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迴唐漢(漢)

中國古代史 漢朝 西漢 唐朝 天天熱度 天天熱度 2017-09-12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出自西漢名將 陳湯給 漢元帝的上書,是表明擊退 北匈奴 郅支單于的功績 。這句話是誅殺完再說的而不是誅殺前所說。

全句為:“宜懸頭槀街 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釋義:“應該把砍下的頭懸掛在 蠻夷居住的槀街,讓他們知道,敢於侵犯強 大漢帝國的人,即使再遠,我們也一定要殺掉他們。”

夢迴唐漢(漢)

大漢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出現的朝代,分為“西漢”(前202年—8年)與“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兩個歷史時期,合稱兩漢。

西漢為漢高祖劉邦所建立,建都長安;東漢為漢光武帝劉秀所建立,建都洛陽。其間曾有王莽短暫的自立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另外,部分亦將蜀漢列入漢朝的延續而將其歸入漢朝的一部份,如此漢朝滅亡則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說法均將由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歸入三國朝代史中。

漢朝是一個強大的帝國,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和之後的唐朝合稱為“強漢盛唐”。漢帝國和同時期的羅馬帝國與印度的孔雀王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漢朝統治時期所確立的社會與政治制度,一直延續到20世紀。到現在,中國人仍然稱呼自己為“漢人”,而中華民族中以華夏族為主的中原部族集團亦慢慢被統稱為“漢族”,其文字系統亦稱為“漢字”。

夢迴唐漢(漢)

漢武帝劉徹

公元前206年,劉邦建立了強大的漢王朝。漢代的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有了極大發展,人口達到5000萬。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公元前140—前87年)是漢王朝最為強盛的時期,他使中央政權實際控制的地方從中原擴展到了西域(今新疆及中亞一帶)。他派使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打開了從長安(今陝西西安)經新疆、中亞直抵地中海東岸的道路,被稱為“絲綢之路”,中國絢麗的絲織品經此源源西運。隨著東西交往的密切,佛教也於公元一世紀時傳入中國。公元105年,官員蔡倫總結了民間造紙的經驗,發明了造紙術,使人類的書寫材料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夢迴唐漢(漢)

經濟

漢朝的土地所有制與秦朝相同,土地私有,並可自由買賣。土地所有者須向國家耕地稅,耕地稅率為畝產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人口稅分為算賦和口賦。算賦是丁稅,十五至五十六歲的男女每年沒人納一百二十錢(一算)。口賦是兒童稅,七至十四歲的兒童每年每人納廿錢。西漢早期奉行重農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文帝時期,在晁錯的建議下,改行貴粟政策,商人競買爵位,國家存糧大漲,商人的地位也有大幅度提高。

西漢中後期,土地集中日益嚴重,自耕農大量破產,淪為佃農。豪強莊園勢力日益強大。東漢後,這一現象更甚,地主莊園勢力的膨脹,亦間接導致了三國局面的形成。漢朝時期,鐵農具的牛耕是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最重要的犁地法是二牛抬槓。一些新式耕田法,如代田法、區田法相繼誕生。國家注重興修水利,尤以關中地區為最。著名的水渠有成國渠、六輔渠、白渠等。東漢時期,出現了翻車和渴烏等水利工具,增加了農業生產效率。

西漢早期,冶鐵業分國營(中央政府)、官營(地方經營)和民營三種類型。當時著名冶鐵家有卓王孫、南陽孔氏等。漢武帝於元狩三年收冶鐵為國營,自此之後冶鐵業開始衰落,但由於此對國家財政較有利,之後一直沒有改變此政策。到了東漢,冶鐵業由社會自營,加上水排的發明,冶鐵業更加發達。漢朝的紡織業亦有國營與民營之分,民間著名紡織業者有陳寶光等。到東漢時期,蠶桑養殖在長江流域和嶺南等地開始推廣,特別是四川地區。蜀錦更價值連城,在三國時期甚至成為蜀漢一大財源。

西漢早期奉行重農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文帝時期,在貴粟政策下,商人競買爵位,其地位才得以提高。西漢時期,全國已有數個商業中心,如長安、洛陽、邯鄲、江陵、吳、壽春、番禺、成都等。絲綢之路是當時世界最重要的商路。伴隨著商業的發展,一些經商哲學紛紛出現。到東漢時期,中原地區商道線路發達,各地貨物往來更加頻繁。

夢迴唐漢(漢)

外交

漢朝早期,與東甌、閩越、南越等國關係尚友好。後伴隨著國力的增強,這三國的越人國家先後被滅。武帝時期,漢朝多次派使節經略西南夷,並在這些地方設立益州等郡。到東漢時期,漢朝與這些地方聯繫更加緊密。漢朝與朝鮮和日本也有密切聯繫。東漢光武帝時期,日本倭奴國王遣使來漢,漢賜一枚“漢倭奴國王”金印,至今是日本的國寶。

西漢初期人口數據估算在1500萬—1800萬之間。此後由於奉行黃老政治、與民生息,以及漢武帝時期的領土擴張,人口數量大幅提升。根據據《漢書》的記載,西元2年西漢的戶數為1235.6490萬,口數為5767.1401萬。

由於中國歷史早期農業發展集中在黃河流域,故西漢人口密度分佈極不均勻。以淮河、秦嶺為界,北方人口約八成,南方人口不足兩成。人口數超過500萬的司、豫、冀、兗、青、徐五州均位於黃河中下游地帶,這五州的人口總數佔全國的55%。首都長安周圍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人口數量在200萬以下的有交、涼、並、朔方四州。揚、荊、益三州的主要人口分佈在成都平原、南陽盆地、太湖平原和寧紹平原。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烽火遍地,加上自然災害頻發,人口數再次銳減。東漢明帝時,全國人口數量僅3500萬左右。後人口開始恢復。永和五年(140年),全國有戶969.8630萬,口4915.0220萬。至157年,全國有戶1067.7960萬,口5648.6856萬。已大致恢復至西漢極盛時期。東漢的人口分佈又有變化。中原人口為躲避戰火向長江流域遷徙,南方人口升至全國四成。口數超過500萬的有豫、荊、揚、益四州。荊益兩州的人口都增加了一倍,揚州人口也增加了四分之一。南方人口增長的同時,北方大部分郡國人口減少。之後由於三國時期的戰亂,到晉朝初期,全國人口又只有1600萬人。

夢迴唐漢(漢)

相關推薦

推薦中...