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證明只有滿足一個條件,中國和日本之間才能實現永久和平

中國古代史 日本 唐朝 清朝 朝鮮半島 秦老大聊歷史 2018-11-30

中國和日本是一衣帶水的鄰居,躲不掉,搬不走,千百年來,交往很深。兩國之間文化上有相似之處,民間也有深刻交流。畢竟,鄰里之間還是以和為貴嘛。可是,和平、和諧、平等的交往並不是簡單一句話說說就行的,那得有強大的實力做後盾,不然的話,隨時可能被鄰居收拾一頓,還有苦無處說。我們知道,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盈,人民勤勞善良,安穩過日子,不好擴張;日本,地處海上,資源匱乏,災害頻仍,為圖生存擴張性強。兩相比較,不可避免產生一個交點,這個焦點在歷史上有兩次最經典的體現: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那麼,中國和日本之間就繞不開這個交點了嗎?兩國之間就不能實現永久的和平嗎?

歷史證明只有滿足一個條件,中國和日本之間才能實現永久和平

盛唐時期,中國和日本交往頻繁,日本派出大量的遣唐使來我大唐學習,交流經驗。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一系列制度被帶到日本,促進了日本的繁榮發展,那個時候的中國和日本簡直就如同親兄弟一般,小弟謙卑學習,大哥傾力傳授。可又有誰知道,這種兄弟般的和諧是建立在蘿蔔加大棒的基礎之上的,沒有唐朝的大棒,日本小弟是不會屈服的。

歷史證明只有滿足一個條件,中國和日本之間才能實現永久和平

公元663年,朝鮮半島爆發了一場三國演義,高句麗、新羅和百濟掐起來了。當時,高句麗聯合百濟欺負新羅,新羅就找唐朝大哥告狀求援,小弟求助,大哥得幫忙啊,於是乎,唐朝就勸和,可惜高句麗和百濟不買賬,大哥很沒面子,就幫新羅小弟出了一口氣滅了百濟、教訓了高句麗,之後班師回國。百濟殘餘的皇族勢力看到唐軍一走,立刻扯旗造反,結果很快又被唐朝教訓一通。不甘失敗的結果,百濟又向倭國(當時的日本)求援,當時的日本天皇是個女的,也想趁機在朝鮮半島分一杯羹,畢竟日本地方小嘛,二話沒說,派兵援救百濟。中國和日本的第一場大戰就在朝鮮半島爆發了。

歷史證明只有滿足一個條件,中國和日本之間才能實現永久和平

當時,倭國水軍四百餘艘也綿延江面上,唐軍船少,數量上不佔優勢。可幾戰下來,百濟和倭國的水軍卻被唐朝和新羅聯軍打的大敗虧輸。為什麼?借用鄧爺爺的一句話: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唐朝的艦船高大威武,防禦性和進攻性強,相比之下,倭國的船儘管數量上多,質量上卻是不行,幾番較量,很快就被衝的七零八落,倭國溺死者無數,僥倖逃回國土的倭國人向天皇報告說唐軍很快打到倭國本土,倭國國內一片驚慌,迅速組織防禦,可左等右等,唐軍最終沒有打過來。回過神的倭國人看到與唐朝的差距,迅速轉變態度,謙卑的不得了,向唐朝學習,向唐朝致敬。唐朝見倭國如此謙遜,也就大人不記小人過了,小弟要什麼大哥就給什麼。正因如此,日本的政治經濟科技獲得迅猛發展。

歷史證明只有滿足一個條件,中國和日本之間才能實現永久和平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在對外政策上確立了“開疆拓土”的侵略總方針。三年後的12月,60多名琉球人(那個時候琉球是清朝的藩屬國,不是現在的沖繩)乘船遭遇颱風,漂流到臺灣南部登陸,其中54人被臺灣土著居民殺害,其它人被清政府送回國。日本以琉球漂流民在臺灣被殺為藉口,在美國駐廈門總領事、自稱“臺灣通”的李仙得的協助下,立即向清政府發難,乘機侵略臺灣。1874年2月6日,日本政府通過《臺灣番地處分要略》。4月組成所謂的“臺灣生番探險隊”3000人入侵臺灣,殘暴的日軍與當地軍民交戰,並以龜山為中心建立都督府。

歷史證明只有滿足一個條件,中國和日本之間才能實現永久和平

清政府得知消息後,對日本提出強烈抗議,並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率軍直赴臺灣。沈葆楨等到達臺灣後,一面與日軍交涉,一面積極備戰。日軍由於不服臺灣水土,士兵病死較多,又考慮到國內政局不穩,以當前的情況沒有實力與清朝較量,幾番外交戰下來,日本同意退兵,並要求清朝賠償日本從前被害難民之家”撫卹銀10萬兩和日軍在臺“修道建房等”40萬兩,這一無理要求,清朝最終也同意了。此後日本便積極備戰,以清朝為目標,時刻準備侵略戰爭。可以說,1874年的這場日本入侵事件,使日本徹底看清了清王朝軟弱無能的嘴臉,20年後甲午戰爭的結局在這個時候已經註定了。

歷史證明只有滿足一個條件,中國和日本之間才能實現永久和平

​兩個歷史事件,兩個不同的結果,一個和平共處、和諧發展;一個狼煙遍地、生靈塗炭。一句話:和平,是靠實力說話的,只有中國不斷強大,中國和日本之間才能實現永久的和平。日本就在我們東邊,除非沉沒,搬是搬不走的,國土狹小,資源又有限,想讓他們安穩過日子,不擴張,很難。唯一讓他們老實過日子的方法,只有我們自己足夠強大,實力到位,日本再有野心也只能爛在肚子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