才的溝通交流,中國讓巴基斯坦切實看到了中國的變化,因此更加信任“中國品牌”,對華龍一號充滿期待,為中國核電項目更深入地“走出去”贏得了更多支持。

據瞭解,除了巴基斯坦外,目前中國已與20餘國家達成了核電合作意向。

安全是核電站的生命 永遠放在第一位

“安全——核電站的生命”這是中國大陸首座核電站秦山一期門口碩大的標語牌。

在華龍一號正式啟動專項型號研發工作不久,日本福島事故就發生了。因此,在設計研發過程中,充分汲取了日本福島核事故的經驗反饋,重新做了大量優化,以抵禦更為嚴重的地震和海嘯事故。可以抵抗9級以上地震。針對海嘯等外部災害,在採用最高設防標準的同時,為應對可能發生的全廠斷電風險,‘華龍一號’採用了‘177堆芯’設計,加強了電源系統,能夠在喪失廠外電的情況下,通過縱深防禦的電源供應系統,提供全廠斷電應急供電,確保安全系統運行。此外,華龍一號的安全設計中,還加入了防範商用大飛機惡意撞擊一項。這是“9 11”事件後美國核管會對核電站最新的安全要求,也是全球最高安全標準。

一直以來,很多人對於“核”這個字並沒有好的印象,有些人甚至談“核”色變,核一直以來被汙染、輻射等字眼掛鉤。核電站的建設對當地居民有什麼影響?帶著這個疑問,記者走進距中核集團秦山核電站廠區相距7公里的文溪塢村,75歲的老村支書周益凱告訴記者:“當時上面提出要修核電站,我們也不知道有沒有核輻射,老百姓樸實的感情就是一切跟黨走,國家要建重點工程了,我們就全力支持。沒想到核電建成後海鹽基礎設施、教育都有很大提升,核電產業發展帶動了當地經濟和就業。現在我們村子裡好多人都在核電站工作呀,怕什麼,就在裡邊。”,周益凱向記者介紹:“人均壽命跟其他地方沒有什麼兩樣,旁邊村平均壽命77歲,我們村裡也差不多,80、90歲的老年人很多。”

核電站會不會對周圍居民造成危險?記者在中國核電城核電科技館找到了答案。一座百萬千瓦級核電廠周圍居民一年接受的輻射量只有0.01毫希弗,相當於一根菸的輻射量。按照國際標準放射委員會的統計普通人群每年接受的天然放射性劑量為3毫希弗,接受一次X射線檢查所受的輻射劑量達100至200毫希弗,所以核電站不會對周圍居民造成危害。

正因為華龍一號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採用全球的最高安全標準,近幾年華龍一號的海外項目開發不斷取得突破。

在今天,核技術應用不光為我們國家提供國防的基礎,還會為我們國家經濟的綠色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目前,我們國家核電的總裝機容量已經達到了世界第三位,在醫療的診斷,治療,食品的消毒,農業的育種,甚至於石油勘探,核技術應用非常廣泛。

目前我國供電系統中,70%來自於火力發電,30%是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到2035年,由於新能源技術的進步,風力、太陽能估計會大規模發展起來,但受制於天氣等因素,有太多不確定性因素。而火力發電面臨著環境問題。核電將會是一種兼顧安全性、經濟性、環境友好的清潔、高效能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